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暖,一个多么富有魅力的字眼!它可以点燃炽热的情感,激起我们努力奋进的力量。今天,我要用自己笨拙的笔歌颂父亲的爱,歌颂他给我的温暖。
2、温暖不是事物的温度,而是一种人生的境界。而温暖与否,也不再与事物的本身,而是这个人心灵与灵魂上的感触。至少现在的我,时时刻刻都会感到温暖在我的身边洋溢。
3、温暖归根是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温暖如举手投足间的小细节,虽微小但不可或缺,温暖似天地正气间天翻地覆的大事件,足以拯救濒临死亡的人类重获新生。
4、温暖就是一种感受,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受。温暖是相互的,你给予别人温暖别人也传感温暖于你。心暖才是真温暖,如果一味觉得自己缺少温暖那才是真正的缺温暖。
5、温暖就在一念间,是点亮道路的明灯,是大海中导航的灯塔,是充满睿气的指南针。
6、温暖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温暖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是心急如焚的人感到无比凉爽;温暖是一泓清澈的甘泉,是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7、温暖是相对的,你温暖了别人,自己的心也是温暖的,温暖是如此美好的感觉。
8、温暖是一种感恩,以炽热的心去感化另一颗心,用温暖照亮前进的方向。
9、温暖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点石成金,枯木逢春,华腐朽为神奇。
10、温暖是一种态度,它能增进你我,彼此坦诚相待,为情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1、温暖是在你精疲力尽之时,回到家的感觉,看着餐桌上那一桌并不算丰盛的晚餐,你会明白母爱的真谛。饭后,和爸爸一起交流人生的感悟,当他用愉悦和赞许目光投向你时,你会觉的父爱的重量。
12、温暖是在一个被冬日阳光笼罩的下午,一个人坐在窗前,在阳光的沐浴下,翻开那一页页或许有些泛黄的书籍。它们或是字字珠玑,蕴含着人生启迪的名人语录;或是趣味横生,引人入胜的人与自然;再或是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英雄赞歌。试想一下,在如此美妙的环境中在知识的海洋里随心所欲的遨游是何等的惬意?
13、温暖是在一个金黄色的秋季,漫步于乡间的小路,看着落叶在秋风中轻盈的舞蹈,这时候,看着农民伯伯们饱经风霜的脸庞上,也有了一丝久违的微笑,而耳旁也传来他们发自内心的动人歌声,那一树树累累的硕果也成为了他们美丽的希望的载体。
14、温暖是在一个静谧的夏夜,坐在泛着点点银光的荷塘边,抬头仰望那一颗颗闪烁着的星辰,耳边伴随着虫儿鸣叫的声音,展开无限的遐想,因为那每一颗的背后都或许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还有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也承载着人们无尽的梦想。
15、温暖是在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季,和轻飞的蝴蝶,新生的花草,漂浮的白云,宽阔的蓝天,还有林间潺潺的小溪做游戏,他们在此刻不是单纯的植物、动物、而是代表着快乐与温暖的精灵。
16、我活着就是赖着一口氧气,氧气是你。
17、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没有家的。你让他回去,他找不到来时的路,找不到要去的地方,就会死在某个角落里
18、爱是正负电源,碰出火花四溅;爱是誓言,把一生一世戴在指尖;爱是星光,你寂寞时,满天都是注视你的眼。玫瑰情人节,愿真心换来真爱,牵手到永远。
19、当我遇上你,使我相信你是我的唯一,只可惜天意弄人让我们分隔两地,到底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在一齐共筑爱巢呢!
