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格言 正文

实验室生物安全格言

时间:2025-05-10 21:39:57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1

为加强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微生物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晋中市卫生局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对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工作,检查结果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我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具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实验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实验室布局设施及环境

微生物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等,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每天早晨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且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相关要求。

三、人员与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HIV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制定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规范了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五、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本实验室不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六、废物处置

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分类收集,并有内部交接记录,实验室内供感染性材料、废物暂存及运送容器有明显标志、防渗漏、防穿刺,并存放在指定位置,实验室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株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废弃前均在室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实验室设备维护、修理、报废移出实验室前均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实验设备末端排出液均经过消毒处理,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符合国家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2

我院检验科根据湖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xx年度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相关内容,对医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

医院检验科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学习,于20xx年8月搬迁之际成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于2014年5月成立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及工作领导小组,由院党委书记院长魏华任组长,副院长叶志伟、李正宇任副组长,委员会明确了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详细了规划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工作细则。检验科在此基础上建立实验室安保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各项规章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实验室所从事的实验活动均严格遵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同时,对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二、实验室资质和备案情况

医院检验科已于20xx年在卫计委进行了了BSL-2实验室备案。检验科目前是HIV检测点,可做HIV的快速检查,筛查实验室的资质已于20xx年8月向市疾控中心申报,等待评审验收!PCR实验室(进行乙肝DNA检测)资质已于20xx年10月向湖北省临检中心申报,等待现场评审!

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生物安全员和科主任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检,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有应急预案,计划年底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有完善的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制度,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对实验室人员及医院相关职能科室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有随时可阅的生物安全手册,规范了血液、体液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的的处理原则、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在实验室的显著位置张贴了实验负责人、实验室工作人员、消防、医院、公安、工程技术人员、水、电气维修部门电话。日常标本在鉴定完毕后进行高压灭菌销毁时,要做到灭菌指示标志明确,达到灭菌效果第一文库网,才能转运到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并做好销毁登记等内容。同时对检验科的各类仪器作好定期维护校准工作,并在设备使用登记本上作好详细记录。

四、人员管理

目前检验科共有工作人员14名,其中13名专业技术人员,本科学历3名,专科学历7名,中专学历3人,除2名毕业分配还未取得资格外,其余均获得医学检验专业资格资质(副高1名、主管5名,检验师5名),两名人员获得艾滋病检测专业技术培训合格证,两名人员获PCR培训上岗证,十名同志获大型生化分析仪培训合格证。一名护理人员协助检验科抽血工作,微生物实验室目前有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是副主任技师和主管技师,取得过省人民医院微生物进修培训的合格证。全科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建立了健康管理档案,并每年进行一次乙肝疫苗的加强注射。

五、设施和环境

实验室按生物安全要求分区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并设有生物危害标识、警示语提示。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实验室台面,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实验室按要求配备了三台生物安全柜,并有相关的使用记录。污物初处理室配有高压灭菌锅,可对实验室内的'高致病性微生物进行初步高压的灭菌处理后再运到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统一销毁。实验室工作区域有防护眼镜,配有洗眼装置,在实验室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检验科有专用的会议室学习处,休息处。整个实验室整齐,清洁。

六、菌毒种样本及实验室样本管理

因各方面条件限制我院未开展菌(毒)株的管理保存工作,但是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相关人员主要学习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严格登记制度,收到菌(毒)种后立即进行编号登记,详细记录菌(毒)种的名称、来源、特性、用途、批号、传代日期、数量。在菌(毒)种的管理,安全保卫制度,安全保卫措施,保管过程中,传代、分发及使用,均应及时登记,定期核对库存数量。对于HIV初筛阳性的标本实行严格登记制度,由专人专车送至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证试验。目前检验科采用LIS信息系统,但对于感染性样本都采用纸质登记本确定详细登记,做到双核对,信息完整。检验科试剂耗材都执行严格的出入库制度,从医院库房领取后按规定存放于相应保存环境下。各类易燃易爆、毒性化学品都有专人管理,专人使用,做到存放安全,使用安全。

七、个人防护措施有应急处理

实验室工作人员都配有专用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工作鞋方面,我们目前没有形成统一,还有待改进。实验台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所有消毒产品均在有效期。实验室内配有四支灭火器,且工作人员都会使用灭火器。

医疗废物管理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分类收集均按规定分别丢弃于锐器盒及医疗废物垃圾桶,并执行出实验室填写相关的记录。实验室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稀释液等高危险废物废弃前均在室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定期向设备科申报高压灭菌锅的维护和检修,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均经过医院污水处理中心处理。通过这次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自查,提高了全体检验人员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报告3

为加强我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微生物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针对“实验室(Ⅱ级)生物安全检查量化评分表”的具体细则,对我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检查结果和改进措施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我院微生物实验室成立于20xx年4月1日,具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实验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实验室布局设施及环境

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在实验室门口处放置有挂衣的衣柜,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在消毒灭菌室配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其中两台仪器配备有备用电源,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每天早晨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且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相关要求。

三、人员与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的3名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实验室垃圾废物处理人员经过相关知识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

四、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标本均取自临床患者标本和医院感染监测标本,实验活动结束后所有标本和菌株均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本实验室不保存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五、废物处置

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分类收集,并有内部交接记录,实验室内供感染性材料、废物暂存及运送容器有明显标志、防渗漏、防穿刺,并存放在指定位置,实验室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株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废弃前均在室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医疗废物暂存间有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警示标识,实验室设备维护、修理、报废移出实验室前均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实验设备末端排出液均经过消毒处理,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符合国家规定。

生物安全试题

一、 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个人防护装备:

2、 气溶胶:

3、 生物安全柜:

4、 风险评估: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 以下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中,哪一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最低?(   )

