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驿站名言一
1、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2、我们离不开亲情,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颀长的绳线;我们依靠亲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环绕纠缠着竹节或篱笆;我们具有亲情,有如酷寒的小麦盖上了纯粹的雪被,温暖如春,幸福如蜜。
3、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的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轻易受骗和轻易满足的啊!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4、心灰意懒时,亲情是那给人以但愿的梅花,瞧到它,一睹破万难;心乱如麻时,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满意对劲时,亲情是那催人奋进的军号,听见它,一声震百里
5、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6、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
7、朦胧中感到父亲的关怀,徐徐的风儿撩起窗纱;隐约中听到母亲的叮咛,柔柔的雨儿爬上窗台。当我忧郁时,亲情给我安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快乐时,亲情给了我祝福。
8、面对失败和挫折,亲情是一剂良药,填补你那失落的心,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亲情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然后坦然面对,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奉承,亲情是一把锥子,刺破你那虚无的梦,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警示;面对烦恼和忧愁,亲情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然后平和释然这是一种境界。
9、亲情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抚育下,你才能安康成长;亲情是力道的源泉,在她的浇灌下,你才能强健成长。
10、亲情是最伟大的,不论你欢愉,懊丧,疾苦,徘徊,它永久悄然地走在你的路上,悄然地伴着你的终身。
11、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心里带来甜甜的滋养;亲情是一缕轻柔的阳光,让冰冻的心灵无声熔解;亲情是一个静静的港湾,让远航的疲乏烟消云集。
12、亲情是一件温暖的外套,是外套一抖行将脱落的纽扣;亲情是一张珍藏的唱片,是唱片上的一首老歌;亲情是一盏清心的茶,亲情是一只停电后的手电,只照亮别人,不照亮自己;亲情是一段骨肉相离的历史,西班牙、埃及与苏伊士,大陆与台湾;亲情是割舍不去的情愫,是义无反顾的追随,是壮士诀行时的依恋,是海枯石烂的诀别,是无需言行的默契......
13、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洁;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到达一种意境。亲情,生命永久的动力。
14、亲情,是一串挂在颈间的`钥匙,翻开的是一扇扇忧伤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浅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15、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16、心灰意冷时,亲情是那给人以希望的梅花,看到它,一睹破万难;心烦意乱时,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心满意足时,亲情是那催人奋进的号角,听见它,一声震百里。这就是亲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她都将永远陪伴着你。
17、亲情是什么?她是第一次的付出,但,又是永久的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
18、有位同学在做完这练习后这样写道:亲情真是一个难以言表的概念,也许因为我词穷,叫我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亲情真的有点......我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用自己富有色彩的语言,或真诚朴素的情感去描述亲情,但纵使我能写好多好多的句子,好美好美的词藻,却也无法表达出我对亲情的热爱,我想,只有以我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描述对亲情的感受,这才是我最要做的。
19、亲情是爸妈额上增加的鹤发,是爸妈眼中无限的关心和盼愿,亲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灯光,给你的无可替代的家的感受和温暖。是的,人间最美的感情便是人世的亲情
20、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
21、亲情是什么?她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但又往往是彻底的改变,是一种能改变十个月期望的力量,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
22、亲情是魂灵的圣火,在她的映照下,你才能事业有成;亲情是治疗伤痛的妙药,在她的安抚下,你才能百痛全消。鸟需求蓝天显示英姿,蛛需求编网横行天下,而人需求亲情来维系终身。
23、亲情是甜美的乳汁,抚育我们成长;是敞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顺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峻厉的责罚,催促我们改错。
24、建立和巩固家庭的力量--是爱情,是父亲和母亲、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相互之间的忠诚的、纯真的爱情。
25、亲情是什么?她是思念起始,但,又没有终点,是一种对家的留恋,一种对团圆的渴望。
26、老伴辛苦了!真是年轻的夫妻,老来的伴。年轻时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老了相互扶持,相互依偎,相敬如宾。但愿有生之年健康平安!今生今世幸福。
27、当我忧伤时,亲情给我抚慰;当我迟疑时,亲情给了我鼓励;当我欢愉时,亲情给了我祝愿。
28、心灰意懒时,亲情是那给人以但愿的梅花,瞧到它,一睹破万难;心乱如麻时,亲情是那释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满意对劲时,亲情是那催人奋进的军号,听见它,一声震百里。
29、亲情是长白山顶的积雪,简练却永久;亲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温顺却又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夕照,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恍惚却又隽永。
