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作家榜推荐词
1647年,西班牙传奇哲学家格拉西安,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智慧书》,这本书迅速风靡欧洲,四百年来畅销不衰,是公认的“为人处世第一书”。
《智慧书》凭借口碑相传成为现象级全球畅销书,根源在于本书浓缩汇集了伟大哲人格拉西安一生的思想精髓,讲透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的人生大智慧,字字珠玑,通俗实用,历久弥新。
尼采和叔本华对本书顶礼膜拜。尼采赞叹,“《智慧书》中所展现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可匹敌的智慧。”叔本华亲自将本书译成德文,“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
《智慧书》内容简介
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
《智慧书》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君王论》的坦率和《孙子兵法》的高品位。它使我们感到,生活并不像某些悲观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没有任何希望。实际上,葛拉西安暗示,只要人们学会了某些必要的生活技巧,就有可能战胜困难与邪恶,从而获得幸福。
《智慧书》名人推荐
马云:《智慧书》与《论语》等中国古代经典一样,这本西方经典也是语录体的,但不同的是,西方人对人性的描述更加冷峻、无情。它讲,没有什么比一个善良的人更容易愚弄,人应当有鸽子的温柔和毒蛇的狡诈,这样的文字在这本书里俯拾皆是。商场如战场,其中坏人尤多。马云提醒员工,对人性恶要保持警惕。
36、流行是不显眼的人模仿引人注目者的行为。其结果流行将自动地变化。 ——瓦雷里
37、没有什么东西比变化万千的情节,荣枯无常的命运更能取悦于读者了。——西塞罗
38、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的或永恒不变的,只存在不断变动和运动的事物,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柏拉图:《克拉底鲁论》
39、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虎,一头猪,一头驴和一只夜莺。它们不均匀的活动引起人们性格的变化。 ——比尔斯
40、每一个人都受变化支配着,一旦要度过这变迁的岁月,他的生命便终止了。——西塞罗:《底奥卢姆的诞生》
41、命运的变化犹如月之圆缺,对智者毫无妨害。 ——富兰克林
42、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柏拉图:《泰阿泰德》
43、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 毛泽东
44、人的观点哪怕发生最不起眼的变化,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春意。——爱默生:《自然、演说与演讲集》
45、人可以控制行为,却不能约束感情,因为感情是变化无常的。 —— 尼采
46、人们普遍承认,在各国各代人类的行动都有很大的一律性,而且人性的原则和作用乃是没有变化的。 ——休谟
47、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48、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亚里士多德
49、人只有在变中求不变。——霍·史密斯:《锡喇叭》
50、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富·罗斯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演说》
51、生物的进化同环境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 曲格平
52、时间使一切发生着变化。——埃斯库罗斯
53、时间是变化的财富。时钟模仿它,却只有变化而无财富。 ——泰戈尔
54、始终不渝绝不是凡人的美德若要做到始终不渝,人就必须是神。——〔科兰·达勒维耶
55、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56、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条真理。 —— 《太阳报》
57、世上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变化是大自然永恒的真理。——亚·考利:《变化莫测》
58、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引自罗杰斯《哲学史教程》
59、谁说一切都是旧?——/世上一切都是新的/所有恶的善的,/每一秒钟都在变!——拉赫曼·巴巴:《盛着爱情琼浆的酒坛》
60、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长出大树的种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见的。但,人类社会生活的明显的变化正发生于其中。 ——列夫·托尔斯泰
61、所谓成长发展,就是要有很多东西不断发生,然后变成繁荣的形态,也可用“日日新”这句话来代表。意思是说,旧的东西逐渐灭亡,新的东西不断诞生。——松下幸之助:《创业的人生观》
62、所谓创造,往往只是将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你如不知道,鞋子分左右脚出售,只是百多年前才开始的。 ——普拉斯
63、所谓人生,是一刻也不停地变化着的。就是肉体生命的衰弱和灵魂生命的强大、扩大。 ——列夫·托尔斯泰 书
64、所谓死,固然是灭亡、然而也诞生出新生代的萌芽。不断地死,不断地生——这就是成长发展的.原理。——松下幸之助:《创业的人生观》
有关变化的名言
真诚交友的名言警句 我们会认识朋友
1、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高尔基 2、子女中那种得不到遗产继承权的幼子,常常会通过自身奋斗获得好的发展。而坐享其成者,却很少能成大业。
勉励自己的名言
1、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每天醒来,敲醒自己的不是。
关于医生的名言
1、医生三世,不服其药。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2、医生是我们文明世界的精华。罗路史蒂文森3、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钟书 《围城》4、医生只不过是精神上的慰藉者而已。
