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3、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4、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5、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7、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8、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9、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10、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11、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12、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1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14、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15、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关于文明礼仪的
16、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17、志不强者智不达。 ----- 墨翟
18、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19、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20、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
21、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孟德斯鸠
22、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2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
24、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 作者: 罗大经
2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
26、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7、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28、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29、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30、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31、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3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3、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 林
3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孔丘
3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3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37、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3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39、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40、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41、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4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43、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44、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4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46、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47、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48、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4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5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5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52、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 吕坤
1.
2.
3.
4.
5.
6.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文明礼仪手抄报篇一:
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文明礼仪手抄报篇二:
文明礼仪宣传稿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的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集体的脸面,更是社会大家庭。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集体形象,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就中学生而言,最本质的是学会做人,也就是要讲文明懂礼仪。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变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不一刻往往成别人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当我是市民的时候,又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是行人的时候,往往是怎么就近就怎么直路,管他有没有红灯,管他人没有人行道。讨厌那些没按规章开车的人;当我们开车的时候,总是抢车道、钻空,讨厌那些在马路上乱闯的行人。当我们是消费者的时候,经常把个人怨气往服务人员上撒,还总说他们态度不好;当我们是服务人员的时候,又总是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上来,却总怨顾客大挑剔。
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总是为能抢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挤到、踩到别人的时候从不屑于说对不起;当我们被人挤到或踩到的时候,总是对对方不说声抱歉的话而耿耿于怀甚至拳脚相加。
当我们作为子女的时候,总是不愿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总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总是大声地把父母的话送上天,对于父母的生日,天才晓得。
当我们身处校园的时候,总是不注意三轻,总是在自习课上大吵大闹,总是在楼道内相互嬉戏,因而影响班级考评挠乱学习秩序。
当我们在校园内遇到领导老师,我们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让路呢?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为我们太自私,没有做到律己,没有做一尊重别人。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应改正自我。严于律己。应义不容辞地履行义务,带好头,做好文明的标兵。
毫不疑问,我们每位中学生若都能讲文明,懂礼仪,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校园必然会焕然一新,我们大家都会生活在友好、宽容、关爱、温馨的氛围中。
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班级;为了我们的校园,为了我们的社会,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讲文明、懂礼仪。
文明礼仪,人人有责。
文明礼仪,从我们做起。
同学们,蹦又跳。
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
讲礼仪,人高尚;
公民德,自修养;
面微笑,宽心房;
群团体,多礼让;
处世人,和为上;
重道义,理礼扬;
多明白,不对抗;
事三思,免冒失。
礼仪是歌,
一首焕发向上的.歌;
礼仪是诗,
一首没有结尾的诗;
礼仪是泉,
一股清澈透亮的泉;
遵守礼仪,是你生存中的亮点;
学会礼仪,阐明你正走向成熟。
如果礼仪已经在你心中成长,那么用真诚去灌溉,用热情去哺育,用明白去培养!
在它茁壮成长的同时,你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