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
2. 雍正,清朝皇帝中一个悲催的存在。
3. 他的历史名声远远不如父亲和儿子,更多是被当做一个阴暗的皇帝:阴谋篡位,残害兄弟,性格暴戾,暴毙成迷……
4.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他是史上最勤快的`皇帝,他道行高深,说段子的能力更加高深。
5. 在专业人士眼中,雍正的勤政是出了名的。有学者赞誉:“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他不仅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即使放眼世界,也没有几个可以媲美。
6. 他事必躬亲,康熙之时,可以上奏的官员仅一百多人,他开放到两千多人,每天从各省送来奏折少则二三十,多则五六十,日日都要批到深夜,只睡四个小时。在位12年8个月,他的批语集结成册,竟有100多万字。
7. 打开奏折,他与帝国一千多位官员探讨政务,合上奏折,他在大殿的龙椅上看夜色浓重,作诗一首:“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如此奋发,到乾隆即位之时,国库已存银超过5000万两。
8. “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是他自题自勉的一生写照。
9. 在继位之前,四阿哥胤禛只是个和蔼可亲、人畜无害的雍亲王。雍亲王不显山不露水的熬了十几年,在那之前,他看起来是天下第一闲人,因为他深知自己毫无优势,在嫡庶、长幼、学识、人望、才干……无论哪一项上,都有更为突出的皇子。
10. 于是他终日吟诗作赋:“懒问沉浮事,间娱花柳朝。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萧。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11. 他喜欢参禅礼佛,还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悟皇帝,许下了“十年兴国,十年兴教”的大愿。做了皇帝以后,他还时常在皇宫里打佛七,在他手里悟道的就有十余人。
12. 由于雍正学佛有成,所以他行事干净利落,传达情感也不含糊。
13. 别的皇帝批奏章是办公事,雍正却连批奏章都要挥洒性情。
14. 替大臣写序文,他会说:“序文书成,斟酌几字,添了数句,写来赐你,不要笑哂拙笔。”
15. 奏折脏了,他批:“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16. 讥笑大臣,他批:“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17. 挖苦讽刺,他批:“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
18. 雍正一生足不出北京,不像爸爸康熙和儿子乾隆一样,该出巡打猎就出巡打猎,该微服私访就微服私访。
一天,我正吃着零食看电视。忽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我从猫眼里向外望去,只见一个人穿着古装,一脸傲气的站着。我定睛一看,呀!那不是雍正皇帝吗!我连忙打开门让他进来。我拿了一双拖鞋给他换,他说:“朕为何要穿这破东西?没有朕的允许,谁都不许穿!”我一听,急了:“您听我说,现在是民主社会,不分君臣奴了!我俩是平等的!”“哎,朕的威风也败尽了!”雍正皇帝叹气道。
突然,雍正皇帝发现了我的零食,问:“那是什么?”我回答:“是零食,顶好吃了!”雍正皇帝说:“宫里什么山珍海味没有?我还不信了!能有多好吃,弄点来尝尝吧。”我倒了一杯可乐,拿了两包妙脆角:“不信您尝尝!”雍正皇帝一口喝光了可乐,吃光了妙脆角,直夸赞道:“好吃,好吃!”我又拿来乐事薯片和果粒橙,雍正皇帝又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小时后,雍正皇帝吃光了我家所有的零食。我拿出一套爸爸的西装,对他说:“你把衣裳换上,我带你去游乐场玩!”
到了游乐场,我们先玩了“激流勇进”,雍正皇帝吓的'说:“这么高,摔下就死无全尸了,朕怕!”我说:“没事,这很安全!”结果,一个大浪冲下来,雍正皇帝吓得大叫:“啊,朕要驾崩了,你快来护驾!”我却悠闲地哼着小曲,与雍正皇帝的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我又带雍正皇帝玩了过山车,海盗船,雷神之怒,雍正皇帝不停地说:“不玩了,走吧,走吧。”
回到家,雍正皇帝说:“你们现代的生活真奇怪,我很有感触,回去好好学习学习!再见!”说完,雍正皇帝回到了古代。我在心里默默的说:“欢迎您下次再来玩!”
