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经典语录 正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6 05:20:48

1、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2、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3、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品德,这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这叫做符合自然的道理。

4、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译文: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5、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译文: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7、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9、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荆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10、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译文: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就是很糟糕的。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1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13、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4、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1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译文:学问知识,要不断增强,日益广博,修身养性悟道,要逐渐去掉自身的各种杂念,此为日损。减少又减少,最后就到了什么也不僵持固着的无为境地。

16、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译文: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1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1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20、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2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22、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23、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2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2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6、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27、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译文:悲痛与欢乐,会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会以道为过错;陷入好恶,会丧失道德。

28、不以物挫志。  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30、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3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成语白驹过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费。

33、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34、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3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7、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8、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9、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是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40、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译文: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

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1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1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0、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2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8、功不可以虚成,名不可以伪立。——答宾戏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2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国学最经典的`句子3

1、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2、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3、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4、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6、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8、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

1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4、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8、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最圆满的好似有缺憾,但它的作用不会败坏;最充实的好似空虚,但它的用处不会穷竭。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10、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1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12、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13、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1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1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19、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2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2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统治人民,就先用言辞表达对人民的谦虚;要领导人民,就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2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2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说,圣贤高人处事应当以无为为要领,教化人民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25、为无为,则无不治。(按无为的原则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2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缤纷的彩色,使人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沉溺迷惑;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厌食;驰骋打猎,使人心发狂;稀缺的财货,使人行为不轨)

27、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

28、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表现出单纯,执着于朴素,减少私心,去除欲望)

2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只是用自己的眼睛看,所以明察秋毫;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自我夸耀,所以功勋不没;不自高自大,所以成为民众之长)

3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

3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3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3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3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6、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3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3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40、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4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4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8、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