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禅语经典感悟人生句子
1.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3.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 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 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6.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7.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8. 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9. 僧问石头:如何是解脱?石头反问:谁缚汝?僧:如何是净土?石头:谁垢汝?僧:如何是涅盘?石头:谁将生死与汝?
10.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1. 禅师讲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负担和一张驴皮。禅师:马因不肯分担,最后却负担很多。
12. 佛: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螽则有割舌之患。注:财色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类彼小儿也。
1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
14.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15. 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家禅语经典句子精选
1. 佛陀说:努力才是一个人的幸运之星,一个人不该把时间浪费在卜卦和选择黄道吉日上,自己才是自己的主。
2. 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3. 好向枝头采春色,不知春色在篮中。《贞和集》释:喜好在枝头体味春光明媚,其实春光在篮里的茶树叶上。自心即佛无须外求。
4. 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5. 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6.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8. 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9. 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10. 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11. 不可说。
12. 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3.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4.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5. 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佛家禅语经典句子
1.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2. 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3.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4.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5. 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6. 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7. 《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8.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9. 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10. 所谓看开人生,绝不是悲观,而是积极乐观;不是看破,而是看透;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及时去做。
11. 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12. 事物蓬勃发展时已埋下凋零的种子,万物凋零中亦酝酿着重生,有诞士居安思危,发生变故,则能坚强忍耐等待否极泰来。
13.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4. 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5.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16.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7.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8. 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19. 一碗浑浊的水,老摇它,水便总是浑浊,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动,沙尘便能沉底,可见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烦恼的初步功夫。
