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相声小品中的经典语录 正文

相声小品中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4 02:10:16

篇一:快板经典台词

合:竹板一打震天响,我俩一起来登场;

今天不把别的表,专嘱安全最重要;

甲:公司上下齐共鸣,党政工团都共管;

齐心协力保安全,推动公司大发展;

乙:说生产,讲安全,安全是那一片天;

常叮咛,别嫌烦,听俺仔细谈一谈;

甲:安全言,灯一盏,增加你的使命感;

幸福观,安全感,我得提前多宣传;

乙:你在外,她牵挂,家中亲人把你盼;

你我他,心相连,众人把好安全关;

甲:别轻心,莫等闲,安全是你兜里钱;

实在话,别笑俺,生命健康金不换;

乙:强素质,别小看,安全技能多训练;

早准备,别迟缓,安全培训要超前;

篇二:快板经典台词

突遇地质灾害不要慌,“五步避险”来帮忙。

发现险情要淡定,认清险情是首要。

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时客观报险情。

报告险情若迟延,后续危害恐难料。

待到险情报告已传达,预警发出要跟上。

预警发出信息通,组织人员不慌乱。

地质灾害面前要HOLD住,有序撤出少伤亡。

地质灾害不可怕,关键还得讲方法。

“五步避险”好法子,实施起来效果棒。

地质灾害实难控,“五步避险”是法宝。

常记“五步避险”在心头,灾害防治不再愁。

篇三:快板经典台词

合:竹板一打震天响,我俩一起来登场;

今天不把别的表,专嘱安全最重要;

甲:公司上下齐共鸣,党政工团都共管;

齐心协力保安全,推动公司大发展;

乙:说生产,讲安全,安全是那一片天;

常叮咛,别嫌烦,听俺仔细谈一谈;

甲:安全言,灯一盏,增加你的使命感;

幸福观,安全感,我得提前多宣传;

乙:你在外,她牵挂,家中亲人把你盼;

你我他,心相连,众人把好安全关;

甲:别轻心,莫等闲,安全是你兜里钱;

实在话,别笑俺,生命健康金不换;

乙:强素质,别小看,安全技能多训练;

早准备,别迟缓,安全培训要超前;

篇四:快板经典台词

甲:青青的山,绿绿的草,祖国山河多美好。

乙:华夏文明千千载,扬名世界一一摆。

丙:从华山到泰山,名山大川万万千。

丁:从南疆到大漠,条条大河匆匆过。

合:《弟子规》, 放光芒,祖国文化多辉煌。

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人不闲、勿视搅、人不安、勿话搅,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既是善、人知之、愈死勉,扬人短、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乙: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丙: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丁: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甲: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乙: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丙:非圣书、屏不视、蔽聪明、坏心志

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训致

甲:说一千,道一万,句句祖国来称赞,

合:爱国志,代代传,中华民族记璀璨。

书声朗朗颂诗文,传统美德世代存。

经典诵读伴我行,千古美文入心房。

《西征梦》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美国五星上将詹姆斯下士。

2、中国北京,有一个郭德纲。军事奇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

3、挣了钱以后,回家咱们什么都不干了。咱们开一个很大的商店,咱们干一公司,我弄一个很大的桌子,当老板,天天雇10个带红箍的站我跟前,我挨个骂他们,天天骂这些带红箍的,我就不骂那扫厕所的,因为我媳妇就是扫厕所的。

4、飞机驾驶员掏出钱来,直升飞机,加三十块钱油。

5、美国那玩意谁知道!问村长去!

6、白宫那个白呦--刚刷的浆。

7、我玩命了吃龙虾,我不就饼。

《我这一辈子》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

2、天冷了,给你寄了件大衣,邮局说太重,我就把扣儿铰下来放口袋里了。

3、我要自杀,打算跳楼,这跳楼我有研究,2楼跟20楼不一样,2楼是“啪”、“啊”,20楼是“啊——”“啪”。

4、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

5、这个礼拜下了2场雨一场3天一场4天。

6、我朋友说他帮我印假币,我给他50——他给我1块钱假币,我怀疑他骗我。

《李菁开车》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李菁,快板唱的好,北京丐帮的少帮主。

2、我跟人飙车了,跟一坐轮椅的残疾人飙车,输了。

3、开三迈,我的妈啊,太刺激了!

