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麻雀》经典台词
1) 我虽然不能给小男一百度的用心,但是能给她八十五度的暖心。我想,小男也不需要一百度,那样会烫着她。人贵有自知之明。陈深
2) 不管你愿不愿意,有些告别是无法避免的,我会在下面等着你。陈深
3) 特工总部这个地方,就算阳光也都是绝望的。陈深
4) 我是一个军人,为了信仰,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唐山海
5) 活着本身就是累,舒服是留给死人的。陈深
6) 为我心爱的男人***,这辈子,值了。柳美娜
7) 没有流过血的男人长不大。陈深
8) 人生本来就是未知的,如果你不去试的话,怎么知道你身上最大的能量是多大呢? 陈深
9) 这感情的事情,本来就像是得了一场病,遇见一个人,爱上了你就犯病,她就是你的药,只有跟他在一起,你
10) 才会觉得舒坦。只不过有的人会病一辈子,有的人病一阵子就好了。或者又会得别的病,又需要别的药来医。陈深
11) 其实我想开一个理发店,离开这个尔虞我诈的地方。陈深
12)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有自知之明,一种是自作聪明。陈深
13) 你要是真想管我,就娶了我。李小男
14) 就算是一颗钉子,我也要做一颗别人永远也拔不掉的钉子。苏三省
15) 女人要想活得漂亮,还是得靠自己,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一个男人身上。陈深
16) 这个男人追女人的时候,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陈深
17) 我心里长了一棵毒草,在我把它拔掉之前,我想抱抱她。唐山海
相关阅读:
《麻雀》李易峰完全驾驭民国造型 陈深潜伏之路愈发艰
近日,由李易峰主演的青春谍战大剧《麻雀》正在热播并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在最新曝光的一组高颜值剧照中,李易峰完美驾驭民国花样造型,绅士的民国三件套、气场十足的风衣、英姿飒爽的西装制服,连普通的病号服都能凸显其乖萌的别样魅力。不仅如此,李易峰时而深邃犀利,时而呆萌鬼马的“眼神杀”,更是将风流陈队长和机智陈特工的双面人设展现的淋漓尽致。近期紧张烧脑的谍战剧情将再度升级,李易峰的潜伏之路愈发艰难,保卫国家的信仰与揪心的感情线也令观众对后续剧情充满期待。
《麻雀》李易峰完全驾驭民国造型 陈深潜伏之路愈发艰难
《麻雀》里,尹正饰演的苏三省是个心狠手辣、冷酷阴鸷的特工,“投诚”到汪伪,但他的毒恶比特工头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利益不惜一切狠手段,所到之处虐害一片,屠杀作恶面不改色,浑身杀气腾腾;自带闪电雷雨效果登场,走路生风,十分抢眼。尹正在表现苏三省的凶残不羁时,俨然似暗黑系病娇附体,眼神、面部表情、台词以及细微的肢体语言都被他调动进表演中。台词也不乏亮点,“要做别人拔不出来的眼中钉” 等,让人不寒而栗。网友们把其形象归为“有一种丧心病狂的帅”,狠毒中带着帅的反派,透着狼一样的气质。
《麻雀》李易峰完全驾驭民国造型 陈深潜伏之路愈发艰难
尹正塑造出苏三省这个迷人的反派,包括和李易峰、张若昀、张鲁一的对手戏合作,都可谓是该剧的一大惊喜。从《夏洛特烦恼》里的自带BGM“一剪梅boy”,到《他来了,请闭眼》中幽默阳光的傅子遇,《麻雀》让更多人看到了尹正的表演魅力和无限可能,他总能最大化地把人物身上的特征收放自如地演绎出来,无论是喜剧、武侠还是谍战戏,个个角色都独有风格,收割大波剧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
2.
3.
4.《欢乐颂》经典台词
5.《V字仇杀队》经典台词赏析
6.
7.
8.
