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水形物语,童心未泯的浪漫,又暖又虐的经典Beatyandbeast美女野兽恋。除了童话般的爱恋,还有暴力惊悚在怀旧浪漫里突现,充满视觉冲击,似乎令人觉得少了一点深度,只是各种美到极致。
神秘灵动的音乐
《水形物语》的配乐都是来自亚历山大·德斯普拉,这位法国作曲家,这是他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了,上一次是凭借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精彩表现一举夺冠!另外还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色戒》的音乐也是他的大作。
从头至尾用了主旋律theshapeoftheheart,两主人公不会说话,常常是静默地在一起,在这个幽美的旋律的衬托下,气氛格外温柔,比如“人鱼”和Elisa的第一次见面时,莫名其妙地相互吸引。中间Elisa带着“人鱼”逃跑,起伏的弦乐令人觉得诡异又紧张。两人热恋时依然是静默的,两个不能用声音表达爱的人,用爵士女歌手浅唱youwillneverknow代替为宜。
复古的场景,带隐喻的色彩
女主Elisa家里的摆设,电影开场时蛋型的定时器,客厅的灯,日历和钟每个细节都精心打造。更别说Elisa头上的精致发带,穿的鞋和大衣是美国六十年代的古着。
影片开头女主穿得灰暗些,逐渐从绿慢慢变成了各种红,这似乎又是种隐喻,身陷爱情里的女人也会爱上各种温暖火热的红,爱上“人鱼”后,连推着清洁车去打扫时都要穿上美美的红宝石色尖头鞋,睡衣是什么红忘了,最后穿的是枣红外套。
故事线唯美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全面竞赛,美国秘密抓到一个半人半兽的“人鱼”,令当地土著膜拜,似乎有着超能力,苏联派了间谍来做医生,美方身经数战的硬汉把控科研进度。
当哑巴清洁工Elisa打扫时,不经意瞄到水箱里的“人鱼”,而“人鱼“他也感受到了她,两个同样孤独的生物看见了对方。之后Elisa就常常借打扫的油头去探“人鱼”,第一次带了一个鸡蛋,被好奇的他掠走,然后她教他手语“鸡蛋”。第二次不光带了鸡蛋,还带了黑胶唱机,她坐在实验室水池边,笑着教他手语“音乐”,“人鱼”瞪着大眼睛,边出小小的嘶吼声边学。
其实这一切的开始和发生,并不真的是莫名其妙,心理学家NathanielBranden指出,人之所以会爱上另一个人,本质上是因为“心理可见性原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如果你的灵魂真正的被一个人看见,你就会爱上这个人。Elisa和“人鱼”冥冥中感知到,被对方看到的,和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正是在“鸡蛋”和“音乐”里表现出了这种理解,有了一种深深的被对方“看见”的`感觉。
接下来一切静好,直到有一天美方失去耐心,要把“人鱼”活体解剖。Elisa得知后,去找到画家朋友想把他救出来,她用手语雄辩为什么要救“人鱼“,是因为在他面前,她觉得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卑微的哑巴,不是个不完整的人,因为她看到了和她一模一样的“人”,它同样孤独、不完整,还遭受着折磨,如果失去他,还有谁会懂她?画家朋友迫于Elisa是他唯一的朋友,只好同意去营救。
营救那一段,画风一下子从静美言情变成了惊悚打斗。间谍医生帮了忙并告诉Elisa“人鱼”生存的条件,逃跑场面用上了枪战,以色列炸弹,画家怯懦崩溃地接应差点儿坏了大事儿。一切都有惊无险。
逃离实验室,躲近Elisa的公寓。她照旧上班,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欢乐的光,照看“人鱼”的画家轻松睡着,他调皮地出走,她找到他时,他正在影院欣赏电影,两个奇特的生物,凭着简单纯粹的直觉,一点点靠近了对方,直到“人鱼”和Elisa在浴室共舞,她用手语告诉他爱就是“我和你,在一起”,水漫金山到了楼下的电影院,两人也浑然不觉。这一段复古唯美的场面很动人,也令人替这两个怪物捏把汗。