4、横空而降掉一大提包来,打开一看里边都是钱。“我的妈啊,太刺激了,老天爷啊!这回不光买车,还能娶个漂亮媳妇!”啪!掉下一个女的来,这个漂亮,在那躺着。“我的妈啊,太刺激了!”正美着,打那边过来四个警察,“诶,这是你撞死的吗?”车祸呀!

《我是科学家》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郭:我当年学成之后放出来。

于:放出来?

郭:学满释放嘛!

于:学满?刑满释放您关起来了是么?

郭:学满了!

于:学满毕业。

郭:学满,对,有毙的那种,有放的,我们都没毙。

2、play,玩儿,玩儿的`意思,go是去,玩儿去。努力,赶紧学学完了我“playgo”。

《我是》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你瞧瞧人家,开车的买大楼房的,你看看你,你一无所有,你脚下的地在抖,你身边的水在流,你的手在颤抖,心中的泪在流。

2、于:你爸爸姓崔?郭:你爸爸叫健!

3、你就不听话吧!小兔崽子!我说爸爸您可别说这个阿,千万别说孩子是小兔崽子,从遗传学说对家长不利。我爸爸急了,撸胳膊挽袖子,老娘跟你拼了!

4、人干点好事总想让鬼神知道,干点坏事总以为鬼神不知道。我们太让鬼为难啦。

5、看过电影《古惑仔》相声吗?看过吧?对对,我们就一块的。香港那洪兴社知道吗?我就洪兴的。不过我们不是总部,我们是分社的。我牛栏山的。

6、我是的。你看我穿的多黑。

《论梦》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郭:帝哥(上帝),我希望天下和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没有战争,行吗?

于:您这要求够高的。

2、郭:你换一样行吗?咱商量商量别的,我一摸身上带着一张于谦的相片儿,帝哥,您看看这个,长得挺寒碜的,搞不上对象,你给他,变漂亮点儿吧,帝哥(看看照片,撕了)咱还是说说世界和平那事儿吧。我说你这,太不象话了你这个,你不同意说不同意,撕了干嘛,我这还留着辟邪呢。

《我要上春晚》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给大家拜年我很高兴!”大伙一块儿“我很高兴给大家拜年!”一鞠躬,相声说完了。

2、跟着那个拍广告的,搞电视剧一块儿,那个圈儿也挺乱。尤其搞电视剧影视圈儿多不容易,我很恨他们呀,这个女导演太少了。

3、他们都说我长得特下饭。

4、人家都给唱大鼓的上花篮,到我们这儿,连花圈都没有。

《托妻献子》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谁不知道于谦啊?没见过于谦,你就没吃过猪肉!

2、郭:你开着一个13开门的凯迪拉克过来了。

于:我开火车来的啊。

3、郭:家里条件很困难,住的房子也很困难,千疮百孔,赶上下雨算要了亲命了。

于:怎么?

郭:外面下小雨屋里下中雨,外面中雨屋里大雨,外面大雨屋里暴雨,有时候雨太大了,全家人都上三环上避雨去。

4、郭:老头当时精神还是不错的,满脸红光,89岁的人啊,就是满嘴的牙掉了,还剩一个牙,可是吃东西呢,还塞牙了。

于:剩一个牙还塞牙了?

郭:他吃藕套眼里了。

《李菁表妹》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1、她那个照片贴在门上辟邪,贴在床上避孕。

2、大姐,我想这是一个误会,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我希望你能原谅我们,一会我送他俩去投案自首,我找份工作,好好做人,谢谢你大姐,我们一定要改过自新,你回去吧。

3、大姐下车吧,杀人不过头点地,雨过地皮湿,给我们一个重新创造自我的机会吧。“我不,我跟你们两结婚”。报应啊!