9.热剧《心花怒放》剧中的经典台词
10.
电视剧《麻雀》经典台词
1. 其实我只想开一家理发店,离开这个尔虞我诈的地方。麻雀经典台词
2. 你要是真想管我,就娶了我。
3. 在特工总部这个地方,就算阳光也都是绝望的。
4. 你的信仰让你遍体鳞伤,妻离子散。
5. 你看到的接头人无论是谁,杀
6. 咱们是一双筷子,齐了心才有饭吃。重情是你的软肋。
7. 这是钓出麻雀的诱饵,
8. 这是日本人的圈套
9. 别逼我,陈深。
10.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吗?妈妈一定很爱你,告诉他,他的爸爸妈妈都是真正的战士。
11. 是招了,还是死。
12. 你口口声声说我是你最信任的兄弟。
13. 主啊,请保佑我身边的这两个男人,永远平安。
14. 麻雀一定是自己人。
15. 谁是麻雀,
16. 咱处理现在最高机密是什么,归零计划
17.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的信仰救得了你吗?
18. 管你愿不愿意,有些告别是无法避免的,我会在下面等着你。
19. 我处心积虑地设计这场戏,就是为了引蛇出洞
20. 我爱了这么多年的人,他不能是个汉奸。
21. 他们总说我们能成为最好的朋友。
拓展阅读——
2016年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麻雀收视率9月19日夺冠
麻雀收视率9月19日夺冠 2016年9月19日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
2016年9月19日(周一)电视剧收视率排行榜CSM52:
麻雀、炮神、人民检察官、中国式关系、宜昌保卫战、怒火英雄、老九门、青云志、太太万岁、猎刃、俺娘田小草、爱情万万岁、爱情碟中谍、乡村情感之女怕嫁错郎、大嫁风尚
《麻雀》剧情简介
时尚谍战偶像民国大戏《麻雀》,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代号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根据国家一级作家海飞的著作《麻雀》改编而来。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宣布成立。侵华日军在上海大肆搜捕抗
置身虎视狼顾的险境中,陈深信仰坚定,冒死营救上线“宰相”及抗日志士。毕忠良老奸巨猾,虽与救命恩人陈深“情同兄弟”,却对其产生怀疑,设重重陷阱步步紧逼。“宰相”牺牲后,陈深终于找到新上线“医生”并受命拿到日军代号为“归零”的重要作战计划。
陈深的昔日恋人徐碧城,与另一国军情报人员唐山海假扮夫妻潜伏进特别行动处,在多次行动中给陈深制造麻烦和危机。智计过人的陈深身处连环杀机之中,巧妙利用日本鬼子、汪伪分子等各派势力之间的微妙缝隙,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成功地获取了“归零”计划,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阴谋。
《麻雀》首演“傻白甜” 周冬雨:初看剧本也生气