20.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世间出世间
纵挨拶得去
还端的也来
必须世网忽裂
然后古佛重生
遍七处而恒演
历九会以同宣
不必分皮分髓
自然无二无三
不必力追往古
只须尽却今时
不从痛处—扎
安能绝后再苏
不可触着露柱
许你放下馒头
不可随草鞋辊
正好将柱杖敲
不可预搔待痒
须要趁水和泥
不肯筑破饭袋
安能咬断铁钉
不怕风摇铁柱
要防虎咬大虫
不识无说无闻
那有大休大歇
不在十分之内
要超七佛之前
出两头致一间
离四句绝百非
出五位君臣外
在六时茶饭中
此间有劳大众
何处看破国师
此中元无勾绊
何处更有波吒
打水鱼惊棒折
闻钟山响心空
到底仙山不俗
毕竟佛法无边
地下有憨和尚
天上无俗神仙
动口不胜诘屈
开眼怎么现成
凡事付之一笑
于人无所不容
饭僧米不待拣
供佛土亦可焚
放下兜搜面孔
敲缺啖啄牙根
放下面前锹子
横吞并上辘轳
费却几多盐酱
放下是个馒头
干青云而直上
障百川以东之
供养三尊古佛
灭度一切众生
喝醒花间蝶梦
堂开莲社香光远
门对蒿峰云路幽
堂上有僧皆佛印
座中无客不东坡
天赐石麟庭降福
怀投玉燕室生香
天开佛国三千界
日照禅林第一山
天开图画神来笔
梦接家山更外青
天生佛石苔攒髻
洞有神猿臂挂松
天下名山僧占多
世上善言佛说尽
铁棒头不沾热血
酸虀罐也饱枯肠
万般热恼钉难拔
一架枯禅铁也穿
万德洪名常忆念
百般幻病自消除
万法皆空明佛性
一尘不染是禅心
万古是非浑若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万籁无声心自息
一身非我物同春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一生爱好是天然
微雨洒花千点泪
淡烟笼竹一堆愁
为利众生而出现
不染世法如虚空
为人定要培心地
学佛方能悟性天
为汝演说菩提法
至心忆念大悲尊
为什讨鼻孔不着
会须以眼角敲开
惟大英雄能觉悟
为诸菩萨振纲常
惟有洗心能革面
虽非造极已登峰
未上堂莫打退鼓
有去路要会转身
未有缝时用针扎
岂无落处要冰消
闻不可闻须悄二
会即便会莫忉三
问大士为何倒坐
恨世人不肯回头
问菩萨缘何倒坐
笑世人不肯回头
我心无著离诸垢
智眼常明如日光
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
无量法门皆自在
一切智性如虚空
无情痴汉才伸指
穿耳胡僧便点头
无人无我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无畏力寻声救苦
大悲心说法随机
无眼耳鼻舌身意
是般若波罗蜜多
无有少法才为法
若干种心即非心
鼯鼠声中雷楔响
髑髅影里棒头尖
五观若存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
悟明理念为真念
转得凡心即佛心
悟破世事无一语
惮透人生了无痕
西台义动三千客
北斗光明二百州
西天竹叶千年翠
南海莲花九品香
悉灭众生烦恼闇
恒涂净戒真实香
悉能悟入如来智
未曾暂起分别心
悉使众生离诸苦
普于十方演妙音
洗钵归来云满袖
读经空处雨飞花
洗钵归来云满袖
谈经空处雨飞花
洗菜莫教流去叶
见桃犹记旧时花
洗热肠泉是冷好
卫净土峰特飞来
洗胸内尘恶用水
传教外法卖死猫
喜舍慈悲皆具足
愿行动德所庄严
细翦山云缝破衲
闲捞溪月作蒲团
闲云野鹤自来去
白石清泉无是非
显示一切如来说
发生无量欢喜心
显现明净智慧灯
永灭生死愚痴闇
相好庄严甚微妙
智慧广大如虚空
香气普熏于一切
大悲广济诸群生
香烟传出千年事
灯蕊结成如意花
拈来水内鱼踪
何曾落于声后
不可坐在悟中
荷担如来家业
依持圆觉伽蓝
几人错过在此
道他欠少什么
将谓有个入处
元来无你问底
解证般若是首
修行持戒为师
净门一尘不染
土寺五戒森严
净则一尘不染
明来万法皆空
径险不生苔藓
树古突出爪牙
静坐常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空里砒绵里刺
昨日雨今日晴
老鼠吃盐易学
猢狲齧雪难当
离此物即此物
得一朝过一朝
量水打罐不拙
吹毛觅缝何痴
莫道心元似石
须知佛亦是尘
莫云一丝不挂
须知双眼难瞒
木札焚钉铁饭
折主丈被草鞋
那个何如这个
收的即是放的
你几时曾到此
我近日不恁么
破柴须用钝斧
拨翳何必金针
千般救苦胸怀
一片慈悲心肠
牵牛不纳皮角
打虎先去爪牙
切忌高挥大抹
不妨暗放明收
泉自有时冷起
峰从无处飞来
若不钻冰取火
安能握土成金
若非大开天眼
安能高拍祖肩
若能当下了了
何须道个如如
若舍了粪墼子
又安有牟尼珠
若学寒猿捉影
须防饿虎回头
若知虚空是橛
好把热铁为丸
是谁直抱佛脚
有狗要取人心
守此饥寒足矣
敢云丘壑过之
谁是个中真谛
我有教外别传
虽云足下泥深
管取额头汗出
无长绳系白日
有布袋盛乌龟
无慧剑有慧剑
非灵山即灵山
洗热肠泉是冷
护净土峰故飞
洗水还须用水
出泥元不染泥
喜现庄严国土
欣沐佛陀灵光
笑不了古今事
看得见去来人
修到一尘不染
悟来五蕴皆空
俨然荩中佛刹
宛如劫外优昙
咬铁馒头无馅
堆雪狮子有声
要去眼中援楔
须从身里出门
一山恁么可爱
几人于此茫然
一柱擎天挹秀
万峰涌地争妍
易吞几颗碎米
难消一个铁丸
元无一时不在
何劳八字打开
知我说法如筏
不应住色生心
只要转身通气
不可啮镞吹毛
只因划地不会
所以一旦豁然
只因奈你不过
所以惟我独尊
转身元无钳键
动口便是啀喍
纵云伸手即得
须知对面难逢
作么生折合去
但随分纳些来
安知住世君非佛
想是前身我亦僧
安住诸佛菩提道
不起凡夫染污心
案上梵经皆贝叶
佛前灯焰透莲花
傲骨虚怀真识量
热肠冷眼大慈悲
白日白天谁歇脚
云来云去本无心
白云景里传心处
流水声中选佛场
白云影里传心处
流水谿边选佛场
百尺金身开翠壁
千年石罅泻寒声
百年过客无常主
三日为僧不愿官
半个窗中山有色
三根椽下我无禅
半个蒲团天地老
一声清磬古今空
半疋蕉布三条线
千尺松梯一把茅
宝地遍治功德润
香台恒拥吉祥花
宝塔应天真突兀
梵宫离地恰清凉
饱经世故慵开口
看破人情只点头
北斗七星三四点
南山万寿十千年
本性真常离分别
智慧广大如虚空
钵囊里有山最小
蒲团上觅路何长
