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的舞台上没有假装这一说——每个人迟早都会真的变成他日常扮演的那个主角。
二:穷人用眼睛吃饭,富人用钱包思考。
三:美貌是推荐信,善良乃信用卡。
四:人生没有如果,但有许多但是。
五:经验是一枚不好看但很实用的书签——夹在人生的书页中,供你随时翻看
六:成功就象戴假牙吃肉——别人看着很香,自我觉得没味儿。
七:金钱健康愉悦感情自由,是我生命所追求的。如果只能要三样,我要后三样。与知心人,做愉悦事,莫问是缘还是劫
八:怀旧……不是正因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九:人越少则冰箱越要大,精神空虚,美食填充;若深夜打开冰箱居然已无龙虾香槟鱼子酱,更可鞭策你明朝勤力工作以便早日当上副总裁。
十:社交之因此累,是正因每个人都试图表现出自我其实并不具备的品质。
十一:浪漫就像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啊。
十二:聪明人应当是愉悦的---自以为聪明的人才常常感到烦恼。
十三:自有意味着能够选取——或者活得有好处或者死的有尊严
十四:我期望在我临终前,给我一个月的闲暇,我想知道世界上,每一种化的名字。
十五:表现出来,但绝对是在无关紧要时构成的。
十六:自有意味着能够选取或者活得有好处或者死的有尊严。
十七:没有什么能够比视线内有个敌人更让你精神抖擞饱满了。
十八: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
十九:聪明人不成大器,多是在小得失中耗费了潜能。
二十:评论家就像后宫的太监,知道如何做,看过怎样做,就是自我不能做。
二十一:漂亮女生走到哪里都沾光——沾的是小光吃亏但是大亏。
二十二:金钱健康愉悦感情自由,是我生命所追求的。如果只能要三样,我要后三样。如果只能要一样,亲爱的,你知道的,我要最后一样。
二十三:愉悦使人年轻,痛苦让人成熟,而豁达则是在冷眼看破红尘后,重新又变得像个孩子。
二十四:泡酒吧的男生是找刺激的,而女生,多半是受过刺激。
二十五:怀旧~~~~不是正因那个时候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二十六:与知心人,做愉悦事
二十七:孩子长大的标志是,不再问他从哪里来,二,不回答他到哪里去。
二十八:高处不胜寒?别听人胡说!人当然要往高处去。
二十九:耶稣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是全世界最绝望的一天,但三天后就是复活节----因此人在困境中就应学习并领悟:至少再等三天。
三十:世界上根本没有委屈这东西,那但是是你为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付出的代价。
三十一:美貌是推荐信,善良乃信用卡
三十二:穷人用眼睛吃饭,富人用钱包思考。
三十三:面具戴得太久,就会长在脸上,在想揭下了,除非动筋托骨。
三十四:骑驴找马个性耽误找马骑自开车吧。
三十五:怀旧……不是正因那个时代多么好,
三十六:没有犯罪而不断加刑这就是衰老的感受。
三十七:安全法则之一:离愚蠢的人远一点。
三十八:答复一个荒谬论点的最好方式是闭上嘴让他继续说。
三十九:嫁大款就像抢银行:收益很大,但后患无穷。若能不试,还是不试为好。
四十:现代生活的一大悲哀就是咱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太多,而为之生活的东西太少。
四十一:但我知道,他们既不结婚,也不生孩子。
四十二:人生没有如果---但有许多但是。
四十三:善良是灵魂燃烧过的舍利——如火熄而碳犹暖,花谢而风仍香。
四十四:因此,这世上的女生,大多还是愿做好女生。
四十五:在砍柴时能感受到火的温暖——这就是信仰的报酬。(安慰女朋友的话)
四十六:不好在想让你哭的人面前哭。
四十七:若再不开始孝敬父母就太迟了!