甄嬛传中的经典优秀台词
甄嬛(初进宫):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甄嬛(再进宫):终究不过是以色事人
甄嬛:可妾身并不喜欢杏花。杏花虽美,可结出的果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倒不如像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华妃:你今时今日新宠上位自然得意,可惜本宫座下,绝容不下你这种诡计多端的人
甄嬛: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嫔妾的本事
甄嬛:范蠡是西施的爱侣,却亲手将西施送去吴国为妃,何等薄情。纵然后来西施摒弃前嫌,与之泛舟太湖,想来也不复当年初见的少女情怀了吧
甄嬛(劝皇上将年妃复位为华妃):春天到了,自然什么霜雪都能化解
浣碧:皇上去翊坤宫,小主你不生气吗
甄嬛:我今日才知道,原来当皇上也有这么多为难和不得已。既然我与皇上都有为难,又何必要彼此为难呢
浣碧:只是皇上一去年妃那里,怕年妃又会成为小主的大敌呢
甄嬛:若是有我一人之敌,我自然没有办法。可是我若与皇上一条心,那么我的敌人也会是皇上的敌人
甄嬛(对皇上死心):寄予菀菀爱妻。念悲去,独余斯良苦此身,常自魂牵梦萦,忧思难忘。纵得菀菀,菀菀类卿,暂排苦思,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皇上:其实能有几分像菀菀,也算是你的福气
甄嬛:是吗,究竟是我的福还是我的孽。何止是皇上错了,我更是错了,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甄嬛(甘露寺河边遇果郡王):男女情分上,我并不相信缘分一说,人们常常以缘分深厚作为亲近的借口,而以无缘作为了却情意的假词而已。或许有一天真到了无路可去,无法可解的地步,我也会说,缘分已尽了吧
甄嬛(回宫前,甘露寺河边辞别果郡王):允礼,我们的缘分已尽
果郡王:缘分?从前于男女情分上,你说你从不相信缘分一说,唯有软弱无力,自己不肯争取的人,才会以缘分作为托词,缘分深重便是相近的借口,已无缘便是了却情意的假词
甄嬛:我亦说过,真到了无路可去,无法可解的地步,我才会说,缘分已尽了
甄嬛:精诚所至,或许是会有金石为开那一天,只是妾心若如古井,不愿再起波澜
甄嬛: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你在我心中,便是如此
甄嬛:我几乎是看着星沉月落,整夜整夜思念着你
甄嬛:你若不回来,就会以为我一直等着你,盼着你。你若不回来,就不会知道我是这样一个无情无义的女子,我本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女子
甄嬛(决意和亲,向皇上拜别,实际是希望果郡王不要再为她失了分寸):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甄嬛(果亲王去世后,伤心惊惧,从桐花台摔下,膝盖受损):娘说,惊鸿舞是要跳给心爱的男子看的,我的确是不必再舞了
甄嬛:我爱了他一辈子,也辜负了他一辈子,连他现在为我而死,我都不能为他痛哭一场
皇上:鸿曕,到底是不是朕的儿子
甄嬛:当然,天下万民都是皇上您的子民
皇上:答得好,答得好,没错,这天下都是朕的,不过很快就是你的了
甄嬛:臣妾要这天下来做什么,臣妾要的始终都没有得到
甄嬛: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从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甄嬛传剧评
从没有一部宫斗戏能让我花上很多的时间去细细观看品味并写下大段大段的评价,但《甄嬛传》做到了。曾经的我固执地以为,所有的宫斗戏都是后宫女子耍心机,斗谋略,比狠毒,处心积虑地追逐名利与富贵的过程。但是,《甄嬛传》却一改宫斗戏的传统,推陈出新,以大量的“情”为基调,深入浅出,诠释了人间的真情,也正是这些真善美的情,深深地吸引着观众,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成为了《甄嬛传》的独特成功之处。
76集剧情,一气看完,没有感觉困顿乏味,反而更加意犹未尽,忍不住借此机会唏嘘感叹几句。看完全集,真是感受颇多,有对皇后城府深邃,阴险狡诈的气愤;有对华妃恃宠而骄,手段狠毒的鄙夷;有对皇上残酷无情,冷面凉薄的痛恨;有对叶澜依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钦佩;有对淳贵人单纯可爱,被奸佞所害的怜悯……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其中的真善美的“情深”:甄嬛与允礼的男女情深、甄嬛与眉庄的姐妹情深、甄嬛与槿汐的主仆情深、甄嬛与温实初的知己情深、甄嬛与甄远道的父女情深、甄嬛与胧月的母女情深……
