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3、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4、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5、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6、家庭就应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就应成为腐-败的漩涡。
7、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8、廉政准则天天念,心中有条高压线。
9、奢欲贪俭生廉。
10、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11、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12、廉洁自守能提升性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13、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14、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15、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16、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17、不勤,无以成就事业;
18、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19、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20、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21、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22、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23、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24、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
25、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26、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27、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28、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29、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30、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3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32、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有责。
33、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34、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35、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36、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37、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38、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清正廉洁格言。
39、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40、拴住自我的腿,足不沾灰。
41、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2、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43、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44、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
45、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46、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47、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48、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49、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50、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51、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52、管住自我的手,甘愿吃亏。
53、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54、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55、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56、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57、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58、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59、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60、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61、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62、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63、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64、取不义财,当心要下台。
65、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66、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67、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68、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69、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70、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7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
72、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73、廉洁自守能提升性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74、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我半点腐败的念头。
75、官勿躁,当权勿暴,当人勿傲。
76、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77、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78、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79、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80、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81、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82、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83、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84、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85、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6、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生命牢狱生涯。
87、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88、高尚的人为廉政找方法,
89、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90、贪欲无度,牢狱自筑。
91、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92、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93、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94、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
95、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96、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97、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98、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99、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100、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101、清白做人,才能简单做人;清白做官,才能简单做官。
102、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103、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104、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105、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06、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107、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108、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09、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110、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111、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112、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113、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114、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115、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11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117、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118、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119、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120、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121、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122、一丝不苟勤于政务,生命为民乐在其中。
123、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124、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125、依法行政,提升监管服务质量,廉洁自律,体现经济卫士风采
126、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127、交友信义为先,从政勤廉为本。
128、心底无私天地宽,生命一世不翻船。
129、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130、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131、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
132、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133、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构成魔
134、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135、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136、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137、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138、清正廉洁官本份,执政为民党根基。
139、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140、放私欲财欲,损国害己,抓党纪政纪,严惩腐败。
141、堕落的人为腐-败找借口。
142、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143、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144、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145、“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46、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147、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48、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149、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150、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151、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152、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154、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155、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
156、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157、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158、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159、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160、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161、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62、心公官必正,行端官自清。
163、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164、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生命平安。
165、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166、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167、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构成魔。
168、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169、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170、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71、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生命牢狱生涯。
172、廉洁奉公处处为群众着想,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
174、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175、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176、把住自我的嘴,清静如水。
177、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
178、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179、为官以廉为先,为政以勤为基,为民以实为本。
180、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81、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182、收住自我的心,无私无畏。
183、预防职务犯罪,人人有责
184、贪欲是腐-败的温床,自律乃廉洁的沃土。
185、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1、人烟寒桔柚,秋色老梧桐—— 刘禹锡
2、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刘禹锡
3、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地限时—— 刘禹锡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
6、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 刘禹锡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刘禹锡
8、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刘禹锡
9、有事之世易为功,无为之时难为名晋书雷雨江山起卧龙—— 刘禹锡
10、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刘禹锡
11、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刘禹锡
1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
13、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14、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15、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 刘禹锡
16、天与人交相胜—— 刘禹锡
17、老实人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刘禹锡
18、迎得春花先到一,浅黄轻绿映楼台—— 刘禹锡
19、福兮可以善取,祸兮可以恶召—— 刘禹锡
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刘禹锡
21、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 刘禹锡
22、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
23、人诚务胜乎天—— 刘禹锡
24、时乎时乎,去不可邀,来不可逃—— 刘禹锡
25、天涯浮云去,争蔽日月光,穷巷秋风起,洗摧兰蕙芳—— 刘禹锡
26、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洛天—— 刘禹锡
27、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刘禹锡
28、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 刘禹锡
2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30、朱鹊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如名篇《乌衣巷》.像刘禹锡的这类怀古诗,选取的往往只是一角一隅的景物和细节,但却小中见大,含意丰富,具有一种蕴藉之美.
刘禹锡的政治讽刺诗,除了辛辣犀利外,也上述兼有这些特点,如脍炙人口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象这类讽刺诗,往往用意双关,语带讽刺,曲折写来,更觉诗意隽永.宋代苏辙曾说刘禹锡的诗“用意深远,有曲折处”,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也说刘诗“深于影刺”,都是指的这些特点.而刘禹锡的“深于影刺”,也体现在他的咏物诗上:如《白鹰》、《聚蚊谣》、《百舌吟》等诗,锋芒锐利,有着很强的斗争性,不过由于采用寓托的手法,又显得含意深远.
刘禹锡还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因此他的诗常融形象与哲理于一炉;在许多生动的诗歌形象中,经常能反映出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思考,闪烁着哲学家的思想火花.刘诗中多见饱含哲理的诗句,虽非有意的论述哲学思想,但见解精辟,给人以启迪.例《金陵怀古》、《浪淘沙词九首》中的第九首等作品中的诗句,借助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把深微的哲理以诗化;这些名言佳句,点缀在诗中,使他的诗既有审美价值,又富有哲学思想.
明朝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刘诗“开朗流畅,含思宛转”,又说:“运用似无过人之处,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这些个特点,在刘禹锡的民歌体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这些诗保存了清新开朗的民间情调,采撷朴素生动的民间口语,运用俚歌俗调的形式,绘真景、抒真情,具有浓厚的天然风韵——“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之二)
刘禹锡政治讽刺诗:再游玄都观赏析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译文
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
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因看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
注释
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观赏花诗写后,刘禹锡又被贬出京,十四年后重被召回,写下此篇。
⑵百亩庭中:指玄都观百亩大的观园。苔:青苔。
⑶净尽:净,空无所有。 尽:完。
⑷种桃道士:暗指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的权贵们。
赏析
该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诗前有作者一篇小序。其文云:“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今广东省连县),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文说得很清楚,诗人因写了看花诗讽刺权贵,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任职。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作者写这首诗,是有意重提旧事,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
和《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样,此诗仍用比体。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写玄都观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观中非常宽阔的广场已经一半长满了青苔。经常有人迹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百亩广场,半是青苔,说明其地已无人来游赏了。“如红霞”的满观桃花,“荡然无复一树”,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观览的菜花。这两句写出一片荒凉的景色,并且是经过繁盛以后的荒凉。
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之“玄都观里桃千树”,“无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强烈的对照。下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自己之升进退,因此连着想到:不仅桃花无存,游人绝迹,就是那一位辛勤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终,可是,上次看花题诗,因而被贬的刘禹锡现在倒又回到长安,并且重游旧地了。这一切,是不能预料的。言下有无穷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托的意思看,则以桃花比新贵,与《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相同。种桃道士则指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这些人,经过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势了,因而被他们提拔起来的新贵也就跟着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煊赫声势,而让位于另外一些人,正如“桃花净尽菜花开”一样。而桃花之所以净尽,则正是“种桃道士归何处”的结果。
诗人想的是:这,也就是俗话说的“树倒猢狲散”。而这时,我这个被排挤的人,却又回来了,难道是那些人所能预料到的吗?对于扼杀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敌,诗人在这里投以轻蔑的嘲笑,从而显示了自己的不屈和乐观,显示了他将继续战斗下去。
刘禹锡玄都观两诗,都是以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除了寄托的意思之外,仍然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这种艺术手法是高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