四十八:女生的寿命往往更长些,正因妻子的职责之一就是:留下来收拾一下东西。
四十九:品格可能只在重大时刻才己其实不具备的品质。
五十:一个国家的最高机密就是纳税人的钱去了哪里。
五十一:人类发明了种种能够偷懒的工具,然后变得越来越忙。
五十二:就像有些中医把入药的麻雀屎叫作白丁香一样,在公共场所,咱们把一个人的综合利用价值雅称为社会地位。
五十三:精灵到底是怎样生活?别问我,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既不结婚,也不生孩子。
五十四:轻蔑不需要说出来沉默是其最完美的表达方式。
五十五:世界上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五十六:女生,显露智慧比显露大腿更性感。
五十七:敌人或知已,越少越安全。
五十八:耶苏在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那是全世界最绝望的一天,可三天后就是复活节因此人在困境中应学习并领悟:至少再等三天。
五十九:所有错误,都是在绝对正确的信念下铸就的。
六十:人的社会地和他知道的秘密大小成正比。
六十一:简单说,常常让你微笑的男生就是好男生。
六十二:沉默退缩拒绝吸引男生的三种最佳途径。
六十三:为不需要羞愧的东西而羞愧,这就叫虚伪。
六十四:心想事成就是你有什么样的恐惧,就会撞见什么样的鬼。
六十五:完美的秘密,请留意保守,正因人们的好奇心里,常常隐藏着破坏欲。
六十六:感情就象出疹子,有了它掩饰不住,没有时装不出来。
六十七:感动之于感情,就像镇痛药之于疾病,缓解只是暂时的,而且治标不治本。
六十八:流行就像一个朝三暮四的花花公子,女生们察言观色,亦步亦趋,委屈求全,费心讨好,但是一不留意,又被抛弃了。
六十九:嘴以前是,此刻也是武器,因此女生们涂口红的劲头就象擦枪。
七十:要是经常往上看,你会长高,如果老是低着头捡便宜,你就会驼背。
七十一:令人沮丧的往往并非事实,而是比较。
七十二:如果没车,不好买丝绒缎面刺绣十公分高跟或白色皮鞋。我见过年轻女孩拖着晚礼服式亮纱裙子挤公车,感觉太那个了。
七十三:爱你的工作,不好爱上你上司。
七十四:成功就是能比别人多坚持五分钟。
七十五:孩子长大的标志是——一,不再问他从哪里来,二,不回答他到哪里去。
七十六:办公室备一件厚外套,一柄伞白素贞若当初自备雨伞,之后就不必永镇雷峰塔了。
七十七:别妄图改变你的爱人没有谁是上帝的半成品。
七十八:首先,完美的事物不必须非要成双结对,举例说吧:世界上最大的钻石期望之心,她就是独一无二的!
七十九:好女生一旦堕落,便有寻常女生难得的好处
八十:感动之于感情,就像镇痛药之于疾病,缓解只是暂时的,而且治标不治本。
八十一:最好不好让初次约会的异性知道你住所;若对方坚持送,那么,到楼下即可坚信我,他不顺便上去喝杯茶也不会立马渴死。
八十二:世界上惟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变越完美的东西就是回忆。
八十三:两个原则:一不好纠缠于小事;二任何事都是小事。
八十四:安全须知:第一,提防好脾气的人发火。第二,别和没什么东西可失去的人竞争。
八十五:人的社会地和他知道的秘密大小成正。
八十六:宽容就是——不认为和自我不一样的`,便是不对的。
八十七:事业有成兼会补衣绣花的女子不只双倍美丽。因此,学几个拿手菜吧。
八十八:怀旧……不是正因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八十九:人生哪有死结?想通了,但是就是——饥来餐饭倦来眠。
九十:流言造成伤害,至少要两个人合作你的敌人诋毁你,你的兄弟姐妹转告你。
九十一:我期望在我临终前,给我一个月的闲暇,我想知道世界上,每一种化的名字。
九十二:人生的舞台上没有假装这么一说每个人迟早都会真地变成她日常扮演的那个主角。
九十三:缘份就是说———这世界上的人虽多,但下雨的深夜陪你回家的,永远只有一个……
九十四:宽容就是不认为和自我不一样的,便是不对的。
九十五:所有错误,都是在绝对正确的信念下筑就的。
九十六:永远永远不好坚信男生这种话:我会离婚的;我当时喝多了;我只想抱抱你我只把它放在外面
九十七:缘分就是说——这世界上的人虽多,但下雨的深夜陪你回家的永远只有一个。
九十八:怀有秘密感情的女子,软如一朵悄然结子的莲花,含蓄而淡定,即使秋深,即使霜降,依然清芬暗萦,幽兰自若,她往往是孤独的——孤独但不寂寞。
九十九:动物因饥饿猎杀,人是正因贪婪。
一百:某些女生的工作履历是——前半生通奸后半生捉奸。
1,西湖美景共君游,利禄功名不必愁!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粗茶淡饭代良药,性善心诚消患忧!补路修桥添福禄,一杯浊酒醉红楼!
2,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3,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
4,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5,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6,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7,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买,不使人间造孽钱!
