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晦卷一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陈于前。”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时,一定会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会真实的展现在自己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到树林里,人们就会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把一个人藏到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有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道理是一样的。一棵树高出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曾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以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则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最上一等的,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才能中等的,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能保持没有过错而已。最差一等的,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能保全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而不失。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宜用心焉。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
两者相合,可以收到互相生发,互相救助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了无源之水。
即使看上去壮盛,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
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该秉持诚信,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用玩弄巧诈手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去,研究出完备严密的对策,这样得到了也没有后患,也不怕得而复失了。
声音太大了反而听不到声音,谋略至大也会没有形迹可察,以没有形迹的谋略来缔造有形的功绩,即便举起天下这样重的东西也会很轻松。
有的事情很隐晦,祸机的发生也在很久以后,难以发现,只有见识高超的人才能敏锐地察觉到,预先策划好的对策在很久以后却能收到奇异的效果。
灾祸和幸福并没有固定的规律,都是人自己招来的。由自己闯出来的祸,应当由自己承担,嫁祸给他人,不是正人君子该做的事。
福不会无缘无故降临,这样的福通常都会有大祸,得福反而得祸,要拒绝祸就要辞去这种福,祸和福的得失最需要用心去观察思考。
养晦卷三
夫明晦有时,天道之常也,拟于人事则珠难形辩。或曰:“'君子以自强不息’何用晦为?”此言虽佳,然失之于偏。
天有阴晴,世有治乱,事有可为不可为。知其理而为之谓之明智,反之则为愚蠢。晦非恒有,须养而后成。善养者其利久远,不善养者祸在目前。晦亦非难养也,琴书小技,典故经传,善用之则俱为利器。醇酒醉乡,山水烟霞,尤为养晦之炉鼎。
人所欲者,顺其情而与之;我所欲者,匿而掩之,然后始可遂我所欲。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晦虽为一,秉心不同。至若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愚者人嗤,我则悦安,心非悦愚,悦其晦也。愚如不足,则加以颠。既愚且颠,谁谓我贤?养晦之功妙到毫颠。
【译文】
光明和阴晦都有固定的规律,这是自然规律运行的结果,然而用人事上的情形来比拟光明和阴晦,就很难从外表上判断出来。
有人说:“'君子应该奋发图强,绝不停止’,为什么还要用晦呢?”这句话说得虽然很好,却可惜不够全面。
天有阴天晴天,人世也有治世和乱世的区别,人事更有可做和不可做的道理,明白了其中道理而采取行动的称之为“明智”,相反的情形就只能是愚蠢妄动了。