《我要旅游》相声经典台词介绍:

郭:豪赌嘛,一把5分钱呢。

于:哎呀,您倒是见过钱。

郭:我喜欢出国,因为我本身我很喜欢吃西餐。

于:那到哪儿正合适。

郭:人家打盘子给你上来,小饼,切开,切开里面有鸡蛋,卷上生菜抹上酱,还有那肠儿吃。

于:拿刀叉吃鸡蛋灌饼去是吗?

郭:我坐过飞机,买票的时候写着了,头等舱,经济舱,商务舱,站票。

于:站票?飞机上还有站票?

相声小品是我国大众娱乐的主要形式。它们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地域性、内容题材的地域性和观众的地域性三个方面。下面是太平歌词传统相声

甲:这个相声啊,讲究是四门功课。

乙:哪四门功课?

甲:说、学、逗、唱。

乙:没错。

甲:今儿我呀,给各位唱一回。

乙:嚯!你唱一回?

甲:我唱一回。

乙:你唱?

甲:啊。

乙:你唱什么呀?你唱京剧,来段评戏,要不也来个流行歌曲?你会唱什么?

甲:你说那个呀,说相声的往这儿一站,唱戏、唱歌、唱大鼓,那不叫唱。

乙:不叫唱?

甲:那叫学。

乙:噢,这叫学?

甲:说、学、逗、唱,这归学。

乙:是呀。

甲:跟人学嘛!

乙:啊。

甲:对不对,我们这唱指的不是这些个。

乙:什么呀?

甲:太平歌词。

乙:噢,太平歌词。

甲:哎,这个太平歌词乍一听很简单,一上句一下句,其实不好唱,可好听,听得是韵味,走的是鼻音。

乙:是呀?

甲:走鼻音,脑后音。

乙:噢。

甲:我给你学一学。

乙:来两句咱们听听。

甲:太平歌词啊,您听这韵味啊,鼻音,(唱)“那杭州美景盖世无双啊——”。

乙:嘿!还真有味,好!

甲:它这么个音,这东西越是伤风感冒、鼻子不通气时候,唱出来好听,你听听。

乙:是呀?

甲:(唱)“美景盖世无双啊——”。

乙:哎,还真是鼻音。

甲:(唱)“盖世无双啊——”。

乙:行行行。

甲:(唱)“无双啊——”。

乙:行啦,行啦,老唱这一句,没完了是吧?

甲:过去老先生唱这个唱得好的,有这么几位……

乙:哪几位?

甲:王兆麟。

乙:有。

甲:吉平三。

乙:对。

甲:杨绍奎。

乙:是是是。

甲:唱得好!可惜呀可惜!

乙:什么呀?

甲:几位都已经作古了。

乙:噢,都故去了。

甲:幸亏我还健在呀!

乙:你还健在?

甲:不幸之中的万幸啊!我还在!

乙:你还在干什吗呀?

甲:要不这东西就完了,失传了!

乙:失传了?

甲:就没人会了。

乙:噢,太平歌词没人会?就你一人会?

甲:啊!可以这么说。

乙:嗬!你可真有胆量,会的人多了!

甲:谁?谁?你指出来,哪位?

乙:指出来干吗?我就会。

甲:你?

乙:怎么着?

甲:行,你跟着我这些年对不对,受的熏陶嘛,你算会的,你比他们强,强多了,不过你跟我比你差啊,你没我会的段子多,这点儿你得承认。

乙:谁说的?谁说的我没你会的段子多?

甲:我这多少年了。

乙:你会那几段我哪段不会呀?

甲:我要唱一段你就说不上名来。

乙:不可能!我不但说出名字来,还给你接出下句来。

甲:那我唱一段。

乙:那你唱!

甲:你要接不上来呢?

