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
在我看来朱莉娅罗伯茨是好莱坞最有味道的女演员了,克里夫欧文也是那种雅帅。说真的,前半个小时我简直不知道那个电影在讲什么,只是在纯粹的欣赏男女主角的颜值。
电影有一场戏是女主角质问男主角,衣柜的丁字裤是谁的?男主坚决否认,女主试探成功,高兴的告诉男主角这是她自己的内裤,男主背对女主,嘴角微微一抹的笑让我印象深刻。在我看来这抹微笑不是代表爱,而是狡猾的笑。
作为特工的男女主由于工作性质,性格多疑,猜忌,彼此相爱,却又彼此互不信任,一次次的试探,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妥协。男女主最后的矛盾是女主接受不了男主和另一个女人睡了,虽然她知道男主并不爱这个女人。
爱一个人,是否精神和身体要同时保持忠诚。我爱你,但是我还是和别人睡了,这看似很荒唐,但却是最普遍的现象。大多数人毕竟是属欲的,在最诚实的生理反应面前,大多数人不会学会克制,这是天性。但是我们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不然和动物没啥区别。出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旦去讨论,势必又揭开那片看似已经愈合的伤疤,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回到电影本身,男女主的职业,性格本就不适合成为伴侣,这样的组合太累了,每次见面斗智斗勇,知道的是在谈恋爱,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在演戏。相比小说的结局,男主死去,反而为俩人的爱情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然我很难想象两人今后的生活。爱情是经不起试探的,一次两次的试探可能是调情,试探多了,真的就剩下悲剧了。
我一开始以为的结局是男女主卖了配方,在迪拜逍遥的生活着,这符合欧美电影的走向,但是这电影居然反应了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不在中国大陆公映简直可惜了。
《口是心非》观后感(二):男女相处之道
看到大部分都是给三星的评价。
我很喜欢这对男女组合,所以觉得三星偏低。
整个故事写得还不错,时间交错的叙述的手法也让故事增强了趣味性。
我觉得最好看的在男女关系。
从头到尾我都觉得是女方在耍男方。
每次他们互不信任发生争吵时,都是男方让步,虽然他一直都怀疑女方对自己的爱是有目的的。
男方做了N次保护措施,好让自己不至于被耍到一无所有,但是每次同女方一交锋,他就缴枪投降了。
我觉得这样一个结果,对于这段感情很好,尽管竹篮打水,但是好歹两人还在一起,经历了这样的挫败,女方应该会改改那么自以为是和强势的性格。我看到一半的时候设想的结果,是女方拿到配方后逃之夭夭了。
还好,这个结果算不错。
《口是心非》观后感(三):喜欢就好了
精彩的配乐外加讨喜的台词,
美丽的风景外加养眼的演员,
多变的拍摄手法,紧凑的剧情,变幻的时空,天马行空的想法。
片刻的激情,5年不见,仍能远远的认出对方,有点脱离实际,不过电影中的人物么,本来就跟我们大家不一样罢。
最后两个人瘫在酒店的大堂喝香槟的神态表情,莉莉小敏感小神经的蹦出那句“你要是认为我自己偷偷换了秘方,那就……”,太逗。
突然让我想起郑秀文和刘德华的{龙凤斗}。
.S.片尾曲很惊艳,华丽的小调调,轻快的哼唱着经历过风浪后的小情愫。
与大家分享:
《口是心非》观后感(四):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前两天刚看了Clive的《The International》,压抑得要命。同样是有Neomi,同样有黑帮,有黑幕,可是比《东方的承诺》,还是不够出彩。Clive 的演技离国王还是差了点儿。
这次看《Duplicity》是出人意料的轻松。 大家都先想到《偷心》, 其实,这两个故事根本不搭界。《Duplicity》是一个商业的无间道,人物关系非到最后不能揭幕。导演选择了轻松路线,除了杜拜,罗马,纽约等等风光,两位俊男靓女也是养眼非凡。加之两个人的唇枪舌战,和跳脱的剪辑,演员和观众都很放松。特别适合减压。
最经典的:朱莉亚审问克利夫衣橱里的女内裤那一段, 以及两次重逢时重复台词的使用。但是最搞笑的还是两个大牌特工放下中东问题,严肃讨论靠夏威夷比萨饼商业谍战谋生的那节。原来,特工们也是需要柴米油盐的!