“晦”这种状态不是随时都有的,有时需要“养”才能成,善于养晦的人能得到长远的利益,不善于养晦的人,大祸就在眼前。
“晦”也并非是很难养的,小到弹琴、书法这些雕虫小技,大到经书典籍传世巨著,只要善于利用,都可以成为养晦的有力工具。
美酒和醉乡、山水风景,更是养晦的最好鼎炉。
别人想要的东西,要顺着他的想法给予他。我所想要的,却要想办法掩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然后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君子养晦,是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发挥自己才智;小人养晦,却是准备以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毒,虽然都是养晦,出发点却是不一样的。
至于漂亮的美女经常遭到嫉妒,英雄豪杰也往往多灾多难,在灾难临头时 ,不养晦怎能保存住自己。
愚蠢是众人所嘲笑的,我则乐于承受并心安理得,我也不是真心喜欢愚蠢,而是喜欢这种“晦”的谋略。
如果仅愚蠢还不足以迷惑对手,就再加以疯癫。既愚蠢,又疯疯癫癫,谁还能认为我贤明呢?这就达到了养晦功夫的顶端了。
谋晦卷四
若夫天时突变,人事猝兴,养晦则难奏肤功,斯即谋晦之时也。
晦以谋成,益见功用,随匪由正道,却不失于正,以其用心正也。谋晦当能忍,能忍人所不能忍。始成人所不能成之晦,而成人所不能成之功。
夫事有不可行而又势在必行,则假借行之势以明不可行之理,是行而不行矣。破敌谋、挫敌锋,勇武猛鸷成不如晦之为用。至若万马奔腾、千军围攻,我困孤城,勇既不敌,力不相侔,惟谋惟晦,可以全功。
晦者忌名也,以名近明,有亢上有悔之虞。负君子之重名,偶行小人之事,斯亦谋晦之道也。己所不欲,拂逆则伤人之情,不若引人入晦,同晦则同欲,无逆意之患矣。人欲不厌,拒之则害生,从之则损己,姑且损己从人,继而尽攘为己有。居众所必争之地,谋晦以全身,谋晦以建功,此又谋晦之大者也。
【译文】
如果形势发生了突然变化,意外的灾害也突然降临,养晦则在时间上来不及,也难以收到功效,这时就是用谋略促成“晦”这种状态产生的时候了。
“晦”用谋略来促成,更能收到大的功效,虽然有失去正道的嫌疑,在大义上却又不失为正,这是因为心中的本意是正直的缘故。
谋晦要能忍耐,能忍住别人所不能忍耐住的,才能成就别人所不能成就的“晦”,然后才能立下别人不能建立的功劳。
如果事情不能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便假借做的名头来说明不可做的道理,这样就达到了做而实际上不做的目的。
破坏敌人的阴谋、挫折敌人的锋锐,勇猛的武力、猛烈的阵势有时还不如“晦”的功效大。如果敌人以千军万马围困我于孤城之中,勇猛比不上敌人,实力又相差悬殊,此时便只能用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并建立功业了。
谋晦最忌讳的是过高的名声,因为美名近于“明”这种状态,名声过高会有无形的威权,而使居于上位者不安 ,这样就有折损颠仆的'危险了。
假如已背上正人君子的名声,并且名望很高,偶尔做一件不伤大雅的小人做的事,这也是谋晦的一种手段。
自己所不愿意的事,强行反对拒绝会损伤别人的感情,不如引别人进入自己的“晦”的状态中,位置相同心意也会相同,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拒绝就会有祸患发生,顺从又会损害自己,而先损自己来满足他人,然后就可以把他人所有也都占为己有。
身处大家都想要抢夺的位置,通过谋晦的手段来保全自己,来建功立业,这才是谋晦的大家。
诈晦卷五
诈虽恶名,亦属奇谋。孙子曰:“兵不厌诈。”施之于常时,人亦难防。运诈得理,可以成晦焉。
直道长而难行,歧路多而忧亡羊,妙心辩识,曲径方可通幽。
诈以求生,晦以图存。非不由直道,直道难行也。操以诈而兴,莽以诈得名,诈之为术亦大矣,随贤人有所不免。厌诈而行实,固君子之本色;昧诈而堕谋,亦取讥于当世。是以君子不喜诈谋,亦不可不识诈之为谋。
人皆喜功而诿过,我则揽过而推功,此亦诈也,卒得功而无过。君臣之间,夫妇之际,尽心焉常有不欢,小诈焉愈更亲密,此理甚微,识之者鲜。诈以非易为也,术不精则败,反受其害,心不忍不成,徒成笑柄。
【译文】
诡诈虽然是不好听的名词,却也是可以出奇制胜的谋略。
孙子兵法上说:“兵不厌诈。”就是在平常时候施展出来,人也是难以防范的。运用诈术只要合理适当,也可以达成“晦”这种状态。
笔直的大道漫长而又难以达到终点,小路众多却又使人茫然不知所从。只要细心观察思考,小路才是到达终点最快捷、最省力的途径。
用诡诈来求生,用晦来保全自己,这并不是不走正道,而是因为正道根本就行不通。
曹操因诡诈而兴霸业,王莽因为诡诈而得到了名声,诡诈作为一种谋略功效是很强大的,即使贤能的人也不免要使用。
