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一切皆为虚幻。
1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12、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14、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5、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1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7、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8、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19、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0、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1、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2、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23、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24、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25、应作如是观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7、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28、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0、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3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3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4、夸奖我们,赞叹我们的,这都不是名师。会讲我们,指示我们的,这才是善知识,有了他们我们才会进步。
35、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3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7、慈悲是真正的爱情,永恒不变。
38、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39、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40、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41、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8、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禅语禅心
1、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2、梦想是一个幸福的念想,想着想着就快乐了,它执着地立在那里,是生活的一个界标,代表着活力与向上。
3、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4、活着的气度是昂首挺胸,独立寒冬,面对漫天大雪,而巍然不动的英雄豪情,是酷暑三伏,雷雨交加,坐于书房,面不改色,挥笔题书的那份悠然宁静。
5、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6、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7、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8、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9、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0、聪明之人,一味向前看;智慧之人,事事向后看;聪明之人,是战胜别人的人;智慧之人,是战胜自己的人。
11、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2、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3、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1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5、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6、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7、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18、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19、人与人之间的很多矛盾都是从傲慢中来的;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高明,比别人更有见识,比别人更正确,于是相互轻视,矛盾也就逐渐生起了。
20、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禅语禅心经典语录(二)
1、人生不是梦。若是梦,就怕梦醒了,人老了。人的不幸有千万种,而幸福的人只有一种:心境禅定,爱心无染的人。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平常心即是道。)
3、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4、佛陀: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么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君子相见,目击道存。(《黄龙慧南禅师语录》释: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君子相见彼此目光相接,便已默然神会,悟解佛道。)
6、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批评他人,更不要在背后说他人坏话。聪明的人是不会放松自我的,他们通过勤奋学习,使自己充满智慧。
7、将军的马寄养在禅院,对驴子十分傲慢,不久马病了,不能上战场,被卖到农庄拖粪车。禅师:不要因一时富贵而不可一世。
8、一人自命清高,看不惯尘世,找禅师诉苦,禅师:知道“水至清则无鱼”吗?美玉还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是大器,君子亦如是。
9、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10、譬如有人,渴乏需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11、跳蚤生活在狗身上,嗅到膻味跳上羊皮,却被厚厚的羊绒闷得无法喘气,最后被饿死。禅师:下决心前要对事物深入研究。
12、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13、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4、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15、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16、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欢欢喜喜,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卜问卦,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做主。
17、食物是用来吃的;东西是用来用的;音乐是用来听的;经典是用来实践的。凡是错用经典,便是辱没了经典神圣。
18、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19、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20、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情会招来大灾祸。
21、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22、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解:一切含有灵性的众生,从无始到现在,被无明遮蔽,迷惑自己的真心,反认自己是物体。
23、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24、禅院附近小水坑里的青蛙不愿搬到池塘去住,结果被过路的车轧死了。禅师:不图变迁,会为旧环境所困扰,修行亦如是。
履净法界
护胜善根
去实不去
生决定生
人间佛地
世外人家
入深法界
获胜善根
入一切智
升无上堂
入真实慧
得坚固身
入诸佛位
至涅槃城
三心彻悟
一念回光
善悟无碍
永得大安
舍离众恼
成就佛身
深入佛智
得预法流
甚深功德
无上清凉
升无上道
得正法流
生命是缘
存在即佛
受出家戒
发菩提心
说甚深法
升无上堂
所行无碍
以法自娱
体解大道
饶益众生
天台教观
普摄群机
往生极乐
超脱红尘
维善为宝
无欲则刚
行修于乱
性磨于利
言深不传
行极反异
永持梵行
勤修善根
月明如昼
色即是空
证菩提道
得坚固身
至法彼岸
长佛善根
众德悉具
大悲所熏
住深法性
得上善根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安住平等相
广发大悲心
安住真如地
普照智慧灯
百福庄严相
一心安乐行
本来无二语
何处有单传
本来无一物
何处觅三心
本来心是佛
究竟我为谁
碧螺澄法雨
绿树荫清泉
遍知一切法
为世大明灯
不伐有巢树
多移无主花
不敢牵牛鼻
还须据虎头
不歌皮袋子
要咬铁馒头
不可得思议
如何获圆通
不陟高寒处
安知天地宽
惭愧为深堑
智慧如金刚
禅林心常踱
贝叶意时读
禅林心神隐
灵泉意气通
禅心澄水月
法鼓聚龙鱼
禅意庭前柏
诗情雪里梅
长养功德藏
具足智慧身
长养智慧树
开发菩提门
常持清净戒
应生欢喜心
常获诸佛法
恒涂净戒香
常乐寂静法
而行慈悲心
常为佛所护
但以智可知
常饮法甘露
安住宝莲华
常住于寂静
而有深慈悲
成就此功德
早种诸善根
成就功德海
具足智慧身
持戒不放逸
了身如虚空
持戒到彼岸
说法度众生
崇寿前朝寺
栖心古道场
除灭世间想
了达诸法空
除灭虚妄倒
具足智慧明
处尘能不染
学道有何难
处世而不住
见心无所生
春山含祖意
秋月印禅心
慈悲甚弥广
智慧不可量
慈悲依智慧
清净如虚空
此间阿刺刺
何处不闻闻
大慈念一切
慧光照十方
大道归自然
法相生如来
大悟本无言
真禅岂有径
大愿悉成佛
百福自庄严
但知不借借
何用纳些些
当到功德岸
普出爱欲泥
当令众生喜
能报大师恩
当令诸佛喜
普顺众生心
当示于正道
普摄诸群生
当为世依救
普放智光明
当修功德海
永离贪著心
当知法无我
应以戒为师
当知心是佛
惟爱道为师
当知心是佛
常以戒为师
到佛功德岸
为世大明灯
到佛功德岸
照世圆满灯
到江吴地尽
隔岸越山多
得授菩提记
安住广大心
登菩提之道
入解脱之门
定光澄月相
慧海涌潮音
