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善合作,一败涂地,齐心协力,共享成功。
2、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3、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卢瑟福
5、老板创造恐惧,领导者创造自信。老板能修正过失,领导者能改正错误。老板什么都知道,领导者总是问问题。老板让工作成为苦差事,领导者让工作变得有趣。老板专注于他自己,而领导者专注于整个团队。Russell H.Ewing
6、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7、世上并没有用来鼓励工作努力的赏赐,所有的赏赐都只是被用来奖励工作成果的。
8、这次比赛中他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没有他我们就不能取得团队第一。
9、航海远行的人,比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
10、风起云涌,人人出动。
11、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12、企业家要扮演好六种角色:企业战略的执行者;企业文化的传承者;企业变革的推动者;沟通平台的构建者;管理效益的承载者;团队力量的凝聚者。
1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4、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
15、团队合作更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团队与一般的群体不同,团队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有利于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缺失,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成员参与团队的决策的积极性。同时领导的.概念在团队之间相对不强,团队成员之间相对扁平,这有利于形成决策民主化。
16、IDG在选择项目的时候,遵循的三个基本要素:行业竞争力、企业产品竞争力、团队竞争力。这三者中,我们最看重团队。熊晓鸽
17、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迈克尔乔丹
18、这个团队的队员都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同志。
19、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20、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愿和你同行,共同迎接暴风雨的洗礼。
21、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22、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23、一滴水飘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的直观表现,这也是我所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
24、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5、老板无胸怀,企业无团队。老总无思想,企业无文化。
26、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来别人一生的感谢。
27、一个人时要像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时要像一个人。
28、按照CEO史考特?波斯基的说法,创意设计公司Behance拥有一支胸怀大志,而不是鼠目寸光的团队。
29、在安利,你只要肯付出点点心机,去了解和亲身体验产品的优点,认识安利的价值,然后跟别人真心诚意的分享、沟通,发挥团队精神,并且坚持不放弃,必定可以建立成功的事业。
30、一家公司,两个品牌,两个网站,两个销售体系,在合作,开放,尊重,包容的团队氛围下达到双赢,一起实现合一梦想。摘自古永锵3月13日个人微博
31、其次是团队工作的程序:团队作为整体而不是乌合之众在运做时所采用的机制。
32、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33、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34、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35、来自美国的最新报告显示,卡恩决心背水一战,他聘请被描述为精英团队的前cia间碟,和媒体顾问来为他作辩护。
36、你不是一个人,而且你的行为举动,也不是代表你一个人,你是团队的一份子,团队不是说你遇到什么问题,或我遇到什么问题,而是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帮助了你,就是帮助了整个团队。
37、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
38、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39、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罗伯特凯利
4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1、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42、由于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互赖及利益共享,每位成员都面临着是否合作的困境:如果自己不合作,而其他成员皆努力付出,那就能坐享团队的成果;但如果所有团队成员都作此想,那该团队将一事无成,结果每个人都受到惩罚。从另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全心投入,而其他成员皆心不在焉、懒散懈怠,那么到时由于自己的努力为团队取得的成果就会被其他成员所瓜分。陈晓萍
43、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就淹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44、很少人愿意为大公司拼命,因为大公司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团队越大,个人的回报就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而在一个几人的小公司,如果都是明星阵容,而且人人持股,那每个人就会发挥出潜能。因此SteveJobs说,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的那十个人。
45、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46、89.领导全心协力投入热诚,是企业最大的鼓动力。与员工互动沟通,对同事尊重,才可建立团队精神。人才难求,对具备创意、胆识及谨慎态度的同事,应给予良好的报酬和显示明确的前途。
4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4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9、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50、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校企文化互融:工学结合的实现机制
(一)文化互融:工学结合的教育本质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职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通过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教育过程,高职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实践,使实际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磨练,并且置身于企业生产环境中,高职学生必然会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为其成为“职业人”打下职业道德素养的铺垫。同时,高职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也在工学结合的教育活动中为合作企业输入了优秀的文化因子,能够为企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创新带来了先进理念,补充和丰富了企业文化系统。虽然工学结合的形式可以多样,但其本质就是学校与企业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的双向交流,校企文化互融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本质。
(二)文化互融:工学结合的实现机制
