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儿童读史书的格言 正文

儿童读史书的格言

时间:2025-05-14 11:12:00

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2.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明史》

3.言路者,国家之命脉也。《明史》

4.人非有才之难,而非用其才之难。《明史》

5.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明史》

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8.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9.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1.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12.审而后发,犹未为晚。《北史》

13.时不可再,机不可失。《隋书》

14.化于敦朴者,则质直;化于伪者,则浮薄。《周书》

15.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

16.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夭。《南史》

17.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史》

18.行生于己,名生于人。《北史》

19.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

20.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

2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

22.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新五代史》

23.习见善则安于为善,习见恶则安于为恶。《新五代史》

24.因人成事,其功不难。《隋书》

25.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隋书》

26.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谋者失 。《旧唐书》

27.与人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人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旧唐书》

28.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新唐书》

29.成立之难如升天,覆坠之易如燎毛。《新唐书》

30.在善用,不在众。《新唐书》

31.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32.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33.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34.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35.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36.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3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38.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宋史》

39.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宋史》

40.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史》

41.上有忧危之心,下有安泰之象,世道所由隆。《宋史》

42.恩赏明则贤者进,刑罚当则奸人消。《辽史》

43.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辽史》                   

44.疑人勿使,使人勿疑。《金史》

4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4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47.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汉书》

4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49.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50.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51.富贵一时,名节千古。《明史》

52.附小人者必小人,附君子者未必君子;蝇之附骥,即千里犹蝇耳。《明史》

53.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明史》

54.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55.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宋书》

56.不务先富民,而唯言益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南齐书》

57.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而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之通患也。《南齐书》

5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59.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后汉书》

60.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61.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梁书》

62.溪壑可盈,志欲无满。《梁书》

63.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陈书》

64.取草绝根,在于未蔓;扑火止燎,贵乎速灭。《陈书》

64.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魏书》

66.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金史》

67.人之聪明,多失之浮炫。《金史》

68.教化之行,兴于学校。《金史》

6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70.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71.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72.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73.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74.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75.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7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77.学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于成德达材者也。《元史》

78.力无所用与无力同,勇无所施与不勇同,计不能行与无计同。《元史》

79.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已。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元史》

80.迷而知返,得道不远。《魏书》

81.尚俭者开富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

82.思政不察逆顺之理,不识大小之形,不度强势之势,有此三蔽,宜其俘获。《北齐书》

83.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北齐书》

84.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

85.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86.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三国志》

87.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三国志》

88.全一人者德之轻,成天下者功之重。《晋书》

89.清平者,政化之美也;枉滥者,乱败之恶也。《晋书》

90.非得贤之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信之难。《晋书》

91.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晋书》

92.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93.变通革弊,与时代宜之。《晋书》

94.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威。《晋书》

95.天下未尝乏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理势然耳。《元史》

96.天地之间,人寿几何?恶可无闻,同腐草木也!《元史》

97.待人以诚,人亦以诚待我。《元史》

98.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新唐书》

99.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道。《周书》

100.学不精勤,不如不学。《周书》

101.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周书》

1、读书创造精神财富,实践创造物质财富。

2、在事实之中读书,在求是之中实践。

3、不学习的人,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印度

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5、最富有之人是有知识,最可贵的之人是有精神。

6、多读书博通古今,多实践推陈出新。

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

8、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9、使之易学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劳作,欲暖而惰裁衣也。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10、读书圈点画线,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需要反复阅读的书,下次可只读画圈的地方,并用自己的思维语言回忆其他部分的内容,把全书贯穿起来,这样一可以加深对重点部分的印象,二可避免死记硬背,三可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四可节省时间。——燕堂

11、一个人不爱读书,不爱与书作伴,是真贫穷,是真孤独,是真堕落,是真偷懒。而且,因不知利用现代文明,也难免成为非现代人。——杨贤江

12、过多地阅读平庸无奇的图书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只有那些为之倾倒的书,才值得你一读。

13、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的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4、善读书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郑燮

15、读重要书籍时,至少读三遍,第一遍尽作艺术享受;第二遍大拆卸,像机学习拆卸和装配机枪一样,仔细考察每一个零件的性能、制作方法和他们的联第三遍自浏览,求得一个技术的完整印象。’——王汶石

16、读书不妨逆读,譬如,我们读世界史,第一遍从头读,第二遍从最后一章逆读。因为通过倒逆读书的方法,从一开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内容,进而溯本查源,加深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反复运用顺读和逆读的方法,就会使学习效果倍增。——福并重雅

17、马克思读书时,常折叠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空白处做满记号。他不在书里写批注,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要打上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画横线的地方使他能够非常容易地在书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作了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的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力。一保尔·拉法格

18、古往今来,好书总是人们最好的朋友。

19、怒海不及我们顽强,雄狮不及我们自信,山岩不及我们坚定,不,残暴的死神也不及我们果决。

20、鸟儿精心照管自己的巢只不过几天功夫,我则要终生精心照看自己的心巢。

21、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22、人如何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

23、我所有的优点都应归功于书籍。

2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5、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古罗马]西塞罗

26、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作者:(宋)陆游

27、好学则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

28、读书就像雄鹰的展翅翱翔,读书就像战舰的劈风斩浪,读书就像瀑布的一泻千里,读书就像逝水的一往无前。

29、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作者:(清)袁牧

30、大海如我家。书籍如我心。挤时间在书海中畅游吧!

