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4、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5、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6、为了一个自认“崇高”的目标,整肃意见相左的人,不惜滥杀无辜,以制造震吓效果,是民间做的,叫做恐怖主义。政府为之,叫做国家恐怖主义。
7、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8、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9、回忆真的是一道泄洪的闸门,一旦打开,奔腾的水势慢不下来。
10、数字,不等于价值。
11、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12、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13、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14、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15、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16、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17、没有一个真正富强的国家不把人才当作国宝的,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国宝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
18、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19、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20、今天晚上站在这里说话,深怕带来什么后果,但我有梦,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讲我们想说的话,我们的下一代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21、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22、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23、有些青年人追求时尚,不谈政治,实际上就是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滚动着的车,总有人在里面自顾自地行乐。所幸的'是,总有人探出头来看看这辆车究竟跑在哪里。
24、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25、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线,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当公民社会不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巩固它的底座。文化、历史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26、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27、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28、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2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30、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31、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32、一个社会特立独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气、道德、勇气就越多。
33、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34、每个时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35、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36、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37、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黄昏的惆怅,又有宿醉难醒的缠绵。
38、我看见一个文风郁郁的江南所培养的才子,我看见一个只有大动荡大乱世才孕育得出来的打不倒的斗士,我看见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当代典型-他的背脊直,他的眼光远,他的胸襟大,他的感情深重而执着,因为他相信,真的相信:士,不可以不弘毅。我看见的是一个高大光明的人格。
39、这世间的风景于我的心如此“明白”,何尝在我“心外”?相机,原来不那么重要,它不过是我心的批注,眼的旁白。于是把相机放进走路的背包里,随时取出,作“看此花时”的心笔记。
40、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凄惨,但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的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开始终身流浪。
41、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4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43、长长的路,慢慢地走。
44、纵有千般不舍,终有离别时。
45、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46、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他还睡着。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47、很多人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48、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说再见的人下午平安地回来了。
49、失败往往是人生的修行,因为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50、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野火集的读书笔记摘抄 篇1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从专制到民主,从禁闭到开放,都凝聚着一些人的斗争和汗水,甚至是牺牲。对于那些奉献了自己,改变了社会的斗士来说,我们应需奉上真诚的赞美。
过去的台湾,是一个专制的地区;现在的台湾,是一个自由民主、受人尊敬、人民素质普遍比较高的地方。这个巨大的改变,离不开一位拒绝沉默的教授――龙应台。
在龙教授尖锐的笔下,《野火集》诞生了。
这本书正如他的书名一样,野火般地销售起来:学校大批大批地订购;一位医生买了300本,四处寄发;走进书店的人们都买两本,一本送人,一本给自己,就怕看的人不够多……
这本书,就如拒绝对社会不良现象采取容忍做法的火种,将争取自己权利的火种撒到每个人的心田。当时,有人把龙应台当作“纵火犯”来看待,而大部分人,却看到了自己全部的心里话。
毫无疑问,正是在当时政府的压迫下,才有那些指责政府不公平的言词。而政府随之的改革,也意味着那些为争取自由的斗士做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改变社会的,是那些拒绝沉默的人,拒绝容忍的人,是他们,奉献了自己,为下一代争取来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我为那些勇于奉献,勇于面对贪官污吏的自由斗士无比敬佩,而对于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更多的是同情。
别人的嚣张很多时候来自你的软弱和纵容。那些民主斗士为了更美好的.社会奉献斗争,甚至牺牲,我们什么也没做却享受着他们的成果,作为沉默的大多数,是不是应该感到羞耻?
社会的改变不是等来的,也不是个人创造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推动社会前进。
野火集的读书笔记摘抄 篇2
1、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蝉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
2、如果要维持一点基本的人的尊严,我们就不得不仰靠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这个社会秩序不仅要求我们自己不去做害人利己的事,还要求我们制止别人做害人利己的事。你自己不做恶事只尽了一半责任,另一半的责任是,你不能姑息,容忍别人来破坏这个社会秩序。
3、所谓政府,是为我这个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监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与成果,作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得换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须涕泪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内”的责任。“政府”,通常是个很吓人的名词。
4、我们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负责的政府,但是要促成这样的政府,我们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动精神、有理性的人民。归根究底,实在是一句老生常谈: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
5、人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把自己的脸打肿了来冒充胖子。
6、很长时间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与恶之间的力量在战斗,而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恶,在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争斗。
7、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灯未灭就在乌烟瘴气中冲过街去的一张张杀气腾腾的脸,我觉得惊骇:是什么,使这个城市充满着暴戾与怨气?
