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的是摆脱痛苦,我们是在追求着幸福。你们的存在只是想要免受惩罚,而我们则是为了求得回报。威胁对我们不起任何作用,激励我们的绝非是恐惧。我们并不是逃避死亡,而是享受我们的生命。”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我愿做那口空气,在你身体里做片刻的逗留。我多愿自己也是那样的不受注意,那样的须臾不可分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睡”的变奏》
●好了,战事结束了.枪声沉寂下来.幸存的士兵穿着湿乎乎的衣服,爬出散兵坑和肮脏的洞穴,抬起一张张满是污垢的脸仰望天空。战争的双方都感到输了。在小镇,乡村,大洋的两岸,所有的教堂都响起了钟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牺牲并不意味着拒绝毫无价值的东西,而是指对于珍贵的舍弃,“牺牲”并不意味着为了善而回绝罪恶,而是因为罪恶而拒绝善。“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你用一分钱换回一元钱不叫牺牲;用一元换回一分才是牺牲。如果你经过常年的奋斗获得了自己希望的事业上的成功,那不是牺牲;假如你因为对手而去否认这种成功,就是在牺牲。你把自己的一瓶牛奶给了自己饥饿中的孩子,那不是牺牲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赫尔墨斯:宙斯与阿特拉斯的女儿迈亚所生的儿子。脚生双翼,速度如飞,成为天界众神传令的使者,后为旅人,商人,盗贼的保护神,经常化为凡人下界帮助保护者。
●手指抠着杯子,而要加倍这些风味是不可能的。桌子和奇怪的盘子柔和地燃烧,消耗它们自己
,我凝神于你而你出现在这冬日的厨房,任意得向树木或句子正进入我,流行一时,又转瞬隐去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有的事情只是一件》
●阿特柔斯(Atreus):珀罗普斯和希波达弥亚的儿子,坦塔罗斯的孙子。
欧律斯透斯(Eurystheus):珀耳修斯的孙子;赫拉克剌斯被罚为他做十二件大事。
拉奥孔(Laocoon):特洛亚城的阿波罗祭司,因他劝告特洛亚人警惕木马,雅典娜震怒,派两条蛇将他咬死。
帕里斯(Paris):特洛亚王子;由于他诱拐天下第一美女海伦而引起特洛亚战争。
帕耳忒诺派俄斯(Parthenopaeus):阿德剌斯托斯的兄弟,攻打忒拜的七英雄之一。
帕特洛克洛斯(Patroclus):墨诺提俄斯之子;阿喀琉斯的密友;死于赫克托耳之手,他的死使阿喀琉斯重新参战攻打特洛亚。
法厄同(Phaethon):阿波罗和克吕墨涅的儿子;因强驾阿波罗的神车,从天上跌
●愿和你一起穿越那片透亮的叶子黑蓝、摇曳不定的树林,那儿有水汪汪的太阳和三个月亮,走向你必须下去的那个山洞,走向你最最担心的惊恐。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睡的变奏》
●我愿意看你入睡,也许你根本睡不着。我愿意睡意朦胧地,看着你。我愿意与你一起入睡,进入你的梦境,当它那柔滑的黑波卷过我的头顶愿和你一起穿越那片透亮的叶子黑蓝、摇曳不定的树林那儿有水汪汪的太阳和三个月亮走向你必须下去的那个山洞,走向你最最担心的惊恐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睡”的变奏》
●If you don't know, the thing to do is not to get scared, but to learn.