正是因为周冬雨把角色的过于单纯和天真诠释的太过到位,所以遭到了大批观众的疯狂吐槽。虽然连周冬雨自己都在嫌弃这样的人设,但她最终还是决定挑战这个角色,因为这是她首次出演谍战剧,也是她首次挑战女特工。在此前的采访中,周冬雨也曾多次提到,能饰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是她做演员的乐趣所在。
周冬雨本人在看剧本时,第一遍她自己也很生气,但当她看第二遍的时候就越发喜欢“徐碧城”这个角色。在尔虞我诈的乱世中,徐碧城的单纯善良显得弥足珍贵。徐碧城的存在给特工这个冷酷角色增添了一丝温情,她的温婉善良、坚韧柔软正是吸引两位男主角的主要原因。
小麻雀长得小巧玲珑,全身的羽毛灰溜溜的,圆圆的小脑袋上有一双灵活闪动的小圆眼睛,分享了写麻雀的经典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写麻雀的经典散文1
这天一早,路过山路去学校。在一处房屋的旁边空地上,是一废地基。约一百五十平方。杂草丛生,乱物堆积。忽尔从中传来清脆的鸟鸣。鸣声欢快、喜悦、短促而连续。声音就在近处。我张大我的浊眼,循着声音找寻。很快便看见空地中间的一个生锈了的铁架子旁,有两只麻雀在绕着铁架嬉戏,贴地翻飞,你追我赶,忽而你在上,忽而我在下。忽而停下,交颈缠绵。废园春草,风和日丽,两只小鸟一边嬉戏,一边各自鸣叫。精力弥漫,快活无极。像小狗打架,亲切而热闹。只是亲热法还是有些不同:小狗翻滚嬉戏是兄弟姐妹之亲,麻雀翻飞嬉戏是爱侣家眷之亲。因为两个小鸟的叫声并不一样,有一个显得沉郁些,虽然总之都很清脆悦耳,但是多少反映些性别差异。
古人说: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嘀。我觉得这个“戏”字和“娇”字用得特别好。我认为就这两个字足以表达我看到这两只麻雀之后的观感。我一向懒惰且又疏于文笔,姑且借用吧。古人在前,后无来者。
麻雀是我们家乡所能看到的最小的鸟类。小嘴小眼小翅膀小尾巴小身板。但是也是我所最能常见的鸟。
麻雀不好看。麻雀麻雀,身上麻麻的。没有鸳鸯的艳丽毛羽,没有公鸡的鲜红雄冠,没有白鸽的纯白亮色,甚至没有乌鸦那样带光泽的纯黑色羽毛。麻雀杂色,躲在田间地头看不见。
麻雀甚至简单平凡得雌雄几乎一样。这在动物界可是难得。雄马有长鬓母马没有。雄孔雀能开屏母孔雀没有漂亮的尾羽。雄鸡艳羽母鸡杂色或黑灰白。而且一般个头都不一样。但是麻雀几乎一样。都是一般个头一般羽色。
几岁的时候,奉命看守晒在地坪里的谷子,任务就是赶鸡赶鸟。不让它们偷谷子吃。吃了就吃了吧,反正谷子没有数过数有多少粒。最可恨的就是吃完还要在里面拉泡粪便。大人看见这个证据就会知道我没有尽忠职守。就会大声问“你又跑到哪里去玩了”之类的话。
心里很恨麻雀。因为一举起扫帚,一顿狂追猛赶,鸡们往往很久不敢过来。自己跑到田里地里找吃的去了。但是麻雀最顽固最聪明,它们知道我拿它们没办法。或者不是顽固聪明,而是家禽和野鸟的差别也未可知。因为家禽基本上是没有生存压力的,实在找不到野食,主人家不会不管。所以不必这么拼命。但是野鸟时时刻刻感受着生存的不易,为了活下去,必须以命相搏。
后来读书了。早晨起来,吃过饭,背着书包上学去。上学的路上,放学的路上,总是看见满满一排的麻雀站在低矮的电线上,唧唧的叫着。身形拥挤,叫声密集。弹弓打来打去总是打不着,恨不得拿把枪把它们全部“突突”了。一个乡下小孩对麻雀的恨来源于它们妨碍了我的玩耍,并且总是让我挨骂。然而枪总是没有。
