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从军行王维的经典语录 正文

从军行王维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4-29 23:37:57

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中心思想:

全诗八句四十字,描述了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游侠的赞赏。

翻译:

字词解释:

①从军行:乐府古题之一,属相和歌辞平调曲。

②行人:指出征之人。

③悲:全诗校:“一作应。”

④金河:水名,在唐肃州(今甘肃酒泉)附近,参见高居诲《于阗记》。金:全诗校:“一作黄。”

⑤战声:全诗校:“一作力战。”

⑥名王:指匈奴中著名的王。系颈:谓缚其颈。

⑦献:全诗校:“一作报。”

诗作点评:

春秋战国以降,唐宋人才尤盛。唐代国力昌盛,士子多出名门望族,胸怀天下志向,之于家国苍生理解,自有其高人一等的贵族气度。诗以言志,所以唐代士子多以诗歌见长。宋于五代黑暗后立国,内国力积贫,外有契丹威胁,内忧外患之际,宋太祖毅然杯酒释兵权,以儒生道德为重。宋之士子大多恪尽穷理,严肃治学,所以有宋一代,理学家甚众。

唐诗宋理,皆中华瑰宝,以意气评,历代诗人难出唐人之右,唐诗之气度,唯摩诘泰然。摩诘泼墨恬淡从容,内蕴琴画,通读一番自见其张力,见其世家、右丞气度。现今流传之作,大抵晚年田园山水笔墨,触目皆是“舍藏”自然。王维早期乐府多激昂豪迈,不失乖张。此诗即是。

李氏父子马上夺江山,盛唐用兵频繁,世家子弟喜从军边境,载王颈而归,立功名于青史。文字意气,多见边塞军旅。乐府多歌咏之,文字冗长。这首《从军行》短短四十字,就将青年士子跨马离家至凯旋的过程描述,此等文思触角,非寻常人可为之。“吹角、喧喧、笳悲、争渡、日暮、战身、尽系、归来”之铺垫,通贯紧密。“行人、人起、嘶乱、河水、漠陲、尘里、王颈、天子”之后缀,情理简明。“言有尽,意无穷”,诗中意味,尽在摩诘笔触中。

虽然边塞诗通常与盛唐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它是最因循守旧的题材之一。盛唐诗人经常继续七世纪的景物断片并置,但他们能够将并置的.景物断片和荒凉对照生动地戏剧化,这是他们在这一模式上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从那些关键性的断片中,读者可以想像出完整的场景,然后将这些场景连接成一首近乎叙事的诗。王维这首诗运用了与卢照邻的《紫骝马》诗相同的技巧,不过王维用起来带有盛唐的复杂特性。

王维将战争的残暴与宁静的边塞景象并置,从整体效果看,王诗比卢诗远为自信。与对边塞战争向往的同时,产生了对游侠的兴趣。游侠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有时是横行的恶少,有时是勇敢、正义的犯法者,有时是战争英雄。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军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塞上曲》

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长歌行》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送魏二》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西宫秋怨》

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长歌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塞下曲四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答武陵田太守》 —— 王昌龄名言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代扶风主人答》

青山明月梦中看。

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 王昌龄经典语录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芙蓉楼送辛渐》

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寄驩州》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从军行七首》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从军行七首》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

知识扩展:王昌龄作品的风格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王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清沈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王维)、供奉(李白);七言绝龙标(王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