意料之外的是,CIA和 de的间谍比起商场老手还是略输一筹,可见商场如战场。再牛的特工,最后还是老板的工具。。。
《口是心非》观后感(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口是心非(Duplicity)》
一部间谍的电影,我承认是因为茱莉亚罗伯茨我才会点进去看的。作为编剧出身的导演Tony Gilroy,整部片子都是偏重结构性的产物。
我成为我之前迷上了《告白》的结构模式,一层一层的推进,回顾,而后再在不断的重复轮回主题以后,最终得出了一个致命性的故事结尾。《Duplicity》很有这种韵味,但是却没有它的精髓。
整部片子只有一处慢镜头,像《告白》里面常用的慢镜一般。它表现在电影的开头,堆满了冲突跟幽默性,慢镜头,从来都是表现矛盾发生或者过程发展演变的最好手法。故事的开头,我们就已经知道两个巨头的竞争敌对关系。
其实不难看出这一部片子的爱情成分。爱情的位置点到即止,刚开始的感觉是用间谍跟反间谍的猜疑,试探跟配合,协调来作为这部电影的主线。直到后来才慢慢发现,原来原先自己猜想的主线只是大氛围的衬托而已,电影里面深刻缔造的,是一份共患难以后构建起来的感情与信任感。
其实即使到最后,我依然不会觉得他们会坦然的相信对方。也许是故事的剧情性太强,很多个本来属于画龙点睛的位置都描绘过了头。其实整部电影的架构我很欣赏的,两个大轮回,而里面小轮回使用的是一种插叙的方式。
一般悬疑剧的手法,如果可以配合插叙的方式来用,在不经意的位置加建几个真相大白或者致命逆转的镜头,整个故事出来的效果就会意想不到很多。只是在《Duplicity》我只觉得这个手法用得太频密了,一开始还可以为他们之间的相互测试到再次建立信任而感到略有新意,但是慢慢到后来,会觉得出现的频率过于密集,而导致缺乏了原有故事的紧凑性。草莓蛋糕上面可以有草莓,但是一定不可以多,否则只会抢走了蛋糕原有的视觉效果。
故事里面的高潮还是有的,就在临近结尾女主角盗取重要文件的那一部分。那是整部电影里面可以让我心跳加速的一幕。而到后来的的假装拆穿,离开,等待,文件转让。好像,也只是回到第一幕插叙片段的感觉。固有的手法,只是施展的场地不一样了而已。
其实他们相遇时候的台词,是不断重复的,从一开始,到中间,到结尾,但是他们对话时候的语气,表情神态跟最终跟随的结局,已经大不相同。我不知道是不是故事的穿插过于频繁而导致自己思想的凌乱。到了最后发现大循环里面那个局外有局的结果时,我不觉得意外。
如果最后要说明他们两个只是被蒙在鼓里的商业棋子,而最有脑的一方其实是处于被动的那一方,因为他一直在暗中操控全局。那么,矛盾性的爆发效果还是不够激烈。因为之前的铺垫还不够力度,到后来的着重点好像都偏重了在他们两个的互诉钟情上。局中有局的设置确实是一个亮点,但是让人惊讶的感觉还是不够。也许是这个结局所带来的破坏性或者影响性不够强烈,才会让我觉得它不够深刻。
不过整体而言,我很喜欢里面的两位主角,所以,我也很欣赏他们的演技,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恰好到位。如果想训练一下自己的故事拼凑或者连贯思维的,这部电影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口是心非》观后感(六):好莱坞版《群英会蒋干中计》
故事讲的是A公司借用两个内鬼之手将假配方送到竞争对手B公司处。说白了就一好莱坞版《群英会蒋干中计》。
所以为了鼓励老外多读读我们中国的名著,我给了2颗星。
之所以没有给更高的星是因为这个群英会拍得非常之差,首先就是我最为反感的时空错乱的叙事手法又在此片中出现,是不是要拍的一部分观众看不懂就算你编剧智商高了?