讨厌诡诈而平平实实行事,这固然是君子的本色;然而不识诡诈陷入别人的奸谋中,也是要被当世的人讥笑的。
所以正人君子即使不喜欢使用诡诈的计谋,却也不能不知道这种手段的使用方法。
人们都喜欢归功自己却把过错推给别人,我却把过错揽到身上,把功劳推给别人,这也是一种诈晦,却最终能得到功劳而没有过错。
在君王和臣子,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中,尽心尽力的去侍奉也经常会有不欢快的事发生,使用一点诈谋反而会更加亲密牢固,这道理很微妙,知道的人很少。
诈晦也不是很容易做到的,技术不精湛就会失败,自己反要收到伤害,心里不够忍耐也做不成,只能成为别人笑话的把柄。
避晦卷六
易曰:“趋吉避凶。”夫祸患之来,入洪水猛兽,走而避之则吉,逆而迎之则亡是故兵法三十六,走为最上策。
避非只走也,其道多焉。最善者莫过于晦也。扰敌、惑敌,使敌失觉,我无患焉。察敌之情,谋我之势,中敌所不欲,则彼无所措手亦。居上位者常疑下位者不忠,人之情不欲居人下也,遭上疑则危,释之之道谨忠而已。
如若避无可避,则束身归命,轻则伤身,不可不深究其理也。古来避害者往往避世,苟能割舍嗜欲,方外亦别有乐天也。避之道在坚,避须避全,勿因小缓而喜,勿因小利而动,当执定深、远、坚三字。
【译文】
易经上说:“人应该奔往吉利的地方,而躲避开凶险。”
灾祸患难的到来,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可怕,逃到别的地方避开它就会大吉大利,不顾利害,迎头赶上就只有死亡了。
兵法有三十六条计策,逃走和闪避才是最好的计策。
躲避并非只是逃跑,方法有很多种,最完善的方法没有超过“晦”的。干扰、迷惑敌人,使敌人失去对我的辨别能力,我也就没有后患了。
观察揣摩敌手的情形和心理,从而建立自己的声势,站到敌手无法攻击的位置,敌手就无法向我动手了。
高高在上者常怀疑下属对自己的不忠,因为人的正常心理就是不甘居人下,遭到上面的怀疑是极为危险的事,解除上面疑心的方法也只有恭敬勤谨忠心不二而已。
如果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躲避,就干脆放弃抵抗,把生命交到对方手中 ,随便他怎样处置,这也是避不开时的躲避方法。
行使避晦的权谋如果不得要领,情形重的要丧失性命,情形轻的也会损伤身体,所以不能不深入研究避晦的道理。
自古以来躲避灾害的往往避开尘世,选择出家,如果能彻底断绝自己的嗜好和欲望,佛道两家倒也是另一番乐土。
避晦的要诀在于坚定一心,避害一定要避得全面,不要因形势稍微缓和而心喜,也不要因贪小利而妄动,要认定避得深入,避得遥远、坚定,一念这三条规律。
心晦卷七
心生万物,万物唯心。时世方艰,心焉如晦。鼎革之余,天下荒残,如人患赢疾,不堪繁剧,以晦徐徐调养方可。至若天下扰攘,局促一隅,举事则力不足,自保则尚有余,以晦为心,静观时变,坐胜之道也。
夫士莫不以出处为重,详审而后决。出难处易,以处之心居出之地,可变难为易。廊庙枢机,自古为四战之地,跻身难,存身尤难。惟不以富贵为心者,得长居焉。古人云:“我不忧富贵,而忧富贵逼我。”人非恶富贵也,惧富贵之不义也。
兴利不如除弊,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者近乎天道矣。
【译文】
心产生世上万物,万物的根源在于心。身逢乱世,时事艰危之时,心便也如阴天一样,进入“晦”的状态。
每次改朝换代之后,天下荒凉如同废墟,国家就像患有使人变得极为虚弱的重病的人一样,既不能多做事,也不能多运动,只能用“晦”的状态来慢慢调养。
至于天下大乱之时,自己只占据一角之地,吞并天下力量不足,保全自己倒还有余,就要以晦为心念,静静观察时局的变化,这是坐着就可以取胜的策略。
士大夫都以是从仕做官还是隐居不出为最重要的事,仔细衡量轻重得失才能做出决定,从政很难,隐居却很容易,如果用隐居的心态来做官,就可以化难为易了。
朝廷是执掌机密的显要位置,从古以来就是四面争夺交战的焦点,想到达这位置很难,在这位置上想站稳脚跟更难。
只有那些不把富贵看得很重的人,才能长久保住自己的位置。
古人说:“我并不担忧得不到富贵,却担心富贵来逼迫我。”人的本性没有讨厌富贵的,畏惧的只是富贵来的不义。
发起一桩有利的事不如除去一桩弊端,多一件事不如少一件事,少事又不如无事。能做到使天下无事就接近上天运行的规律了。
用晦卷八
制器画谋,资之为用也,苟无用,虽器精谋善何益也。
沉晦已久,人不我识,虽知己者莫辩其本心。用晦在时,时如驹逝,稍纵即逝之矣。
欲择时当察其几先,先机而动,先发制人,始可见晦之功。
惟夫几不易察,幽微常忽,待其壮大可识,机已逝于九天,杳不可寻矣。
是故用晦在乎择时,择时在乎识几,识几而待,择机而动,其惟智者乎
【译文】
制作器械和筹划计谋,都是为了使用的。如果不能使用,即使器械精良计谋完善又有什么意义呢。
沉入“晦”的状态过久,大家也都看不清他本来的面目,即便是知己者也很难认清他的心迹。
使用晦术重在把握时机,时机如同白驹过隙,稍一疏忽就会失掉。要选择时机应当认清事情的最初微妙的迹象,才能在时机到时动手,先发制人,这样才能显示出韬晦的功效。
