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他人惧怕讽刺者的刻薄,讽刺者则害怕他人怀恨在心。
16、肉体是灵魂的死对头,伤及一个必然有利于另一个。
17、气候对风俗、习惯和思想的影响远不及它对人的体质甚至性情本身的影响。
18、现如今,用一个德谟克里特来嘲笑这个世界是不够的了。我们需要用一个德谟克里特去嘲笑了另一个德谟克里特,一个小丑去戏弄另一个小丑,一个傻子去讥讽另一个傻子——这个德谟克里特需笑声洪亮,身形大得如罗德岛巨人雕像一般。因为眼下,正如索尔兹伯里里的约翰以前所说的那样,全世界的人都在扮丑角。
19、正如某人所言,因为在学习上生性游移不定,头脑跳动活跃而无法专注,所以才很想什么都学点(每种连皮毛也学不到),变得 “啥都懂一点,无一能精通”。而这正是柏拉图所倡导的,利普休斯也表示赞同,并进一步说道:“所有好学之人都该铭记这点——不要当一门学问的奴隶,也不要像多数人那样只专一科,而要外出游走,每样都伸手一试,每人的船都去摇上一浆,每道菜都尝一口,每杯酒就嘬一嘴。”
20、从那欢乐之泉水 冒出了胆汁,使快乐也枯萎。
21、“不懂得人之脆弱的人,不懂得快乐与痛苦是相互依存,处于无休止的交替循环之中的人,就是不会准备与烦恼开战的人,因此也是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所以,还是赶紧离开人世吧,若你受不了的话。一旦身在其中可就无法逃遁了,只能拿坚韧和宽宏来武装,让自己去迎击,学基督徒的精兵那样去承受折磨,不断地忍受之。&…………“若不留心,许多情绪也能滋长成痼疾。”……我们那些忧郁的影响也是如此,并且人受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视忧郁这体液在人身上的多寡,以及个人脾性或理性灵魂的抵御力的强弱而定。
22、月下万物都会凋败、均有变端,人生在世不必强求。“你寻不到安宁快乐的日子,得不到片刻的平静,人世间有的只是乌云、暴风、流言,而这就是我们的命运。”
23、人们总是一味地清点苦难,而不计入自己所拥有的大好福泽、运气和恩赐,始终纠缠于困苦之中,而不念及所享有过的成功。他们看不到所有,只看得到所缺,着眼的是过往,从不放眼未来的无限可能。“你对你的命如此不满、如此厌恶,甚至觉得它卑微凄惨至极,殊不知若能享有哪怕一丁点你那种命,便会让许多人觉得自己仿佛置身天堂,好似小君王!”
24、“大自然抱怨得没错,尽管她给了你温和的性情、健全的身体,上帝亦赐予了你神圣卓绝之灵魂、无数优点和益处,而你却非但不领情,统统拒绝之,还要糟蹋它们,玷污它们,颠覆它们的气性,并用放纵、懒散、孤独之类的来破坏这种种恩赐。你乃上帝和大自然的叛徒、你自己和全世界的敌人。是你毁了你自己,你存心迷失自我,抛弃自我。你的苦难是你一手造成的。谁叫你抵不住那些虚无的幻想,向它们屈服让步。”
25、那些对人谆谆教导,要人们智慧、耐心和温顺的人,自己才是不折不扣的傻瓜笨蛋,内心充斥着种种不满。要证明这一点,无需旁征博引,因为所罗门早就说过:”学问多时痛苦深,求知愈甚、悲伤愈甚。" 那些嘲笑鄙夷他人、谴责世间愚昧的人,才活该遭人嘲弄。他们头脑不清,信口开河,和世人没什么两样。
1.《哲学的故事》 威尔·杜兰特
《哲学的故事》是普利策奖和自由勋章获得者,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经典力作。自问世以来,经久畅销不衰。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漫长的哲学发展和艰深的哲学精髓。
2.《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托马斯・内格尔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在美国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齐名,是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出版。在这本小书中,当代西方哲学界的领军人物内格尔用生动的语言,高超的分析技巧,以及深刻而冷静的洞察力向我们充分展现了哲学思考的真正旨趣。他告诉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3.《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哲学课可以是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就看谁来上这门课了。在哲学课上,首要目标是点燃对智慧的爱,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哲学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有着活泼心智的爱智者。傅佩荣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他开设的这门《哲学与人生》课程在台湾大学受到热烈欢迎,被学生评为“最佳通识课程”。
4.《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G・希尔贝克,N・伊耶
本书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显示西方哲学的特点,通过对哲学历史的叙述来揭示哲学思维的特点,结合社会政治和科学人文背景来展开各个哲学学派的发展脉络,尤其是结合人类的现代处境来讨论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全书内容覆盖像罗尔斯、罗蒂和哈贝马斯这样的当代哲学大师的哲学讨论,其风格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学术性。
5.《大问题》 罗伯特·所罗门
