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着,不可与其谋事。
观点解析:爱贪小便宜的人,绝不能和他有钱财上的来往。因为这样的人往往都是私心很重,占有欲太强,对财务看的比命还金贵。在和其相处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你根本不在意的一点钱财和物品,而对你耿耿于怀,健生怨恨。
然后你就一脸懵逼:我靠,这家伙怎么不理我了?我哪里得罪他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人,不仅不要有钱财上的来往,最好连朋友也别做,点赞之交到顶了。
疑心太重的人太可怕了。夫妻之间因为多疑而吵架、打架、找侦探跟踪偷拍、到最后说拜拜的.大有人在。既然不信,何必苟且?既然相爱,何必怀疑?朋友之间不信任,千万别一起共事、创业。否则就会两人各执一词,总认为自己更厉害,谁也不服谁。一件事情拖了很久也找不着落地。这样的结果只有一个,双方都死的妥妥的。
第二,身心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观点解析:这是左宗棠二十三岁结婚时,挂于婚房的一副自勉联,也是其一生的信条与写照。前半句讲
画风一转,到了现代,我们的上联是:”没钱没房,心疼自己“!
后半句讲读书。即使和古人不曾见面,却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达到与古代智者精神相通的境界。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可这样的境界又有几人达到呢?
第三,无事时不可或倦,人贤者视其自修。
观点解析:没有事的时候不可偷懒倦怠,要珍惜时光多读好书。贤人能士,主要靠自修自学,并非天生或老师教导。不是有句话说:”业余时间决定人的差别么“?
上课、上班时,大家接触到的知识和内容都差不多,如果能好好利用业余时间补脑,笨鸟也会变成凤凰。拿个奖学金,优秀员工什么的也不在话下。
第四,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观点解析:即使处于逆境,无钱无势,也要保持最起码的人格尊严。也就是所谓的”人穷志不穷“!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总为自己的贫穷和逆境而感到自卑,你又如何能指望别人能高看你?相反,这只能助长他人的嚣张气焰。不管别人地位多高,多富有,你并不求他,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所以,请果断、勇敢的对羞辱你,看不起你的人说”狗带“!
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一个处处逞强好胜、傲慢无礼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即使赢得了事业也失去了民心。简单来讲,你期望高高在上的人怎样对你、怎样处世,当你变成高高在上的人时,你就应当遵循同样的方式。
第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观点解析:人生总要面对和经历很多的磨难,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努力越过山丘的都是好汉子;自怨自艾,动不动就来个葛优躺的都是娘炮!
取得成就时,遭人妒忌,甚至背后捅刀子,也都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若是没人嫉妒你,你能说明你是一个平庸的人。所以不怕嫉妒,你怕你没有让你嫉妒的资本。
第六,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风故人。
观点解析:读到不曾读过的书,就像得到了良师益友一样一见如故;读到自己曾经见过的、倾心的书,就像在他乡遇到了故人。读书还要来个比喻,分门类别,可见左宗棠对读书的态度多么端正,字里行间也体现出其对书如饥似渴的喜爱。
第七,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观点解析:宁愿对自己狠{节省}一点,也要对别人厚道{大方}一点,{自己的}一切都要从简,切不可随意浪费。这是珍惜福泽,保持家业不败的方法。这也是左宗棠的持家之道。
在风气污浊的晚清官场之重,左宗棠也确实这么做的。他当了二十多年总督,每年仅养廉银一项就有两万两之多,可他临终时的全部家产只有两万五千两。其中百分十90的财产,都被他“化私为公”了,捐献给灾区、教育、甚至用于军饷了。与他地位相当的李鸿章,”绝世时有四千万两,期间的差距之大耐人寻味。
第八,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观点解析:这是左宗棠的一副
所谓”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志存高远;不攀求高官利禄,随缘就好;不求生活奢侈,但求平淡是真;
”向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则是说,看问题要高瞻远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做人应低调处事,高处不胜寒,枪打出头鸟;做是该留有余地,多结善缘,路才能越走越宽!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中兴四大名臣”。以下是左宗棠名言赏析,欢迎阅读。
身无半文,心忧天下;
破书万卷,神交故人。
年轻人要立志,虽立志不一定能成功,但不立志肯定是庸人。这是左公年轻时所立宏远志向,既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三十年后的同治五年,左公在福州寓所为儿女写家训时,也是写的这副联语。
在平息陕甘叛乱后,左公坚持十年不断上书,要求出兵收复新疆。当时朝政内外交困,中国的东西部都受到列强的入侵,因此出现海防、塞防的争论。李鸿章说海防为要,“新疆不复,与肢体无伤”,绝大多数官员赞同李鸿章的建议。但左宗棠认为,沙俄对新疆的吞并之心自古有之,再加上英国人支持的阿古柏同时叛乱,如果新疆失去,中国的西北大门洞开,国家社稷将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新疆问题才是大局中的核心。他在1875年4月的奏折中指出:
中国定都北京,蒙古环卫北方,与陕甘以及新疆实为一整体;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蒙古不安,京师亦无晏眠之日。故西北名虽为边郡,实则如腹地,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分屯列戍,斥堠遥通”,才能令外人无隙可乘。如今,新疆之乱明系阿古柏、白彦虎篡逆,背后则有沙俄“狡焉思逞”,即使暂时节制兵事,也不可能打消对方的野心。莫若趁列强尚未大举介入,集中兵力将叛乱平定,如此方可绝后患。
时新疆路途遥远艰辛,非今人所能想象
在左宗棠的多年坚持下,1875年朝廷终于决议,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公时近七旬,以完全可以告老还乡的高龄,抬着棺材进行了新疆保卫战,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历经三年艰辛征途,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奏请设立“新疆省”,取“故土新归”之意。