其次就是一些细节问题
问题1. 男主角的配方被搜出来了,后来怎么又拿出一份?
问题2. 假设男主角有足够的时间再复印一份然后藏起来,老朱为什么要把男主角咬出来?他们不是一伙的吗?有必要弄得这么复杂吗?直接闪人不就完了吗?编剧在这个时候还要掩饰他俩是一伙的.吗?
问题3. 将一张纸传出来,有必要动用复印机吗?手机拍张照片不就完了吗?事实上老朱是拍了,当我看到老朱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的时候,我想这是编剧的讽刺吗?
当大家想到的时候,编剧说我没想到,当大家以为编剧没想到的时候,编剧说其实我早就想到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情节会出自于《谍影重重》,《世界末日》的编剧之手,看来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
《口是心非》观后感(七):口是心非
张雨生的歌,最喜欢是这首,最后的这首 。
歌词哀痛,是当年的我喜欢的调调。
“口是心非”,本来也算我改不掉的习惯之一。
再加上大嘴姐姐茱莉亚.罗伯茨,
所以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也仿佛是理所当然的。
谁说的,这是另一部《史密斯夫妇》。
未必有那么剑拔弩张的对立和挑衅,
但充满试探的交锋倒是连场上映。
男女主角的气质本来就不同。
同样的性感,但一对张扬外露,一对含蓄低调‘
所以注定一场戏是刀枪火炮硝烟弥漫,
另一场戏却是唇枪舌剑辞锋连连。
茱莉亚.罗伯茨,这个大嘴妞,《风月俏佳人》里面,她就只是个可爱的美国甜心版傻大姐而已。怎么到了《洛丁山》,她忽然连衣襟鬓角都笼了一层光,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说不尽的风流动人。
当她一出现,Elvis Costello的《she》就随之响起。
he,she,she,
伴随声声叹息。
谁能不爱她呢?
如果一见钟情还不够,
那么试试重逢在罗马。
这样的女人做间谍?
难怪人家说间谍需要经历非人的意志考验。
中情局间谍、商业间谍,反商业间谍的间谍,都不算什么。
如果她恰好是
爱情派来的间谍。
很无厘头的
突然想到C10的《特务J》
爱情间谍需要什么素质?
要养成随时细心观察周围所有细节并牢记于心的习惯。
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警惕性和怀疑一切的态度。
要有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的心理素质和张口就来的撒谎技能。
要有藐视威尼斯、羞死金棕榈、气死奥斯卡影帝影后的精湛演技。
她和他不厌其烦地互相怀疑,彼此试探,
她别有用心地给他下套
他信誓旦旦地睁着眼睛撒谎
不肯相信,无非是
自己一开始已有所保留。
像faye在《将爱》中唱着
“我们的爱情像一场战争”
“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
磨折了温柔
磨折了耐心
差点磨折了一场来之不易的爱情。
到令人一拍三叹,比无间道更无间道的商业谍战终于结束,
精疲力竭的男女主角跌坐在椅上喝着香槟,
无奈地商量去罗马休养生息。
我愉快地笑出声来。
也许终于再也没有机会去证实了,
3千5百万美元能不能买来那一句
“值得,完全值得。”
只要记得那印花的裙摆飘过罗马的小巷,
高跟鞋在安静的夏日午后踩出动人的声响,
你只是无意识的路过
却犯了这辈子最美丽的一个错误。
《口是心非》观后感(八):95
又玩这种把戏,一来是不好意思当面说人家坏话,二来,这部电影与《亲密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千丝万缕。
这部电影看的很早了,大概2009或者10年,都有可能吧,但是并不觉得多好,只是设计比较精巧而已,隐喻关系也设定得恰到好处,男与女之间你进我退的关系,通过一出计中计,表现得也非常成功。但是确实不觉得,男人和女人之间非要如此算计,所以并不喜欢这样一部电影。但是看过《亲密敌人》之后,就觉得,至少,别人是真正有话想说,而且言之成理,别出心裁的,而老徐,显然就是邯郸学步,无病呻吟了。