乙:我要接不上来,这么着,当着各位我磕头拜你为师。

甲:我收你了,各位见证啊,我这人没徒弟,我来一个徒弟吧!

乙:那儿你就收徒弟呀!我说不上来了拜你为师,那我要说上来呢?

甲:你不可能!

乙:不,我要说上来怎么办?

甲:万一你要说上来了,我算你徒弟行吗?!

乙:是这话?

甲:高兴了吧?

乙:一言为定。

甲:啊!

乙:唱吧!

甲:这回咱们不这么拿手拍着了啊!

乙:怎么着?

甲:这得有乐器伴奏。

乙:还有乐器?

甲:你瞧这模样“还有乐器”,外行没见过,见过吗?(甲掏出竹板)拿出来叫你开开眼,你见识见识?这有名,你说得上来吗?

乙:这叫玉子。

甲:嚯!行啊!连这术语都懂?!

乙:这有什么?

甲:别看这两块竹片儿啊,这按我们行话叫玉子。

乙:对。

甲:看着不起眼儿,这东西值钱了!

乙:值钱了?

甲:值钱啦这个,这俩小片儿多了咱不敢说……

乙:啊?

甲:起码也得值一毛钱!

乙:才值一毛钱?

甲:这可不就是功夫钱呗!

乙:怎么还功夫钱呢?

甲:下水道堵了,房管站来通来,咱那儿看着,待会儿人喝水去了,都走了,我拿着斧子过去,“当当”两下……

乙:瞧他找这东西!

甲:这得找那墙角啊,得蹭,来回磨,要不然它扎手,它出刺儿。

乙:是是。

甲:东西不值钱啊,不好打!

乙:还不好打。

甲:不好打,打个点儿你听听,(甲开始打板)嗒得令嗒、令令嗒、嗒得令嗒、令令嗒、嗒得令嗒、令令嗒……

乙:嗯!行!烙过烧饼!

甲:什么叫烙过烧饼啊?

乙:这不面案上那点儿吗?“嗒得令嗒、令令嗒”,这不烙烧饼的吗?

甲:甭耍贫嘴,张嘴就唱。

乙:你唱你的。

甲:接不上来你信吗?

乙:谁说的?!

甲:你听着!

乙:唱!

甲:等着拜师吧!

乙:嘿嘿!没那事!

甲:听着啊!

乙:唱!

甲:比你会得多!

乙:嘁!

甲:(唱)那汉高祖有道坐江山,有君正臣贤万民安。

甲乙:(合唱)有一位三齐贤王名叫韩信,他灭罢了楚国把那社稷安。这一日闲暇无事街前……

乙:行了,别唱了,停停停,《韩信算卦》是这段吗?啊?这我不会是吗?嗯?

甲:会、会。

乙:会,你唱这个干吗呀?

甲:这还不明白吗?

乙:什么呀就明白?

甲:这还看不出来吗?

乙:看什么呀这个?

甲:说明一个问题。

乙:什么问题?

甲:说明我这个人那啊,心眼儿好!

乙:嗯?

甲:厚道!

乙:这话打哪说的'?

甲:准知道你会这个!

乙:啊?

甲:这叫《韩信算卦》。

乙:是啊。

甲:准知道你会!

乙:啊?

甲:就唱这个!

乙:那干吗?

甲:让你接上来,让你好看!

乙:呀?

甲:哎,对了,心眼儿好!不倔人!虽然说刚才打赌,谁拜谁为师了,说笑话儿,你别信啊!别当真!嘁!真让你拜我为师?咱俩岁数一边大,你算我徒弟,你管我媳妇叫师娘?不合适!给你个脸儿,得!回家吧!回家去吧!

乙:你看看这还照顾脸面?!

甲:啊。

乙:我说你甭照顾面子啊!我就爱较真儿,你就捡我不会的那个唱行吗?

甲:没意思了啊!你要这样自找没趣儿。

乙:不不不,我不怕这个啊!你自唱出来我不会,我拜你为师我认了!

甲:那我可来真的了啊?!