可叹的是事物的最初状态很难察觉,常因细小微弱而被人忽视,等它逐渐长大到容易识别的时候,机会却飞到九霄云外去了,遥远而不可寻觅。
所以用晦的关键在于选择时机,选择时机的关键在于认清事物的萌芽状态,认清这种状态而等耐,把握住成熟的时机而动手,这难道不是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的吗?
1、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我们每一个拥有的都是一样多。早安!
2、找点闲暇,找点工夫,叫上伴侣多出去逛逛。带上笑脸,带上祝福,发条消息给真心的伴侣。工夫常有伴侣不常有,用常有的工夫祝不常有的伴侣,高兴常有!早上好!
3、自信是不断的拒绝,又不断坚持的反复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早安!
4、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你喜欢的,这样你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8点都是高兴的,再找个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晚上8点到早晨6点就是开心的。早安!
5、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早安!
6、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这些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早安!
7、常焦虑时间不够,却又对仅有的一点时间挥霍无度。早安!
8、往事,在心底婆娑。忽然发现,总有一些遇见,让我们无路可逃。总有一些懂得,让我们不忍伤害。总有一些眷恋,让我们无怨无悔。有些风景,如果你不站在高处,你永远体会不到它的魅力;有些路,如果你不去启程,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多么的美丽。早安!
9、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只有现在。那些所有美好,到最后变成回忆角落里的一张旧照片。可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在不知不觉中我突然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不是不爱,是不能爱。但我从那些片只语中听到了失望,于是说服自己习惯独处,习惯一个人默默行走。不是不想爱,是不能爱。早安!
10、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年轻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儿童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一种态度走天下,必然处处碰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四海通达。早安!
11、爱情的大树需要忠诚与信任,忠诚是根系,信任是树干,失去根系的大树会死,失去树干的大树也会死,只有根不断干不枯,大树才会枝繁叶茂。早安!
12、人总要经过一番刻苦奋斗才能获得成功,卡莱尔曾经说过,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与此可见奋斗是生命之根本,如果你没有奋斗的目标,你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而活都不知道。那是比死更惨痛的。早安!
13、人不可无欲,但追求欲望必须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可过分膨胀,否则就会落得非常难堪的下场。追求名利本身无错,因为名是成功的象征,利是生活的基础,人人都不屑于名利,社会是不会进步的。只不过追求名利要走正道,不可胡作非为,不可走邪门歪道,否则你不会心安的。加油,早安!
14、所有对自然的赞美,也都是对自由的赞美;所有对艺术的赞美,也都是对生活的赞美;所有对事业的赞美,也都是对生命的赞美。早安!
15、明明你也很爱,没理由爱不到结果。早安!
16、其实学会不说话是一件挺难的事儿。学会高兴不说,痛苦不说,得到不说,失去不说,跟朋友不说,跟家人也不说。自己慢慢消化情绪,但是在一切都过去之后一定要对自己说,还好坚持过来了。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温柔而有力量的人。早安!