如果你不知道,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去学习。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你们好好看看周围,全世界的国家都奄奄一息,只是因为靠着你们从这个国家榨出来的一点救济才苟延残喘。但是你们——你们在全世界已经找不出什么地方还能挤出油水来,这里是最大,也是最后的一块地方,你们榨干了它。多少杰出的人都一去不回,我只是他们中剩下的最后一个。你们,以及被你们统治了的地球,一旦把我解决掉之后,你们还打算怎样?你们还想要干什么?在你们眼前除了遍地的饥荒,还能有什么?”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战争、瘟疫、谋杀以及任何灾难和暴力才是他们所推崇的。在他们眼中,有流血才意味着我们是正常的。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那一夜,我蜷缩着躺在饭店的大床上,浑身发抖。我的脚冰凉,弓着膝盖,脑袋侧放在枕头上。在我眼前,那浆过的冰冷的白色床单似乎无穷无尽的伸向远方。我明白我永远不能穿越它,找到回来的路,回到我温暖的梦境。我知道自己迷了路。若干年后,我会在这里被探险队发现--倒在路上,伸出的手臂似乎在抓救命稻草,面孔已经风干,手指被啃噬。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梦魇找上门来,撕裂我们,死死的抓住我们。据说,如果你饿极了,你就会开始吞食自己的心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盲刺客》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8
Tower of Babel [beibl]
巴别塔
形容嘈杂声,乱成一团。
根据《圣经·旧约·创世纪》,诺亚的子孙拟在巴别古城建一座通天塔,上帝怒其狂妄,于是让建塔人突然说起不同的语言,人们沟通不能,因而四散,塔终未建成。此故事也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One way to prevent the European community from becoming a modem tower of Babel would be to made English the community’s sole official language.
有一个办法可以防止欧洲共同体因语言的纷杂而成为现代版巴别塔,那就是把英语当作共同体唯一的官方语言。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9
Ivory [aivri] tower
象牙塔
与世隔绝、脱离现实的小天地。
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They dont really, in their ivory towers, understand how pernicious drug crime is.
身处象牙塔里,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毒品犯罪有多大危害。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0
The swords of Damocles [dmkli:z]
达摩克利斯之剑
时刻存在的危险。
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上帝王宝座,在其头顶用马鬃悬挂一把利剑,告诉他大权在握者常朝不保夕,危险就像那把剑一样,随时可能降临。
Irans nuclear program is likened to the Sword of Damocles, ever perilously hanging over the head of America, giving it sleepless nights.
伊朗的核计划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危悬在美国头上,令其寝食不安。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1
Achilles’ [kili:z] heel
阿基琉斯之踵
惟一致命的弱点;小而致命的弱点;要害
古希腊神话中,阿基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未浸到河水,从此埋下祸根。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琉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但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琉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帕里斯将他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阿基琉斯负伤而死。
He could have made a good pilot but his drinking habit was his Achilles’ heel.
他本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但他的饮酒习惯却成了他的阿基琉斯之踵。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2
Baptism [bptizm]
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serpent)的话,这个罪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original sin);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personal sin)。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
The Chinese dairying after having experienced this baptism is advantageous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中国乳业在经历过这次洗礼之后,有利于长远的发展。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3
Catch-22
第二十二条军规
形容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或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
源自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 J.Heller)1961年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类似如此的逻辑:“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
You cant get a job without experience, but you cant get experience unless you have a job -- its Catch-22 .
没有经验你找不到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就总是经验不足,这相当于第二十二条军规。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4
Augean [:di:n] stables
奥吉亚斯的牛圈
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Augeas)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
Although they know it is not easy to reform the Augean stables of this society, they are still trying to do it.
虽然他们知道要清理社会上的那些肮脏的东西很困难,但是他们仍在为之努力。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5
Colossus [klss] with feet of clay
泥足巨人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
典出《圣经·旧约》。说的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头是精金的,胸臂是银的,腰肚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他正观看着,忽然天外飞来一块石头击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银铜铁泥化为粉末。
The president is a colossus with feet of clay.
这位总统就是一个泥足巨人。
25个古希腊神话典故 篇16
Trojan [trudn] horse
特洛伊木马
从内部进行破坏的颠覆分子;内奸。也是著名电脑木马程序的名字。
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
I wonder whether he is a Trojan horse.