其实《亲密敌人》的开局还算不错,因为亲密,因为敌人的含义,很容易可以想象到故事之后的走向,无所谓,只要设计得好看,而且投行的阴谋等等,堆叠起来,于男于女的关联,也应该好看好玩,中间一度,老徐显然有想要表现出那种挣扎,那种竞争的敌对关系。
但是可惜啊,老徐还是老徐,华语电影的女导演,除了许鞍华,除了王小棣,好像真没有人能跳脱出自身的小情小调,自怨自艾。最可怕的是,老徐这个故事明明可以更深刻,但是她最终还是落入了自以为女权,实际上,还是中国小女人耍点小性子的把戏上。于是,整个故事就成了个笑话。最后的反转,也只能通过赵宝刚这样一个打酱油的人物,完成。投行不够投行,爱情也肤浅,软弱。
因为这样的关系,整部电影的节奏感非常割裂,在投行阴谋设定和行进过程中,老徐的商业电影功底还是多少发挥了些作用,下了一定本钱去砸得外景地,配合上比较花哨又凌厉的剪辑,还是出了些彩。但是只要进入小情调,小回忆,顿时就变得温吞,小忧伤起来,其实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真的没必要那么冗长,大段大段的慢节奏感情戏,把整部电影的节奏感都给拖累了。最令人腻味的就是在成都的那段假模假式,纯粹给赞助商面子的家庭戏,索然无味,表现浮夸。
但是?成都?……这个先不提了吧!
因为爱情的关系,所以整个阴谋的一波三折,显得大而无当了,尤其是最后的翻盘,很奇怪,其实克雷的加入,原本应该好看,但是戏份太少,而且不够精彩。李治廷演的那个财经狗仔应起的作用也完全不够,一个个小BUG,串连起来,顿时就显得《亲密敌人》只是为了成全黄立行和老徐再次缠绵的一场儿戏了。
相较之下,《口是心非》尽管同样有问题,但是至少过瘾,而且点缀其间的男女博弈爱情,更真实,也更女权。哎……
最后,还是,成都……老徐在片中饰演的,是天蝎座么?可能我不懂吧?
《口是心非》观后感(九):一部打着谍战招牌的爱情片
不论把此片归为爱情片还是谍战片,我觉得这电影都很不错。不懂有些人为什么会说烂。如果不是因为没静心看,大概就是因为思维太局限,看不懂。
(严重剧透开始了,各位看官不妨先去看电影,不好看回来骂我也成!)
最先吸引我的是开头的30秒慢镜头两位boss的大打出手,尤其对于开打之前这段互相辱骂,但此时导演只给我们看到他们的口型却没有声音,仅仅这个细节就让我觉得此片值得一看。
接着两位主人公的爱情部分。贯穿整个电影的那个重逢的搭讪桥段,起初我以为是对暗号,后来我才知道其实应该理解为两位“演戏“的台词,但是我更想把它理解为两个人在回溯他们的爱情,在互道ILoveYou。此片中有数也数不清让人感到小鹿乱撞的爱情对白,也讲出了很多恋人之间最大的信任问题。身为间谍的他们疑心更重,导演用了几个穿插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在爱面前,没有信任不信任;”数到三,我们把各自所有的全都摊在桌上“,下一秒男主就拿出了所有;我爱你,你就是我。
讲讲谍战部分,因为是资深谍战迷(自认为),这两位主人公只能算是中等级别的间谍,有着不错的演技,有着不错的伪装技术,有着不错的智商,只是欠缺高级间谍该有的敏感和好习惯(自己被反间谍了还要”敌人“来通知)。整个商业谍战故事也非常跌宕起伏,确实很有意思,对于一般观众而言也算是big surprise,对于常看谍战的童鞋,只能算是情理之中。(卤煮脑子缺根弦,对于名字记忆非常有困难)暂且称作秃头boss为A,胖子boss为B。A和B均为大公司的CEO,也是雇佣间谍的主人。整个片中A的形象就是一个急功近利,张扬而且不够成稳的人,从一开始我就怀疑他最后能不能成功。B则截然不同,B是个很注重细节的人,是个真正成功商人的样子,从他修剪一颗松树的样子,从他对于员工的面谈,最后给出他带领团队策划了整场谍战,一点也不奇怪。
第一次写影评....也许是以为早上看了一烂片,接着看了一个稍微不错的电影,就让我激动的非要赞扬一番。更多可能是希望能接触更多爱好谍战片的豆友们。欢迎大家给我点评以及推荐好看的谍战片~~
Thanks for reading!
