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拓展阅读:《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也称《金刚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属于《大般若经》的第九会。异译本主要有北魏菩提流支和南朝真谛的同名译本、唐玄奘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唐义净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等。此经也可看成是般若的一个略本,因为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它都有了。《金刚经》虽然只有一卷,但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在汉地佛教中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例如,禅宗六祖惠能就对此经十分推崇,认为“若欲入甚深法界、人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行,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
《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经梁武帝昭明太子分为三十二章(分)。通过佛陀与“解空第一”的弟子须菩提的问答,阐述了般若性空的道理。全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都是空的智慧。在《金刚经》中,佛陀用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实相者皆是非相”;世界万法本质上都是“性空幻有”,人们将“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执为实有,才生出种种烦恼;为了破除烦恼就应该扫相破执,这样才能认识到诸法实相。为了使人们真正做到扫相破执、无相无住,它还举了很多例子用以指导人们的修行实践。如,佛陀使一切众生都得到解脱而进人涅架,却“无一众生实解脱者”,因为众生之相皆为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无实实在在之众生可得,是名众生。再如,佛陀的身体有三十二种相好,但不能根据这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不过是外在的虚妄之相,但又不能不以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因为这样又会陷入另一个极端。《金刚经》对“相”的破斥是十分彻底的,指出对佛法也不能执著。“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只是破除烦恼,证悟真理的手段,并不是真理本身。经中以舟筏作喻,说明佛法只是方便施设,不应拘泥死守,“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另一个要点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传六祖惠能听人诵经至此处言下大悟。住,意为住著之所,无住,则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于一定对象。因万法无常住不变之自性,人之认识也不应以固定概念当作事物的`固有本质。《金刚经》最后强调,般若法门是佛法修行解脱的最高智慧,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承诺如果有人信持此经,并为他人解说,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果报不可思议”。该经末尾,佛以一首偈颂作为全经思想的总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在佛教史上影响极大,被认为是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其建立的性空幻有、扫相破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是获取佛法正见的基础,也是建立佛教信仰和开展修行实践的前提。般若性空的理论,就佛教的信与解来说,主要解决了解的问题;就佛门的知与行来说,主要解决了知的问题,自然成为诸佛之母。对大乘佛教而言,《金刚经》及其思想有着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金刚经》作为译介最早、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佛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南华经》并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宗经宝典。就中国佛教宗派内部而言,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金刚经》,各宗大家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金刚经》的注疏。直至近现代,寺院僧人日常课颂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在民间,《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连目不识丁的妇孺都有可能随意背出一段或一句《金刚经》。在佛教扶世助化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金刚经》应验、感应故事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而以《金刚经》为题材的各种文化艺术创作则说明了该经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和地位。《金刚经》与中国佛教、中国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故要了解中国佛学与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一下《金刚经》是十分必要的。
1、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雨果
2、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3、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4、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5、饶舌的人多虚妄。——培根
6、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萧伯纳
7、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哈代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苏联
11、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儿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马克·吐温《镀金时代》
1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13、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托尔斯泰《卢赛恩》
14、惩恶而劝善。——左丘明《左传》
15、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16、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17、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18、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19、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20、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21、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22、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23、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卡莱尔
24、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
25、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哈·纪伯伦
26、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27、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
28、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乔叟
29、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雄
30、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31、爱与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32、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3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34、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35、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36、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王蒙
37、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
38、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39、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毛姆
40、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41、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42、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43、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44、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纪德
45、善良的根须和根源,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在于确立生活和美。善良的品格同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
46、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47、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48、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哈利法克斯
49、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50、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莎士比亚
51、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52、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戴维斯
53、人类中凶恶的人比最凶恶的动物还凶恶。人类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动物还善良。——郑渊洁
54、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歌德
55、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高尔基
56、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一利顺
57、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米列
5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59、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作品研究》
60、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
61、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培根
62、锄一恶,长十善。——《宋史 毕士安传》
63、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64、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 托尔斯泰
65、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晋·葛洪
