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的活动策划书篇一:“感恩”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学会包容,赢得真爱,赢得友谊;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针对当今社会上和我校一些学生中存在的不被感动、不知感恩,任性、冷漠、自私的心理和行为,学校决定11月份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以“心存感恩,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二、活动主题: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活动目的
1、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
2、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3、让学生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4.通过宣传,让同学们感受到感恩教育的力量,更好的参与到感恩教育活动中来,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的发展,激发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日—30日
五、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活动,渲染气氛 1.11月2日至4日各校组织进行“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动员,让学生深入认识感恩的重要意义,传达学校的“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活动方案。
2.利用校园广播、悬挂横幅、在班级教室黑板书写感恩格言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宣传和教育。
3.11月5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第二阶段:活动推进阶段
(一)召开主题班会
各班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积极畅谈对感恩的认识和感受,深化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各班级为主体,召开“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班会,另外要求各班级开展“算算亲情帐,感恩父母心”活动(看自己一天、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年或小学阶段要花父母多少钱)。
(二)四个感谢系列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
(1)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
A、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B、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C、为家里做四件家务事: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D、倡导节约,杜绝浪费:“为父母节约一分钱,一粒米”。
(2)“感恩信”汇亲情
A、组织孩子们给父母写一封信。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热情高涨的氛围中,将自己的心里话用书信向父母尽情表达。
B、制作一张感恩贺卡向父母表达温馨的祝福。让父母也知道,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让孩子们学会珍惜,学会将心中的爱表达出来。
C、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
D、和父母进行一次交心的谈话,父母与孩子的心更加贴近了。 2.感谢老师教育我
(1)见到老师,使用尊敬老师的文明用语。
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到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
(2)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五个一”(谈一次心、做一张爱心小卡片、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并把学生的心意卡片贴在班级文化建设墙上。
(3)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感谢社会关爱我
(1)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
(2)开展扶贫助学献爱心活动。
(3)开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去敬老院慰问老年人)。
4.感激祖国之恩(负责人:各班主任)
见汇报总结中关于爱国的节目
第三阶段:活动评比阶段(四选一) (一)举行“感恩·励志”征文比赛
鼓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书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谢那些需要我们感谢的人。
通过此次征文活动,掀起一场活动热潮,调动全校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树立感恩意识,做文明小学生”的校园氛围,教育学生知感恩
(二)“感恩·成功”主题演讲比赛
通过此次活动,掀起一场活动热潮,让参赛选手尽情发挥自身风采和演讲才能;让全体学生懂得知恩、感恩、报恩;是每个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感恩、和谐的校园气氛。
(三)“献给母亲的爱”征文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凝聚对母亲点点滴滴的回忆,在这个硕果飘香的十月里,在辛苦丰收的日子里,留下对母亲的祝福、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深的感激。把我们最真挚的情感,用最优美,最朴实的文字献给我们慈爱的母亲。通过此次活动使广大学生感恩母亲、知荣明耻、不断进取,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作品要求:
①体裁不限,围绕中心,可以是记叙文、散文、议论文、通讯报道等。
②作品必须是自我原创,不得抄袭、套改。
③字数在500字以内。
④参赛作品必须是电子文稿、信纸手写板,请注明作者姓名、班级。
⑤评选办法:学校组织教师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颁发证书及奖品。
(四)举办班级"二十四孝"故事会。(同时制作海报宣传张贴) 1孝感动天2亲尝汤药3啮指痛心4百里负米5芦衣顺母6鹿乳奉亲7戏彩娱亲8卖身葬父9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橘遗亲12埋儿奉母13扇枕温衾14拾葚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21哭竹生笋22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
第四阶段:汇报总结阶段
感恩节的活动策划书篇二:公司感恩节活动策划方案
1.活动主题:心怀感恩情。
2.活动目的:为了给每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创造一个感恩的机会,同时,也为了激发每一个人去感恩,从而创造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发扬感恩之心,构建和谐集体。
3.活动主办单位:宁波恒生高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活动参与人员:恒生高科全体成员。
5.活动地点:a.公司场地。b.KTV
6.活动前准备工作:小卡片若干。纸箱一个。
7活动内容:
活动A部分:由人事部下发感恩卡。让每一位员工在感恩卡上写下自己的感恩语录。不记名。统一扔在纸箱内。
活动B部分:由公司领导或人事部带领,在KTV内开展“心怀感恩情,“爱”要大声说出来”活动。内容:(1)人员到齐后,可以由主持人演唱一首《感恩的心》歌曲。会的可以进行跟唱。(这样可以明确活动主题)。(2)在歌曲完毕后,由公司领导层从张总开始到各个部门老大发表感恩之言。(3)自由活动一段时间(可以暂时舒缓情绪)。(4)舒缓情绪后,由主持人在感恩箱内抽取感恩语录(5张,数量可以自己拿捏),念出感恩话语。(活动主题的回归)。如果有人承认是自己写的,让他上台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恩语录,分享感恩情怀。(5)继续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是指小伙伴可以自己进行游戏,唱歌)
8.活动结束。整理场地卫生,整理现场,收拾材料器具。
9.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把感恩语录收集起来,可以订成册,也可以粘贴在公司的展示墙上。
10. 活动结束后总结报告。
注:活动经费以及时间,人员安排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补充,纯粹建议。
感恩节的活动策划书篇三:感恩活动策划案
一、活动目的: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素养,更是我们大学生必须学习与具备的`。为提高大家感恩意识,让同学们发现身边感动你我心灵的故事。增进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感情。为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珍藏一份最值得感动与回味的记忆!
二、活动主题:
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三、活动口号:
感恩就要说出来!
四、活动对象: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全体学生、老师
五、主办单位:
城乡建设学院学生会勤工助学部
六、主办时间:
20xx年10月26日至31日
主办地点:活动中心门口和第一教学楼门口
七、前期准备: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有关感恩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名人名言,歌曲等,制作关于感恩的展板和海报。
2.购买“黄丝带”和大号粘贴纸若干,用于征集“感恩箴言”和同学们的感恩小故事。
3.校园环境布置:在活动中心门口安放展板、东西区宣传栏粘贴海报,
介绍此次活动内容及意义。以此提高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了解与重视。
4.召集各个班级的班长,向他们介绍该活动,并让他们在自己的班级介绍,保证本次活动的影响力与完整性
5.制定好活动计划,时间、地点安排到位,负责人落实到位。
6。以“感恩就要说出来!”为口号,目的是抒发大学生心中的感恩情怀。
7、后期宣传:将活动中拍摄的活动剪影、精彩瞬间进行展示,把收集的感恩便利贴贴在展板上进行展出。
六、所需物品:展板、粘贴纸、彩色笔、黄丝带、照相机、糖果、海报等。
七、活动流程
第一项:活动准备
制作有关感恩内容的展板并准备空白展板两块。将一展板放到活动中心前,将另一块放在第一教学楼前的树下,制作海报说明活动形式并张贴在展板前。
第二项:活动阶段
1宣传感恩活动
在全校发起感恩的倡导,以打电话、发短信、写信、Q天的方式为身边的人献上祝福,带去感恩。即让广大学生能够给父母打电话、发短信致以问候。为老师、朋友、献上感恩的祝福,诚挚的谢意。 2同学写下自己的感人事件
地点:第一教学楼前以及活动中心前
流程:
(1)由部门干事向同学介绍活动,召集人员参加。
(2)同学在粘贴纸上写下自己经历或知道的感人事件,并粘贴在展板上。
(3)同学在黄丝带上写下感人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认为感人的一句话。
(4)在同学参加活动过程中,由部门专门安排的人照下精彩瞬间和录下全过程。
(5)凡是参与该活动的同学都可以领取一枚糖果。
时间安排: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
道具:彩色笔,糖果,粘贴纸,黄丝带,展板,宣传海报 2进行关于感恩的有奖征文活动
地点:第一教学楼前以及活动中心前
流程:(1)在第一教学楼前以及活动中心前进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有奖征文。
(2)由部门人员整理收集征文并在活动中心前进行展览,采取一人一票的形式,让同学进行投票。