30、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虑,留下高兴;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亮。
31、亲情,不论何时,不论何地,她都将永久陪同着你。
32、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它,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论你身在何方,它老是紧紧牵着你的手。
33、亲情是雨后的那滴甘露,滋润了原本贫瘠的土壤;亲情是破晓的那声鸡啼,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亲情是汪洋大海上的那叶小舟,拯救了挣扎着在其中的人们;亲情是漆黑港口的那盏孤灯,希望着那返航的人们;亲情是阳关古道上的那个驿站,亲切着那浪迹的游子。亲情如良药,可以治愈你受伤的伤口;亲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亲情如影子,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总是无怨无悔的伴你一生
34、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是什么样子;亲情是无偿的,没有人会让你为此付出钱物;亲情是无价的,世上没有什么事物的价格比得上她;亲情是无私的,世上没有东西比她更能牺牲自己;亲情是无尽的,你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他的存在。
35、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在每个匆忙的身影背后,父亲关爱的目光越来越远,母亲熟悉的话语渐渐淡忘,在你身心疲惫的时候,驻足下来,读一读书中的温情故事,你会有感动的心跳。
36、亲情是雨,带走烦燥,留下轻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愉快;亲情是太阳,带走黑暗,留下光明。亲情是最伟大的,不管你快乐,沮丧,痛苦,彷徨,它永远轻轻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着你的一生。
37、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38、昏黄中感应父亲的关心,缓缓的风儿撩起窗纱;恍惚中听到母亲的丁宁,轻柔的雨儿爬上窗台。
39、假如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假如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假如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40、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4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亲情驿站名言二
1:亲情是雨后的那滴甘露,滋润了原本贫瘠的土壤;亲情是破晓的那声鸡啼,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亲情是汪洋大海上的那叶小舟,拯救了挣扎着在其中的人们;亲情是漆黑港口的那盏孤灯,希望着那返航的人们;亲情是阳关古道上的那个驿站,亲切着那浪迹的游子。亲情如良药,可以治愈你受伤的伤口;亲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亲情如影子,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总是无怨无悔的伴你一生。
2: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3:亲情是航行中的一道港湾,当我们一次次触礁时,缓缓驶入,这里没有狂风大浪,我们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修补创伤,准备供给,再次高高扬帆。
4:亲情,灿烂的花朵,芳香四溢,浸人心脾;亲情,晶莹的露珠,美丽纯净,招人爱怜;亲情,皎洁的明月,素雅静谧,柔和诱人!
5:亲情是雨后的那滴甘露,滋润了原本贫瘠的土壤;亲情是破晓的那声鸡啼,唤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亲情是汪洋大海上的那叶小舟,拯救了挣扎着在其中的人们;亲情是漆黑港口的那盏孤灯,希望着那返航的人们;亲情是阳关古道上的那个驿站,亲切着那浪迹的游子。亲情如良药,可以治愈你受伤的伤口;亲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亲情如影子,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总是无怨无悔的伴你一生.
6: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7:这种亲情,让我们魂牵梦萦;这种亲情,让我们感动得无地从容。
8:亲情是多么可贵,正是它让我远离世界的孤独、悲凉与困苦。
9:都怪亲情那么绵延,都怪我过于迷恋,才会一度陷入爱的漩涡。怎么隐藏我的悲伤,在离开他们的时候,爸爸的幽默风趣,妈妈的善解人意,姨姨的温柔体贴,一切的一切,都会常常浮现在眼前。眼睛里,时不时地泛起一层不知名的白色液体,这也许就是亲情的魔力。
10: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11:亲情是荒寂沙漠中的绿洲,当你落寞惆怅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已是满目生辉,心灵得到恬适,于是不会孤独。便会疾步上前,只需一滴水,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漫延心中。
12:如果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情亘古不变,那一定是亲情;如果说这人间只有一份爱不求回报,那一定是亲人的关爱。"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是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给孩子留在手机上的短信。在生活中,也许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会像这条短信后面的故事那样催人泪下,让人刻骨铭心,但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动。
13:亲情有时就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我终于明白了,亲情是无私的,亲情是温暖的,亲情是伟大的,得到爱的人是幸福的,付出爱的人是伟大的!亲情的流露无需理由,无需驱使,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自然地体现出来,为人们所感动,所珍惜。也许,我发现得太迟了,但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已经发现了的亲情,让亲情伴随着我成长。
1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5:亲情能点燃生活的希望,为我们撑起心灵的蓝天;它是一种沾了点汗、湿了点泪、带了点痛的,是一种平凡而伟大的美丽。
16:亲情是无私的,是永恒的,是博大的,亲情的力量更是无限的!
