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增广贤文.格言联璧 正文

增广贤文.格言联璧

时间:2025-05-11 02:57:32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0、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3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33、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美国)富兰克林

3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美国)富兰克林

35、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36、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38、读书是我惟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美国)富兰克林

3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40、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42、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4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4、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4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46、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47、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49、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50、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选自:读书名言(www.geyanw.com)

51、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52、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53、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54、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佚名

55、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56、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57、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58、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5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60、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61、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6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 《清诗铎·趁早歌》

63、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6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5、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66、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6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68、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69、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70、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7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2、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英国)培根

73、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74、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75、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76、他整日忧心,青年学子不再读书,他的忧愁,后来证明没有白费他们都习惯,抬头四十五度,仰望天际想你的时候,你会不会也刚好正在想我。——几米

7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8、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选自:关于读书的名言

79、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80、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8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82、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鲁迅

83、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84、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85、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86、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87、创业者书读得不多没关系,就怕不在社会上读书。——马云

8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90、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91、我从未知道过有什么苦恼是不能为一小时的读书所排遣的。——孟德斯鸠

92、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93、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94、喜欢读书,就等于把成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莫泊桑

95、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读,这是幸福;没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没书读,这是苦恼。——莫耶

96、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97、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98、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99、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100、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中华孝道名言名句

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1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2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2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

2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2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2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2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29、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32、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3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3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3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3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4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4、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4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7、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9、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5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2、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5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5、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6、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5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6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6、长幼有序。——孟子

6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9、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7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家庭

1.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4.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5.妇不顺也。——颜之推

6.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清)李毓秀《弟子规》

8.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也是幸福的。——琼瑶

9.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0.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1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1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3.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1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15.顾我,复我。——《诗经》

16.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7.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8.没有哪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但是,我们大家都有某种推测或某种信任。

19.一个认识到自己不称职的国王,可以委托授权或干脆放弃。一个父亲却无选择。

20.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21.拥有思想的瞬间,是幸福的;拥有感受的快意,是幸福的;拥有父爱才是真正幸福的。

22.父亲和儿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亲爱的是儿子本人,儿子爱的则是对父亲的回忆。

23.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

24.父爱是宽阔的海洋,即使在我一事无成的时刻,也会包容我,把我纳入他温暖的胸膛。

25.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26.父亲的爱是威严的沉默的忧郁的深远的。让你的思想即使沾上肮脏的污垢也能焕然一新。

27.对做父亲的人来说,失去父亲不一定就是不幸;对做儿子的人来说,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

28.父爱是座山,比山更伟岸,父爱是条江,比江更宽广,父爱是片海,比海更慷慨,父爱是棵树,比树更大度。

29.使你的父亲感到荣耀的莫过于你以最大的热诚继续你的学业,并努力奋发以期成为一个诚实而杰出的男子汉。

30.父亲是土地的儿子,更是土地的诗人。读懂土地一直是父亲的责任,父亲每天都在它的身上刻画着美丽的诗篇。

31.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32.父亲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每天面对土地,不停地播种,耕耘,收获。为了生存,父亲坚毅目光已经穿越着黎明前的黯淡。

33.父爱是一本书,书写浓浓关爱,父爱是一堵墙,遮挡无尽风雨,父爱是一盏灯,照亮似锦前程,父爱是一条河,流淌殷殷关切。

34.没有太多的言语,没有太多的祝福,然而却让我体会到父亲的那颗炽热的心,那背影更让我忘却了窗外的寒流,冬天似乎转瞬即逝。

35.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36.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

37.有一种爱,它是无言的,是严肃的,在当时往往无法细诉,然而,它让你在过后的日子里越体会越有味道,一生一世忘不了,它就是那宽广无边的父爱。

38.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他的严厉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会欣然一笑。

39.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40.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勒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使是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

41.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

42.父亲,不再是从前那个身强力壮的父亲了,也不再是那个退休之年仍目光炯炯,精神矍烁的父亲了。父亲老了,他是完完全全的老了,生活将他彻底变成了一个老头子。

43.一株茉莉也许没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但它永远会让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爱就是这样,犹如茉莉一样静静地开放。无论你在何方,父亲那慈爱的眼睛定会伴随你一生。

44.父爱是一把大伞,总在有雨的天里撑着;父爱是一座大山,挺拔而伟岸;父爱是一片汪洋的大海,浓郁而深远;父爱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在我迷路时,照亮我的行程。

45.古老相传,母亲给了我血肉,使我成长,而父亲却给了我骨骼,使我站立。父亲给了我一种启示,给了我教训,给了我一种暂时无法理解却收益终身的爱。而这种爱是父亲一生的付出。

46.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4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8.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49.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50.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家庭励志格言【2】

1、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2、静以养身,俭以养性。——《南史·陆慧晓传》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4、家和贫也足,不义富多扰。——申延《耐俗轩新乐府》

5、家怕先富后贫,政怕先宽后紧。——申居郧《西岩赘语》

6、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7、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战国策·秦策》

8、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9、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钱大昕》《恒言录》

10、正家,而天下定矣。

11、家教宽中有严,家人一世安然。——吕得胜《小儿语》

12、家庭是爱的港湾,没有爱的家庭是没有意义的。

1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漠》

14、把挚爱留给父母,让幸福陪伴老人。

15、家富而愈俭。——《荀子·儒效》

16、家庭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

17、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王豫《蕉窗

18、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9、坦率和忠诚是家庭幸福的稳定剂,大度和包容是家庭幸福的催化剂,责任和义务是家庭幸福的防腐剂,幽默和开朗是家庭幸福的润滑剂。

20、勤能补拙,俭以养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21、家庭是一项社会发明,其任务是将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古德《家庭》

22、家庭是人生航船远航的港湾。()

23、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三国魏·曹操》礼让令》

24、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摩奴法典》

25、家庭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木村久一《早期教育和天才》

26、好的家庭与坏的家庭都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27、成家之道,日俭与勤。——《林逋省心录》

28、家庭是情感的银行,存入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29、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30、文明家庭敬老为先,幸福之户以德为本。

31、家庭是爱的港湾,理解是爱的基石,包容是爱的表现,幸福是爱的果实。

32、家,在中国,是礼教的堡垒。——老舍《四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