我怀疑他是个卧底。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1
《荷马史诗》是具有丰富意义的光辉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学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它正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包括两部史诗,一部为《伊利亚特》(又译《伊利昂纪》),另一部是《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史诗的内容来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岛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西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的一场10年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民间便有了许多传说,传说以短歌的形式歌颂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并与古希腊神话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诵,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就在氏族官邸中咏唱。大约在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盲诗人荷马(约前9~8世纪)以短歌为基础,将之加工成演唱本,于公元前6世纪正式形成文字。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亚历山大城的学者对它进行完整的编辑和审定,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最早的和最重要的作品,它为后世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促成了无数巨著的诞生。
恩格斯说:“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因此,《荷马史诗》这一部过渡时期的作品,包含的野蛮的东西如杀戮、残暴、无休止的战争、视女人为私有财产等都要从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去认识,否则就会感到不可理解。
整篇刻画英雄人物的果断、勇敢、坚强,展现英雄人物的智慧是《荷马史诗》的主旨。《伊利亚特》一开篇诗人就说出“阿呵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史诗以此为主线组织安排材料,着重歌颂了氏族英雄的高贵品质。全诗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是描写阿可琉斯拒绝参战的情形,这样就为表现其他英雄的形象留传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希腊军中的狄俄墨得斯、埃涅阿斯,还是特洛伊军中的赫克托耳,他们的英勇善战都是在这一部分得以表现的,这种写法也为最后突出阿可琉斯的无比威力奠定了基础。一旦阿可琉斯参战,战局立即扭转,杀死赫克托耳,那他就很自然的表现出最高的英勇。
《荷马史诗》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是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是一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2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中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著作。它是欧洲叙事诗的经典范例,内容丰富多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为后世欧洲的诸多作家提供了丰富了素材。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关于荷马所生的年代,出生地和是否确有其人都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他可能生于公元前9、8世纪之间的小亚细亚〔安那托利亚〕海边的希腊殖民地。有希腊人的圣经之誉,柏拉图曾说过,精通荷马史诗就精通了一切
伊利亚特述说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大将阿基里斯之间的冲突,以此为焦点,详细叙述了在特洛伊战争中十年发生的故事。
阿伽门农抢走阿基里斯的女奴,于是阿基里斯当众立誓不再参加作战,希腊联军因此节节败退,阿伽门农只好遣人请求阿基里斯参战,但是阿基里斯不为所动;阿基里斯好友帕特罗克洛斯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基里斯为了替好友报仇,改变初衷重返战场,他战无不胜,亲手杀死赫克托尔,因此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只身与阿基里斯交涉,希望能用重金赎回赫克托尔的死体。
奥德赛描写伊塔卡岛国王奥德修斯攻克特洛伊后返回家乡,却在途中漂泊了十年的故事。
