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白居易恨歌经典语录 正文

白居易恨歌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4 21:28:25

1、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2、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

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洒还独倾。

4、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7、惊风吹起塞鸿群,半拂平沙半入云。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10、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荫。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

11、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12、平易近人,人心归之。

13、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14、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裳寒谁与共?

15、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

16、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

19、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

20、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21、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22、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23、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空守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24、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2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6、傅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2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9、劝君少干名,名是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30、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翅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31、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32、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33、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34、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35、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36、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37、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8、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9、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40、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4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4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43、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4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6、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47、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48、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49、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5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51、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2、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5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5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55、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6、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5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58、唯有人心相对时,咫尺之间不能料。

59、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60、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

2、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白居易

3、残暑蝉催尽,新秋雨雁来——白居易

4、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6、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

7、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白居易

8、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白居易

9、方才无罪闻者戒,下流上通上下泰——白居易

10、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白居易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

13、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白居易

14、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

15、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白居易

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17、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

18、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白居易

19、绿纹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20、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白居易

21、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果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白居易

2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3、既无长绳系白日,又无大药驻朱颜——白居易

24、称其任,则政立;枉其能,则事乖。——白居易

25、不用载为鸣凤管,不须截为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白居易

26、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白居易

2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

28、量才授职,则政成事举。——白居易

29、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白居易

30、功成理定何神速?贵在推心置人腹——白居易

31、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白居易

32、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唐·白居易《折剑头》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白居易

33、山水万重书断绝——白居易

3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35、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白居易

36、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白居易

37、宰相肚里能撑船——白居易

38、来,用酒来淹没忧愁吧——白居易

39、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

40、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1、今仇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白居易

42、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43、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白居易

4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45、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白居易

46、用贤则理,用愚则乱——白居易

47、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

48、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白居易

49、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白居易

50、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白居易

白居易的经典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卖炭翁》

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放言五首(其三)》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夜筝》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

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

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

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琵琶行》

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

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拓展阅读

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

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作品书法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琵琶行图》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