这是一本哲学的入门读物,也可作为大学本科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它最大的优点是叙述生动,很吸引人,特别是能够吸引那些非专业人士的注意力。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说法,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的。也就是说,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读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6.《哲学的邀请》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本书揭示了哲学中的问题如何与当下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阐述了我们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理所当然的“我”到底是谁?对我来说活在世上意味着什么?我在什么意义上是自由的?死的想法是如何影响我的生活的?……本书并不打算一劳永逸地回答所有这些问题,而是希望以一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意义的方式继续将它们提出,同时也尝试性地做出一些回答,以帮助我们理性地与这些问题共同生活。
7.《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苏菲的世界》是公认的哲学入门书籍,用小说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讲的是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某个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佛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织梦人》 杰克•鲍温
这也是一本小说体哲学入门书,与《苏菲的世界》不同的是,《苏》是从哲学史的角度展开的,而《织梦人》是从一个个单独而又互相联系的哲学问题角度进行展开。在这本书里,与14岁男孩伊恩一起,进行一系列奇特的游历。你会了解150多位哲学家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孔子到诺曼•乔姆斯基。
9.《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
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比鸠鲁、塞内卡、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够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甚至根治我们的问题。
10.《西方哲学史》赵琳、邓晓芒合著
这是一部系统讲解西方哲学史的大学教材。与国内现有的同类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章与章之间的承启转化都表现出一种逻辑的必然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思路清晰严谨,资料丰富翔实,文字顺达优美,融深邃的思辨和广博的知识于一体,是引导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探究西方哲学堂奥的难得向导,适合高等院校哲学专业学生及广大社会读者学习使用。
Ps.由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太耳熟能详,所以就没提哈。以上这些书其实不用全部读完,基本都是入门型的,有了基本的构架,了解了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再去看大哲学家的原著吧。
1、人生的智慧——(德)叔本华 ——经典之作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年著作,正是这本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在书中他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从世俗的角度探讨了人生应遵循的原则,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待人接物、自身修养等。特别指出个人幸福的源泉是自身拥有的`财富,这种自身拥有包括人的健康、气质、道德、精神智力及其创造力。
2、苏菲的世界——(挪威)乔斯坦·贾德 ——普及版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3、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 ——经典之作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4、人生哲学——冯友兰 ——通俗易懂
《人生哲学》阐释的是一种独特而圆润的人生哲学——在统揽古今中外各种人生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认为较正确的人生哲学。本书也是一部别开生面的中西简明哲学史,以人生哲学为切入点,对中国古代哲学、西方古典哲学以及欧美现代哲学等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5、哲学导论—— (美)罗伯特·C·所罗门 ——全面丰富
本书是罗伯特所罗门编著的著名哲学教材,它以实在、宗教、知识、自我、心灵与身体、自由、伦理学、正义八个哲学核心议题为经,以历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纬,以作者自己对议题和文献背景的细致评注和解释为引导,使之成为一部以哲学经典文献为核心、以强调通过阅读原典学习哲学为特色 的优秀哲学导论。
6、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周国平——通俗易懂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围绕人生这一主题,以语丝形式,向读者介绍了简单、爱生命、超脱、人生境界、生活质量、享受、苦难、情感体验等内容,《周国平人生哲思录》收作者在这方面的相关论述,发类编排。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和卓见。内容精采,富有哲理,文句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