自从奥德修斯献出木马奇计,使得希腊联军得以攻破特洛伊城,他却因此刺瞎了海神之子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眼睛,故得罪海神波赛冬,返乡途中历经劫难,其妻潘尼乐普(Penelope)一直耐心等待丈夫的归来,但是备受求婚者的困扰,最后奥德修斯得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帮助,返乡击杀众多求婚者,夫妻得以团圆。
两部史诗都主要描述英雄的故事,但是风格上仍有所差异。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中的两军的激烈厮杀,奥德赛描写英雄作为普通人的感情。荷马史诗深动刻画众多英雄形象,阿伽门农傲慢无礼,阿基里斯恃才自傲,赫克托尔爱国护民,奥德修斯聪颖睿智,潘尼乐普贞洁不二等等。
虽然伊利亚特与奥德赛各有千秋,但是它们无论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没有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衬托。伊利亚特的.焦点是阿基里斯的故事经历,但是它的结局直到奥德赛中才有交代。奥德赛的主角是奥德修斯,可是他的英雄形象在伊利亚特中已经有了鲜明的形象,并且暗中埋下了伏笔。此外,奥德赛中交代许多在伊利亚特中已经出现的重要人物的结局,因此奥德赛就是全部荷马史诗的共同结局。
两部史诗除了本身具有史料价值外,描绘从氏族部落时期到奴隶制萌芽之时古希腊社会的生活场景。在史诗的描述里,众神的干涉尽管产生了重大的作用,显示了命运的威力,但是人的勇猛坚强、忠厚诚实,以及崇尚自由和光明的美好品德,也会影响自己的命运。
荷马史诗读书笔记3
《荷马史诗》在西方文学乃至文化起源方面都影响至深,从《伊利亚特》到《奥德赛》,是从混沌到秩序,从蒙昧到觉醒的历程,不仅是史诗内容本身,即便是史诗的颂歌者们,也经历了神性到人性、从神灵启示到发现自身内在的神圣性的历程。最初要颂唱史诗英雄们的事迹,需要呼告文艺女神缪斯获得神圣启示以及神明附体般效果方能吟诵。但随着《奥德赛》中体现出的人的自我觉醒以及不断逃脱诸神的掌控的尝试,语言与修辞蕴含的创造性作为技艺体现在人类自身,让人因而能够从内在中挖掘自己的潜在神圣性。
《伊利亚特》重在描写特洛伊战争最后一年的故事,阿基琉斯的隐退不出间接导致了其挚友帕特洛克罗斯代其出战却惨死赫克托耳枪下,为挚友复仇的阿基琉斯怒斗赫克托耳,最终赫克托耳死于阿基琉斯刀下,而这位神勇的战士也没能逃脱阿基琉斯之踵的命运诅咒,被受到爱神指引的帕里斯射穿脚踝死于特洛伊城下。一场大战,英雄死伤殆尽,特洛伊联盟以及阿尔戈斯联盟,希腊人以及小亚细亚最优秀的一代英雄陨落殆尽,才构成了《伊利亚特》的宏大篇章。
在《伊利亚特》中,战争的重心是以英雄暗含众神指引的举动而转移的,阿尔戈斯联盟与家族城邦式的特洛伊在各领风骚的同时,没有哪位英雄能够独霸秩序引导者的位置。秩序的转变代表着双方阵营的此消彼长,同时无序的特洛伊城邦失去了英雄的领导与众神的庇佑,这一政治隐喻最终导致了特洛伊走向毁灭的结局,这场战争也因此落下帷幕。
在特洛伊战争背后,实际上每一次秩序的转变都是源于神的操控和现身,以及为了修正战争双方的走向而做出的举动。鉴于此,神的世界实质上已在荷马的描述中成为了与人类世界密切关联的影射,仅有的不同就在于神拥有“神力”以及对所掌管事务的绝对控制权。那么以这样的神的团体的判决来决定人类英雄的生死,虽称之以命运,但实质上是神的意志的独断专行,正如沃格林在《城邦的世界·秩序与历史(卷二)》中所言:鱼是从头部开始腐烂的,而在头部的——逐渐明朗化——是神灵。《伊利亚特》中,奥林匹斯众神之间的相互协定维持着宇宙间特定的平衡与秩序,即使是宙斯自己也身处于这一秩序当中。这同样也体现了人在受众神操控过程中的无奈与屈从,即便是史诗的颂唱者也需要吟咏文艺之神缪斯之名才能够展开颂唱。
过渡到《荷马史诗》的后半部《奥德赛》则有所不同,这一部分史诗是对人类生命本身的内在价值的一种揭示。有限的、凡人的存在是值得为之而活的。这是世界化、世俗化的启示,然而它也是这样的一种启示:其本身并不仅是表面上看到的世界,因为它最初出现于神明世界的背景下,并通过神明的启发而被激发出艺术与诗歌的想象力。诸神存在并且贯穿于人类世界之中。奥德修斯通过不断的冒险在十年的时间里找寻着真正的自我并最终返回他的国度伊塔卡,期间战巨人,抗塞壬,与女神抗争,最终得返,人类对于自身内在神性的运用体现无疑,通过知识、技艺展现出无以匹敌的勇气和智慧,人类从屈从于众神逐渐转变为发现自身内在的神圣性,并开始学会运用这种技能。
为了凸显出主题“寻找”,《奥德赛》使用了两条线索,一是归途中奥德修斯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二是在雅典娜指引下,开始寻找自己不为所踪的父亲的另一重身份以及自身作为奥德修斯之子身份认同的特勒马科斯,《奥德赛》没有承袭《伊利亚特》战争叙事,并在第一到第四卷的标题中就有所暗指,以特勒马科斯之名作为标题已经挑明了这个名字的另外一重含义,“Telos”代表终结,“Machy”代表战斗,终结战斗之意已表明不同于《伊利亚特》的城邦与联盟之战,《奥德赛》将主要内容集中在人的内在自我的追寻中。并最终通过奥德修斯的顺利归乡说明了人类已经从屈从于神性引导或强制的命运安排逐渐转为通过抗争以及内在自省的方式主导自我命运的真正人类。
《荷马史诗》的两大篇章揭示的主旨从表面上看不尽相同,但内在暗含着合理的承接关系,也代表着创作时代的人类存在着对世界认知的迷惘踟蹰,但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渐渐发现真正的自我以及认知世界的强大能力,从而将对于神秘未知的身形归纳转而作为内在自省的神性加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