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经典语录 正文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1 17:20:44

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经典。史部指由朝廷主持修纂或得到朝廷认可的“正史”、“野史笔记”及其他史书。子部是指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集部包括各种汇集历代作家不同体裁作品的书籍,以诗文为主。

1、经:四书五经——《诗》、《书》、《礼》、《易》和《春秋》合称为“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 “四书”。《大学》和《中庸》本来是《礼记》中两篇。到宋朝时有“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 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

2、史:“二十四史”是指自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直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 书,这些史书通常被视为“正史”。在正史之外,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唐代刘知几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史通》等也有很大影响。

3、子:囊括了经史之外的专门著作,如《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类别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

4、集:收录个人作品的称为“别集”,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收录众人作品的则称为“总集”。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梁朝萧统编的《文选》。《全唐文》、《全唐诗》也是比较著名的总集。

5、六艺: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由于《乐经》不传,于是又变为《五经》。

6、《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编纂开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时15年,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7、《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名丘,字 仲尼 ,春秋 时期鲁国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 史书《春秋》。孔子强调“礼”和“仁”的学说。

8、《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被尊称为“亚圣”。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又一代表人物。

9、《老子》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春秋时期老子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而“道法自然”。因此老子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战国时期的庄周是继老子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道家学者,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10、《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集,是研究商周时代社会政治的原始资料。

11、《春秋》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因其言辞隐晦、表达简约,许多学者为其著文诠释,其中最著名的为《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12、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

13、《坛经》是佛教史上汉人高僧所著唯一被尊为“经”的著作,它记录的是唐朝禅宗慧能得法及传播教化的事迹,由其弟子法海集录。

14、《求谏》选自《贞观政要》,这是一部记载李世民政绩及君臣论政的历史著作,全书40篇,合为八卷,由唐代史学家吴兢所著。

15、《明夷待访录》是中国明清之际哲学家黄宗羲的启蒙思想名著,明夷得名于《周易》,该书尖锐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16、《朱子语类》是朱熹和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其主要主张为“格尽人欲,复尽天理”。

17、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学者尊称其为亭林先生,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顾炎武对民众责任的论述曾被梁启超归纳为八个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8、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式的学术流派,又有汉学、考据学之称,顾炎武是开其先河者。

19、《童心说》的作者为李贽,明代思想家、文学批评家,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对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其思想曾被一些学者高度评价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20、《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21、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是南朝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

22、钟嵘所著的《诗品》是第一部品评

23、科技著作:在农业方面,北魏时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古代农学体系的成熟,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著作; 在数学方面,汉代的《九章算术》是代表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经典著作;在医学方面,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确立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药学方 面,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汉代以来本草学的巅峰之作;在自然地理方面,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建 筑方面,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也是水平极高的建筑技术专注;至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则是各类科学技术的全面总结。

爱心教育名言名句【经典篇】

1. 教学相长。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

2. 有教无类。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卫灵公》

3. 礼节来自教育。狄奥尼西奥斯

4. 教育植根于爱。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5. 爱子女以其道。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 郑燮

6. 父不慈则子不孝。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7. 师范为教育之母。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謇

8. 教育为立国之本。近代启蒙思想家、实业家、教育家 郑观应

9.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尽心上》

10.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唐代文学家 权德舆

爱心教育名言名句【精选篇】

1. 只要每人都献出一点点爱心,那爱心就充满整个世界整个宇宙。

2. 有感人肺腑的感激之情,不如有默默的感激之行。

3. 一个懂得感激的人,即使各方面都一败涂地,但仍拥有最宝贵的财富一颗善良的心。

4. 给人以关爱给人以方便给人以欢乐给人以希望。

5. 感恩是灵魂的防腐剂,付出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香甜的。

6. 爱心是搭起友谊的桥梁,是人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璀灿明珠。

7. 心灵的花朵需要永爱来浇灌,感激的世界需要用真情来装点。

8. 关心他人,实际上就是关心你自己。

9. 我的心承载多少繁花,花开花谢,却总有一片感恩的绿野停留。

10. 世上最纯洁的洗礼是父母对我们的爱。

11. 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间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2. 爱心是一场倾泻在夏日的大雨,使渴望帮助的人感到真情的援助。

13. 宁施于人,不求于人,不负于人。

14. 当你站在巨人肩上时,请你务必记住:是一个巨人撑起了你。

15.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16. 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17. 登高山之巅,勿忘父母情;入成功之道,切记恩师意。

