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王阳明名言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散文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言中写道:“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守仁)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无法比拟的。“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叠起一座高峰,比之汉唐绎学的理论思辩方面,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而阳明之学则是中国儒家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梁启超称王阳明“是一个豪杰之士”,是因为他在程朱理学笼罩一统天下,以极大的勇气,挺身而出,用“心即理”的学说之与抗衡,以“知行合一”理论戳穿了那些道貌岸然的理学家。他的新说,对当时社会,“像打一药针一般,令人兴奋”,“吐出很大光芒”。
王阳明的这一观点像极了上面贝克莱的观点——存在即被感知。看见花时,感觉到了,花就存在;没有看见时,感觉不到,花就不存在。但是,两个人还是有所区别的:贝克莱是要通过“存在即被感知”这句名言解决认识论问题,到最后,为了保证物的存在,贝克莱还不得不搬出了上帝来保证外物的存在。王阳明不同,其“心外无物”说的是意义问题,和维特根斯坦的“世界的意义在世界之外”近似。也就是说,“心外无物”是指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不致“良知”,外在世界尽管五彩缤纷,但对我毫无意义可言。就当你未见到那个美丽的女子时,在你心中那个人便根本不存在,只有你见到她,那美丽才会呈现于你眼前,于你而言才会具有意义。先生说致良知,良知在于我们的`本心,与龙场悟道一样,你未见龙场之时,世界于你只是狭小的周围一圈,当你来到深山自然之中,心会变得与自然一样广阔,便能窥见更多的真理。
篇二:王阳明名言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3、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
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6、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于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8、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9、大批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10、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11、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2、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3、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4、知行合一。
15、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
1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7、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篇三:王阳明至理名言
1、“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8、“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9、“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0、“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名言。
12、“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篇四:王阳明最经典名言名句
1、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传习录》
2、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 《传习录》
3、 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4、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
5、 破山中之贼,易 破心中之贼,难 ——王阳明
6、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
7、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
8、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 《传习录》
9、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 《传习录》
10、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王守仁
11、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
12、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13、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守仁
14、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守仁
15、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
16、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王守仁
17、 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
18、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19、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
20、 为学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
2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23、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4、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
25、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2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 《传习录》
27、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王阳明
28、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王阳明
29、 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王守仁
30、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王守仁
31、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32、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 ——王阳明
33、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王阳明 《传习录》
34、 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 ——王阳明 《传习录》
35、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36、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阳明
37、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 ——王守仁
38、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 《泛海》
39、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 《传习录》
40、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 《传习录》
41、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王阳明
42、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43、 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王阳明 《双峰》
44、 君子诲人不倦,而师道必严 ——王守仁
45、 圣人处此更有何通? 圣人会怎么做? 圣人会怎么做? 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况下,如此问自己。 ——王阳明 《王阳明》
46、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 《传习录》
47、 心即道 道即天 知心则知道 知天 ——王阳明
48、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阳明 《大学问》
49、 “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
50、 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王阳明(闪点情话网)
51、 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 良知二字是参同。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2、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 《传习录》
53、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 《传习录》
54、 俯仰天地间,触目俱浩浩。箪瓢有余乐,此意良匪矫。 幽哉阳明麓,可以忘吾老。 ——王守仁 《读易》
55、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 亦谬乎? ——王阳明
56、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 《传习录》
57、 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王阳明
58、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王阳明
59、 天理即人欲 ——王阳明
60、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王阳明
61、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王阳明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62、 勿忘勿助 必有事焉 ——王阳明
63、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王阳明 《传习录》
64、 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 《传习录》
65、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王阳明 《传习录》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智能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最美。
巧言不如直到。——郑德辉
美好的东西时常是由于它是真诚的。——罗兰
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斯大林
受惠的人,必须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则不可记住它。——西塞罗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金缨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幺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功劳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华卖给公司,留给家人的却是破铜烂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糊涂一点
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可怕的还不是孤独和寂寞,而是你不得不同你不愿意交往的人打交道。——何怀宏
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英)罗斯金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与人握手时,可多握一会儿。真诚是宝。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徐玮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三毛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公平和透明的领袖是无敌的。——周恩来
公平、公正,是这个世界一切正义和民主的基石。——华盛顿
当一个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这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爱默生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可惜人们却总把它和妄想混淆。——高瞻
做人有计划,人生有方向。——培根
理想可以让你花最短的时间,消耗最少的精力,走最长的.路。——罗曼·罗兰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而不是去逃避它。——比尔·盖茨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王进喜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十六计》
积小胜为大胜。——《孙子兵法》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孙子兵法·谋攻》
树挪死,人挪活。——中国格言中国格言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富兰克林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母昌德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中国民间格言
一盎司忠诚胜过一磅智慧。——戴高乐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最可怕的危险往往藏在最甜蜜的微笑当中。——培根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视祸于末萌。——《文选·钟会·檄蜀文》
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甚至可能引起一场毁天灭地的飓风。——现代格言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错了,还死不悔改。——萨克雷
用道理说话不如用能力说话。——丘吉尔
乱世用重典。——诸葛亮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经》
成功路上我们往往也会停留下来短暂休息,是为了更好的风雨兼程。——席慕容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傅玄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勇敢,所有的能力就都等于零。——爱默生
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哥尔斯密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约翰·菲希特
无形的枷锁比有形的铁链坚固得多,不打碎它,我们就永远也别想真正成功。——罗伯斯庇尔
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吧,就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炼。——约翰·马克斯韦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天上只会掉冰雹,不会掉馅饼。——林肯
与其在叹息中老去,不如在奋斗中牺牲。——罗伯斯庇尔
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大丈夫也!——韩信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拿破仑
上兵伐谋。——《孙子兵法·谋攻》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志不立,则天下无可为之事。——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