《口是心非》观后感(十):很切题,最起码。BTW,喜欢J&C组合。
Duplicity,看起来最呆的老头实际上才是最后的boss。他是整场口是心非的表演里最大的赢家。
男女主角机关算尽却还是丢了金子,不过好在确认了爱情。不讨厌这个结局。
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有侧重的故事,抗拒面面俱到。就这部而言,事件是商业谍战,串联的线是二人感情。线的作用是贯穿事件、叙述事件、丰富事件。整部重心放在duplicity的紧张感上,就不能在结尾搞一个两人卷款私奔终成正果来宣扬爱情的伟大感人,不然画蛇添足。导演还算聪明。
一些题外话:
喜欢片尾曲。
Roberts老了但是魅力依旧,Owen一向性感。(Roberts用内裤考验Owen那一段让我对这个角色的好感消逝了几分。。。狡猾的女人和受骗的男人)
还有一个疑问——这片子真的那么难懂么?比巴别塔,穆赫兰道难懂么?我不觉得导演在故弄玄虚,这种entertaining piece不在叙事结构上来点乾坤大挪移,在细节上耍花招的话,出来的效果会极其无聊。至少我本人就是在无意中先看了在罗马的相遇,然后倒回开头发现有段相同的对话,才提起兴趣的。。。
推荐理由:此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朱莉亚·罗伯茨更凭借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现,获2001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中文片名:永不妥协
英文片名:Erin Brockovich
导 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 演:朱莉娅·罗伯茨、阿尔伯特·芬尼
剧情简介:如果把片名《Erin Brockovich》直译过来的话,就是《艾琳·布罗克维奇传》,艾琳·布罗克维奇是一个没有什么法律背景的单身母亲,她历尽艰辛,以永不妥协的勇气和毅力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金额高达3.33亿美元。这个片名虽然很直截了当地向埃琳表示致敬,但是中文版的译名《永不妥协》更让人喜欢,少了致敬的意味,却充满着执著的精神:成功,就要坚持不懈。本片是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一部令人激动的影片。由获得两届奥斯卡奖提名的朱丽娅·罗拨茨领衔主演,在剧中,她扮演一名曾两次离婚并且有三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当她遇到不平时,勇敢的站出来与之斗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1、《一升的眼泪》
推荐理由:这部电影堪称最佳生命教材,“哪怕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弱小力量,我还是希望能够帮助别人。”这句来自一位身负残疾的柔弱女孩的话,感动了无数人。
中文片名:一公升的眼泪
英文片名:1 Litre of Tears
导 演:冈村力
主 演:加藤和子、大西麻惠、松金米子、芦川芳美
剧情简介:这是木藤亚也14岁到21岁期间中所写的
《一公升的眼泪》以七零年代末期的文化重镇名古屋为故事背景,一位十五岁的国三少女木藤亚也,正要展开人生中最灿烂的高中生涯。嘲讽的是,一场她从未预料过的变化改变了她的一生,使她的生命在短短的十年间加速凋零一切,始自于一个罕见的绝症──脊髓小脑萎缩症。
肢体瘫痪、吞咽困难、无法言语,都是亚也未来面临的病症。她想写字、想快乐的奔跑、想要谈一场甜蜜的恋爱、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纵使知道未来的美好蓝图逐渐模糊,亚也仍毅然升入高中继续学业。直到病情益发严重,坐上轮椅的亚也为了不增添家人及朋友的麻烦,最后终于同意转至冈崎养护学校。
“我就要离开东高了。从此以后,身负残疾人这件沉重的行李,一个人继续活下去。这虽然是我做出的决定,但在经历这个过程之前,我至少要先流过一公升的眼泪。自此之后可能还需要更多更多”亚也如此说。
歌唱、写字、牵手、奔跑、甚至用嘴咀嚼食物、在一般人眼中是多么平凡的行为,但在亚也身上全成为遥不可及的幸福。要忘记健康的自己,要忘记吞咽食物的滋味,不久,亚也瘫痪在床,丧失她一直努力想维持的行走能力。支持她生存的意义,除了家庭,就是不肯对病魔妥协的强大意志力,以及她对未来生活的微小憧憬。