17:即使景再好,情再深,呼朋唤友或树仇立敌,再怎么投入,若注定无福消受,所谓良辰美景也不过是一场镜花水影。
18:因为亲爱,总有一份感动在怀。
19: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是什么样子;亲情是无偿的,没有人会让你为此付出钱物;亲情是无价的,世上没有什么事物的价格比得上她;亲情是无私的,世上没有东西比她更能牺牲自己;亲情是无尽的,你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他的存在。
20:亲情是什么?亲情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嘱咐,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来"的思念,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守候。
内容预览:
诗四首·综合能力测试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荒秽()荷锄()候骑()燕然()
荆门()帘旌()徙倚()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0分)
1.荷锄:
2.草木长:
3.荒秽:
4.凭危:
5.征蓬:
6.长河:
7.大荒:
8.仍怜:
9.夕阳迟:
10.徙倚:
三、文学常识填空(24分)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字,世称,
本诗作于诗人的第二年,选自《________》。
2.《使至塞上》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朝著名(派别)诗人,与并称为“王孟”。本诗选自《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诗人。字,号,有之称。本诗选自《________》。
4.《登岳阳楼》的作者是,朝诗人。字,号。本诗选自《___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16分)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渡荆门送别》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用拟人手法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
________”。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4.《登岳阳楼》表达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诗中“,”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五、选择题(每题4,共16)
1.对《使至塞上》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首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的路程去向。
B诗人用“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初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雄心。
C第三句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奇特壮丽的景色,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D整首诗叙事与抒情结合,而作者的情感却在事件和景物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使得事、景、情融为一体。
2.对《渡荆门送别》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C.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D.这首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五言律诗,从体裁上说是思乡诗。诗中不是写诗人离开故乡的不舍,而是以故乡水为抒情主体,描写其万里相送的情谊,使游子对故乡之思倍增。
3.对《登岳阳楼》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风飘絮()秦hui()夜泊()夜阑()寥落()惶恐()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4.诗句默写。(4分)
①感时花溅泪,。②,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3分)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2分)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分)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3分)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2分)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3分)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和。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这首诗是一首言诗。(2分)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2分)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诗人情不自禁吟丁这首七绝。
17.贯穿全诗的线索是。(2分)
1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相呼应。(3分)
19.“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夸张。(2分)
2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3分)
21.“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3分)
2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3分)
23、片断写作练习:(40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古诗四首》参考答案
A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而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一语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4.下面对诗文内容,写法理解不正确的是(D)
A《登岳阳楼》背景是靖康之变,诗人凭栏吊古,抒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诗歌气象开阔,苍凉悲壮,堪称杜调。
B《归园田居》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其实是传达出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愿,也流露出诗人淳朴率真的生活情态,是五言古诗中的精金良玉。
C《渡荆门送别》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D《使至塞上》以简练的笔墨写了出使边塞的经历,诗中所写景物,极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无近景)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归园田居》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句以极富诗意的笔法写出诗人早出晚归、不辞辛劳的形象。(√)