66、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高尔基
68、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刘心武
69、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列夫·托
70、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马丁 路德
71、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戴尔·卡耐基
72、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
73、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莎士比亚
74、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75、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76、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77、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
78、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7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弗·培根
80、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8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82、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83、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84、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85、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86、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巴尔扎克
87、良心这玩意儿,它谴责起人来,是够叫我害怕的,对大人是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狄更斯《远大前程》
88、幸福就是至善。——亚里士多德
89、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周国平
90、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奥勒利乌斯
1、善人者,人亦善之。——管仲
2、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4、善恶不可以同道。——柳宗元《为裴令公举裴冕表》
5、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培根
6、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
7、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8、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南北朝·萧纲
9、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晋·葛洪
10、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13、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14、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1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6、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耗之有余。
17、如果说美貌是推荐信,那么善良就是信用卡。——布尔沃一利顺
18、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是在沙漠的中心,也会有听众。——哈·纪伯伦
19、如果“善”有原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列夫·托
20、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戴尔·卡耐基
21、美是善的象征。——米盖尔·杜夫海纳
22、没有德性的美貌,是转瞬即逝的;可是因为在你的美貌之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貌是永存的。——莎士比亚
23、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列夫。托尔斯泰
24、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25、良心这玩意儿,它谴责起人来,是够叫我害怕的,对大人是这样,对小孩也是这样。——狄更斯《远大前程》
26、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毛姆
27、老是考虑怎样去做好事的人,就没有时间去做好事。——泰戈尔
28、具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决不矜持。——巴尔扎克
29、金钱比起一分纯洁的良心来,又算什么呢?——哈代
30、功利是一部机器的目的和检验机器价值的根据,而善良只是人的目的和意愿。——泰戈尔《民族主义》
31、高尚的人无论走向何处,身边总有一个坚强的捍卫者——那就是,良心。——司各特
32、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33、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哈利法克斯
34、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
35、对于心地善良地人来说,付出代价必须得到报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侮辱。美德不是装饰品,而是美好心灵的表现形式。——纪德
36、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37、对好人行善,会使他变得更好;对恶人行善,他就会变得更恶。——米开朗琪罗
38、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列宁
39、但唯有善良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培根
40、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歌德
41、大凡善良的人总喜欢把人往好处想,总是把人想得比实际上更好,总爱夸大他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以后的`幻灭是很难过的,在他们觉得自己负有责任时就更难过了。——陀思妥耶夫基
42、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43、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莎士比亚
44、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泰戈尔
45、避免做坏事的最佳方式莫过于做好事,因为世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企图不做任何事。——卡莱尔
46、爱与善是幸福,亦是真理,世界上唯一可能的幸福与真理。——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
47、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高尔基
48、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莎士比亚
49、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使我们喜善恨恶。良心尽管不依存于理性,但没有理性,良心就不能得到发展。——卢梭
50、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51、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绝不矜持。——巴尔扎克
52、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真就显得美,善也显得美。——狄德罗
53、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
54、越是善良的人,越察觉不出别人的居心不良。——米列
55、与善人行善会使其更善,与恶人行善会使其更恶。——罗曼·罗兰
56、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福楼拜
57、一只小小的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广大的光辉。——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58、一颗好心抵得过黄金。——莎士比亚
59、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
60、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雨果
61、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王蒙
62、幸福就是至善。——亚里士多德
63、行善的人应该觉得自己快乐才对。——罗曼。罗兰
64、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抑制恶更须努力。——苏联
65、行善比作恶明智;温和比暴戾安全;理智比疯狂适宜。——罗·勃郎宁
66、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67、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弗·培根
68、我爱你是因为你有一颗仁慈的心,而不是由于你的学识。——戴维斯
69、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托尔斯泰《卢赛恩》
70、味着良心做事是不安全、不明智的。——马丁。路德
71、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二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托尔斯泰《伊凡·伊利奇之死》
72、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扬雄
73、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74、人类中凶恶的人比最凶恶的动物还凶恶。人类中善良的人比最善良的动物还善良。——郑渊洁
75、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曾子
76、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周国平
77、饶舌的人多虚妄。——培根
78、惩恶而劝善。——左丘明《左传》
79、惆怅隶属于善良;绝无惆怅感的人也许非常不凡,但毕竟非善良之辈。——刘心武
80、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面。——罗曼·罗兰
81、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萧伯纳
82、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浮士德》
83、善良——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高尔基
84、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85、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86、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卢梭
87、善良的心就是太阳。——雨果
88、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莎士比亚
89、善良的根须和根源,在于建设,在于创造,在于确立生活和美。善良的品格同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苏霍姆林斯基
90、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儿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马克·吐温《镀金时代》
91、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
92、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奥勒利乌斯
93、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罗曼·罗兰
94、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乔叟
95、如果一切皆善,就一切皆美。——《托尔斯泰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