有关变化的名言
1、变化常留人间,会变化的事物则变为乌有。柏格森:《直观的哲学》2、变化这个概念的基本意思就是包含在某种确定事件中的现实事物之间的差异。怀德海:《过程与实在》3、爱情是不按逻辑发展的,所以必须时时注意它的变化。
关于刻苦的名人名言 其益相去远也
1、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唐彪 2、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都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
关于法制的名言
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3、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关于学习的名言
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2、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3、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4、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5、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厢濉1ㄕ 6、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关于美的名言警句
1、啊,美呀,在爱中找你自己吧,不要到你镜子的谄谀中支找寻。――泰戈尔《飞鸟集》 (作者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主旨,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2、品味凝炼的语言,体会深沉的哲理。
3、了解文章说理方法上的特点。
4、注意与《直面苦难》比照,提高比较辨析的阅读能力。
【学法建议】
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
2、联系现实生活,自我探究,感悟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他12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察长等要职,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男爵,1621年封圣阿尔班子爵。正在他官场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汇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4天后便被国王下令释放。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他在《沉思录》中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著名论断。
(1)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培根论人生》。1957年,《培根论人生》在英国首次出版。至今四百多年来。它历经数次再版重印,几乎被译为人类所有的语言。这是一本划时代的哲学名著,是欧洲文艺复兴时候,古典人文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其“文学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心灵以动人的美感;其论述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它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被共同誉为欧洲近代的三大哲理散文。
《培根论人生》一书是培根的处女作,也是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结晶,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培根仍对该书做了修改。这部书虽然篇幅不大,却可谓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如一部二十四史。培根原就是一位博学之士,在此书中,他更是旁征博引,用典广泛,几乎涵盖了各类人文学科。培根还善用比喻,书中不乏睿智的格言警句,直到今日,仍能引起世人的共鸣。
本文标题也译作“论逆境”。本文篇幅短小,不过400余汉字,对这样一个重大论题,作者举重若轻,表现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
(2)《圣经》与约伯
《圣经》包括《旧约》三十九卷和《新约》二十七卷。《圣经》上说人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以世人要承受苦难来赎罪,从而获取幸福。耶稣:“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马可福音第13章9至13节中耶稣说:“但你们要谨慎,因为人要把你们交给公会,并且你们在会堂里要受鞭打,又为我的缘故,站在诸侯与君王面前,对他们作见证,然而福音必须先传给万民。人把你们拉去交官的时候,不要预先思虑说什么,到那时候,赐给你们什么话,你们就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命,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圣经故事中有《约伯记》,约伯是个幸福的人,拥有普通的人所定义的全部幸福。财富,家庭,信仰,全部完美无缺。他正直、敬神,从不做不义的事。上帝对他厚爱有加。但是因为撒旦的挑衅,上帝与撒旦为约,向它展示上帝的万能以及人的爱的信仰力量。上帝无故夺走了约伯所拥有的全部幸福,横祸从天而降。一系列苦难的打击后约伯与他人辩论神的力量,上帝裁定约伯的`忠诚,给予所有的人应有的结果。
(3)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那些能将我杀死的事物,会使我变得更有力。
——尼采《偶像的黄昏》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
——贺拉斯《歌集》
3、预习思考
(1)预设问题
①除了上述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外,你了解的还有哪些?你喜欢课文中哪些精彩语句?
②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你又是如何看待“顺境”与“逆境”的?
