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漫谈人生价值格言 正文

漫谈人生价值格言

时间:2025-05-07 00:58:37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杂志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时光流逝,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我的预算。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远不如早一点离开人世这个是非之地,落一个耳根清净。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是,对于人类的前途,我始终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绝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末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

但是,这个道理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能理解。鲁迅先生所称之“中国的脊梁”,指的就是这种人。对于那些肚子里吃满了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到头来终不过是浑浑噩噩的人来说,有如夏虫不足以语冰,这些道理是没法谈的。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话说到这里,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的责任感。

1995年3月2日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读书笔记

当我开始写这篇日志时总在想应该怎样为这篇心得定一个主题,头脑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是季羡林老人那历经沧桑却依旧睿智的面容。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季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平静,而这种平静是人生的.一种提炼,一种人文思想的沉淀……

季老在他的《感悟人生》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已到望九之年,在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可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人生?何谓人生?季老告诉我们,人生是生命的轨迹,是在这段轨迹中蹒跚的步履,磕磕畔畔的途径。季老说:做人,应当朴质、平易、应当骨头硬,心肠软……季老的一席话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季老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国外的知识分子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永远关心国家大事。听了这句,说实话,我很愧颜,作为一名青年,一名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我们更多的想的是自己,在“国”与“己”中,我们选择了后者,读书为的是拿文凭,找工作为的是比别人用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很难着实为“国”而想。在许小的时候,我们说过为“四化”而建设,我们说过,为中华民族、人民而建设,可是现在,我们又有谁能比的上这位耄耋老人呢?老人在接见温总理时直言不讳的说到,我们国家更应当注重人文主义的建设,老人在展望新的一年时也曾说过,人文建设是他的一个夙愿。而我们谁又能比的上这位老人呢?在耄耋之年,心中惦念的依旧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而这种惦念却是一种品格,我们又有谁有这样的品格呢?

季老,一位中国文坛的泰斗,一位“国宝”级的人物,可老人却写了《辞泰斗》、《辞国宝》,老人说太过了,他不是什么泰斗,也不是什么国宝。面对荣誉,老人选择了辞别,老人的话让我感动,我记得老人曾在他的书中写到:……十年内乱中,我因为胆大包天,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戴上了种种莫须有的帽子,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毛骨悚然的折磨。从牛棚里放出来以后,有长达几年的一段时间,我成了燕园中一个“不可接触者”。……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我不但“官”复原职,而且还加官晋爵,又开始了一段辉煌。原来是门可罗雀,现在又是宾客盈门。你若问我有什么想法没有,想法当然是有的,一个忽而上天堂,忽而下地狱,又忽而重上天堂的人,哪能没有想法呢?我想的是:世态炎凉,古今如此。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及任何一个生物,从本能上来看,总是趋吉避凶的。因此,我没怪罪任何人,包括打过我的人。我没有对任何人打击报复。并不是由于我度量特别

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而是由于我洞明世事,又反求诸躬。假如我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我的行动不见得会比别人好……

老人告诉我们的心得让我久久不能平息,做人,理应有这样的“洞悉”力,这份“洞悉”是建立在宽容和理解之上的。

其实这篇日志没有写出我全部内心的感动,这仅是肤浅的表达,对季老人文思想的洗礼我依旧渴望,我想,我还会继续倾听季老教诲的同时,浅尝自己内心独出一辙的对白。

人类生活中的虚荣浮华就像是一条河流,后浪推前浪,不断逝去,又不断涌来。

〔英〕蒲柏:《杂感》

啊,人生,对痛苦的人来说,是漫长的岁月,对幸福的人是短暂的片刻。

〔英〕培根:《理性之光华》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们服务。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俄〕列夫·托尔斯泰:《初期回忆》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我们在世的短暂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美〕爱迪生,引自1979年4月1日《光明日报》

芸芸众生,谁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中〕秋谨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法〕罗丹:《罗丹艺术论》

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中〕李大钊:《李大钊选集》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英〕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生命活上千百次该有多美!

〔德〕贝多芬,引自《贝多芬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集》

没有人羡慕的人是无可羡慕的。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

人到紧急关头就变得精力旺盛些……要是生活从头到尾满是紧急的时刻,要是人每秒钟都得为保住自己的脑袋而发抖……那么,生活就会活跃得多,人也会有趣得多呢。

〔苏联〕高尔基:《沦落的人们》

不要用悲伤的音符对我说,

人生只是一个空虚的梦!