31、立品直须同白玉;读书何止到青云。 作者:《对联集锦》

32、大凡读书,不能无疑。——赵孟頫

33、尽管身体残障,但思想却不能为之停步,别人不会为你停下来。

34、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佚名

35、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36、数学的题目一定要做,但学数学并非单单解题,题目太多,没有思考,便没有意义:题目要想,想完之后要想怎么改。——李信明

37、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作者:欧阳修

38、一曰无书,百事荒芜。一一陈寿

39、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成绩来。

40、播种书,采重长,成非凡。

41、离职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42、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

43、读书,一个永恒话题。古人是这样看待读书的。

44、学习是快乐的来源,即使你不在意自己将来有没有成就,单以目前的生活来说,学习也一定使你觉得满足。

4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46、智者的智慧是一种不平常的常识。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

48、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佚名

49、只有在情绪好和怀着崇高的慈悲心的时候,写作才有灵感。

50、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51、生平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52、充分的利用自己的头脑,去创造自己该拥有的机会。——米数勋

53、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

54、非同一般的学习,学习非同一般。

55、是烈士创造了信仰,而不是创造了烈士。

56、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斯宾塞

57、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达·芬奇

58、生活中有些人有着性格缺陷乃至人格缺陷,读书可以让他们审视和完善自我。

59、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作者:卢棱

60、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6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62、这些故事陪伴着我们,一点一点地、一点一点地,我们成长起来了。但这些故事会在我们心里慢慢的沉淀下来,经过岁月的流逝,这些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形成一种优秀的品质。——梅子涵

63、读史书的益处在于,让人拓宽视野,扩大心胸。——熊召政

64、人家不必论富贵,惟有读书声。——唐寅

65、不知道读书的好处,是没见过不读书的坏处。

66、人生就像一本难以解读书,岁月充当着翻阅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书里的意思,岁月已经将它翻阅了一大半,因为不懂因为总在摸索,所以一颗心常常会觉的很累。

67、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6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69、当咱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咱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兄弟姐妹;当咱们再一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兄弟姐妹重逢。——伏尔泰

70、读书吧!书会带给你一生的做人道理。

71、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72、有些书写出来似乎不是为了给我们什么教益,而只不过是要我们知道作者所知道的一些事情罢了。

7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时也不能有什么鉴别力。——[俄]赫尔岑

74、好念书,不求甚解;每有会心,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全无乃至远。——诸葛亮

76、时机是神的雅号。 ——桑弗

77、蝴蝶如要在百花圃里获得飞翔的欢悦,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疾苦。

78、泉水,格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79、念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清)冯班

80、久物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81、没有一个大学,是比拥有我们从未利用过的本领的大自我和人类意志与理智所缔造的现实,更能包含万象的了。

82、在常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面前的景致越壮阔。——拉吉舍夫

83、莫苟且,白了少年初,空悲切。

84、我们常从读书中获得许多长处,但也只有在成年后自觉地不凭据作者有意布置的那种方法去读时,才气得益匪浅。

1、应着重选择格调高,艺术成就大的作品,对二三类作品,少读或者根本不读。倘若拿到书就读,什么书都胡乱阅览,这正中《传灯录》中卷七所讥: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孙犁

2、我读书很杂,专业书外,古今中外的非专业书也尽力翻翻,绝未"学富五车",但深觉对专业往往大有启发,相通之处,对做人处事也常有帮助。——徐中玉

3、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

4、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王符

5、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有精神。——郑板桥

6、不要对任何人埋怨生活吧,因为安慰之词很少能包含一个人秘要追求的东西。当一个人同妨碍他生活的事物进行斗争时,生活便会比什么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在斗争中,苦闷无聊的时刻会不知不觉地飞驰而去。

7、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

8、无限书籍的力量,是我的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9、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

10、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12、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作者:(春秋)管仲

13、十年未称平生意,好得辛勤漫读书。——《客舍喜郑三见寄》唐·刘长卿

14、在人类一切健康的消遣中,读书是最高尚的。 ——布里奇斯

15、当你把所读的和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时,阅读马上变得有趣了。——哈维兰

16、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得到富足。——佚名

17、最淡定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18、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19、人不读书,其犹夜行。

20、看书未必有益,因为有些书实在不适合我们少年儿童来看,不是因为书出得不好,而是因为有些书的内容,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就会跟着走,所以就影响了学习。

21、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

22、我想就把阅读当成一种探险和冒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程。我觉得阅读的过程要自己慢慢地摸索,看对书,看错书,看了冤枉的书。这个过程是培养自己鉴赏力的过程。我反而很怕那种一致性,大家同时一起看一本书。我觉得那种一致感,再好的东西也禁不起这样的东西。——朱天心

23、读史书的益处在于,让人拓宽视野,扩大心胸。

24、读书心细丝抽茧;练句功深石补天。作者:柯灵

25、知识渊博的人,无不跟书交朋友。

26、书籍是一种沉着靠得住的伴侣。

27、要是童年的日子能从头返来,那我必然不再挥霍功夫,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念书!——泰戈尔

28、书是我们的好伴侣、好老师,我们应该多念书、苦念书,从中罗致营养,增长智识。

29、才能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