度脱众生海
满足大愿云
而无众生想
常行大慈心
二边皆舍离
一念得菩提
发心求正觉
忘己济群生
法法何曾法
林林不是林
法界无分别
佛智同虚空
法身千嶂月
闻性一声钟
法云雨甘露
净戒为涂香
方便行于世
寂静调其心
风来花拜佛
云去树参天
风云观世态
水月证禅心
逢人觅佳句
对境话禅机
佛从何处觅
道在此中求
佛法谈三世
人生梦一场
佛缘只可遇
真如岂能求
高峰停落日
流水和疏钟
个中无前路
当下有全提
根深即果茂
源远而流长
供佛令欢喜
知身如虚空
谷静风声细
门空鸟语稀
观察真实义
建立智慧幢
观佛无厌足
闻法悉受持
观色如聚沫
持戒为妙香
观身本无我
念佛乃是谁
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
合掌存禅悦
洗心仗智泉
湖山供啸傲
风月助吟哦
花含春意洽
石戴古皱奇
慧眼见一切
妙音满十方
击无上法鼓
利一切世间
即发弘誓愿
普放净光明
疾入大智海
当听妙法云
既无心意识
那有去来今
见无相之相
论不空之空
健行乾不息
逊志益无疆
皆以无为法
当生如是心
解彼真实性
得佛智慧光
锦囊包粪橛
茅户挂珠帘
精勤持净戒
慈悲度众生
净地何须扫
空门不用关
境寂闻天籁
心空转法轮
静念千声佛
闲看数卷经
静神能养气
学佛可修心
具一切功德
得无上菩提
具诸功德藏
起大慈悲心
据令由来险
投机不在多
客影云边去
僧语松下来
空门随客缘
钟声入佛心
冷冷清清雪
茫茫渺渺峰
离闇趣明正
除热得清凉
离一切分别
得无上菩提
立志如大山
种德若深海
丽华庄宝相
湛日朗心珠
两浙三摩地
四明选佛场
了了无遮念
空空不染心
了世皆如梦
见心无所生
令除烦恼热
悉发菩提心
梦幻元无壳
虚空亦是尘
面前无铁壁
脑后有金钟
妙智清净日
大悲圆满轮
灭除一切苦
圆满无上悲
灭诸烦恼患
放大清净光
莫看仙人扇
须抛自己梭
能成平等智
恒起大愿心
能灭众生苦
为兴大法云
能说真实义
为观智慧灯
能随诸佛教
普顺众生心
能消诸渴爱
当作世光明
能与清净眼
为现智慧灯
平等观诸法
悲心救世间
瓶中杨柳绿
座下莲花香
破诸烦恼障
照以智慧光
蒲牢鸣百八
座梦醒三千
普入于法界
开悟诸群生
普雨润大地
如月行虚空
其心大欢喜
于世起慈悲
其心得安隐
有苦皆灭除
其心无染著
如法而了知
其心无所著
诸佛常现前
其心无厌倦
于世起慈悲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樵语落红叶
经声留白云
亲近善知识
回向大菩提
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瞋痴
情将物外适
道与古人期
泉声得清净
山色观庄严
饶益一切众
圆满无上慈
人过大佛寺
客上天然居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如风游虚空
所行无障碍
如梦不真实
舍我而修行
入一切智藏
度无量众生
入于真实境
照以智慧光
三思过有限
一笑益无垠
僧心共佛老
人情随财浓
山高流水远
寺古白云深
山河天眼里
世界法身中
山行天地气
水藏日月光
山中藏古寺
门外尽劳人
善入音声海
坚住菩提心
舍慢持净界
以法化众生
身自持净戒
我常修大慈
深入智慧海
普游解脱门
甚深智境界
无碍妙光明
诗意窗前月
禅心雨后山
石上留天语
钟声洗佛心
时时能修行
处处可成佛
是不响山谷
非有相道场
是僧皆佛印
无客不东坡
是一原非一
无为便有为
树色浮空翠
花香入阁清
水净月孤圆
山空云自在
水清鱼可数
恬静色皆空
水绕禅窗静
花开佛国香
思议莫能及
光明无有边
寺古烟常锁
僧老语多奇
寺空叶落紧
云深客来稀
寺临三佛地
门拥七浮图
寺小藏宋额
松古忆唐僧
寺小通幽处
山矮得旷观
速入如来地
普游解脱门
速入如来地
普演广大音
随应演妙法
平等施众生
谈经见佛理
对月证禅心
体相无所有
光明弥不周
天童第一座
日本画圣僧
铁丸才咬破
银碗又盛来
退后一步想
能有几回来
万山排紫绿
一室贮清虚
往生佛国土
普放智光明
微妙难思议
清净如虚空
为发大悲意
能建正法幢
未曾有苦恼
决定成菩提
我不向你道
谁能白佛言
我性未曾有
智眼靡不周
无法向人说
将心与汝安
无尽智慧海
一切世间灯
无上慧坚固
功德华庄严
无上胜妙地
离垢清凉园
无我方为我
出世即在世
无有分别想
而行慈悲心
无有一切相
而兴大悲心
悟空诸相寂
对佛一灯明
悉离有无相
普游解脱门
香云自山起
花雨从天来
消竭爱欲水
出生智慧华
消竭烦恼海
增长福智芽
心静风浪平
色空天地宽
心生大欢喜
佛放净光明
心识犹如幻
色相无有边
兴法南北寺
教滋东西方
兴云注甘泽
忘己济群生
巡行东西南
护持佛法僧
烟火香里人
慈悲声中主
言必不虚妄
心离于有无
演说于妙义
长养诸善根
要参活罗汉
须买死猫头
一佛一世界
三摩三菩提
一花一世界
千叶千如来
一心求佛智
平等行世间
一宗彰唯识
三塔耸云天
已证如来智
勤行广大慈
饮诸佛法海
放大智慧光
应生大喜跃
专向佛菩提
应识身非我
恒思利及人
永绝诸戏论
念报于佛恩
犹如梦中事
却来观世音
有本如是者
知几其神乎
有法知不染
无言谁当酬
有声底无响
至独者不孤
有无量自在
入不二法门
有相皆虚妄
无我即如来
于法得自在
知身如虚空
与世为依怙
如日处虚空
语言无所著
智慧不可量
玉池通法界
泉水印禅心
欲解众生缚
当成三界师
欲满诸佛智
普顺众生心
欲满诸佛智
能发大悲心
欲为诸法本
心如工画师
圆满法界月
清凉功德池
远离烦恼垢
增长菩提心
远离开身相
安乐诸世间
远离一切有
圆满无上悲
远离于众相
愿度诸群生
远离众生相
发起菩提心
远离众生相
具足大悲心
远离诸妄想
随顺于众生
云龙远飞驾
天马自行空
在欲而无欲
居尘不染尘
则能入佛境
不着于世间
则悟甚深法
而兴大悲心
增长诸功德
成就大菩提
真知出实践
妙理贵躬行
知足心常乐
无私梦亦安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智慧善分别
音声非如来
智身无所著
世间唯假名
众德皆圆满
八表同欢康
诸佛等慈父
人命如电光
诸佛恒护念
百福自庄严
诸佛所称叹
八表同欢康
竹影时临案
涛声欲上楼
住一切智树
建无上法幢
住于清凉慧
永离烦恼身
自性无所有
智慧靡不周
自性真清净
诸法无去来
1.
2.
3.
4.
5.佛语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