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爱国,但我不做高房价的炮灰!
3. 中国房地产是一个充满掠夺、垄断、欺诈、暴利和暴力的五毒俱全的病人,无法救治,唯一的办法,就是下调房价,让一切泡沫自行破灭,回归常态。
4. 未来十年,中国能否启动内需将考验的是一个民族智慧,而启动内需的第一步是民众对衣食住行的无忧,才敢大胆的消费,以促进生产。盛世与否,取决于房价是否下降50%。
5. 房价只有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均衡,才是一个城市有活力的象征。
6. 什么现在的房价,将来的房价,一线城市每年上涨10%到15%,那只是在滥发货币的过程中的奇思妙想,一旦这中国这种滥发货币的终结时代来临,也是灰飞烟灭的时刻的到来。
7. 中国的走狗,在有骨头的时候,会帮着主人狂吠,偶尔也穷凶极恶一番。只是这种穷凶极恶是没有底气的,因为走狗不是猎犬,不善于打斗,不假于奔跑,只是徒有一个狗的皮囊。
8. 中国的房价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可以买10套甚至100套房子的时代已经过了,一个楼盘可以炒作,但是一个国家的楼市是谁也炒不动的。
9. 只有做范跑跑,像万科一样降价卖房,努力实现从高房价中出逃,跑得越快方能笑到最后。
10. 真的希望能听到房地产界的一篇哭声,在今夜。如果良知未泯,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还有一点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能充分理解天下苍生的住房感受,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还有一点羞耻感,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对自己的罪孽能够真诚的忏悔,你就应该哭泣;如果真的能听到一片哭声,悲悯大地,感动上苍,我想这个产业还有救。
11. 我把一些教授分为无耻、无良、无知三种,以被网友骂为荣,属于专门找抽型,只要开发商给钱,啥话都说。
12. 这是一个很坏的年代,也是一个很好的年代。
13.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凡事不要超越国力,更不要违背经济规律。
14. 一个成熟的市场,越是有外力作用的时候,买家越是要保持理性。
15. 我真的为中国记者这个职业,感到悲哀。
16. 我是一个积极的入世奋斗者,我主张建立规范合理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
17. 我深知我所从事的理论研究和探讨,是神圣而崇高的,是简洁而朴实的,是执着而艰难的。
18. 我还是那句话,无论是谁,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左右一个城市的楼市。
19. 我不唱赞歌,只说人话。
20. 如果中国楼市在20多年前是摸着石头过河,那到现在我们还在过河。
21. 如果有一天,曹建海,时寒冰和我、辣姜、酋长等许多人都不说话了,那我告诉你,中国楼市是真的完了。中国楼市如果完了,你们有几套房子在手上的绝对没有好果子吃。我们之所以还在说,是因为中国楼市还有希望。
22. 如果把住房当做普通商品,炒房和存房都没有问题,就像邮品、艺术品、古董和钻石、黄金,爱炒到多少价格就炒到多少价格,没问题;但如果把住房当做民生问题,那就会有问题,因为关系到民众的生活问题、生存问题,炒民生问题就不属于市场问题,它属于掠夺和剥削的问题。
23. 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国还在提支柱产业,那是最后给你留一点面子,不要不知趣。再这么狂妄自大,再这么瞎干下去,房地产业会成为谁也不敢趟的浑水。
24. 中国在经济问题上,吹捧也是一种谋杀。
25. 国本轮经济大调整,就是以房地产泡沫破灭为标志的,继续振兴房地产是把中国经济逼进死胡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不二选择。用赤壁下周瑜对曹操的话来讲:你,过时了。
26. 高房价的丧钟,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民众共同奏响。
27. 高房价导致的不仅仅只是经济的衰退,社会失业率的增加,也是社会的堕落,道德体系的崩溃。你说,还能让高房价死灰复燃吗?
28. 房托们如果还把自己当做一个人,就要挺直胸膛,站起来,别趴下。
29. 对专家来说,水平差不是你的错,但是,你如果利用你的差水平而出来雷人,那就不仅仅是品德问题了。
30. 对现在城市的白领来说,晚两年买房,相当于要少打拼十年。
31. 不分国度、不分种族,我们听见的是人类的宣言,我们听见的是民主的胜利,我们听见的是彼岸的欢呼,我们听见的是希望的歌唱——是的,我们可以。
32. 不反贪官的朝代,最后的江山易帜都不可能实现正常更迭。
33. 博客不仅仅只是一种坚持,一种相守,一种友情,一种专业,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良知,一种正义,一种胸襟。
34. 10个教授吵吵嚷嚷,还搞什么把脸都丢尽的上书,也只敢提救股市。
《虚实之间》作者简介
芮成钢,中共党员,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经济频道全新资讯节目《全球资讯榜》节目主持人。曾任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财经中国》栏目主播, 主持过《中国投资指南》(CCTV News),《环球了望》 (World Wide Watch),《财经新闻 》 (Financial Report)等栏目。曾对数百名国际商业界、经济学术界及政界的领袖人物进行过专访,包括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及总裁比尔盖茨、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主席司徒慕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科勒、韩国经济部长李宪宰、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福格尔、美国联合技术有限公司主席乔治大卫等。
芮成钢《虚实之间》经典语录
让我们留住最爱的人。
对待老人,想到什么,就该立刻去做。
我一向不赞成本科生直接出国留学。受教育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大学生寒窗十余载,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知之甚少,稀里糊涂。毕业后凭着很高的GRE、托福、雅思成绩申请一所国外的大学,继续埋头苦读,外加拼命打工,到了必须离开校园那一天,对国外的事同样懵懵懂懂弄不明白。这样的“边缘人”是很可悲的。回到中国,乡亲们把他当“海归”,其实他从来没有融入过国外的主流社会。留在国外,外国人又把他当中国人。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遭遇过这种困境。
怀着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可能会有“效果”,却很难获得“成果”.