(3)由部门人员整理票数,根据得票情况排出名次。
(4)在校内进行公示并根据名次进行颁奖。
时间安排: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
2部门人员制作动画
(1)由部门人员在活动期间照相、摄像
(2)选出好的照片以及摄像片段做成Flash动画在学校大屏幕放映。
(3)选取同学写下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和黄丝带的话制成小册子,在学校发放。并将选出的故事在校内书刊上发表。
(4)将获奖的征文刊登在校园刊物上。
时间安排:2012年10月29日至31日
八:奖项设置及奖品安排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优秀奖三名
第一名奖励钢笔一支,感恩活动有奖征文比赛奖状,文章发表在校园
刊物上。
第二名奖励笔记本两个,感恩活动有奖征文比赛奖状,文章发表在校
园刊物上。
第三名奖励笔记本一个,感恩活动有奖征文比赛奖状,文章发表在校
园刊物上。
优秀奖奖励感恩活动有奖征文比赛奖状,文章发表在校园刊物上。
九、注意事项
1. 保持活动会场整洁,维持好会场秩序。
2. 注意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向同学详细介绍活动内容和意义。
3. 重视安全问题。
篇一:《
一、 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二、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 教学过程
1. 引领展示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
画面:
生1:这一段的大部分意思我都懂,就是那个“晨必盥”的“盥”我不理解。
师:你真是个善问的孩子,不过我要纠正你一下,“盥”这个字的读音是(guàn)。
生1:噢,我知道了,谢谢老师。
师:真有礼貌!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个字。
生1:带着大家齐读。
生2:老师,“袜与履”中“袜”是指袜子,“履”是什么意思呢?
师:这个词平常我们做动词用,其实它的本义是名词。你看看袜子和什么呢?哪个同学可以做他的小老师?
生3:我知道了!“履”的本义就是鞋子!
师:真聪明!学贵有疑!但还要善读书。还有什么不懂的,再读读书!我们这本《弟子规》后还有“经典解说”,请你试着向它求解!
……(学生读书自学)
[建议]
在这个画面中,学生质疑提问,教师起引导、点拨作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质疑探新的精神。
(3)这章所写的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大家了解吗?(交流王安石的成就)
(4)我们手中的这本《弟子规》里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
[建议]
故事生动形象,富有趣味和感染力,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读故事中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小节后配备王安石不讲卫生的小故事,和生硬的说教相比,这样浅显的小故事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3. 链接
“经典故事”《不讲卫生的王安石》(见《弟子规》第51页)
4.“经典拓展”(见《弟子规》第51页)
(1) 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相机交流)
(2)这个故事后还有几个小问题,你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呢?(完成习题,交流)
(3)如果我们能按这一章所说的去做,就能培养出良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让我们齐背这两句!
5. 自由创编
(1)《弟子规》是清代的儿童蒙学教材,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是新时期的弟子,在理解这几句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改一改、编一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弟子规》。(配乐、独立创编)
(2)编好了吗?在四人小组内好好交流交流,把你的大作读给伙伴们听,大家都要洗耳恭听!(四人小组交流)
(3)你觉得谁创作得最好,推荐他代表你们小组展示给全班同学听。我们来评评看谁编得最好,谁是我们班的“大学士”。(小组交流后推荐一名代表,全班展示)
(4) 还有许多同学也想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在你就可以去找你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交流。(全班交流)
[评析]
如果说前面两个环节是诵读、理解,那么这个环节就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联系个人经验,创编具有时代特点的《弟子规》,赋予经典以鲜活的生命,以真正继承中华经典中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
6. 总结延伸
(1)到这里,这一章就全部读完了。你能完整地背一背吗?(自由背)
(2)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分男女生比赛)
[评析]
这节课只是一个“驿站”或“加油站”。在课堂上更多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受到熏陶,获得方法,所以课堂是以“还准备读什么经典书籍”而结束的。给学生打开的是读经典的大门,读经典的广阔天空。让学生一直走下去,读下去……
篇二:《三字经》课件
教学目标:
诵读《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一段,引出《新三字经》朗读理解。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教学过程:
一、国学热身操
嗨,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趣味国学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我们还是来做一做我们的国学热身操吧!