后来,学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是就自以为聪明了。就在黄昏的时候,拿个一米多直径的竹盘(用大半指宽的蔑编成的那种,有约两寸高的沿口,几乎不透光)。反盖在地上,下面放几把谷子或饭粒,然后在竹盘的靠阶基的一侧支起一根细木棒,约半尺高。在木棒贴地的地方绑一根细细的绳子。一般是麻绳,因为麻绳贴近地色。我搬条矮凳坐在阶基上。想法是等麻雀一走到竹盘下面吃食的时候,绳子一拉,竹盘盖下来,盖着麻雀,麻雀就该束手就擒了。
麻雀果然来了。但是能盖住麻雀的日子总是很少。可能正如鲁迅说的太心急了,没等到麻雀走到竹盘中间。
但瞎猫真真有逮到死耗子的时候。有一回有两三只麻雀入了我的圈套。我一拉绳子,跑了几个。但是我听到竹匾下面有麻雀急促慌乱的鸣叫,我心花怒放。以为总算是成功了一回。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竹盘。一声快活的鸣叫,麻雀胡乱飞了。剩下我呆在地上,半响做声不得。鲁迅先生说逮到过三四只,但是我却一个都没有逮到。这是有些差别了。美文
其一是他有师傅:闰土的父亲。而我没有。其二是可能工具不一样。他用的是竹筛。按我们乡下人的理解,竹筛是有孔,可以放进去手指头的。盖住麻雀之后可以用手指抓住麻雀再开盖,最起码看见麻雀在哪个位置。而我们的竹盘却看不见,更别说伸手指进去了。其三是他抓麻雀的时节是冬天,在雪地里。我是在夏秋黄昏,在地坪里。但是我以为这个不是问题所在。
原来竹盘盖住麻雀不是成功。盖住之后,怎样把麻雀抓到手才是难题。
或者读书不一定有用,至少读死书不一定有用吧。
但是总会有别的小孩抓到麻雀的时候。到底怎么抓到的,我不得而知。但我很艳羡的看到过。麻雀被关在临时编的笼子里,不停地上跳下窜,乱飞乱叫。小小的眼珠子里透出哀怨惊慌无助绝望。孩子们挖来蚯蚓,拿来谷子。但是麻雀看都不看,只是不停地折腾。绿色的粪便拉得到处都是。折腾累了就歇息几分钟,然后又开始不停折腾。看着看着小伙伴们觉得无趣就各自散了。第二天人家一脸惊奇略带悲伤的告诉我:麻雀死了。换得我一脸惊奇略带悲伤。
后来或许长大或许带着敬畏带着悲伤,不再玩弄麻雀也不再想玩弄麻雀。但是故乡的麻雀总是太多。尤其是站在电线上密密一排的.景象时时可见故而深入脑海。
读书回来参加工作了。再回到故乡时,麻雀却很少见了。乡人倒是很淡然。偶尔说起环境说到污染说到农药,总是平淡地提到麻雀:你看,现在的麻雀都很少见了。那时候到处都是怎样怎样的。
后来在他乡某发达城市,某个下午,饭堂门口,便常见到一群麻雀在洗碗池边抢饭粒吃。这群城里麻雀见多识广不怕人。人还在池边没走,它们便在地上抢吃的。我听着脑海里曾经无比熟悉的叫声,看着脑海里无比熟悉的细小灵活的身影,竟已有些痴。
再后来竟然有些见识或者学问。知道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知道了麻雀是世界上诸多不可养的鸟类之一。麻雀的精神竟然是真正的“不自由,毋宁死”。-----这个居然是我小时候所亲见过的。那么,在这个混沌的宇宙,这纷纷的世界,尚有我这个不见起眼的小人物,为这个昔时多如牛毛却毫不见起眼的小小麻雀见证着某种稀世的伟大,某种高贵的品性,某种自由的信仰。那么麻雀托付与我的,是用唯一的一次临终前的挣扎,是用低贱生命的完结来让我愚笨的灵魂得以亲见一个平凡生命里体现得异常悲壮的信仰。我托付与麻雀的是那个倔强哀怨无助的眼神在我脑海的放大并且不绝。我终于懂得了它。而它已死,是否能懂得了我?是否能接受得了我?
