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有两种解释:
周瑜:三国时期吴国主将。黄盖:是吴国的`大将。在《三国演义》里的第四十六回说,在赤壁之战中,为了火攻曹营,黄盖主动向周瑜献了苦肉计,还让周瑜打了他,到曹操那里诈降。曹操信以为真,结果上了大当,火烧赤壁,曹兵大败。借指做某事,两相情愿。[例]①“这是真打吗?”“那哪能知道!他们一东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刮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②王豹笑了笑,想起初到卧虎坪错绑大阿公那一场误会,不禁摇摇头说:“这样不太好。”高永太说:“这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又不犯法,你怕什么!”
周瑜打黄盖--装样子
这里借指装模作样。[例]①台下的群众哄起来:“他是渔霸的马弁!”“他当过鱼栏师爷!”“他是周瑜打黄盖--装样子的”[例]②那瘦猴带着两个小厮,来到近前,周瑜打黄盖--装样子,含笑道:“阁下就是王先生吗?”王联忠拱了拱手说:“不错,我就是。”
周瑜的歇后语:
周瑜归天——气死的;气死里
周瑜暗算诸葛亮——计计落空
周瑜打瞌睡——梦想荆州
周瑜摆手——都督叫;嘟嘟叫
孔明哭周瑜——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周瑜颈——不受激气
周瑜当当——穷都督;穷嘟嘟
属周瑜的——一激就上阵
诸葛亮气周瑜——自有妙方
周瑜倒在芦花荡——气煞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窥察动静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人;气煞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周瑜赤壁烧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骗孔明——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蒋干劝周瑜——有口难张
周瑜的脾气——一急就上阵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气死周瑜去吊孝——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意;装模作样;自家人打自家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装样子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三国演义名言警句摘抄(一)
1、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4、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5、生子当如孙仲谋。
6、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7、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8、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9、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10、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11、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12、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13、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14、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15、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16、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17、既生瑜,何生亮。
18、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21、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2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23、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24、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25、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26、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27、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28、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0、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3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2、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
33、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34、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35、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36、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三国演义名言警句摘抄(二)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3、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18、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9、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0、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
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一共八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精辟指数:5.5
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老马家五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一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精辟指数:6
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精辟指数:6.5
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
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精辟指数:7
b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精辟指数:7.5
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精辟指数:8
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精辟指数:8.5
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精辟指数:9
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精辟指数:9.5
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一类的人。精辟指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