校企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提,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途径。校企双方能否为工学结合的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和文化氛围,这是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机制得以良性运行的关键。在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通过校企合作的通道进入高职院校,能够有效补强高职校园文化的不足,从而对高职学生产生文化辐射作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和学习形成了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提前进入了职场,提前接触到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工学结合需要在校企文化互融互渗中实现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校企文化互融能够为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提供必要的育人环境。校企文化互融是工学结合人培养模式的实现机制。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与湘电集团形成了紧密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校企间顺利实施,学院通过校企文化互融来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第一,通过营造校园环境的职业氛围来引入企业文化。本着环境育人的基本理念,导入企业文化元素建设校园文化,积极推进校园物质环境的企业化。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合企业文化元素,如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湘电集团技术能手的风采(有国家技能大师董日中、牟密等);实训楼张贴湘电集团优秀管理人员的照片及其体现先进管理理念的经典
校企文化互融机制的实践性探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校企合作的`广泛和深入,校企之间文化的互融、互动、互惠逐渐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以职业为特征的特色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是高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建立校企文化互融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在构建校企文化互融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建立企业文化引入机制
在校企文化融合方面,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践行了“文化三进”的具体做法:一是让企业文化进入校园环境。将湘电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引入校园,融为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外化为校园物质环境,从而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建设湘电集团杰出校友墙;设立充满湘电企业文化气息的雕塑、壁画、宣传标牌等人文景观;实习实训室引入湘电车间文化;举办湘电集团企业文化培训班;校企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让湘电集团的企业文化精神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深入学院师生员工的心灵。二是让企业文化进入学生课堂。湘电集团的“力道”文化是在湘电七十余年的发展史逐渐积淀而成,有着悠久的传承和深厚的底蕴,是湖南省企业文化建设的典型。为更好地融入湘电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文化进入课堂,学院开设了湘电力道文化课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依托“职教新干线”建设了“力道文化空间资源课程”。另外,学校还设立了“企业家论坛”(侧重管理内容)、“专家论坛”(侧重技术内容)、“大师讲坛”(侧重操作内容)、“校友讲坛”(侧重创业内容)等。三是让企业文化进入学校管理。学院借鉴湘电集团6S管理理念,通过实行校园6S现场管理,使学生的安全意识、节约意识、服务意识等得到有效培养;把湘电集团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用湘电“严谨、创新、感恩、自强”的企业精神来激励全院师生员工为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进而转化为学院的办学精神。
(二)建立学院文化输出机制
湖南电气职院主动适应湘电集团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建立面向企业的学院文化输出机制,为湘电集团实现产业战略转移服务,为湘电集团构建学习型企业、创新性企业服务。第一,建立面向湘电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对接湘电产业建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系企联合构建“湘电电机学院”、“海诺电梯学院”、“湘电风能学院”等校企利益共同体,为湘电集团培养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一线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二,建立面向湘电集团的员工培训机制。根据湘电集团产业转型对员工素质更新的需求,学院大力开展专业技术、技能人员的岗位培训、岗前培训,每年为湘电员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达3000人次;根据湘电集团干部队伍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等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和各层次的管理干部、管理人员培训,年培训规模达3000人次;根据湘电集团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需求,帮助湘电集团员工建立“职教新干线”个人空间,享受世界大学城资源,为湘电员工搭建终身学习平台。第三,建立面向湘电集团的技术输出机制。根据湘电集团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电气职院与湘电集团公司电机事业部成立了“电机研究所”,与湘电风能公司成立了“风电技术研究所”,与海诺电梯公司成立了“电梯技术研究所”,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方面提供服务,目前,校企共同开发产品23项,获得专利19项,为湘电集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校企文化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充分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内涵,既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通过校企文化互动促使校企双方在文化的深层次上展开交流与合作,让校企文化渗透在工学结合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以文化为纽带来紧密校企合作关系,既让高职学生在车间生产中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又让企业员工在文化互动中得到学校文化的滋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的教育目的和丰富工学结合的教育内容。(本文作者:彭曼、秦祖泽、严俊杰 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1、面对员工的抗拒,主管不应该不断地向员工强调改变的必要性,而是要正视员工的反应,去了解背后的原因,化解员工的抗拒心理。
2、所谓“三现”,指的是现场、现物、现实,就是说,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快速到“现场”去,亲眼确认“现物”,认真探究“现实”,并据此提出和落实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3、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养成“完人”;而应经常分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持续不断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某一个方面、某一种技术、某一个点上的专家、强人!企业也是一样。
4、充分授权,给他机会锻炼,但你自己要首先放弃完美,宽容制造执行力,优秀的经理懂得充分授权,给员工以锻炼的机会,并允许他犯错误,让他自己从错误中学习和提高。
5、在员工流动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注重对那些敬业员工的关怀更加重要,而不是去关心那些会“哭闹”的员工!
