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交友的格言成语故事 正文

交友的格言成语故事

时间:2025-04-27 14:57:46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小组合作,对话交流,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学的结晶,也是让学生接受经典文化熏陶、浸染的良好载体。《学弈》是一篇叙事说理性的文言文,言简意赅,用辞贴切,叙事有趣,阐理精微;诵若吟诗,品若章乐,似涓涓清泉,沁人心脾,启人悟理,是很适合小学生初学古文的启蒙篇。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尽量体现以下理念:一、以读为本,结合语言文字的品读与欣赏,感悟文章的内涵。二、始终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交流。三、运用八环节语文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分层优化。

教学过程:

一、逐层铺垫,设境激趣

1、交流中国古代名言

有收集的古代的名言警句的同学请朝老师挥挥手!

2、谈话:简介文言文,导入《学弈》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名言警句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文言文。文言,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古色古香,意韵悠长。《学弈》就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

3、释题

4、了解作者

二、身临其境,人文合一

说起历史,总是让人浮想联翩!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你想不想做一回古人呢?好,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吧!

1、引出故事情景

投影出示告示:

弈秋棋社今日招徒

一朝学成终身不俗

广纳天下贤人雅士

齐聚书卷路143号

2、寻访棋社,择师交友

在弈秋棋社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

3、检查交流

(1)学生读,谈感受

(2)教师范读

归纳文言文朗读要领:

a、速度比较慢

b、句中停顿比较多

4、接力读

小组读,同桌互读,男女生轮读等。

三、化整为零,沐浴书香

1、小组故事会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学弈》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行动指令要发到各小组。

一组:

(1)说说弈秋是个怎样的人?找出相关的'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二组;

(1)说一说第一个徒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找出相关的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三组:

(1)看看第二个徒弟学习的怎样?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试着读一读。

四组:

(1)在3—5句中,哪一句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读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最后两句话的?

2、交流感悟,美文美读。

让我们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吧!组长主持汇报。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汇报、美读。

3、回顾全文,讲讲读读。

(1)解疑。

(2)指名讲这个故事。

(3)有感情朗读全文,全身心地感受文言诵读的快意与韵味。

四、升华感悟,思绪绵延

读了《学弈》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对自己、老师、同学、孟子、文中人都可以。)

五、拓展延伸

运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寓言故事《矛与盾》。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

2、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译文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1、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2、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名言启迪”。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

(1)读题,解题。

(2)认识作者。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孟子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2、说说读文言文的方法。

3、根据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4、交流自读情况:

(1)交流难读的句子,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2)指名读全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三、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1、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一样吗?书中用的是哪句话呀?

2、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出示插图)

(1)仔细看图,说说两人的不同表现。

(2)找出文中描写二人的句子。

a、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b、请用恰当的成语评价弈秋的两个弟子。(根据弈秋的这两个弟子的`表现,先给他俩分别取个名字,再写出至少两个成语。)

3、你喜欢哪一个,从二人身上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5、课堂小结:围棋也是一项体育运动,孟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诠释了体育精神,说明无论学习什么,都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

四、朗读成诵

古人读书讲究吟诵,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表演《学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学弈》教学设计3

一、导入新课

出示常见的文言文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

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文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

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

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

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联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汉字识辨写。(共19分)

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

pénɡsōnɡ  ɡào jiè  máo tínɡ yànhuì  bān bó

shí jiàn yuěr cāo znɡ zuǐ chún  xìnì

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捕捞(lāo láo)娇嫩(nèn lùn)挑拨(tiāo tiǎo)眸子( mómóu )

绿蔓(màn wàn)沮丧(sānɡ sànɡ)涟漪( yī yǐ )挨近( āi ái )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4分)

稚(   ) 蜡(   ) 腮(   ) 笼(   )

雏(   ) 腊(   ) 鳃(   ) 茏(   )

4、同音荟萃。(4分)

mù  ( )色  坟( )  仰( ) 屏( )

jù  ( )集 ( )烈  ( )体 ( )怕

5、沙里淘金(选择正确字义,填序号)。(2分)

(1)怪可惜  ( ) 1很 2埋 3妖 4令人捉摸不透5惊奇

(2)生怕  ( ) 1很 2没有成熟 3不熟悉 4长出

(3)不容置辩 ( ) 1盛装2外貌 3允许,准许 4对人大量

(4)睡的好熟 ( ) 1精通2了解得透彻 3程度深 4果实长成

二、词语积学用。(共20分)