二、听一听 看一看(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黄香和孔融(出示图片)。有没有同学知道他们的故事啊!
2、指名讲《孔融让梨》
3、《三字经》中的哪句是写孔融让梨的呢?
A出示《三字经》原文: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看来呀,同学们课下都喜欢看三字经,也喜欢看三字经中的小故事。)
B 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4、黄香的故事大家知道吗?都不知道啊,那么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5、课件播放《黄香温席》的故事。
6、你们知道《三字经》中哪一句是在写黄香温席吗?
7、出示《三字经》原文: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A、指名读 B齐读
三、读一读 背一背
1、出示: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2、谁能把这两句连起来流利地读出来,指名读
3、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你们给我打拍子好不好?
4、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5、啊,这么同学都想读一读,那么我们一起来读吧!(打拍子读)
6、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三字经》里讲: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新三字经》也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们,还记得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出示《新三字经 小朋友》齐读),这节课,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新三字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7、出示《新三字经》,读一读,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8、师小结: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做的事情,晨起的一声问候,睡前的一句晚安;一杯茶,一个微笑,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四、课间操
下面,让我们在儿歌《三字经》中轻松一下。播放《三字经》歌曲
五、讲一讲 想一想
1、 前半节课,我们看了《黄香温席》的故事,也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好孩子。
2、 你还知道哪些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故事呢?
3、小组内讲故事。
4、指名上台讲故事。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5、师范讲故事:你们讲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老师也想讲一个故事,可以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徐老师是哪里人吗?(湖北孝感),那你们知道“孝感”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吗?
6、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有这样一个广告,它一直感动着徐老师,今天,我也想把它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播放《给妈妈洗脚》
7、谁来说一说,你从这则广告中看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8、你在平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9、师:看来,你们都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因为你们的懂事,你们的孝心,请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自己吧!
10、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妇女、、、(李传梅的故事) 小节:父母恩情似海深, 人生莫忘父母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用我们的点滴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涌泉之爱吧!
六、唱一唱 乐一乐
上个星期学校的《每周一歌》节目我们学唱了《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这首歌曲,还记得吗?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国学课吧!
导语:孝亲,指孝敬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孝亲黑板报,了解一下吧!
孝亲黑板报
孝亲黑板报一
孝亲黑板报二
孝亲黑板报三
孝亲黑板报四
孝亲黑板报五
孝亲黑板报六
孝亲黑板报内容
第一框:爱洒心间: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不肖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
第二框: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上扬辅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便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第三框:古代孝子的故事
1、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5、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6、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0、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第四框:关于孝敬的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萨福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罗斯福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法)罗曼·罗兰
亲人不睦家必败。——(美)林肯
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狄更斯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狄更斯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狄更斯
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苏格拉底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苏霍姆林斯基
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苏霍姆林斯基
父母的爱应该是这样的:它能激发起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对人所创造的一切关心,激发起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苏霍姆林斯基
母亲的安宁和幸福取决于她的孩子们。母亲的幸福要靠孩子、少年儿童去创造。——苏霍姆林斯基
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真不公平,原谅青年人寻欢作乐,却禁止老年人追求享受。——蒙田
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纪伯伦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界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德莱塞
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池田大作
互相赠送礼物的家庭习惯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诚挚的友谊。其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礼物的本身,而在于对亲人的关心,在于希望感谢亲人的关心。——伊林娜
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伊林娜
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伊林娜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只有健康的、建立在无条件爱的基础上的家长同孩子的相互关系,才能消除一切生活上的危机。——罗斯·坎贝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绌。——小路实笃
母亲在家事事顺。——阿尔科特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斯梯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母亲,我祝福您,因为您知道怎样把您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阿斯杜里亚斯
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