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会国用,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无所计而讼者,成以束矢。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译文】
管仲计算国家的开支,三分之二用于国外宾客,用于国内的仅占三分之一。管仲惶恐地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桓公。桓公说:“您还至于这样么?四方邻国的宾客,来者满意,出者称赞,好名声就布满天下;来者不满意,出者不称赞,坏名声就布满天下。有土地可以生产粮食,有木材可以制造商品。粮食用尽可以再生产,商品卖完可以再买进。治国家者,名声最为贵重,钱财何必在意呢?”管仲说:“这实在是您的明鉴。”桓公说:“人民已致力于军事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么?回答说:“不可。盔甲兵器还不够用,请用减刑的办法来增加盔甲兵器。”于是,规定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犯人用盔甲兵器来赎罪。死罪用犀牛皮的甲加上一支戟来赎,刑罪用护胁的盾牌加上一支戟来赎,犯过失者罚以金属一钧,没有什么冤屈而轻自诉讼的,罚一束箭了事。桓公说:“盔甲兵器已经够用了,我想要诛伐无道的大国,可以了吧?”回答说:“首先施爱于国内,然后才能排斥国外的不善者;先安定卿大夫的家,然后才能危害仇敌之国;先赐予小国土地,然后才能诛伐无道的大国;先举用贤良的人才,然后才能取缔慢法鄙贱的人们。因此:先王必先有立而后有废,必先有所利而后才有所害。”桓公说:“从前夏禹、商汤、周武王,既然杀了国君,现在谈仁义的,却一定要以三王为典范,不知是什么原故?”回答说:“从前,禹平定天下,到夏桀就乱了,汤放桀,是安定了禹的功业;汤平定天下,到商纣就乱了,周武王伐纣,是安定了汤的功业。况且善的征伐不善的,自古及今,从无改变,您何必有所怀疑呢?”桓公又问:“古之亡国者,都有什么过失?”回答说:“只考虑取得土地与财宝而不考虑脱离诸侯,只考虑财物的积累而不考虑脱离百姓,只考虑所亲而不考虑所弃。以上三条有一条,就足以削弱;全都具有,就灭亡了。古代败坏国家伤害社程的.,都不是专门故意去做的,必然是少有暂时的欢乐,而不知不觉陷入罪恶的深渊。”
桓公谓管仲曰:“请致仲父。”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寡人自以为修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曰:“公怒。”管仲反,入,倍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少进傅堂,公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于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对曰:“臣闻之,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臣是以敢出也。”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修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明日,管仲朝,公曰:“寡人愿闻国君之信。”对曰:“民爱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此国君之信。”公曰:“善。请间信安始而可?”对曰:“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公曰:“请问为国。”对曰:“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公曰:“请问为天下。”对曰:“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宽而不凌;菀浊困滞皆,法度不亡,往行不来,而民游世矣,此为天下也。”
【译文】
桓公对管仲说:“请仲父来饮曼。”桓公将设馆晏请管仲,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覆盖着。斋戒十天,召见管仲。管仲到了以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但酒过三筋,管仲就走了。桓公发怒说:“我斋戎十天来晏请仲父,自以为够严肃了。仲父却不辞而出,原因何在?”鲍叔与隰朋也赶着出来,追管仲于途中说:“桓公发怒了。”管仲回来,进院中,背靠屏风而立,桓公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进到中庭,桓公还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接近堂屋,桓公说:“我斋戒十天而晏请仲父,自以为无所得罪了。您不辞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沉溺于曼乐的就沾染忧患,厚于口味的就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的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的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这些而敢于走出的。”桓公立刻下堂说:“我非敢自为苟安,仲父年长,我也衰老了,我希望安慰一下您。”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壮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顺天道办事,一定有好结果。夏桀、商纣、周幽三王之所失,并不是一个早上淬然而到的,您为什么有所苟安呢?”管仲走出,这回桓公是以宾客之礼再拜而送出的。第二天,管仲上朝,桓公说;“我想听一听建立国君威信的问题。”回答说:“人民爱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就是国君威信。”桓公说:“好。请问怎样才能建立威信?”回答说:“开始在治身,其次在治国,最终在治天下。”桓公说:“请问治身。”回答说:“导治血气,以求得寿命长、谋虑远和施德广、这就是治身。”桓公说:“请问治国。”回答说:“充分举用贤人并慈爱百姓,对外保全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家,起用死于王事者的子孙;薄收税敛,减轻刑罚,这就是治国的大礼。”桓公说:“请问治理天下。”回答说:“法令能够推行而不苛刻,刑罚精简而不妄赦罪人,官吏宽厚而不迟慢拖拉,屈辱困窘的人们,法度也能加以保护,往者来者都无所约束,而人民和乐,这就是治理天下了。”
陆游的经典诗句
1、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6、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陆游《关山月》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11、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12、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1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1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15、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6、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陆游《好事近·湓口放船归》
17、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18、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19、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_旅。——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0、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1、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23、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24、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2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26、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7、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8、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
2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0、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3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2、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陆游《落梅》
33、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
3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35、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
3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7、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陆游《幽居初夏》
38、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陆游《赠猫》
39、铁骑无声望似水。——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40、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4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2、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陆游《关山月》
43、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44、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陆游《金错刀行》
45、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陆游《乙卯重五诗》
46、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47、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48、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49、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2、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3、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5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5、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
56、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5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8、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59、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陆游《秋思》
60、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
香非在蕊,香非在
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 —— 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残醉醒,屏山外、翠禽声小。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最愁人,啼鸟清明,叶底青圆。 —— 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 —— 辛弃疾《念奴娇·梅》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佳人独立相思苦。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 李
驾飞虬、罗浮路远。 —— 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 —— 辛弃疾《念奴娇·梅》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 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 —— 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酒钟悭、贮愁多少。 —— 吴文英《天香·蜡梅》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梦十里、梅花霁雪。 —— 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 陆叡《瑞鹤仙·梅》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许多情、相逢梦境。 —— 陆叡《瑞鹤仙·梅》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 姜
罗浮梦、半
料浅雪、黄昏驿路,飞香遗冻草。 —— 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蝶粉蜂黄大小乔。 —— 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数点酥钿,凌晓东风□吹裂。 —— 吴文英《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 ——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 —— 王
清芳夜争真态,引生香、撩乱东风。 —— 吴文英《声声慢·友人以梅兰瑞香水...》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 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 —— 王
峭云湿,凝酥深坞,乍洗梅清。 —— 吴文英《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记得旧时,探梅时节。 —— 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端正看、琼树三枝,总似兰昌见。 —— 吴文英《解语花·梅花》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冷冷水向桥东去。 —— 刘镇《玉楼春·东山探梅》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 晏敦复《题梵隐院方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