8、现代日本的身强体壮、脑清目明,分析起来,乃是以古典大陆哲学、东方宗教文化强身,再以西洋文化固脑,将东洋跟西洋文化融合,提炼出的一种东瀛经验。只是,相较于日本人重视长时间积累,凸显本质性的文化模仿与创造,当代台湾社会所呈现的,往往是一种渴望立即见效的,建构式速成拼贴文化。追究起来,我们得勇于承认,混血与变异恐怕才是台湾文化的本质。
9、沉默不是美德,是耻辱、
10、我是个浪迹天涯的人,但是深切地知道,即使穿着凉鞋的脚踏在土耳其的石板路上,别人问“客从哪里来”时,我只有一个答案:不是湖南,不是纽约,不是慕尼黑。家,可以暂时挥别,可以离弃,可以忘怀,但家,永远还是那么一个。四十年后的台湾,有想走而走不掉的人,有可以走而不走的人,也有一心一意在这今生今世的人。不管哪一种,只要他把这里当“家”,——心甘情愿的也罢,迫不得已也罢——只要他把这里当家,这个地方就会受到关爱、耕耘、培养。
11、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揣测别人对我的看法与评价;该做的事太多了。
12、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试图掩盖粉饰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13、我的梦想是: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我们这一代人所作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14、可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
2.我的梦想是: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个晚上,站在任何一个地方,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而心中没有任何恐惧。我们这一代人所作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3.所谓政府,是为我这个小市民做事的;他凡做一件事,我要用监督的眼光衡量它的效率与成果,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不好,就得换人。事情做得好,不是我必须涕泪感激的德政,是他分内的责任。 政府,通常是个很吓人的名词。
4.很长时间后的我才完全明白,常常不是善与恶之间的力量在战斗,而仅仅是两个不同的恶,在为了控制世界而相互争斗。
5.几流的人民就有几流的政府 就有几流的社会 几流的环境沉默不是美德 是耻辱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揣测别人对我的看法与评价;该做的事太多了。
6.教育者所不自觉的矛盾是:他们在智育上希望学生像野兔一样往前冲刺(当然也有为人师者希望学生在智育上也如乌龟);在所谓德育上,却拼命把学生往后拉扯,用框框套住,以求控制。这两者其实不能并存。有高压式的德育,就不可能有自由开放的智育,换句话说,我们如果一心一意要培养规矩顺从听话的乖学生,就不要梦想教出什么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庸材的德育之下不可能有真正的智育。
7.真正有信心的人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试图掩盖粉饰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
8.我们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负责的政府,但是要促成这样的政府,我们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动精神、有理性的人民。归根究底,实在是一句老生常谈: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
9.在台湾革新很难,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许多制度的僵化,另外还有保守的执政单位对社会自觉运动的疑惧,一个更大的阻碍,确实民众本身缺乏动力。
10.为了享受物质,有人制造假的奶粉,明明知道可能害了千百个婴儿的 性命。为了逃避责任,有人在肇事之后,回过头来把倒地呻吟的人瞄准了再 辗过一次。我们的子女坐在教室里,让毒气给轰倒。我们的朋友喝了伪酒而 失明。我们的兄弟,被车撞断了腿,每天拄着拐杖,一跛一跛上学校。而我 们自己,心平气和地吃喝各色各样的化学毒素,呼吸污浊的空气,在横行霸 道的车辆间仓皇怯懦地苟活,要糟到什么程度你才会大吃一惊?
11.人瘦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把自己的脸打肿了来冒充胖子。
12.可是,在你没有亲身试过以前,你不能说不可能!在你没有努力奋斗过以前,你也不能谈无力感。
13.在台湾,最容易生存的不是蝉螂,而是坏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