亚也努力用笔纪录生活中对生命的思维与坚持,她并不怨恨父母给予她的身体、她并不怨恨上天为什么残忍剥夺她生存的权利,她只是一直为自己的身体而奋斗,拖着日渐衰弱的身躯,慢慢朝前方那一道狭窄却存在的生存之门前进,一直到21岁她丧失意识……
2、《百万宝贝》
推荐理由:荣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4项大奖。
中文片名:百万宝贝
英文片名:Million Dollar Baby
导 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主 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里·斯万克、摩根·弗里曼
剧情简介:年纪老迈的拳击教练法兰基·邓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几乎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拳击事业。很多叱咤拳坛的拳手都曾得益于他的点拨。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永无休止的拳击课程和细致严谨的拳击理论。而他的这些理论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保护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对事业过分执着令法兰基同女儿的关系形同路人。同时,这也成为老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很久以来,他都过着极度自闭的生活。法兰基唯一的朋友斯凯普(摩根·弗里曼饰)也曾是一名拳击教练。在过去的23年里,他们每天从事的几乎都是相同的工作。斯凯普除了打理法兰基的拳馆之外还是最了解他的人。只有他知道,法兰基坚硬冷酷的外表下那颗火热的心一直都期待着宽恕和救赎。
玛吉·菲茨杰拉德(希拉里·斯旺克)是一个意志坚定的女人,她了解自己的目标并知道如何去实现它。向世人证明自己实力的强烈愿望促使她走进了法兰基的拳馆。玛吉出现的那一刻,两位主人公的命运也开始悄然逆转。波折过后,玛吉与生俱来的才能和不可动摇的信念最终感动了固执的法兰基,后者决定不惜代价帮助玛吉成为女拳击手……
训练中的朝夕相处加之彼此以往遭遇的相互启迪令师徒二人越发默契。在追寻梦想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他们一起找到了医治往日伤痛的良方。更令二人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他们在对方的身上找到了久违的如亲人一般的归属感。在这场伦理与勇气的斗争中不会再有失败和痛苦的记忆。
反映拳击手生涯的《百万宝贝》成为77届奥斯卡大赢家后,这部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影片顿时身价陡涨,按照惯例,只要在当年奥斯卡拔得头筹的影片都会成为一段时间的票房冠军。该片在美国上映第11周后票房突然涨到6500万美元,这令制片方激动万分,迅速为其定下了一亿美元的票房目标。
本片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第28部影片,他演绎故事和讲述故事的能力无需再向世人证明。这次他自导自演不说,连电影音乐也包圆儿了。伊斯特伍德自称:“拳击在影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影片并不是拿拳击说事儿, 它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人生就好比一场70年的拳击比赛,充满了躲闪与出拳,如果足够幸运,只需一次机会、一记重拳而已,但首要的条件是你必须得顽强地站着,就像里克尔的那句名言:“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在过去的23年里,弗兰基·邓(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饰)每天的生活都是由机械的两件事构成:训练拳手和去教堂做弥撒,每周他都会给女儿去一封信,但结果都是被原路退回。由于女儿的疏远,弗兰基长时间在人群中封闭自己,他唯一的朋友是帮他照看训练馆的绰号为“废铁”的退休拳手埃迪(摩根·弗里曼 饰)。多年之前,弗兰基眼睁睁地看着埃迪在比赛中失去了一只眼睛而不能叫停。悔恨一直纠葛着弗兰基的内心世界,因此他不愿看着拳手们血淋淋地走向冠军的头衔,虽然他一直在培养拳手,但内心早已退休。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麦琪的女子走进了训练馆……