乙:你来呀!

甲:听这个!

乙:别含糊,唱!嘁!

甲:(唱)那隋炀帝无道他行事凶啊,杀父夺权理不公。

甲乙:(合唱)他欺娘戏妹把伦理来丧,他鸩兄图嫂把那纲常来扔。有许多老栋梁都辞别了王驾,他们一个个……

乙:行啦,别唱了,停!《秦琼观阵》是这段吗?

甲:噢,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提醒了,想起来了,这段知道吗?吃功夫,后边这个阵呐,什么八卦连环阵……练嘴皮子,平常我拿这个练功,我自个在屋里老唱,他上我那去,他不进屋,他在外边偷听,嘿!挼叶子!嘿!这人厉害!这人脑子好!

乙:你瞧这种人,人家接上来他说是偷听的!

甲:我老唱嘛!

乙:好好好!这算偷听的,这么着,他把你那压箱子底的,从来没唱过,就连说梦话都没哼哼过的那个你来一段!

甲:有的是!

乙:唱啊!

甲:你听这个!

乙:来!

甲:(唱)石崇豪富范丹穷……

甲乙:(合唱)甘罗运早晚太公,彭祖爷寿高颜回命短,六人俱在五行中……

甲:干吗哪?通上电了?!

乙:《太公卖面》,就这段?打有狗那年就有这段!跑这唱来啦!啊?你蒙我是吧?

甲:行!行!唉!你来这个啊?

乙:怎么着?

甲:这么着!

乙:啊?

甲:这回我再唱一段。

乙:你唱你的!

甲:这回我再唱这段你甭说你接下句,你要能说上这名字来!

乙:您瞧这模样!

甲:今儿我……唉……

乙:嘁嘁嘁!

甲:你看着,我就不信……

乙:你甭发狠儿啊!我看出来了,你就这两下子!

甲:哪两下子?

乙:就这两下子!

甲:有的是!你听这个!

乙:你来呀!

甲:有你不会的!

乙:不可能!嘁!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

乙:行啦!别唱啦!

甲:什么呀?什么呀?我唱的什么呀?

乙:《劝人方》,这段我会,“庄公闲游出趟城西,瞧见了他人骑马我骑驴”是这段吗?嗯?

甲:那是你会那个,《劝人方》谁不会呀!嘁!我这跟你那一样吗?

乙:哎?我听着“庄公闲游”吗?

甲:“庄公闲游”多了!多了!非得出趟城西呀?你琢磨琢磨我唱的跟你唱的它能一样吗?

乙:我听就像《劝人方》。

甲:你听就像?你听过多少?你见过多少?你会多少?这唱完了吗?这刚“庄公闲游……”你就知道下边词了,你倒能耐?真是的,没唱完呢!

乙:那好,没唱完你接着唱!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白)我这跟你那不一样!

乙:不一样你唱啊!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出趟……

乙:一样吧?

甲:(唱)出趟……

乙:嗯?

甲:(唱)城南啊……

乙:哎,出趟城南?

甲:出趟城南!你那出趟城西啊?

乙:啊啊!

甲:出趟城西你别改啦!

乙:谁改啦?

甲:不许改!

乙:没改!

甲:出趟城西!我这出趟城南!怎么样是你那段吗?

乙:不是。

甲:这你会吗?

乙:不会。

甲:要会你把下面那词唱出来?

乙:唱不出来。

甲:这词你有吗?

乙:没有。

甲:服吗?

乙:不服。

甲:没有哇你不服?

乙:再往下唱,它不能就这一句吧?接着往下唱!

甲:当然一大段呐!好几百句呢!

乙:那行!你把唱完喽!

甲:什么?

乙:唱完喽!

甲:唱完喽?全唱完喽你就会了,这叫抬杠学能耐,别来这套,当初我就这么学会的!

乙:你就唱这么一句啊,我是不服!你不是说一大段好几百句了吗?

甲:是啊!

乙:你把它唱完喽!