18. 感激越说越轻,不如行动来得实在。

19. 我们可以通过感恩的桥梁,走向光明的未来。

20. 再清香的花离不开泥土的哺育,最高傲的叶子忘不了树根的恩情。

爱心教育名言名句【热门篇】

1.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颜氏家训》

2.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北宋文学家 宋祁

3. 父慈于棰,家有败子。北宋文学家 宋祁

4. 鞭管之下,有贤士乎?明代文学家 方孝孺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6. 进行道德教育要认真。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7. 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8.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9. 玉不琢,则南山之圆石。唐代文人 马总 《意林》

10.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 《省心录》

11.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说苑·杂言》

12. 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汉代文学家 桓宽 《盐铁论·周秦》

13. 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14.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教育家 陶行知

15. 知其心,然后能教其失也。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

16. 水性虽能流,不导则不通。唐代文人 马总 《意林》

17.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18. 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隋代文人 王通

19.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学记》

20.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赵策四》

2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22. 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23. 教育是国家的主要防御力量。 英国政治家 伯克

24.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欧文

25.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英国教育家 赫·斯宾塞

26. 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1、修养最高的人不追求私欲,修养达到神化的人不求功业,修养达到圣明的人不求名声。

2、越是身份低的人,操守越是要谨严,不然,正是自取其辱。(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3、清旷的襟怀和高远的想像力未必定须由对目而形成,把仰望的双眼移到地面,同样可以收到修养上的效益,而且更见切实。(中国作家)叶圣陶

4、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5、穿衣吃饭,是人活着时的利益,然而还应有所节制,埋葬死者,是人死后的利益,为什么偏偏不能节制呢?

6、不受天的损害容易,不受人的利禄却困难。

7、孝子不巴结自己的父母,忠臣不奉承自己的君主,这是做臣下,子女的最好表现。

8、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

9、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的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德国诗人)歌德

10、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1、凡有良好教养的人都有一禁诫:匆发脾气。(美国作家)爱默生

1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13、富贵人不肯从宽,必招横祸;聪明人不肯从厚,必夭夭年。(中国古代学者)吴少贤

14、宏则希望远大,毅则艰苦卓绝,百折不回。青春修养,果能做宏毅二字,成功者盖十之八九也。(中国政治家)陈独秀

15、大吝惜必然有大的破费,藏积钱物太多必然有大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受侮辱,知道止休就不遇危险,可以长久。

16、知道者必不自矜,知义者必不好得,知德者必不沽名。(中国古代学者)张九成

17、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中国作家)林语堂

18、君子有三件事须要警惕:年少时,血气还没有稳定,警惕贪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旺盛,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衰退,警惕贪心。

19、身在幸福中而能有自知之明,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法国作家)雨果

20、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21、源静则流清,本国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中国古代学者)魏子

22、罪恶没有比纵欲更大的,灾祸没有比不如满足更大的,灾难没有比贪欲更大的。

23、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24、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的时候产生的。

25、喜不应喜元喜之事,怒不应怒元怒之物。(中国古代军事家)诸葛亮

26、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德国诗人)歌德

27、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

28、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29、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英国诗人)丁尼生

30、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人能不护短,则长进者至矣。(中国古代学者)吕坤

31、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2、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古罗马诗人)贺拉斯

33、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修养和自制的功夫。(美国教育家)卡耐基

34、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现和体验作准备。(中国古代学者)宗白华

35、节俭,是品德中的大德,奢侈,是品德中的大恶。

36、如果不学好治理自己,就会陷入灭亡的深渊。(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

37、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8、女子有丈夫,男子有妻室,不可以相到轻慢亵渎。

39、关于修养至高的人不追求私欲

40、人们在那里高谈阔论着天气和灵感之类的东西,而我却象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

41、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中国作家)梁实秋

42、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古希腊哲学家)德溪克利特

43、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有着十五年到二十年的生活经验,都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要是没有这些经验,任何才思敏捷恐怕也不会有,而且在这里,恐怕任何天才也都无济于事。

44、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45、不要把痰吐在井里,哪天你口渴的时候,也要上井边来喝水的。(俄国作家)克雷洛夫

46、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47、反唇相讥,恶语相加,是有失一个哲学家(即科学家)和追求真理者的身份的。(英国诗人)哈维

48、有一种毫不做作的良好教养,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但只有那些天性善良的人们才实践着它。(英国作家)切斯特菲尔德

49、名誉是相互间倾轧的原因,智慧是相互争斗的工具。这两样都是凶器,不能完全在社会上进行。

50、美好的言论可得到尊贵的地位,美好的德行可有益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