6、对经理人员来说,赞扬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控制人的手段。如果你经常发自内心地赞扬别人,你就为你能够对他们施加影响打下了基础,在这种基础形成后,你对他们的批评意见会对他们产生十分强烈而有效的影响。
7、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8、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9、经理人不是只告诉别人怎么干的家伙,而是要激发队伍产生一定的报负,并使之朝目标勇往直前。
市场环境相当了解才行。
11、部下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质就是你的责任。
12、没思路的领导不想互动,没控制力的领导不敢互动。
13、执行是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面临的最大问题。执行不只是那些能够完成或者不能够被完成的东西,它是一整套非常具体的行为和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在任何情况下建立和维系自身的竞争优势。而所谓的执行力,就是使企业的这些目标成为现实的综合能力。
14、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
15、对上司谦逊,是一种责任;对同事谦逊,是一种素养;对部属谦逊,是一种尊荣。
16、管理者如果不能自我反省的话,基本上也就不具备管理决策能力,因为世上没有不会犯错误的人,其实在任何层面的管理与实施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规律,这就是实施、总结、修正的过程。
17、高明的领导者领导员工的思维,不高明的领导者看管员工的行为。
18、批评使人知道什么是错的,但常常让人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赞美直接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尽管他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错的'.因此,赞美当然比批评更直接、更有效。
19、要把企业的需要变成个人的爱好,企业需要你不睡觉就不睡觉,企业需要你不吃饭就不饭。当你请100个人[开会]时只摆80张椅子,就能确保所有的位置都坐满,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你只考虑个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想法,因为一个管理者的成功是大家都感到成功,你要想跟你一起干的几百号人的生活,你放弃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是经理人重要的任务,也是考验一个人能力的最佳方式。
21、管理人员的12项修炼:拟订计划、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制定标准、成果管制、绩效考核、团队建设、领导能力、培养部属、主持会议、沟通表达、个人管理
22、 领导者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你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
23、作为领导者,一个人必须具有表达清楚准确的自信,确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事业的目标.
24、在任何情况下,责任都有一个定量,任何一方如果承担过多的责任,另一方就会相应地减少承担等量责任。
25、管理的艺术在于沟通的技巧和真诚
26、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27、管理就是是2件事,一是资源优化组合、二是做区域轮廓,环境培养,就是老毛说的:管理就是2件事,一是出主意,2是用人,好的管理者是2者的集合
28、管理就是让大家知道你的规划,理解你的规划,理解你的的实施计划和和要求,同时让利益联系你我他
29、能够真诚自然地认错,既能表现出领导者的胸怀,也能产生管理效益。
30、如果你在工作中失去冷静,为怒火所控制的话,可能就会带来恶果:丧失信用、人际关系恶化、压力增加,而这些,都是扼杀你职业生涯的潜在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