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了不起的女孩沈思怡的语录 正文

了不起的女孩沈思怡的语录

时间:2025-05-13 02:44:38

了不起的女孩

1992年的一天,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五十多位孩子,他们个个身患绝症却表现非凡。他们是应邀来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的。活动的发起人亨利·兰伍福斯看到眼前那件精致的礼物,几乎惊呆了。

这是一件意蕴深刻的剪纸作品:它以地球为背景,以剪出的小花作经线,用橄榄枝作纬线,中间的米老鼠捧着一颗有英文“LOVE”(爱)字样的心。工作人员告诉亨利,这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中国女孩送给他的礼物。

这名小女孩就是西安一所小学的三好学生李欢。

李欢患的是“肌肉营养不良症”,将会随着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爸爸妈妈对李欢很“残酷”。有一次,小李欢摔倒了,拼命扯着床毯却站不起来。妈妈铁着心没上前扶她一把,含着眼泪对女儿说:“我们的生命如果能换来你的健康,我们早就换了,可这不能。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李欢懂事地点点头。

上学后,李欢每年都是三好学生。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

由于肌肉萎缩,她写每个字都要使出吃奶的劲。别的同学晚上七八点钟就能完成作业,她常常十一点钟还上不了床。她从不要求老师和家长对她特殊照顾。

一次期末考试,她病重住进了医院。等打完针,退了热,人清醒了些,她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妈妈把课本念给她听。妈妈看着孩子虚弱的样子,忍不住说:“算了,我们不学了。”她躺在病床上吃力地摇摇头说:“妈妈,你念吧!我盼望病好的那天。将来我还要考中国最好的大学呢。”上学三年,李欢有一半时间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凭着顽强的毅力,她每门功课的`成绩都不低于95分。

1992年5月,国际慈善机构组织“给孩子一个世界”活动,向西安患绝症儿童发出邀请。但条件非常苛刻:被邀请者必须是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李欢获得了这份殊荣。

临行前三天,李欢用无力的小手紧握剪刀。她要用自己多年练出的一套出神入化的剪纸技巧,剪一份精致的礼物送给活动的发起者,带去一颗中国孩子真诚的心。

老亨利无法相信这件精巧的礼物,竟然出自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他走到李欢的轮椅前跪下,伸开双臂激动地说:“孩子,我能不能拥抱你?这样优秀的孩子,我从未见过。”儿童村的工作人员和来自世界各国的孩子都赞叹不已。老亨利命令在儿童村仅有的两根旗杆中,用一根专挂中国国旗,以表彰这位了不起的中国女孩——李欢

阅读思考:

1.女孩为什么会被称为“了不起的女孩”呢?

2.女孩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别开生面,抓住重点语段,巧妙安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尝试拓宽思路,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点燃学生表达的欲望,也让“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口语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以下就是笔者执教浙教版第十一册《了不起的女孩》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其实,还有许多人想了解她呢!这不,有位记者想写一篇关于李欢的报道,

很想采访熟悉李欢的人,你建议他该去采访谁?

生:(可以采访她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也可以是医院的医生、护士、病友,甚至是大会的发起人老亨利先生。)

师:大家说的真好,那我们就来个模拟采访吧!我是记者,你们就是熟悉李欢的人。愿意来试试吗?建议四人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个身份,一个事例,文中没有详写的内容,可以联想。

(学生积极性高涨,纷纷进行准备)

师:为了能使介绍成功,我们说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应该先向记者小姐问好。

生:说话的时候,声音应该响亮些。

生:别忘了说清自己的身份。

生:记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欢主治医生。她是我见过的最勇敢的孩子。她患得“肌肉营养不良症”是一种无法医治的绝症。每次大手术下来,那种痛苦连大人都忍不住,可李欢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过不了几天就要妈妈读课文给她听,还说自己将来还要考最好的大学!看着她,连我们大人都自叹不如。

生:亲爱的记者小姐,您好!我是李欢的'好朋友。有一天,我到她家去玩,看见李欢摔了一跤,可她不让妈妈来扶,而是自己艰难地爬起来。如果是我的话,我一定要叫妈妈帮我扶起来,还要哭着撒娇。但她非常坚强,***妈还对她说:“如果我们的生命能换来你的生命,我们早就换了,可是将来的路还要靠你自己走……"李欢懂事地点点头。我觉得李欢很了不起,很懂事。

师:请问,李欢的妈妈来了吗?我特别想采访您,孩子摔到了您为什么不去扶她?

生:每一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李欢得了“肌肉营养不良症”,我们的心里可难受了。如果我们的生命能换来她的生命,我们早就换了,可是将来的路还要靠她自己走,我们希望她懂得任何事都要靠自己,做一个坚强的人!

师: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别开生面地对教材做了处理,别出心裁地让学生选择一个身份、一个事例,创设了向记者介绍李欢这一情境。这里没有一问一答,没有“疱丁解牛”式的分解课文,课堂气氛是那么融洽、和谐。也正是因为有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才有了浓浓的研究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感受,也使得他们表达的欲望更为强烈,学生才能学得兴致盎然,说得头头是道(难得是学生在说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表达时的语气、声音),课堂中迸发着思维的火花。在这种表达欲望的驱使之下,学生说得自然,学得轻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在说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向更深层次发展。

自从读了《了不起的女孩》这篇课文后,我被文中的主人翁李欢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这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2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儿童村举行了一个“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活动中,一位身患绝症的中国小女孩把一件精致的剪纸作品送给活动的发起人。这位中国小女孩就是西安一所小学的三好学生李欢。小李欢在父母的教育下,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和困难。活动的发起人为了表彰她,在儿童村仅有的两根旗杆中,有一根专挂中国国旗。

我非常敬佩李欢,她患的是“肌肉营养不良症”将会随着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但她与病魔作斗争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令常人难以想像。她身患绝症,那无力的小手却还是剪出了一件意蕴深刻的作品,令活动发起人和工作人员赞叹不已;她的父母为了锻练她的肌肉,摔倒了从不扶她一把,虽然对她很“残酷”,但她还是很懂事地点点头;她每写一个字都要使出吃奶的劲,但她从不要求老师和家长对她特殊照顾,还像其他正常同学一样按时完成作业;她经常住院,身体虚弱,但她还是坚持学习,恳求妈妈给她念课文。李欢,她那坚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她每年还是三好学生,每门功课都在95分以上,多么不容易啊!她曾对妈妈说过,“我盼望病好的那天。将来我还要考中国最好的大学呢,”这种对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啊!

据老师说,现在的李欢真的考上了大学,真让人高兴啊!

李欢,如果上帝能让我转世投胎,投在你身上,我会说五个字:我非常愿意。因为我要把你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后人也来继续赞美你。

李欢,我愿你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