20、如果爱,已是非爱不可,又何必问它是否值得。
21、真心爱你的人,不会对你忽冷忽热;真心要娶你的人,也就不会胡乱承诺。
22、有多少颗脑袋,就有多少种想法;有多少颗心,就有多少种爱情。
23、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24、总是不舍得让过去的都过去,因此惹了许多心苦。总因太多恋恋不舍,最终导致两手空空。
25、有一个人,一直住在心里,却告别在生活里。
26、不幸福,并非都是生活亏待了你。只因贪恋过去,阻挡了迎面而来的幸福。
27、爱情的十分之九是由爱人自己造成的,十分之一才靠那被爱的对象。
28、书,只会在你愿意听的时候,才会说些奇幻的故事。可是,当你和人交谈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些让你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的话题。
29、不论这个世界多么糟糕,你自己的世界一定要精彩;不论人心多么黑暗,你的内心一定要明亮。不要用糟糕去对付糟糕,不要用黑暗去对付黑暗。
30、青春终究是幸福,因为它有未来。
31、爱你就是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心不慌,天塌下来都能从容面对。爱你就是日常生活变成艺术,而真正的艺术变得有点可笑。
32、不要尝试去弄清每件事,因为有时候一些事情不是用来理解的,而是要懂得接受它们。
33、年少时总觉得要离家远远的才好,现在开始觉得离得越远心中越是牵挂。
34、要看清自己,不要看轻自己。
35、世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和更值得爱的人。
36、我们都是因为美丽的误会而爱上人,因坚持的忍耐才会爱下去。
37、人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自己对自己的战争。每一个人的身上,都依附着两个自己:好的自己和坏的自己。我们就去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计较,让快乐打败忧郁。
38、所有的情缘,从年少时开始,最美。到后来,真心要么输给了生活,要么交给了岁月。
39、当一个人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时,一切都是错的;而当自己站在中心位置看问题时,一切都是对的。
40、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41、世界上没有一段感情不是千疮百孔。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结束时也有他结束的必然。
42、你说你,永远记得这温暖。你说你会因为那一点温暖,勇敢地活下去。
43、世界上永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是有些原因,你不能明白,我没有坦白。或许是相遇时恰好你笑了,或许是你皱眉了。所以,我爱了。所以,我来了。
44、如果生活是一场大雨,我是破了洞的雨伞。你是补丁,有你在的地方,我的世界,一片晴空。
45、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牵绊,太多的不舍,因为那些旧东西烙上了昨日的欢痕,所以总是狠不下心来。丢弃需要勇气,珍藏需要空间。
46、当你真的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你的眼中除了他整个世界都不存在。
47、并不是所有结束都是残缺的,悲伤不会逆流成河反而会被生命中那些温暖而美好的事情所覆盖。
48、不要想象他应该会怎么样,我们真正爱上的,和我们以为会爱上的,常常差很远。
49、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他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50、这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让人改变,一是时间,一是磨难。
关于美食的名言1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苏轼
2、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陆游
3、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陆游
4、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陆游
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杜甫
6、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家家户户剥春笋,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郑板桥
7、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苏轼
8、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
9、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苏轼
10、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苏轼
11、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
关于美食的名言2
1、如果你不喜欢黄油,那就用奶酪吧。茱莉亚蔡尔德(Julia Child)
2、吃吧,但是不要吃得太多;多吃蔬菜。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
3、烘烤食物的时候,要按照指示来做;烹饪的时候,只需凭自己的口感喜好来做就行。莱科巴尔(Laiko Bahrs)
4、不要吃任何不会腐坏的东西。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
5、年龄只是一串数字,它完全无关紧要;当然,除非,你是一瓶葡萄酒。乔安科林斯(Joan Collins)
6、不需要瑜伽,也不需要冥想,在一座充满音乐的小教堂里,你就可以洗去自己的忧伤,这比拼命为自己挣块面包要好得多。M. F. K. 费雪(M.F.K.Fisher)
7、烹饪就像爱一样,要么全心全意投入,要么完全放弃。哈里特冯霍恩(Harriet Von Horne)
8、食谱本身并没有灵魂,不过作为厨师,你要想办法给它创造一个灵魂。托马斯凯勒(Thomas Keller)
9、我烹饪的时候总是酒不离口,有时,也会往菜里倒一点酒。WC菲尔德斯(WC Fields)
10、对美食感兴趣,但对烹饪不感兴趣,这是很荒谬的。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
关于美食的名言3
1、宇宙因生命的存在才显得有意义,而所有生命都需要吸取营养。
2、牲畜吃饲料,人吃饭,可是只有聪明人才懂进餐的艺术。
3、国家的命运取决于人民吃什么样的饭。
4、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5、上帝让人必须吃饭才能生存。因此他用食欲促使人们开饭,并用吃饭带来的快乐作为给人类的奖赏。
6、美食主义是一种判断行为。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符合我们口味的食物,而不选择那些不具有这些性质的食物。
7、不分年代,不分年龄,不分国家,宴席之乐每天都存在;它与其他娱乐形式相得益彰,但生命力远远超出其他娱乐形式。在其他娱乐形式缺失的情况下,它能对我们起到安慰作用。
8、与其他场合比,餐桌旁的时光最有趣。
9、与发现一颗新星相比,发现一款新菜肴对于人类的.幸福更有好处。
10、醉汉和消化不良者都不懂得怎样吃喝的学问。
11、先吃油水大的菜肴再吃清淡的菜肴,这是正确的进餐程序。
12、先喝温和的酒再喝劲大的酒,这是正确的饮酒顺序。
13、认为先喝了一种酒后就不能喝另一种酒,这种观点完全没有道理。人的味觉感受能力很容易饱和,最好的酒如果喝到第三杯也会变得毫无味道。
14、没有奶酪的甜点就像缺一只眼的美女。
15、厨艺需要学习,而人们本能就会把肉烤着吃。
16、厨师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准时;这同样也是对客人的要求。
17、为了一个不守时的客人而等待太长的时间,这是对那些守时的客人的不礼貌。
18、如果一个人邀请朋友就餐,而不注意给人家准备吃的,这样的人不配拥有朋友。
19、家庭中咖啡的质量应由女主人负责,酒水的质量应由男主人负责。
20、招待客人就是要保证他在您家里这段时间里的快乐。
1、眼前的食物,可能来自那遥远的大海和高山。
2、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3、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别人眼中的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