2.《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现了诗人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3.《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一幅水中映月图,一幅天边云霞图,让人感受到了江上的美景。(√)
4.《登岳阳楼》中“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表达了诗人三年多来,辗转万里,备尝艰辛的无限感慨。(√)
七、拓展延伸(22分)
(一)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中有两个字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春天山花怒放的勃勃生机,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2分)“欲”和“燃”。
2.仔细品读诗歌,说说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3分)
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散入春风满洛城”中的“散”改为“传”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因为“散”是均匀遍布,写出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传”字没有这个表达效果。
(三)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3分)
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分)
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描写云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
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别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描写亲情的唐诗宋词经典语录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拓展延伸】
唐诗宋词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轻吟浅唱,寻根问祖、念旧怀乡更是古今游子吟唱不尽的不变主题。怀乡是世间最为朴素真挚的情感,我国古代数不尽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思乡念亲的诗词佳篇,以细腻的感受力以及超凡的想象力展现诉不尽的相思别离之苦,道不尽的怀乡羁旅之愁。
离家在外,最能牵动游子乡愁的就是异地他乡新奇的自然景致,如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北方诗人,曾长期游历南方,为清丽秀美的江南山水所吸引,此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之时,面对江南美景,水路孤舟、残夜归雁,诗人心底的羁旅之愁齐涌心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与江上春气回转的细微讯息,将大自然拟人化,生动有趣地表现出昼夜更迭之时江南景致的蓬勃生机,感慨流年消逝却无哀伤凄婉之意。“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归雁捎书、问句结尾,表现作者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深情。
除了异地新奇的自然景致能够引发诗人的乡愁之外,节日往往是引发怀乡之思的一个重要诱因,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传统佳节本是亲朋好友相聚之时,独在异地的乡思更为深切,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诗人时年十七,本应全家团圆登高游乐,却独自在长安谋取功名。“独”“异”质朴而真切地写出作客异地的漂泊之感,身处繁华帝都的孤独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作客异地的思乡之情在平时不易显现,一旦遇见“佳节”便易引发,“倍”字质朴准确地概括怀乡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故乡的兄弟重阳登高遍插茱萸之时,却发现诗人不在游玩之列。诗人似乎更关心兄弟们的缺憾,自己独在异乡成为异客并不值得过分诉说,此为新颖曲折之处。这首七绝短小,语言质朴却道出佳节思亲的真挚感受,是怀乡诗中七绝精品。
明月是古代诗词中思乡的经典意象,如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皓月当空、孤寂凄清之时,牵动诗人的无限乡思。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月色如霜,思念故乡而黯然神伤。笛声亦是牵动诗人怀乡思绪的重要因素,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春夜之中悠扬的笛声忽而传来,“暗”字有断续隐约之意,似在拨动诗人的离愁思乡之苦。笛声“散入春风”传遍洛阳城,诗人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笛声的无处不在,思乡愁苦无法释然。诗的后两句“折柳”出自《折杨柳》曲,随风而来的《折杨柳》曲风伤离惜别,哀怨婉转,愈加引发客居洛阳的思乡之情。于是在诗的最后用反问的形式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家园的思念之情,令人回味无穷、情真意切,引发无数读者的强烈共鸣。
思乡诗除了表达个人思乡之愁外,也曾与亡国之恨交织相生,其中以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为最高,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后主被俘囚禁时所作,“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应欣喜却有前途迷茫之感,进而引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物是人非之感。上片触景伤怀,怕见春花秋月、追忆故国的美好生活,“不堪回首”字字滴血,委婉写出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结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以流水来比喻满腔的悲怆,愁苦绵长、无边无际、无休无止,悲哀至了极点,表现对故国家园的无限思念,也因此被称为后主的绝命之词,家国愁思的巅峰之作。
怀乡诗词的'作者或为游历天下,或为寻求功名,或为公务。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陕西守边多年,以边塞生活入词,描写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将士的家国情怀,意境较为壮阔,情感深沉。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的上片是从戍边将士的角度,描写塞外秋色与军营中的特有景象。衡阳雁去气候苦寒,军营号角四面响起,无边的山峰夕阳西照,城门紧闭的孤城,呈现出一种边塞所特有的旷远苍凉、雄浑悲壮的氛围。词的下片转入对将士内心的刻画,“浊酒一杯家万里”点明将士久戍思乡,却因边患未除而欲归不得的茫然。“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寒夜中羌管悠扬入耳,激起将士无限的思乡之愁,滴下征夫之泪。满地白霜与满头白发相映照,表达了将士思乡爱国的无限深情,悲壮凄凉。
唐宋时期是我国诗词发展的巅峰之期,先人们擅长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思乡愁绪、别离感伤。现今撷取几首精品佳作小作分析,试图寻觅古人因时感伤、睹物思乡之情绪,体味他们对故乡亲友的无限眷念,期求能做一个跨越千年时空的知音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