8,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9,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0,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11,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 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12,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13,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14,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15,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16,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17,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18,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唐伯虎经典诗词 )
19,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20,九月黄花映晚霞,满仓稻谷喜农家!三秋寒露摧红叶,一季骄阳照碧华!老骥不嫌征路远,桑榆怎叹日西斜!苍颜笑睹西山景,莫学无知井底蛙!
21,花落花开花自知,秋来春去恼蜂儿!寻槐觅桂焉无意,踏蕊啄芳岂有私!辛苦成甜非自用,勤劳换蜜为人施!一生短暂倏忽过,化作香魂绕茧丝!
22,天高云淡又经秋,不吝青春吝白头!年少有为时不待,老来无事岁空流!太君期颐执军令,姜尚杖朝扶钓钩!富贵贫穷皆梦幻,沧桑历尽勿须愁!
23,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24,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25,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26,怎知两载相思日,想煞三秋梦里人!——(唐伯虎的名句)
27,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28,一醉解千愁,酒醒愁还在!
29,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30,一行大雁舞长空,去去来来岁岁同;秋去羞看正月雪,春来喜弄三月风!江南犹是千川绿,塞北已然遍山红;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
禅宗六祖惠能听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偈就开悟了,这句话就是《金刚经》的眼睛。
六祖的著名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说明了宇宙的真相。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的思想。《金刚经》主要就是说明了“离相无住”的道理。
四相是人生烦恼之根
《金刚经》中说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包括我见(自以为是)、我爱(强烈贪着自我)、我慢(自高自大)、我痴(对自我错误的认识);人相和众生相是指“我”以外的人和人群;寿者相,包括追求长寿及传宗接代的思想及“永恒”、“永远”这些概念。四相之中,归结起来还是我相,以我为中心,分别一切,而有其它三相。
人的烦恼都是因这四相而起。宇宙人生的本质缘起性空,无固定不变的实体,无一相才是真相、实相。正如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现象世界是幻有,本质的世界是无相。凡夫执着身体是我,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之物,没有一个主宰的、恒常的、不变的我。根据现代医学提供,人体全身的细胞每隔几年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次,哪有固定的我?再说到我们的思维是我们自己的吗?思维来自经验,由经验形成概念,思维是由这些概念组成的,离开概念还有思维吗?凡夫执着财富为我所有,其实财富是为五家所共有:火、风、水、官、不肖子孙。
世界是无常的、无我的,没有固定的本体,而我们总是执有、执固定、执暂时的现象为真、为永恒。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真理不相应,所以我们就有很多烦恼。
可以写下这样一条生死的公式:我执→贪嗔痴→烦恼→造业→生死
所以,“欲除烦恼先无我”。菩萨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我、大慈大悲。
不住相即解脱
《金刚经》告诉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信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相,是智慧的解脱。生什么心?生清净心。
看看我们凡夫的心,一天到晚有清净的时候吗?为身外之物从早忙到晚,下班后抓紧时间看电视、打麻将、卡拉OK……老年退休了,没事干就感到无聊、心发慌。为了打发无聊又找工作干,我们的心不能独立啊!不能静下来啊!我们的心总是寄托在外物上,把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人家的嘴巴上、眼光里。因别人恭维而高兴、因别人的冷漠而睡不好觉,这样的人生是多么可怜啊!“心随境转”是凡夫;“心能转物”即是如来。学佛就是要不断地解开心灵的缠缚,学佛要不住于身外之物。有一条解脱的公式是:看破→放下→自在
如果不能看破,可以先看淡。如果放不下,就背着走,走不动了,再放下。“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名利、富贵、荣辱、是非乃至生死都可以放下。心无挂碍才能潇洒,人生要潇洒走一回嘛。
道是无相的
如何得见如来?《金刚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想非相,则见如来。”如来即道,如来即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义就是诸法本来的面目,用现代的话来说可以叫“本质世界”,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多彩的世界可以叫做“现象世界”。我们不可执着现象,因为现象不是本质,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金刚经》所说的“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诸佛如来都是以无相为体的,《金刚经》告诫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典故:谁是迎接佛陀的第一人?据记载,一次佛陀外出弘法三个月,要回来之前,弟子们都争先恐后去迎接,只有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即《金刚经》中的长老须菩提)仍坐在山中,他想:“佛陀的真身不是在眼耳鼻舌身意上可见的,他的真身是法身、是法性,是以宇宙人生的真相为身,无处不在,我不应为事相所迷”。佛陀归来时,有神通的莲花色比丘尼抢先迎接,佛陀却说:第一个迎接我的是须菩提。须菩提此时正在山中观察诸法空性,他才是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是以法界为身,遍一切处、一切时的。为度众生的需要而变化出报身、化身。而其法身是如如不动,是离一切诸相的。我们平常对佛像礼拜,是旨在通过佛像认识真佛,培养清净的心念。无妄想、无执着的清净心就是佛。