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6、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7、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8、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家人的美味。
9、一个成功的厨师,并不只依赖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经验。
10、无论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人的美味。
11、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是切身的喜悦和感伤。
12、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13、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14、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15、食材的获得,需要超长的辛苦和耐心的等待,这样的法则同样适用于大山。
16、丝娃娃是贵阳女孩儿的最爱,烫面烙熟,个头小,却能装下20种素菜和4勺蘸水。
17、在与世隔绝的大森林里,甜食非常难得。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
18、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19、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20、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21、25年,相比一个城市的兴衰流转,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
22、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23、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24、时间和精力,全部留给了下一代,然而随着知识日新月异,不少家长能做的,就是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25、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
26、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27、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28、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29、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气灶火。
30、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
31、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32、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33、从形态到内容,从神到形,饼卷的变化千姿百态,这看似食物们的自助旅行,追根溯源,其演变终究离不开人的流动和迁徙。
34、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35、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36、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无奇。辛苦的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37、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38、半身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39、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炆冬笋……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都流一地了,绝对是深夜报复社会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
40、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41、做腌鱼首先要制作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是一场户外亲子游戏。
42、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43、人类组织家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合理地生产和分配食物。正是这些人间烟火,让家庭组织更加紧密。尽管千门万户的家常美味各不相同,但有位作家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44、地球村形成的速度不断加快,没有人能够阻挡。然而,只要保持对某种味道的迷恋和期待,那么这种味道,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生活信念,就一定会守护一个个不可复制的部落,一处处令人神往的秘境。
45、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然而,究竟是人改变了食物,还是食物改变了人?餐桌边的一蔬一饭,舌尖上的一饮一啄,总会为我们津津有味地一一道来。
46、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7、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8、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他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49、今天,从大雨到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可以包裹一切,并且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卷在煎饼里的,似乎还是一根大葱,山东人最看重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50、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改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51、所有由美食纪录片引起的垂涎之心皆可从这里找到最好的出口,一切思乡、怀旧、想家的情绪都能在这里得到最温暖妥帖的安放。这里没有复杂的技法、炫目的配料、精致的器皿,只有与纪录片一脉相承的食物本身的质感、美味。
52、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53、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54、不是所有的秘境都隐藏在崇山峻岭的处女地,繁华都市,也有不为人知的秘境,露天的滚油旺火,深灶铁锅,烹炒出浓香四溢的街头料理。鲜虾云吞,手工竹昇面,牛筋软糯,虾子清鲜,厚实的味道,深刻进这片社区斑驳的岁月。顽强的味觉记忆召唤人们,一路追随。
55、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加工的是山东标志性的主食——煎饼。
扩展阅读:《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去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据了解,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选取了中国最具美食风味的60多个点,从城市到乡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记录了一段段历史。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据报道,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