不必栽松为榜样
何妨煮雪是家风
不必作此无用法
还须觅个有心人
不待海枯才见底
但逢月上便敲门
不独峨眉幻银色
从教大地变黄金
不妨饿虎当门卧
莫学波斯仰面看
不顾手辣成误会
但将心狠作慈航
不可堕有为去处
亦岂在无字壳中
不劳更问暗号子
只须放下赤肉团
不随人世争红紫
颇有仙风伴寂寥
不为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为虚空安耳穴
何妨露柱戴笼头
不因财色毁心志
应须清寒磨悟根
不因僧来方称寺
但有性现便成佛
不于其中起分别
是故此处最吉祥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埠向西方成佛地
头朝彼岸即天堂
才触云片又一点
不沾半字是三玄
禅房冷静三更月
丈室长明半夜灯
禅林常踱本无我
心经时参不需言
禅门倚云烟明灭
幽人随风迹有无
禅宗霸业青山在
越海吴江白雾笼
长藤难挽波斯脚
俊鹞偏搭烈士锋
常不饥讨什么碗
凡有相皆唤作猫
常得出家修净戒
恒以正法御群生
常得出家修净戒
普为众生作世灯
常乐慈悲性欢喜
其心善软恒清凉
常乐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舍中
常能具持清净戒
速成无上功德幢
常叹诸佛胜妙戒
增长众生清净心
常为诸佛所护念
当净其意如虚空
常行清净菩提道
愿得端严相好身
常行清净菩提道
而兴广大慈愍心
常有欲以观其窍
应无住而生其心
朝夕香花传法宝
晨昏钟鼓祝皇图
潮声自演大乘法
塔影常圆无住身
成就甚深平等忍
增长如空大智心
吃亏者岂无大肚
笑杀人不肯回头
尺水丈波无地主
五山十刹有吾家
出生无上菩提树
长养最胜智慧门
除灭一切嗔恚毒
令生无量欢喜心
处处无非菩提海
山山尽是普陀崖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春梦有时来枕畔
夕阳依旧上帘钩
春秋阅尽水长冷
风雨到来山欲飞
慈颜一笑了千事
大肚三通行万船
此间要全不见我
以后莫错举似人
此乃能入如来智
而不生于取著心
此事有无须问狗
当人杀活莫争猫
从无字中下注脚
在有力处打转身
翠柏苍松皆真性
云行水流亦禅机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流水是禅心
翠竹黄花皆佛性
白云红树尽禅机
翠竹黄花谈般若
白云芳草悟禅机
大悲哀愍救一切
妙音演说遍十方
大大肚能容万物
微微笑看破群生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大肚皮包藏古今
一笑后渡灭人天
大肚皮包藏今古
一笑后度灭人天
大肚中包藏世界
一笑后吐出乾坤
大观自合难为水
小醉谁云不是禅
大护法不见僧过
善知识能调物情
但去展手全遮却
不待掀眉早放开
但有袒怀大欢喜
不嫌成佛后如来
但有言抛于背后
为无眼摆在面前
但愿普与众生乐
未曾暂起戏论心
但做得来皆事业
若推不去即因缘
当下机能收能放
末后句是有是无
到别处不得错举
在此间果是难瞒
到此方知官是梦
前身安见我非僧
到此即空还即色
迩时宜雨亦宜晴
到此已为无俗虑
上来自觉有天然
得佛究竟诸安乐
起深清净大慈悲
得入普贤深行愿
常放智日大光明
登峰始识天台寺
入室还寻智者龛
谛观诸法真实性
不起凡夫染污心
调伏众生无懈倦
觉悟法性如虚空
掉棒莫惊瞌睡虎
渡江须用没毛驴
定中金磬天边落
悟后云关夜半开
东林香积寻源远
慧海慈航得意游
度脱一切众生海
得成最上世间灯
渡人不需仙与佛
济世只在真和善
断岩虽是偏多雨
破衲从来不畏风
对古佛原无鼻孔
尽大地是只眼睛
恶水泼来浇滑喘
寒冰嚼去暖枯肠
而于诸有无行著
为度众生普现身
二十年中除粪子
千重岭外打柴人
发心愿得无师道
为众能开甘露门
法法须通无我法
空空莫学有心空
法身示现无真实
慈心普遍等虚空
法性真常离心念
佛眼广大如虚空
翻经留作将来眼
问法能空现在身
凡有言皆说家丑
必无路才是吾宗
凡有言总是魔说
若无棒难见吾宗
饭里有沙需细嚼
水中无骨莫横吞
梵纲庄严含万象
月轮清净印千江
方便门中旁瞥去
獦狙队里活拏来
方便随宜而化度
利乐平等无怨亲
方山塔影屏红日
古寺钟声隐翠林
放大光明令觉悟
离诸热恼恒清凉
放下罢一丝不挂
看起来万法皆空
放下时何物是我
担取去那个为谁
放下时无些气息
举起处有个拳头
分别世界诸法相
安立众生净戒中
风动香烟浮绮阁
月移花影上雕檐
风来碧柳摇宫线
日晃金轮见佛光
风敲竹户茶初熟
月到山门僧未归
风雨百灵朝梵刹
乾坤一柱奠岩疆
风雨春秋石生灵
烟云岁月禅入心
风云过眼浑无住
水月盟心道自修
佛本心中何所求
路在脚下无须觅
佛道不从心外觅
禅机但向静中参
佛恩高厚宜曰载
法旨渊深首赞阿
佛法能破愚痴暗
学佛点燃智慧灯
佛光普照十方界
法雨均滋五性根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福德如空无有尽
佛境甚深难可思
福德如空无有尽
大悲念物靡不周
福地洞天藏古寺
桃花仙源现今朝
福基始得静中悟
善果须以心上培
甘露瓶中荣宝树
慈云座下锡祥麟
高卧白云世味淡
静依紫竹尘情清
供养一切诸佛海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期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2、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理解心,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3、为了得到幸福,非得从亲自去找幸福开始不可。凡事顺遂并非就等于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许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4、懂得利用时刻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5、龙要游到大海里应付猛浪,才能活动自如;狮要跑到山林里击败群兽,才能展现英姿;鸟要飞到虚空里理解挑战,才能学会遨翔;人要走到社会里承担考验,才能快速成长。
6、目中有人助缘多,口中有德福报多,耳中清净和谐多,心中有佛欢喜多。
