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奥林匹克新格言意义 正文

奥林匹克新格言意义

时间:2025-05-18 12:45:15

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三大文体作为中考的“三驾马车”,在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必定是三者选其二。近四年的中考都是选择考一篇说明文体,一篇记叙文体,而议论文体这驾马车似乎被落下被遗忘。

笔者通过对《读书 养气 写作》、《奥林匹克新格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水的感悟》等四篇上海历年中

考点一:明确文章的论点

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考点二: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中考常见题型为: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根据论点,补写论据。

题型:补充论据,补充论据要注意所选题材的一致性;注意所证明的论点的一致性;注意语境句式的一致性;注意所选题材古今中外的`全面性问题;注意所选的一定是名人的事例或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判断论证方法。 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

2. 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蔡元培

3. 我宁愿我的学生打网球来消磨时间,至少还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 ——卢棱。

4. 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 ——柏拉图

5. 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 ——恽代英

6.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

7. 为了使他有坚强的心,就需要使他有结实的肌肉;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才能使他养成忍受痛苦的习惯;为了使他将来受得住关节脱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须使他历尽体育锻炼的种种艰苦。 ——卢棱

8. 教育上的秘诀,便是使身心两种锻炼可以互相调剂。 ——卢棱

9. 体操和音乐二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 ——柏拉图

10. 身体既是心智的基础,发展心智不能使身体吃亏。 ——斯宾塞

11. 长期的身体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斯宾塞

12. 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歌德

13.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歌德

14. 我们力求使学生深信,由于经常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发展身体的美和动作的和谐,而且能形成人的性格,锻炼意志力。 ——苏霍姆林斯基

15. 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

16. 更高、更快、更强!——奥运会格言

17.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8. 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 无病无痛。

19. 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

20.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21. 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

22. 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

23. 生命在于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24. 生命需要运动(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

25.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

26. 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27.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德国诗人——卢梭)

28. 日复一日地坚持练下去吧,只有活动适量才能保持训练的热情和提高运动的技能。(塞涅卡)

29.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30.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吴阶平

31. 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臧克家

32. 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练,练好身体常保健;决心信心加恒心,修炼身心意志坚。——庄炎林

33. 磨练肌胳,防病御症。——姜子牙

34. 淡泊名利,动静相济,劳逸适度。——华佗

35. 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孙思邈

36.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37. 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长寿的秘诀。——马约翰

38.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服。——马雅可夫斯基

39.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洛克

40. 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高尔基

41.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秘诀。——爱默生

42.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康德

43. 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就无资格管理他人;经营不好自己健康的人,又如何经营好他的事业。——希尔康

44. 身体健康者常年轻。——马尔夫特

45. 从锻炼角度看,躺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站着,站着不如走着。——卢梭

46. 走路对脑力劳动者,特别是对创造性的人来说,是一种生理活动的最好方式。——哈拉里德

47.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48.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奥林匹克格言,又称奥林匹克口号或奥林匹克

1、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3、上联是:申奥运,盼奥运,个个齐心;

下联是:迎奥运,看奥运,人人皆喜。

横批:申奥成功

4、挥豪运动狂热,展现体育风貌!

5、聆听赛场欢呼 ,放眼奥运盛况。

6、舞动的北京,挥洒着运动健将拼搏的汗水。

舞动的中国,飘扬着痴情观众欢呼的高音。

舞动的世界,让亿万目光聚焦在伟大的中华!

7、听,宇宙在选手胸中。

看,世界在华人眼中。

颂,地球在奥运的北京!

8、我的赛场我做主

9、因为卓越,所以期盼

10、奥林匹克,让世界走近中国

11、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

12、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13、更快、更高、更强

14、新北京,新奥运

冬奥会主题口号:

1998年 长野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flower as one 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2年 盐湖城 Light the fire within 点燃心中之火

2006年 都灵 An Ever Burning Flame 永不熄灭的火焰

2010年 温哥华 With Glowing Hearts用炽热的心

2014年 索契 Hot。Cool。Yours激情冰火属于你

附:基本介绍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

内涵

“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

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且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信念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是奥林匹克的信念。这是顾拜旦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政府所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引用在圣保罗组织的运动员颁发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还作了精辟的解释:“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参与”的可贵之处在于“参与者”有着高尚的品质、真诚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理想的追求,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名次和奖牌。在参与中,运动员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才能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寻找自我,实现自我。所以“参与”意识正是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绝大多数运动员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支柱。

正是由于“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所起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意义才能大大超出竞技体育的范围。奥运会正是因为有众多得不到奖牌或名次的国家、地区的许多运动员的参加,才推动了奥林匹克自身的成长和壮大,而且通过各国运动员的友谊和交往,对全世界的和平以及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