③本文在说理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2)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互动课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jié)难彷(fáng)徨根深蒂(dì)固藻(zào)饰
B、炫(xuàn)耀汲(jí)取锲(qiè)而不舍灼(zhuó)见
C、启迪(dí)焚(fén)烧孜(zī)孜不倦咬文嚼(jué)字
D、狡黠(xiá)诓(kuàng)骗不言而渝(yù)怡(yí)情
2、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
A、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B、长者明确表示,人民币汇率升值,是重大的经济政策,中国将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而使人民币升值。
C、古代诗人在他们的神话中曾描写过:当赫克里斯去解救普罗米修斯的时候,他是坐在一个瓦盆里飘洋过海的。
D、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这是塞涅卡得之于斯多葛派哲学的名言。
B、《圣经》的“旧约”启示给人们以幸福,而“新约”则启示人们通过战胜苦难去获取幸福。
C、理想新农村:李健宇认为: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街道整洁、道路更加宽阔。
D、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
4、下列的名言警句不属于“厄运”的一项是()
A、“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
B、“不因幸运而固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易卜生)
C、“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这并不是因为他对此没有感觉,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亚里士多德)
D、“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二、文本研习
本文思路清楚,环环相扣而又逻辑分明。文章分三层。第一层(开头——“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引用古罗马先哲的名言和古代神话故事,指出“战胜厄运令人惊叹”,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切入题目,设下论题,为后面自己的观点张本。
第二层(“幸运说需要的美德”——“对比所罗门财富的刻画要更动人”),把的不同启示,及的不同魅力进行比较,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厄运不仅仅是灾难和摧残,也是磨练和新生,帮助我们培养起坚忍的品格,去勇敢地面对厄运,战胜厄运,获取幸福。
第三层(“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以和为喻,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
文章从“战胜厄运是奇迹”,到“战胜厄运需要坚忍的品格”,最后到“厄运不会把我们击垮,反而能显出我们最好的品格”,三层意思逐层深入,见解不断丰富,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去透视人生的厄运。
文中大量引用西方思想史上先哲及《圣经》中的名言事例,但议论通俗易懂。文章比喻优美隽永,富有诗意。论述中也多用对比手法,上下去相互映衬,措辞警策,暗含机锋,突出了所要表达的思想。如“运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要的美德是坚忍”、“”,说理透彻,饶有意味。
三、问题探讨
1、诗人雪莱读培根的随笔《论死亡》后,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请结合这篇说理散文,谈谈文章所蕴含的诗性美体现在哪里。
2、培根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四、活动体验
1、《圣经》德训篇11章25节说:“在幸福的日子里,人们忘记了不幸;在苦难的日子里,人们忘记了幸福。”请以小组分工协作的方式查阅资料,结合约伯的遭遇,探讨如何看待厄运的问题。
2、有人慨叹“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又有人认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顺境与逆境呢?请以“顺境、逆境哪个更利于成长”为话题开展一次辩论活动。
论厄运
答案:
一、自学评价
1、B(A彷páng藻zǎoC嚼jiáoD诓kuāng不言而喻)
2、D(一切幸运并非都没有烦恼)
3、A
4、D
二、文本研习
塞涅卡真正的伟人
《旧约》、《新约》哀歌、颂歌
明丽的花朵由暗淡的背景衬托香料在焚烧中散发出芳香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三、问题探讨
1、此题旨在关注本文的说理方法与特点,可结合《论死亡》及本文具体语句具体分析:大量的引用,优美隽永的比喻,上下句相互映衬的对比,富有诗意。
2、现代社会被人称为知识充斥时代,这是因为文明的脚步突飞猛进、许多未知的领域被人迅速征服,从而为人们拓开广阔的认识空间、思维空间和实用空间。某种意义上说,知识不仅是力量,同时也是财富。
四、活动体验
1、参阅史铁生《病隙碎笔》相关文段。
约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约伯的信心前面没有福乐作引诱,有的倒是接连不断的苦难。不断的苦难曾使约伯的信心动摇,他质问上帝:作为一个虔诚的信者,他为什么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难?但上帝仍然没有给他福乐的许诺,而是谴责约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难的意义。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被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约伯于是醒悟。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变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么?以苦难去作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对约伯的期待。
可是上帝终于还是把约伯失去的一切还给了约伯,终于还是赐福给了那个屡遭厄运的老人,这又怎么说?
关键在于,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以消失的希望呵!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汇,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2、参考意见:通过辩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人生的事,没有十全十美。但是,我们应认真活在当下。马斯洛曾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著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著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著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