那些情令人感动。感动甄嬛与眉庄的姐妹情深,二十年如一日,相互扶持,相依相伴。《甄嬛传》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宫斗戏,后宫中充满了嫔妃之间的尔虞我诈,如果说后宫没有真情,如果说后宫是肮脏凉薄之地,那么甄嬛与眉庄的感情就是后宫的月光,是唯一纯洁不被沾染的神话。就在这一片被谎言和权力欲所侵占的后宫之中,一抹友爱之情似乎更让人心动。甄嬛和眉庄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入宫,一起被华妃欺负,这让深处逆境的她们更加相互扶持,甄嬛不愿意侍寝而假装称病时,沈眉庄就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博取皇帝的宠信,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挑起姐妹二人安然度日的重任。而当沈眉庄遭华妃陷害被禁足宫中时,如履薄冰的甄嬛三番四次不听劝告,甘愿以身犯险,只求能让姐妹无恙。遗憾的是,最后眉庄还是因为担心甄嬛安危而动了胎气,丧了命,甄嬛痛哭流涕,发誓要为眉姐姐报仇,结果嬛儿做到了,罪魁祸首安陵容自杀了,甄嬛也当上了万人之上的皇太后,只是权位再高又如何,也换不来眉庄的相伴,在这后宫之中再无人能同眉庄一样,忧甄嬛之忧,急甄嬛之急。
感动嬛儿与允礼的夫妻情深,即使深藏心底,仍然相濡以沫,相偎相依。嬛儿与允礼,倚梅园中,结缘于“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诗句。从此,允礼将嬛儿的剪纸头像小心包在手绢里,贴近心里,放在灵魂最深的地方。嬛儿生辰,允礼真心一片,别出心裁,用碧空风筝与满湖莲花交相辉映博甄嬛一笑。嬛儿与雍正的夫妻情分伴随着那句“菀菀类卿”终结,嬛儿心寒大哭痴心错付,正是凸显了雍正与允礼的大不同。雍正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而果郡王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当甄嬛在甘露寺。被为难的时候,是允礼陪着;思恋女儿的时候,是允礼带来将胧月画在纸上放进心里。而后,因为甄嬛患上肺痨,受他人排挤,是允礼将她带到清凉台,悉心照顾。当她高烧,允礼躺在冰冷的白雪中,以此来给她降温。这一切真实浓烈的爱,自然让甄嬛受挫之后倾心于允礼。当甄嬛以为允礼死去,无奈准备二进宫时,他活着回来了。但即使甄嬛还没走,却已注定他们今生不会在一起了。因为允礼的情不能自已,在发配戍守雁鸣关之时,每封家书的最后一句提到的还是甄嬛,也就是熹贵妃。最后雍正还是看允礼情太真,杀了允礼。一杯毒酒,嬛儿本想替允礼喝下,阴错阳差,允礼下的套,最后为嬛儿饮毒而死。没有人知道,后来甄嬛的心,有多苦。嬛儿变得越来越坚强,当她杀了雍正为允礼报仇之时,我们有的只有敬畏,是的,他们的这种爱,早已超过了期限。
此生,若有友如眉庄,若有爱如允礼,足矣。这句话不就是剧情中甄嬛的真实写照吗?我想不仅仅是剧中,也不仅仅是甄嬛,即使在现实中,我们也渴望拥有这样的友情,爱情。剧中是如此,世事亦是如此,你若真心相待,定能收获情的真善美。雍正残忍凉薄,对华妃是,对甄嬛也是,一生欺骗,一句菀菀类卿,断送了他与甄嬛之间的真情,因此心生芥蒂,自死不得纾解。不得不说,雍正是可悲的,身边都众叛亲离,其实,你若真心对待嬛儿,怎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若不是你步步紧逼,以为允礼觊觎王位,不顾允礼的手足之情,又怎会落得这步田地?雍正的种种,的确令人深思。一段注定有缘无份的爱情,如此凄美,让人从心底不得不感慨爱的真善美,让人感觉到真爱的意义。
不得不说,《甄嬛传》在剧情方面,跌宕起伏,设计巧妙。用一根线抓住观众的心,真的给人独一无二的感觉。善于利用感情捕获人心,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喜或悲,真真切切地存在观众的心里。甚至是出镜不多的宫女太监,都会在观众心里留下动人一幕。那个为爱执着的孟静娴,那个衷心为主的流朱,那个至情至性的浣碧,那个温柔典雅的敬妃,甚至那个机关算尽的安陵容。她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她们每一个人,都在为我们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甄嬛传》是部好剧,再华丽的文笔也难以描绘,以前大量的宫斗戏,让人实在觉得人心险恶,但这部剧却大不同。一部《甄嬛传》从夏看到冬,那剧中情节有时揪心,有时唯美,但是剧中最多的就是真善美的场景与对白令我们回味。《甄嬛传》里的真善美,像是一轮暖阳,缓缓地照射进心田。让我们觉得世界再大,也会有温暖相伴,所以再远的路,也有爱同行!《甄嬛传》我想大部分人都看过,即使没看过也了解过大概,我想对于任何一部电视剧,我们要看的既不是纯粹的行为艺术,也不是脱俗的唯美,更不是教科书般的台词如何在剧情里体现,而是,在这部电视剧中最深处的内涵,给了我们心灵一份怎样的震撼,怎样的蔚蓝,或许这就是为什么《甄嬛传》,不仅要拍续集,还要拍成美剧的原因。我想说看《甄嬛传》我读懂了真善美,理解了爱的真谛,诗情与忆,唯爱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