3、《永不妥协》
推荐理由:此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朱莉亚·罗伯茨更凭借在此片中的精彩表现,获2001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中文片名:永不妥协
英文片名:Erin Brockovich
导 演: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 演:朱莉娅·罗伯茨、阿尔伯特·芬尼
剧情简介:如果把片名《Erin Brockovich》直译过来的话,就是《艾琳·布罗克维奇传》,艾琳·布罗克维奇是一个没有什么法律背景的单身母亲,她历尽艰辛,以永不妥协的勇气和毅力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金额高达3.33亿美元。这个片名虽然很直截了当地向埃琳表示致敬,但是中文版的译名《永不妥协》更让人喜欢,少了致敬的意味,却充满着执著的精神:成功,就要坚持不懈。本片是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一部令人激动的影片。由获得两届奥斯卡奖提名的朱丽娅·罗拨茨领衔主演,在剧中,她扮演一名曾两次离婚并且有三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当她遇到不平时,勇敢的站出来与之斗争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4、《钢琴课》
推荐理由: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励志电影,获得199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3项大奖。
中文片名:钢琴课
英文片名:The Piano
导 演:简·坎皮恩
主 演: 霍利·亨特、哈威·凯特尔、安娜·帕奎因
剧情简介:19世纪中期的新西兰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廉价的劳动力。一批又一批的殖民者纷纷飘洋过海,去那里实现自己的发财梦。苏格兰女人艾达是一个面目清秀、性格内向的小妇人,她不会说话,有一个9岁的女儿弗洛拉。艾达遵从父亲的安排,嫁给远在新西兰的斯图尔特——一个她从未见过面的男人。
简·坎皮恩的《钢琴课》是一部几乎堪称完美的女性电影。所谓女性电影是指它向人们展示的不再是女人世俗意义上与男人的对抗,而是一个内心独立、能够在精神上自足的女性在经过挣扎之后,与现实达成和解的过程。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部成长电影。这里所说的成长,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从少年世界到成人世界的青春成长,而是一个已然成熟的人,成熟的女性,如何在生存环境和精神世界的冲突中寻求平衡,以获得内心平静的过程。影片把环境设置为一个幽闭荒芜的海岛,就是为了要让一切沉淀下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没有声音,只有旋律,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饱受煎熬,然而把挣扎变做无奈之后,却又沉醉其中的舞蹈。
5、《舞出我人生》
推荐理由:这部苦甜参半的青春故事,更像一个关乎梦想变为现实的美妙童话。
中文片名:舞出我人生
英文片名:Step up
导 演:安妮·弗莱彻
主 演:查宁·塔图姆、珍娜·迪万、瑞切尔·格里菲斯
剧情简介:每个人都该有追逐梦想的机会,但有的人遇到的只是挫折。他,来自巴尔的摩的底层社会,身份卑微却目中无人,寻求一切机会拼命想摆脱这种不如意的生活,跳舞就变成了他唯一能够释放灵魂 剧照
的梦想;她,是巴尔的摩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学院的顶级芭蕾舞演员,每天都在为能攀升至舞蹈艺术的殿堂而不懈地努力。他们的世界之间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可是一切都阻止不了这两个有天分的年轻人的激情碰撞--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苦甜参半的青春故事,其实它更像是一个关乎梦想变为现实的美妙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