左公收复新疆之战,粉碎了俄国、英国侵占新疆的`企图,保卫了中国的西部边陲,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功勋。
注:批准出兵后,筹饷成为左宗棠的头等大事,堂堂朝廷大员,不惜放低身段向各省低阶官员说好话赔笑脸求款。据统计,左宗棠用兵新疆六年共收饷6018.3万两银,主要来自各省协饷,居第二位的就是胡雪岩(光墉)的借款。胡雪岩为左宗棠所借的款项累计达1710万两,占总军饷的28.4%。考虑到各省关协饷经常迟解,胡雪岩所借银两往往在最危急时刻送到,实在功劳卓著。今世人多谈红顶商人发财之道,却忽视了胡雪岩为筹措西征军费作出的巨大贡献。单帮助左公捍卫西北边境,胡足以引以自豪了。
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
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对于好贪便宜的人,不要有财务往来。因为经济合作讲究是互利互惠,贪婪之人很难长期合作。
对于多疑的人,不要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
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人不仅要有自尊自信,也要有自省自谦。
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做人底线,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人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随和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左公一生恃才傲物,低调谦和不是他的风格,但瑕不掩瑜。
能受天磨真铁汉;
不遭人嫉是庸才。
这二句要和上面的二句连起来看。
人生总是会遭遇困境、经历磨难,能在困境中坚持,不轻言放弃,才算的上是真汉子。才华横溢必定会遭人嫉妒。有才华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些人嫉恨,也应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这是左公一生的真实写照。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题无锡梅园
这是左宗棠的一副
百读不厌,实是为人处世的经典道理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
与吾意见偏相左;
藩臣多误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
问他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是近代史上非常有趣的话题,二人不仅性格完全相反,曾公缓慢钝拙,左公聪慧犀利;而且经常政见相左,曾公稳中求进,左公壮怀激烈。此对联就是二位优秀政治家的文字互嘲。曾国藩的上联中,季高是左的表字,左宗棠的下联完美应对还以颜色。其实左宗棠与曾国藩都是当世栋梁,所争之事是对军国大计方面的不同见解,而非权势之争。左氏的崛起,曾氏的提携与包容功不可末。曾去世后,左与李鸿章争斗失败,这正是李鸿章不如曾国藩之处,李继承了曾的衣钵,但缺乏曾宽厚容才的胸怀。虽然左宗棠经常挖苦曾国藩愚钝不堪,曾国藩却对左宗棠有如此评价:
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
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
国幸有左宗棠也。
而看左宗棠在曾国藩去逝后的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生平。
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在当政满人深度的猜忌中,两位的默契,尽在不言中。
一、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点评:好贪便宜者,和他交财必然会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无法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述志联。上联可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媲美。下联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摆脱庸俗,与往圣先贤神交。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一副
下联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择高处立”,才能高瞻远瞩;“就平处坐”,才能消灾远祸;“向宽处行”,才能畅行无阻。
李嘉诚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挂于其办公室。
四、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点评:“不被人欺”指的是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不被人嫉”指的是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点评: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难低头,不轻言放弃;不做一个烂好人,做个有才华的,能有所作为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当仁不让。
六、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
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七、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点评:读书就是和古人为友,好书常读常新。
八、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点评:节俭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俭节约自长久。
九、与人共事,要学吃亏
点评:俗话说的好吃亏是福,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想要学会和接受吃亏确实是一门学问。与他人打交道,必须要学会吃亏,即使你一辈子都在为别人让路,最终也不过是多走了一段路。特别是对于生意人,必须要懂得有舍才有得,如果只顾着眼前的利益,不愿意吃亏,那么你的生意自然也就做不大。
十、慎交友,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点评:左宗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说的使我们在生活中交友必须要谨慎,同时还要提升自我,注重自己的内心休养,忘掉那些表面的华丽。虽然只有短短的12个字,但是却值得很多年轻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