甲:再唱几句行!都唱完喽你就学会啦!

乙:那行!你就唱几句。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出趟城南啊……

乙:下边?

甲:(唱)瞧见了……

乙:还是一样吧?“瞧见了他人骑马我骑驴”呀?

甲:谁告诉你的?谁告诉你的?谁告诉你的?

乙:那不是你唱!

甲:(唱)瞧见了……

乙:嗯?

甲:(唱)瞧见了……

乙:唱啊?

甲:(唱)有一个老太太,(白)唉!怎么样?瞧见了一个老太太!这你就没有!

乙:没有!没有!

甲:没有吧?

乙:没有!

甲:服吗?

乙:不服!

甲:怎么不服?

乙:接着往下唱!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出趟城南,瞧见了有一个老太太,(白)你看,这你就没有!

乙:是呀!我没有哇?你也没有!

甲:词多着呢!

乙:多着呢你唱!

甲:(唱)……老太太,您要问老太太多大年纪,打罢了新春柳(六)十溜(六)。

乙:柳十溜?

甲:(唱)这一天老太太在家里边儿心里有点儿闷的哼,她要上马路去遛达溜达。

乙:嚯!

甲:(唱)找到了一个百货大公司下边儿有点儿累,看见一块石头台阶她就坐在了上边。

乙:嘿嘿嘿!还赶板!

甲:(唱)老太太抬头这么一看,对面就来了一个人,来了一个老头儿他过马路,老头儿下了班正回家。

乙:嚯!

甲:(唱)老头儿到了自己的家。

乙:到家了。

甲:(唱)进了屋,歇歇腿儿,喝点儿水儿,吃点儿药。

乙:还吃点儿药?

甲:(唱)哈哈笑。

乙:乐啦!

甲:(唱)尿点儿尿。

乙:还尿点儿尿哇?

甲:(唱)睡一觉,睡着了,完了!

乙:嘿嘿嘿!好!

甲:怎么样?哎,这段!

乙:好!好!好!

甲:你没有!嘿!你没有!

乙:哎呀,还“完了”!好好好!哎呀,还别说您这段我还真不会,打听打听您这段叫什么呢?

甲:叫什么呀……

乙:啊。

甲:这名字不能告诉你!这一告诉你全学会了!

乙:嗨!我学这个干吗呀?!没辙、没韵、没板、没眼,根本就没这么一段!

甲:你看这路人他次就着这儿啊!他不会他就告诉没这么一段!他这不是矫情吗?

乙:不是我矫情!这么着你再唱一遍!

甲:再唱?再唱行啊!(唱)第二天早晨天刚亮,老头儿漱漱口洗洗脸,喝了一碗豆腐脑儿,吃了一块饽饽……

乙:哎哎哎哎哎!别第二天呐?!

甲:这都接着,这能唱好几天呢!

乙:嗨!甭接着,还打头儿来!

甲:还打头儿来?

乙:哎!

甲:你不听完头儿了吗?

乙:我还爱听啊!还别说您这段我还真不会!不但我想听,恐怕在座的各位也惦记再听听吧?这么着,我代表各位欢迎您从头至尾可得一字不落的再唱一遍!行吗?

甲:已经听过去了,再唱没意思了!

乙:怎么样?唱不了了吧!

甲:谁说的?

乙:唱得了你唱啊?

甲:还唱这个?

乙:唱!

甲:打头儿来啊?

乙:打头儿来!

甲:还打头儿唱?

乙:庄公闲游!

甲:庄公闲游?

乙:来!

甲:打这儿来啊?

乙:对!

甲:(唱)那庄公啊闲游出趟城南,瞧见了有一个老头儿上大街……

乙:哎哎哎哎哎!不对!停停!刚才不是老太太吗?怎么老头儿先出来了?

甲:这个呀没有听两回的!

乙:我就知道你瞎编嘛!

甲:瞎编呐?

乙:嘿嘿!

甲:编上来就不易!

乙: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