雨不停地下,终于到了Elisa要把“人鱼”送走的日子,他困惑不解地望着她,好象在说“为什么要让我独自离开”?她哭着用手语说“爱就是,你回去安全的地方,沒有我”。之前间谍医生在美国硬汉的逼供下,供出“人鱼”去向。硬汉赶到入海口,用枪击毙这双恋人,令人扼腕时,奇迹出现了“人鱼”身上的蓝莹光将自身治愈,转身就置硬汉于死地,行将就木前,望向“人鱼”惊呼“你就是上帝”。“人鱼”再转身抱起Elisa双双投入水中,接下来音乐响起。两人缓缓落入水中,油画一般,想知道结局细节自己看去吧:)
这样的故事,似乎没有太多深义,政治正确,崇尚真善美,执着的爱,唯美复古的场景,和灵动的音乐,只是它真的把那么天真又笨拙的东西表达得美到极致,是种什么的信心和功力?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得那么多大奖的原因吧。
回顾即将结束的2014,我们哭过、笑过也奋斗过,就像这一年的电影一样,妆点着我们的彩色生活,在不一样的剧情中获得不一样的感悟。
1、《冰雪奇缘》:Let it go,Let it go,can’t hold it back anymore。
2、《布达佩斯大饭店》:无礼只是恐惧的一种表露。
3、《雪国列车》:你知道我最恨自己什么吗?我吃过人。我知道人肉的味道,孩子的肉味道最好。
4、《美国队长 2》:如果你这么做,你的过去再也藏不住了,你准备好让世界看到你真实的样子了?
5、《归来》:5号要去火车站。
6、《X 战警:逆转未来》:我不要承受你的痛苦,也不想要你的未来。
7、《后会无期》: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是克制。
8、《绣春刀》:心存侥幸者,赌徒是也。
9、《少年时代》:这一刻抓住了我们。
10、《亲爱的》:你说孩子被拐带那家,得多久才叫***。
11、《黄金时代》:我吗?我的命运不是明摆着吗?我将孤苦以终老。
12、《麦兜:我和我妈妈》:聚散像煎蛋,在搅拌中不知不觉又走在一起。
13、《银河护卫队》:We are Grood。
14、《星际穿越》:你说过等我们再见面时,我们可能是同一个年级。现在我到了你离开时的年纪,你该回来了。
15、《撒娇女人最好命》:怎么可以吃兔兔!
16、《推拿》:每个人的眼泪不一样,但是想哭的念头是一样的。
17、《太平轮(上)》: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18、《匆匆那年》:喜欢就是让自己的心变成别人的,说不准是好还是不好的情感。
19、《消失的爱人》:谁都知道复杂的意思就是碧池。
20、《一步之遥》:真心喜欢,不就是荷尔蒙一分钟的荡漾么?
21、《智取威虎山》:有问题自己克服。
《爱乐之城》的故事是最重要的一环。在它精致的歌舞外表下,其实讲述了一个简单而丰满的追梦之旅,分享了一个关于爱和坚持的动人故事。
浪漫爱情电影《爱乐之城》
怎么说也是荣获了颁奖季200多个大奖的影片,这部《爱乐之城》确实是一部好听、好看的影片,颁奖季实至名归。
这是一部有梦的电影,有梦即能共鸣,这就是《爱乐之城》为什么能够感动整个好莱坞的原因。
献给整个好莱坞的梦境
好莱坞并不永远是纸醉金迷的世界,他对于成功人士来说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名利场,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是它对于底层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未知的黑洞,你不知道走进黑洞之后,会遇到的是灾难还是机会。所以,与其说《爱乐之城》是一部让整个好莱坞沸腾的影片,倒不如说是好莱坞每个底层工作者的辛酸堆积起了这部电影的沸点。
这是属于好莱坞自己的故事,而这部影片正是用好莱坞自己的故事撼动了好莱坞电影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两个处于好莱坞名利场最底层的男女,怀揣着各自的明星梦,他们相遇、相爱、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他们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做着最底层的洗涮工作,来维持生存。他们披荆斩棘、克服困难、永不气馁却看不到前途与结局,有些人抓住机会一飞冲天,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出头的机会。这样的故事,在好莱坞、在香港、在巴黎、在纽约、在伦敦、在上海、在深圳,甚至在北京,每分每秒都在上演着。