17、人生这条路上,从来没有所谓最正确的选择。只有当你学会为自己负责,学会勇敢和担当,那么无论你选哪一条路,最终都会通向阳光大道。珍惜每一个当下,让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新的一天,早安!
18、心有多大,就能笑得多灿烂。早安!
19、你怎么能在拥有爱情的同时又拒绝受伤呢?别忘了,丘比特射出的是箭,不是玫瑰。早安!
20、阴天,适合睡觉,醒来,适合想你。早安!
21、二十过半的我们,偶尔会有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二十过半的我们,烦恼的时候不再发牢骚,而是静静的看着听着这很现实又很虚伪的世界,二十过半的我们,明明很想哭,却还在笑。早安!
22、信任:需要数年经营,却可以在一瞬间坍塌。早安!
23、笑笑,哭哭,伤伤,疼疼,悔悔,吃吃,喝喝,睡睡,懒懒,时时,分分,想想,念念,醉醉,疯疯,闹闹,傻傻,痴痴,毁毁,爱爱,恨恨,记记,烦烦,燥燥,听听,说说,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来来,去去,清清,楚楚,慢慢,淡淡,忘忘,赢赢,输输, 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早安!
24、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他人的一句劝诫,自己的一个闪念,偶尔的得与失,都时刻在改变着我们命运的走向。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人、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性、随心而为,不急不躁,不悲不欢,不咸不淡。早安~
25、有那么一刻,你很想他知道你心情糟透了,你好想趴在他身上痛哭一场,听他说一些安慰的话,然而他根本没有看出你的沮丧,也沒有问你发生了什么事。就在那一刻,你把话吞回去了,他后来再问,你已经不那么想说了。以后的以后,那个想说的时刻也许会重来,也许不会。早安!
26、坦然接受生活赠与的每一件礼物,好的或坏的。早安!
27、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只是演绎的方式不同。早安!
28、失去了,才学会珍惜;碰壁了,才学会改变。你要多去经历,使你更多方面的了解自己,别因为贪求那些无法拥有的,有些事,尽力不成,无奈,只好走开;有些人,苦等不来,无缘,只好离开;有些情,苦恋不明,无果,只好割舍。盼不来的,只能放弃;留不住的,只能终止。早安!
29、岁月如歌,人生如潮。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想自己的问题,不要总盯着别人如何,总是羡慕别人的辉煌,嫉妒别人的光鲜,阴暗的是自己的心,损耗的是自己的光阴,磨损的是自己的人格。早安!
30、人生是一种承受,我们要学会支撑自己。人的成长,在于学习,也在于经历。对于过去,不可忘记,但要放下。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我们的青春总是在不经意间逝去,时间真如流水,不停歇地流去,不可以拾取也不会为你停滞不前。人生也是如此的,失去了就是不会再来,青春年少不会重回。早安!
31、人生,要懂得感恩。感恩,不一定是感谢大恩大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善良的人性美。感恩一切好的,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感恩一切不好的,增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能力。心与心的距离,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被爱迷惑时,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对爱的需求,真心是否涌动。早安!
32、既然没有"一下子"的奇迹,那就打破你自己的记录,不断刷新自己与苦难交锋次数,只要尚有一口气,就要抗争到底。其实后来你会发现正因为自己的一点点坚持,成就了自我,局势就会另有不同。早上好!
33、生活的天空不可能永远清澈透明,有风雨也是常事。但只要向阳而生,保持内心的天空始终晴朗,便可不惧怕路途上的风雨。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这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早安!
34、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人这一生能力有限,但是努力无限。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心态阳光的人,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用正能量激发自己,世界也会因你而精彩!早安!
35、别再为错过了什么而让自己懊悔。每天给自己一个笑脸,告诉自己要开心,因为比起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健康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快乐。早安!
36、当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如果你遇到困难就后退,那就算成功已到彼岸,它也会与你无缘。相遇总是点点头,想说总是难开口,视线相交的一瞬间,我已感觉到你的温柔。早安!
37、要幸福快乐的话,我们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意见。早安!
38、你不向前,怎知前路好与不好。早安!
39、所以,我不在强求自己去刻意的忘记你,而是会把你放在我心底最温柔的角落里。因为偶尔思念的苦,远远胜过强强迫自己去活生生去忘记的痛。早安!