7、死,要死得有价值;死有重如泰山,有轻如鸿毛;活,要活得有尊严;活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
8、事,无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尽到己责;人,无法要求『万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担当。
9、牙齿以坚硬易毁,故圣贤贵柔;刀刃以尖锐快摧,故圣贤贵浑;神龙以难见称瑞,故圣贤贵潜;沧海以汪洋难量,故圣贤贵深。
10、信其言,不察其行,是智者之愚;信其行,不察其言,是愚者之智;察其言,亦察其行,是智者之智;不察言,亦不察行,是愚者之愚。
11、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12、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
13、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纳不喜爱的人;在做人方面,须具备谦虚卑下的心;在事业方面,要有舍我其谁的愿力。
14、为人父母,要心甘情愿养育子女;为人师长,要心甘情愿作育英才;(经典语录)为人学生,要心甘情愿承受教诲;为人子女,要心甘情愿孝养父母。
15、随缘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珍惜当下;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16、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使人生充满生机。
17、养生之道,在于吃得
18、优秀的演技,来自演员认真领会主角的内涵;丰富的生活,务必自己发奋体证生命的好处。
19、敢于发问,问出智慧;长于听闻,闻出对话;善于沟通,谈出共识;勇于思考,想出创意;受于锻链,磨出实力;安于静修,修出道德。
20、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21、能勤,时刻自然比他人多;肯动,空间自然比他人广;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
22、为了完成自己,任何考验都得忍受;为了解决纷争,任何职责皆得担当。
23、用智慧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
24、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主,才能立处皆真;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25、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务必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26、交友以无
27、生产好似摇钱树,节俭犹如聚宝盆,勤快能换万担粮,用心拥有全宇宙。
28、用兵择其勇,用人择其才,用理择其道,用钱择其德。
29、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
30、人的潜质在发奋中能够增加,人的学问在虚心下能够进步。
31、人生之大病,不在无用,而在无明;事业之成功,不在学历,而在学力。
32、不择细流终成海洋,不辞土壤终成高山,不耻下问终致渊博,不饰过失终达善美。
33、人生中,感动是一时的,感恩是一世的;荣耀是一时的,影响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时的,成就是一世的。
34、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35、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36、布施能够种一收十,持戒能够三业清净,忍辱能够自他得益,精进能够无事不成,禅定能够身心安住,智慧能够洞察秋毫。
37、安排自己能获得快乐,充实自己能获得知识,掌握自己能获得平安,创造自己能获得成功。
38、为了体验人生,应以道德严律人格;为了追求学问,应以智慧扩充心光。
39、做大事要有魄力,做小事要能细心,做难事要肯忍耐,做善事要求无相。
40、只要耐烦有恒,时刻的浪潮会将小人物推向时代的前端;只要脚踏实地,历史的巨手会将「小」因缘聚合成丰功伟业。
41、『学习吃亏』能养德,『人我互调』能慈悲;『当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乐。
42、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好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好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就应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43、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44、做人要和滚雪球,愈滚愈有人缘;做事要如织锦绣,愈织愈有成就。
45、万法相互缘起,世事不必强求;只要因缘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46、以
47、会读书不如会读人,会读人不如会识人,会识人不如会用人,会用人不如会做人。
48、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49、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50、皈依三宝是平等的精神,正因生佛一如,无高无下;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正因不侵犯人,彼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