我们在未学佛以前,执着世间的东西,心住功名利禄、儿女亲情,为这些而操心和烦恼;学佛以后我们又执着佛堂的庄严、拜佛的次数、念诵的声音、打坐的时间等等。这好比沙子和金子,两种东西虽一贱一贵,但在人眼睛里都同样是难受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执着美、丑、有、空、动、静等等,都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着相就无法与实相相应。
唐朝马祖禅师早年修行时执着坐禅,南岳禅师就在他旁边磨砖。马祖问:“你磨砖做什么”?南岳回答说:“做镜子”。马祖说:“磨砖如何能成镜”?南岳答:“坐禅又怎么能成佛”?马祖当下大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佛是不能执着形式的,学佛应重在心念的修持,而并非枯坐蒲团。
平常心是道
《金刚经》发起的因缘是很平常的,佛陀穿衣、乞食、吃饭、洗足、入座等等。示现般若智慧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所谓“平常心是道”。东郭子多次请教庄子,道在何处?庄子答曰:“道在瓦砾;道在蝼蚁;道在屎尿”。道就在日常生活中,遍一切处。鸟语花香,行云塔影,黄花翠柳,青山绿水,一切法都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包含着佛法。
如何悟道呢?就在生活中真参实悟。古代禅师有听到人唱歌开悟的,有看见花开开悟的,有煮饭时开悟的等等,都是体现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马祖道一开示说:“道不在修,但莫染污。”道是现成的,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性,不用修,但使其心不受外界染污而已。也就是《金刚经》告诉我们的:“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清除一切染污,就可以显现自家的'珍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悟道的时候,了无所得,只是证得无妄想无执着的心。“无造作、无事非、无取舍、无凡尘”就能“直会其道”。
修道难吗?庞公家人的对话把修道的体味描述出来了:
庞公说:修道难难难,十斛芝麻树上摊;
庞妻说:修道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
庞女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眠。
开悟的人,也是吃饭、睡觉。但凡夫吃饭的时候不专心吃饭,有种种计较;睡觉的时候,不安心睡觉,有千万妄想。要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成啊!
离一切相而修善
佛法是心地法门,不可以住相。如何奉行此法门呢?当用心若镜,事来则现,过后不落痕迹。你看镜子照人,你来时,把你照得清清楚楚;你走了,空无一物,正是:
“风来疏竹,风过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不住相,就什么也不做了吗?不对!如果什么也不做,就是执“空相”。学佛是“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不住无为,不舍有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呢?《金刚经》告诉我们“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拜佛、念佛、学习经教,“随文入观,依理起行”,通过闻、思、修,学习戒、定、慧,以般若为导,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由渐修而顿悟。多做好事,但不要住相。
学佛要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呢?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的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四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祖惠能当年进寺院见五祖时,第一句话说什么?--“我来求作佛”。这境界有多高啊!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到寺院烧香拜佛,求的又是什么呢?
学佛是净化我们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俗称第八识),“虚空非大,心王为大”,生命的层次取决于第八识。我们学佛主要是要改造第六识,然后突破第七识,最后净化第八识。
般若法门的修行,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之称。文字般若是学习研究佛教经论;观照般若是用佛法观念透视人生,依教奉行;实相般若是由积累而至顿悟。
并非在语言文字上理解了佛法,就能把持住自己的心念。宋朝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是一个居士,他学习佛法、研究教理,写了一首很有气魄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吹不动,是指不受这些影响,心中如如不动。苏东坡写完诗,派家人过河到寺院,送给佛印禅师。佛印禅师阅罢,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放屁”。即交给来人带回去,苏东坡看了这两个批字,非常生气!马上坐船到寺院找禅师论理,但见禅师门口贴着一张纸:“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此时苏东坡就感到非常惭愧了。所以说心念的修持是不容易的。《金刚经》告诉我们:“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佛所说的一切法,是指“月”的“指”,而并非“月”,你可以顺着手指去寻月,而这个“月”,是需要自己内证的。
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是我们成佛的工具。“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些法门好比过河的船只,如果过了河,还背着船走吗?我们在修行中要注意不要执法相。
不执法、不执非法,不执空、不执有,不执一切相而修善,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