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佛教音乐放松心情语录 正文

佛教音乐放松心情语录

时间:2025-05-07 12:42:56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淫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3.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无尽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边福德之利。

44.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45.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46.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47.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皆不出于此也。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48.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少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49.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0.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1.

2.

3.

4.

5.

6.

7.

8.

9.

10.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1】

1) 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 佛曰: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3) 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4) 妙谛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5)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7)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8)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9)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0)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1)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净空法师

12) 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13) 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14) 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15)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16)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17) 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18) 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9)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20)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证果渐中顿。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2】

21)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22)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 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4)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5) 能够把自己压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8) .

29)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30) 若顿悟此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31)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2)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33) 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34)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35) 色欲二字生死之根。

36) 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37) 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8) 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

39) 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40)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3】

1)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5)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6) 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7)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8)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9)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精选版】

1)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2) 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5)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6) 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因为爱里面有感情,慈悲这个爱里面没有感情,它是纯粹的理智。

7)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8)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9) 于一法中,而生种种见,如此功业,由行为本;若不降心,依文取证,无有是处。

1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最新版】

1)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2) 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3)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4)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5)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著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6) 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7) 和一个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的人恋爱不要紧,结婚要慎重,想想你是否可以长久忍受彼此的不同。

8)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亦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9) 原谅别人,就是给自己心中留下空间,以便回旋。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0) 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11) 一匹驴,吃再好的草,也不会成为一匹俊马。用执着和分别心去修行,再大的精进,也不会成佛。

12)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13)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14) 如果你能每天呐喊遍(我用不着为这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15) 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6) 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7) 你目前所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18) 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19)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0)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佛教静心经典语录【热门版】

1) 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条疯狗咬你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口吗?

2) 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3) 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4)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5)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6) 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7)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8)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9)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0) 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1)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2)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若达大道体宽,廓然同太虚空。

13)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种布施。

14)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5)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6)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17) 学道深宜退步体究,但以生死为念,世谛无常,是身非坚久,一息不来,便是异世。

18)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19)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20)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1) 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22)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 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24) 要了解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25) 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26) 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27)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8)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29)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30) 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