美国本国学生考进哈佛、耶鲁的难度远远高于在中国考北大清华。学习成绩只是考量标准之一,学校还要参考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公益心,以及家庭背景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耶鲁,一定会优先考虑耶鲁校友的世家子弟,或父辈曾给耶鲁捐资的学生。对于名校招收留学生的标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在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研究成果,以及领导力、公益心。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名校会予以优先考虑,因此应届本科毕业生没有工作经历,直接申请留学,优势不多。
我身边有几个朋友,曾经打算送孩子出国读私立中学,都被我现身说法、成功阻止。现在,那几个孩子在国内读完名牌大学,然后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业、心态都发展很好。可见100年前就被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今天又有新的意义。延伸开讲,无论中学还是西学,必然要以一种“为体”,另一种“为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竞争力的人。
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交流思想的平台。耶鲁最大的魅力亦在于此。它拉近了我与世界顶尖学者之间的距离,而这种拉近当然不仅是地域上的。一天我参加一个演讲,演讲者是钱复先生——台湾政坛“四公子”之一,蒋介石的外事秘书,蒋经国的外交部长。他1962年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在台湾历任驻美代表、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要职,成为近30年台湾政治生活中的关键人物。他的英文极其漂亮,对华盛顿的历史及发展如数家珍,就连哪个参议员的女儿在跟哪个参议员的儿子谈恋爱他也了如指掌,台下不时爆发出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懂经济,也不懂政治,我只懂一件事,那就是爱。我只想做一件事,就是把爱献给世界上需要爱、需要关怀的人。
很客观地讲,一个人在中国能够撬动多长的杠杆,在西方人眼中就有多重的价值。在中国是个人物,才更有可能在美国是个人物。本科毕业以后立刻出国留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跟本国学生争夺教育资源、分享物质精神文明果实的“小不点儿”.在十分有限的条件和待遇下,很难说能否真正摸到美国的脉。
我有一个理论,东西方教育各占50%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最不利的,而最佳状态是“80%——20%”.前者貌似两边都懂,其实对哪边了解都不多,中文英文都不能准确自如地表达。对于后者,80%代表他的文化归属,20%代表他的国际化程度。
留学是件好事,但我认为应该有个前提:在你把中国的事情弄懂之后。我出国学习时距离大学毕业已经6年。在这6年中,我对自己的国家、人民、社会、历史、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自己想从国外学什么,今天的中国缺少什么,带着问题去看去学,比盲目出国的收获大得多。耶鲁为每一位世界学者投入20万美元,我的回报是一些关于中国的思想,以及一些中国对世界的理解,这些价值想法、观念当然并非金钱能够衡量的。
成长过程中几处关键转折,都是在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做出正确选择。
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我们在人性的本质方面,又有共性多于个性的地方,观点的碰撞并不妨碍我们成为相互尊重的朋友。
生命的节奏仿佛钟摆,在真假之间,虚实之间,摇摆往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假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虚实之间,往往一念之差。——芮成钢
当今全球的发展趋势是成为“世界公民”.对国际化竞争的适应能力固然需要提高,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我自己在这方面便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除了在耶鲁一年,从未在国外长期生活过,但是我的国际化程度不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差。
1、不去追求创新,而把钱拿去浪费在一些奢侈品上面,这是中国制造业的沦丧。
2、中国的旅游叫上车睡觉下车拍照,或者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3、旅游的最新定义:就是从自已过腻的地方到别人过腻的地方。
4、预算内的国企资产只有55%而已,剩下45%是不在预算内的,爱干啥干啥,这就是我们的`国企。
5、什么是学者?学者就是对自己学术专研到底的偏执狂。
6、达芬奇事件象征着中国产业链的危机开始了。
7、为了防止外地炒家而对所有外地人购房进行条件限制,这种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做法值得商榷。
8、减税才是藏富于民,让企业赚更多钱的先决条件。
9、给老百姓减税:让老百姓享受国企的红利。
10、国企的任务是替老百姓,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11、一个真正伟大的价值观是不要刻意塑造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而非结果。
12、为什么学位证一定要由教育部来颁发,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学连颁发学位的能力都没有还叫大学吗?
13、没有一个成熟的系统跟制度孕育下一代,企业的传承将会出现危机。
14、面对金融危机什么都不做也许可能更好。
15、金融海啸美国是轻伤,欧洲是重伤,中国是内伤。
16、发改委就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涨价。另一个就是解释为什么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