40、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你懂得倾听懂得尊重,承担职责的时候,别人必须会听你,你才会有权威。早安!
41、服从的两大关键:一,先用心;二,后用脑。早安!
42、读书是唯一一件在你寂寞的时候觉得没那么寂寞的事,不要试图去讨好这个世界,你是这世界唯一的你。早安!
43、每种首创事业的成功,最要紧的还是所有当事人的基本训练。早安!
44、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馀德。口,不能随心,得有尺度;欲,不能随性,得有节制。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看人如看己,责人先问心。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说绝,事不做绝 。早安!
45、我把幸福,顺利,关怀送给你,打开空间的瞬间,你看到的是浓浓的友情,你得到的是无限的快乐,祝福朋友开心快乐! 早安!
46、在通往知识的顶峰的路上长满了荆棘,望你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早安!
47、三十众人膜拜,不如美人一笑;万人追随,不如英雄舒眉。早安!
48、集中你的精力去学习一件小事,而成功一名专家;比你分散精力去学习许多小事要更加节省时间,而且容易成功。早安!
49、爱情不像喝啤酒,有一大桌人,爱情应该像喝咖啡,一个人在角落安静地品尝。早安!
50、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营造出一片祥和友善的天空,他同样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推崇。宽容别人,也是在宽容你自己,你不去再为小事而烦恼,生活将是会增添许多欢乐和轻松。早安。
只有必然没有或然我在高中时有三个患先天性小儿麻痹的同学,两个是同班,一个是上一届校友。三位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村里水平线上下的生活,高中及以前走过的读书路也都相似-------从村里初中直接考上高中,但现在的结局却是天地悬殊-------一位是世界医学界的大师级人物,一位下岗后自谋职业过着小康生活,一位至今未成家,以擦皮鞋谋生。当时在一起读书时,孙华与我同班同舍,因为他腿脚不便,大家都照顾他,帮助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他也与十八个舍友安然相处。在高二后半学期,文科班新来两位据说是在另一所高中被开除的学生,一个加进我们宿舍,另一个跑校。住在我们宿舍的这位,白天在教室里很少能找得到,大多数在宿舍睡觉,有时在街上晃悠。就是这位带头在宿舍玩牌,引得孙华成为赌民和烟民。我们私底下都劝过孙华要走正道,但无济于事,毕业后近三十年不知他的下落,前天才从市里的一位同学那里听说他在市里给人擦鞋谋取生活费用。我现在犹能清楚地记起,熬了一个通宵的孙华,眼睛里红丝满布,输钱后颓废的表情和枯树枝般的皮肤,但在大家面前故意显出满不在乎、大丈夫的神气。作为学生不知道新来者的背景,都不敢报告老师,都劝随从的几位放弃这样的生活,但欠下太多债的窘境又使他们无以自拔。每当他们张口借钱时又多数十块八块地借给了。就这样,生活在黑暗阴影中的孙华走进了擦皮鞋的`人生。
与我同班的另一位女性小儿麻痹患者叫孙国芳,她虽行走不便,但乐观向上,学习刻苦认真,复读一年后考入省城一所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县粮食局三公司当会计。上班没几年,单位转制,下岗失业,几年没见她。后来听说在省城打工,又听说在省城成了家,又听说在省城办中学生辅导班,又听说在省城有两套房子……去年见面时,所有的都落实了,又听她亲口说自己在她弟弟的公司还有一笔投资,也见到她的儿子,一身城市人的做派。
在我上一届的韩芳是男性,因为都在学校文学社当热血青年,所以算是同学。三位中韩芳的行动最困难,但好的方面没有一样差的。现在还能清晰回映他的片断------辩论会上,他的雄辩震惊全场,引得同学爬满窗户;校报上他的文字总是激情飞扬,棱角分明;考试后为一道不该错而丢分的题懊悔不已,茶饭不思;高考前因身体条件不断给大学校长写信请求破例录取……后来知道多数不予录取,只有山东的一所医学院同意接受有残疾的他,本来凭他的成绩应该是全国一流大学。多少年后听说他成了名人,我校的一位老师亲自在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看到过对他的专访。从他给学校寄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