因为沉睡的灵魂没有生命,

一切事物并非像它们看来那样。

〔美〕朗费罗:《生命颂》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美〕克·莫利:《门》

人生是使命。有关人生的其他定义全都谬误,把人们引入歧途。宗教、科学、哲学,尽管在许多方面观点不一,这一点却全都同意:每个人的生存就是目的。

〔意〕马志尼:《人生和著作》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法〕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一个人应当学会在短暂无常的事物中寻找那永久的成分;他在习惯上向来尊敬某些事物,如果它们一旦消灭了,他也应当学会忍受而不因此失去他的虔敬;他应当知道天生他这个人,并不是要他工作,而是要发掘他,他应当知道:虽然深渊之下还有深渊,一种意见会排斥另一种意见,然而最后一切都包含在那不朽的语句——

如果我的小船沉没,

它是到了另一个海上。

〔美〕爱默森:《蒙泰恩——一个怀疑者》

生活是一出悲剧。在这悲剧中,我们先是冷眼旁观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

〔英〕斯威夫特:《杂感》

一个人只需要回想一下我们期望从生活中得到的一切,就可以明白它是多么陌生,就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已经误人其中,但并没有真正属于那个世界。

〔意〕伊塔罗·斯韦沃:《塞诺的意识》

生活是由最不相干、最出乎意料、最自相矛盾、最胡拼乱凑的`事情组合而成的;它是一连串残忍、专横、支离破碎、毫不联贯、逻辑混乱而又矛盾百出的灾难。

〔法〕莫泊桑:《皮埃尔与让》

生命苦短,但不幸却使它显得漫长。

〔古罗马〕普布利柳斯·西鲁斯:《格言集》

成长是比死亡更为伟大的神秘。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失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包含着失败和死亡;但是成长的愉悦与恐惧却难以识别,即使成功者在开始描绘给它们之前也会踌躇再三。

〔美〕梅勒·诺曼:《为我自己作广告》

生活是一个走向厌倦的漫长过程。

〔英〕塞缪尔·巴特勒:《笔记》

人生是实在的!人生是认真的!

坟墓并非它的最终目标;

你来自尘土,又回归尘上,

这可不是指灵魂而说。

〔美〕朗费罗:《生命颁》

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

〔英〕莎士比亚:《麦克白》

人生是介于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瞬。

〔英〕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

人人往往在回忆过去、抱怨现在和害怕未来中度过一生。

〔法〕里瓦罗尔:《思想录》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此阴暗污浊,

我艰难地走了三十三年;

这些岁月给我留下的是什么?

除了三十三以外,什么也没有。

〔英〕拜伦:《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旧约·创世界》

关于人生。总的来说,只有一条规律:青年时代是一个错误,成年时代是一场斗争,老年时代是一种遗憾。

〔英〕本·迪斯累里

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就做什么样的人,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美〕斯蒂文森:《漫谈人与书》

人生总是不尽合理,而且往往充满痛苦,可是归根到底它仍然饶有趣味。

〔美〕门肯,引自《特伦顿星期日时报》

一生过得最好的人是最充分享受生活的人。我们享受得是否过度,自有上帝掌握尺寸。

〔英〕S·勃特勒:《众生之路》

我只知道人生有两种很真实的罪过:后悔和生病。唯一的好事是没有这两种罪过。

〔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更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英〕罗素:《论老之将至》

人生应以老年及其伴随它的特权和财富开始,以青春及其尽情享受这些好处的需求结束。

〔美〕马克·吐温:《致爱德华·迪米特的信》

趁你活在人世,享受人间的一切。

〔英〕塞尔登:《席间闲谈》

人生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活着就等于辛苦操劳,忍受各种痛苦,直到老年沉重地压在我们身上,我们把双手放在熄灭的火堆的冷灰上。

〔美〕杰克·伦敦:《女人的刚毅》

生活是很艰难的。小娃娃吸第一口气的时候很痛苦,老年人喘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也很痛苦,人生充满了不幸和痛苦;可是当他向死神怀抱里走去的时候,他还是很不情愿,颠颠簸簸,跌跌绊绊,回头看了又看,一直挣扎到底。

〔美〕杰克·伦敦:《女人的刚毅》

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风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天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法〕罗曼·罗兰:《贝多芬传》

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

〔德〕叔本华:《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

人生不是一个悲剧,就是一个喜剧。人们在悲剧中灭亡,但在喜剧中结为眷属。

〔丹麦〕安徒生:《看门人的儿子》

人类哪,当灵魂懂得了它的使命以后,你能体会到在这清醒的片刻中所感到的幸福吗?在这片刻中,你在光荣的荆棘路上所得到的一切也会痊愈,恢复健康、力量和愉快;嘈音变成谐声;人们可以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上帝的仁慈,而这仁慈通过一个人普及到大众。

〔丹麦〕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

我乘着快车从各个车站旁飞驰而过,连车站的名称都未能认出,一路上几乎自始至终都未弄清我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的什么地方。当心,我想,不要在生活中也如此度过。

〔德〕斯特里马特:《随想录》

1、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2、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都想找到一条成功的捷径。其实,捷径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勤于积累,脚踏实地,积极肯干。

3、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4、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5、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6、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行。

7、生命意义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一生中你所经历的一切过程,并且享受这一切过程所带来的喜怒哀乐!

8、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

9、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

10、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11、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

12、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13、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14、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15、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