1、在括号内用上本单元学到的词语。(2分)

(1)我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绣花、打毛衣、编中国结什么都会。

(2)他刚刚受过老师的批评,看上去______________,一点精神也没有。

(3)一个下午,又干这又干那的,累得我是______________ 的,全身骨头都快散架了。

(4)发现他在下面搞小动作,老师______________走到他跟前,当场抓了个正着。

2、按要求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急切(  ) 收获(  ) 告别(  ) 选择(  )

反义词:亲近(  ) 熟悉(  ) 推迟(  ) 沮丧(  )

3、在括号里填写上恰当的词语,使意思表达更具体。(4分)

(  )的教育 (  )的丛林 (  )的目光 (   )的回忆

(  )地闪动 (  )地呼唤 (  )地操纵 (   )地欣赏

4、按要求写词语。(4分)

(1)用来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人物意外惊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4分)

居然 果然 突然  猛然

(1)平时也没见他怎么用功,这次考试人家(   )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

(2)在放学的路上,(    )下起了瓢泼大雨来,同学们个个都变成了落汤鸡。

(3)老师说要和我们一块行动,这不,他(  )来了。

(4)刚要出发,我(    )间想起电视忘记关了,赶紧又一溜小跑返回家里。

浮现 呈现 展现  出现

(1)我的眼前不时又(   )出当年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

(2)一个奇特的想法突然在我的脑海里(   ),我顿时又有了信心。

(3)你的作业中(   )这么多的错误,简直是不能原谅的。

(4)张家界迷人的风光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每一个游人面前。

6、按照恰当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2分)

(1)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冲向敌阵 调兵谴将 全歼顽敌 侦察敌情 英勇出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万花筒。(7分)

1、将下面的语句不写完整。(2分)

(1)欲要看究竟,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4)虚心万事能成,_______________。

2、句子加工厂。(5分)

(1)一种尖细娇嫩的鸣叫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受到了启示。(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教导让我终生一辈子受用不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梳理间。(6分)

1、《落花生》一课讲了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他的笔名是“__________”。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钓鱼的启示》里,作者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课题的含义可以用文中的另一句话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珠鸟》一课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水穿石”这个成语讲的是____________代一个叫_______________的县令的故事。

五、理解与感悟。(20分)

(一)(10分)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1、给这几段文字加上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1分)

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字义。(2分)

(1)父亲划(  )着了一根火柴。 划:__________________

(2)你得(  )把它放回湖里去。 得: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表示“看”的单音节词语,你还能够写出多少?(2分)

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猜想一下,父亲这会儿内心里回想些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急切地问”“大声争辩”“哭出了声”可以看出当时的我内心的_______________,

从“父亲平静地说”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2分)

6、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分)

(二)钓鱼的`启示(10分)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功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在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话说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人个性完全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之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决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箩鱼,还认识了—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而得到回馈。这么美好的事情,而我们却往往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备受尊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行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表格,比较两位钓鱼高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的不同。(3分)

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行为 不同的结果

3、用“∥”将短文分为两个部分,给每一部分添加一个简短的小标题。(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文中最后一句话,不由得使我想到了其它的一些和其意思相近的语句来。(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有机会与两位钓鱼高手相见,你愿意跟其中的哪个人做朋友?为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你会从中受到怎样的教育和启发?如果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交流的话,请把你准备作的发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5分)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400字以上的

八、能力拓展营。(选做题)(10分)

你知道下面成语故事分别跟那一位历史人物有关吗?请照样子把他们的名字填写在括号里。

手不释卷(刘 秀 )孺子可教( 张 良 )破釜沉舟(   )

纸上谈兵(  )初出茅庐(    )韦编三绝(   )

卧薪尝胆(  )乐不思蜀(    )投笔从戎(   )

洛阳纸贵(  )闻鸡起舞(    )成竹在胸(   )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8、仁者无敌。

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9、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1、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1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3、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尊重有道德的人,使用有能力的人,杰出的人物都有官位。

1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谷之神为次,君主为轻。

15、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17、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

18、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1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0、养心莫善于寡欲。

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对别人恭敬的.人不会侮辱别人,自己节俭的人不会抢夺别人。

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23、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交朋友时,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仗恃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们富贵。

2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2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2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2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28、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

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2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30、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