歌舞,只是电影的外衣这部电影,而内核便是这部电影的情感。这是一部有真情的电影,他让所有的年轻人能够在当中找到共鸣,不管你是正在奋斗中、还是功成名就后,都能够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现在或者以前的影子。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整体观感
影片特别重视场景气氛与色彩给人的主观视觉感受,最典型的就是影片对于歌舞“走心”的运用,避免了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尴尬。
导演特别的知道,什么样的歌舞调度能够打动人的情感。影片整体色彩斑斓,主色调正如同电影海报那样湛蓝清澈,充满了理想与梦幻的感觉。预告片中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导演对于场景灯光变化的运用能力,在酒吧中,周围的灯光逐渐灭去,只留下镜头中的女主角孤独的站在黑暗中,女主角内心深处的孤独感无限放大,带着一丝情绪的渲染,清楚的直达内心。影片的高潮处,石头姐和瑞恩高斯林在蓝色的夜空中逐渐升起,翩翩起舞,也是两人内心世界甜蜜写照。生活的孤独与爱情的甜蜜,都是主观世界中自己的感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早在去年的《爆裂鼓手》中,导演就已经展现出了对于音乐和场景的理解。而这一次,音乐和剪辑的水平依然是丝毫不掉线的。影片中大量的出现长段爵士乐的表现,通过场景之间富有节奏感的快速切换来丰富视觉体验,而并不仅仅只是单独的音乐欣赏。原本只属于爵士乐粉丝的长段音乐表演,被赋予了一部电影应该有的`情绪。这些情绪,都表现了电影中年轻的底层奋斗者们生生不息的动力和被环境压抑已久的亟待发泄的情绪,张力十足。
纵然是一部成色极佳的影片,也会有败笔。这部影片的败笔,也正是因为太过于自我,他宣泄了自己的情感,让娱乐圈的成功人士和小伙计们产生了共鸣。但是如此一部以共鸣来打动人心的影片,如果褪去了共鸣感,就沦为了一部平庸之作。因为这部电影细细分析起来就是一部情节俗套的
自己人生的味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浪漫爱情电影《爱乐之城》观后感二:
有幸看了电影的超前点映,满座的影厅除了偶尔因为片中的幽默桥段发出笑声外,几乎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这个美丽又有点伤感的追梦故事中。
《爱乐之城》收获的赞誉已足够多,金球奖7提7中,奥斯卡惊人的14提,这些重磅奖项的加持几乎把它捧上神坛。但回归到电影本身,这确实是今年最值得一看的好片之一,它复古、怀旧,却又精致、美丽;带有淡淡的伤感,却又让人沉浸不已。所以放下那些过多的期待,也不要以神作的标尺去衡量它,就买张票,安静地坐在电影前,感受一场来自“爱乐之城”的追梦之旅,足矣。
印象中最喜欢的歌舞片还有一部《芝加哥》,同样是奥斯卡经典,《芝加哥》把现实场景和歌舞桥段分开,却又能无缝对接,流畅有新意。回到《爱乐之城》,片中的歌舞都是为剧情和人物服务,基本是故事为主,形式为辅,歌舞更像是一种精致点缀,或是推动剧情的一种轻松调剂,或是帮助人物表达内心,适可而止,颇有味道。
一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爱情歌舞片,除了用动听的音乐抓住你的耳朵外,华丽丽的舞蹈也是一种很舒服的视觉享受。而电影的画面和布景、灯光运用,完完全全就是视觉上的冲击了。
上一部画面如此干净又色彩斑斓的电影可能就是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了。
《爱乐之城》画面构图独具匠心,元素丰富而不繁杂,色彩搭配干净但不纷乱,因此每一帧画面都达到了壁纸般的水准。电影中的灯光运用也让人惊叹,或柔和、或强烈,既能够勾勒出洛城的自然美景,又能分分钟把主角推到焦点前,真正做到让光影讲述故事,混淆梦想和现实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