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是格言吗 正文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是格言吗

时间:2025-05-16 08:16:28

第1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2条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第3条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4条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第5条 观海得深,瞻天见大。

第6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第7条 学海无涯,心存高远。

第8条 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第9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10条 盛夏光年,遇见离殇。

第11条 琉璃歌,唱尽三生情。

第12条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第13条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14条 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第15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6条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第17条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第18条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第19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20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21条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第22条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第23条 寂静与暖,安然与甜。

第24条 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第25条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第26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27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第28条 坚忍是成功的诀窍。

第29条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第30条 时光不染,回忆不淡。

第31条 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第32条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第33条 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第34条 谟事在人,成事在天。

第35条 天暗下来,你就是光。

第36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37条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38条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第39条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第40条 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第41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遥识马力,日久见人心。”“吃一堑,长一智。”这是第11册“基础训练5”里学习的句子。这些语言脍炙人口,在世间广为流传,常常被人们在文章里引用。它们语句精练,而道理深刻。像这样含有教育意义的语句,我们称之为格言。我国古代的诗文里有很多这样的句子,以下推荐一些给少年朋友们赏阅。

1、劝诫人们虚心好学,进取向上,才能不断进步。

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意思是说,几个人共同行走,其中必定有的可以作我的老师。要学习他的.长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加以改正。它说明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说,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雕刻出玉器。这句话现在用来比喻借别人、别地、别国的先进事物或经验,来搞好自己的工作。

百尺竿头须进步。

出自北宋《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僧道修行的功夫即使已达到百尺竿头的顶端,也还要继续深造,以达到充满宇宙的最高境界。

“百尺竿头须进步”现在也说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来说明即使取得很大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教导人们坚韧有拔、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锲而不舍。

出自《苟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骐骥:骏马。驽马:跑不快的马。锲、镂:雕刻。意思是说,良马跳跃一下,达不到十步远;劣马拉十天车却能走很远的路程,这是不停地走的结果。雕刻一样东西,用刀子刻几下就停止,朽木也刻不断;不停地刻下去,也能将金石雕刻成器。这句话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把事情做成功。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绠:绳子。意思是说,泰山上流下的水溜能穿透岩石,很细的绳索能磨断树干。水并不是钻石头的钻,绳索也不是锯木头的锯,但是一点一点地磨擦,就使得石穿木断了。它告诉人们,持之以恒,不断努力,事情一定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出自《后汉书·耿弈传》。耿弈收复齐地,立下大功,光武帝刘秀赞扬他说:“……有志者事竟成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事情终究能够成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3.教育人们从点滴做起,注意积累。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出自《荀子·劝学篇》。跬:一举足的距离,半步。意思是说,走路不一步一步地积累,就不能达到千里之远;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不能成为江海。说明学习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也说明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的。

4.包含辩证法,富于哲理性,给人深刻启迪。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出自《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意思是说,千丈长的河堤,可能因为蝼蛄、蚂蚁一类的小虫钻洞而被大水冲破;百尺高的房屋可能因为烟筒缝里冒出的一点烟火而烧毁。它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以免造成大祸。

欲速则不达。

出自《论语·子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到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说明做事不能只图快不求好,急于求成反而干不好事。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出自汉代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事说,边塞上有个老头丢了一匹马,别人来安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后来那匹丢失的马回来了。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用来说明事物一分为二的道理,坏事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古诗诗词赏析 古文名言赏析:

惜时,读书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等闲:轻易。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清/钱鹤鸿《明日歌》蹉跎:时间白白过去。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学而不厌,诲人不卷。—《论语 述而》诲:教导。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赵恒《劝学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孙洙《唐诗三百首集》

写作 艺术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沈迷。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 贾岛《题李凝幽居》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 赵翼《论诗绝句》

风骚:泛指卓越的作品。

山川 景物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唐/杜牧《山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别枝:斜出的小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荀子

2、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4、学问是

5、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知识和能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要留意有扎实的基础,要留意温习和巩固,不能急于求成。——谷超豪

8、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见的范围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他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郑拓

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11、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1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3、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借垒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郑拓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6、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活。——巴甫洛夫

17、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18、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9、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20、你们从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积累知识方面养成严格循序渐进的习惯。——巴甫洛夫

21、长年积累,偶然得之,——周恩来

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3、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24、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25、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6、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27、一天即使只学习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三百六十五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吴晗

28、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2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0、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1、百米短跑,需要冲劲;万米长跑,需要耐力。求知,不但需要有百米短跑的冲劲,却扫除一又一个的拦路虎;又要具有万米长跑的耐力,往长时间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

32、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茅盾

33、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34、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爱迪生

35、真积力久则入。——荀子

36、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37、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

38、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9、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40、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4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4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

4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46、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

47、“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48、信誉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工夫积累的信誉,经常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4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往做的那一刻起,延续积累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