A  BSL-1     B BSL-2      C BSL-3     D BSL-4

2、 以下哪一项是BSL-1实验室不需要配备的设施?(     )

A  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B  有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

C  若操作刺激或腐蚀性物质,应在30米内设洗眼装置,必要时应设紧急喷淋装置;

D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3、 根据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4类,哪一类危险程度最高?(   )

A 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4、 生物安全柜开机后,需平衡多长时间后可用使用?(    )

A  5分钟      B 10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5、 以下那类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

A  艾滋病     B 霍乱      C 麻疹      D 狂犬病

6、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不少于     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A  4          B  3        C  2        D  1

7、 寨卡病毒可通过     传播?(  )

A 埃及伊蚊   B 按纹    C库纹    D虐纹

8、艾滋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最好应在暴露后     小时内实施?(   )

A  2          B  4        C  12        D  24

9、高致病微生物菌毒株丢失,应在     小时内向保存单位主管部门报告?(   )

A  2          B  4      C  12        D  24

10、天花病毒分离培养必须在哪一实验室操作(  )

A:BSL-l   B:BSL-2   C:BSL-3      D:BSL-4

三、判断题(对的填“是”,错的填“否”,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

2、Ⅱ级生物安全柜保护对象包括受试样本、使用者和环境。(    )

3、生物安全柜内发生溢洒,需关机后再进行处理。(    )

4、职业暴露伤口处理后,只要源患者是正常人,就不用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

5、实验室应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演练。(     )

6、危险化学品可以混放混存。(    )

7、菌毒株需要双人双锁保管。(    )

8、感染性物质可随意携带出实验室。(    )

9、 生物安全柜内小面积溢洒,可直接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擦拭。(    )

10、一次性防护手套可重复使用。(    )

四、填空题(20空,每空1.5分,共计30分)

1、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感染性物质运输的三层包装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2、常用口罩一般分为:棉纱口罩、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三类。

3、眼部防护的装备有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4、医疗废弃物分类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5、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随访应在第___周、第___周、第____   周及___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6、 实验室根据生物安全防护级别分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什么是压力蒸汽灭菌,其优点有哪些?

2、简述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3个原则。

3、简述生物安全柜使用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一、 名称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个人防护装备:用于防止个体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等危险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2、 气溶胶: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μm~100μm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3、 生物安全柜: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置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4、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是否可接受的全过程。

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二、 单选题(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ADDDB      CABAD

三、判断题(对的填“是”,错的'填“否”,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是是否否是    否是否是否

四、填空题(20空,每空1.5分,共计30分)

1、  主容器   、   次级包装(辅助容器)和  刚性外层包装 。

2、   外科口罩    和   N95口罩     。

3、  护目镜    和  安全眼镜

4、感染性废物和  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 化学性废物    和    病理性废物    。

5、  4  、8   、   12  、6

6、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

五、 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灭菌中首选的灭菌方法,是湿热灭菌的一种,也是目前一种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它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和细菌芽孢。以凝固微生物蛋白质为其基本原理。优点:(1)灭菌效果可靠,(2)穿透力强,温度高使灭菌速度快,(3)灭菌后可用余热干燥,(4)无毒性,(5)对液体可灭菌;(6)经济,只用燃料和水;(7)适用于各种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1):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2):实验室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3):严格的管理制度、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1)安全柜只有在工作正常时才能使用。

(2)生物安全柜从左到右依次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柜内放置的仪器和材料必须保持在最低数量。静压箱后部的空气循环不得受阻。将材料放入安全柜的工作区之前,应对其表面进行去污处理。

(4)柜内所有的工作要在工作面的中部或后部进行,并能从观察面板中看到。

(5)操作手不应将手臂来回伸进出柜子,以免干扰气流。

(6)前送风格栅不得被便签、滴管、或其他材料堵住,否则会干扰气流从而可能使材料受到污染,使人员处在暴露状态。

(7)柜内不得使用明火,因其产生的热会干扰气流并可能损坏过滤器。

(8)柜子的风扇在工作开始前和工作完成后要再各运行5-10分钟。

(9)应在每次工作完成后及一天结束时,使用75%清洁安全柜的表面,并打开紫外灯照射半小时以上。

为加强我中心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确保生物实验室不发生生物安全事件,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xxx市卫生局文件要求,对照检查内容,对我中心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工作,检查结果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

我中心生物实验室具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建有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制度,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所有实验活动均有实验记录并进行归档。

二、实验室布局设施及环境

生物实验室分区明确,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同区域之间无交叉分布,实验室门有可视窗,并标示有生物安全标识和生物安全危害警告,工作人员衣物与实验室工作服及物品分开存放,实验室台面、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无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实验室配备有生物安全柜并储备有足够的'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制定有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的出口处配备有洗手消毒设施,二级实验室在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等,有高压蒸汽灭菌器,实验室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实验室所有设备功能正常,状态良好,并进行定期维护,每天早晨均监测室内环境参数,且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相关要求。

三、人员与管理

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均经过职业技术的职称考试,考核合格并取得资质,HIV实验室工作人员每年均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所有实验室的活动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实验操作人员防护水平符合相关规定。

四、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制定了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实验室污染及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意外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置体系,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规范了皮肤刺伤(破损)的处理原则、离心管发生破裂的处理原则并建立了意外事故报告制度。

五、菌(毒)种及样本管理

本实验室不保存病原生物菌(毒)种和样本。

六、废物处置

实验室产生的垃圾、废物分类收集,并有内部交接记录,实验室内供感染性材料、废物暂存及运送容器有明显标志、防渗漏、防穿刺,并存放在指定位置,实验室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株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废弃前均在室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实验室设备维护、修理、报废移出实验室前均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实验设备末端排出液均经过消毒处理,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符合国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