我竟曾在它的暮光时分里呆木冷酷,竟曾对它的高贵信仰无动于衷。
如今,又见麻雀渐多。但是再也没能排成电线上的麻雀排。麻雀为何这么些年几近消失,至今没有定论。我们之间灵魂的对话却是不谈生死,只谈自由。
麻雀们啊,你们太小,一般不是捕鸟人的目标。要十几只才能凑满捕食者的碗。猎鸟的枪一般不会指向你们。而且现在也被管制了。以前偶尔有人想办法弄只麻雀来医小孩子流口水的病。但是现在医学发达了。小孩子流口水的病一般去医院看。大人们也懒得去捕鸟来医。但是捕鸟的网还是有,虽然不是以你们为目标,但是你们要小心别碰上去啊。
现在的人讲究环保些了。农药没有以前那么多那么毒了。你们可以稍微放心些了。
现在的小孩很多东西玩,不会像你们的先辈时代的孩子们要想抓鸟来玩了。
你们没有被列为濒危动物,但是被列为保护动物。任何捕杀、出售、食用你们的行为都构成违法。
或者,你们自在玩闹的时代来临了。
今天,又见麻雀翻飞,灵动活波,鸣声欢快。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嘀”。那位死去的麻雀先辈,如今你的后人可以在山间地头,可以在水边草堆,娇小身体戏歌戏舞戏乐。更关键的是,它们更“自在”了。
愿你不屈的灵魂得到安息。
写麻雀的经典散文2
造物主在创造生灵的时候,一定是注意搭配和平衡的。羽毛美的鸟一般就配上了比较差的嗓音,而好听的嗓音就配给了羽毛不好看的鸟。麻雀的毛色和嗓音都不好,是造物主不小心亏待它们了。麻雀倒不在乎,蹦蹦跳跳、叽叽喳喳,一天到晚乐得没心没肺。
麻雀虽小,可它们追求自由的决心却是很大的。继鹦鹉咿呀学舌,八哥也让人类修剪了舌头。雄孔雀在人类的花衣裳面前不知羞耻地勃起它的花翎,而暴烈狂野的鹰隼也有十分之一的可能被人类熬成打猎的帮手。
就是没见过被人驯服的麻雀。农人说:麻雀“气性大”,养不活。
被单独囚禁的麻雀会很快“气死”,脾气好的不吃不喝,一两天后也绝食而亡。如果把两只以上的麻雀囚在一起,过一个晚上,它们的肚子都会被啄破,死得更是惨烈。它们互相协助对方流血,属于变相的自杀。把黄口小麻雀囚禁,它们的父母在认定营救无望后,怕无知的孩子被人驯服,会叼来毒虫或毒果把儿女毒死。“不自由,毋宁死”是它们的“鸟生观”,挺爷们儿。
麻雀的这些惨烈的事迹都是听来的,我都信,因为我也亲历过几起关于麻雀的事件。
幼时,我家就在粮库附近,我和麻雀一样喜欢去粮库转悠。一次,我们几个小男孩去粮库新建的仓房玩,把一只麻雀堵在了空仓房里。仓房高大,又是向晚,我们一时奈何麻雀不得,便关严了门,约定明天早晨带皮弓来比赛打活靶子。第二天早上,麻雀已经死在了墙脚。仓房的门窗都是木板的,并没有玻璃引诱麻雀去莽撞,猜想麻雀是因为突围无望而气死在黑暗中的。这只麻雀毛色新鲜,还年轻,仰着米色的肚皮,两只精致的小爪子攥成拳,整个儿是一个愤怒而决绝的姿态。
镇上大礼堂顶棚上有两排采光的天窗,时间长了,窗玻璃已经残缺不全,礼堂里的横梁上就成了许多麻雀的宿处。礼堂里不住人,麻雀们很喜欢这个能避风雨的宽敞营地。如果礼堂有演出或放电影,麻雀们就在礼堂旁边的小树林里暂栖,就像等待收拾房间的酒店旅客。那片树林的树高大,也算个安全之所。一天晚上,礼堂放电影,战争片,枪林弹雨,杀声震天,麻雀们赶紧避到了树林里。夏天,闷热,突然来了一场雷阵雨,狂风大作,雨点始终如烂杨梅那般大。电影结束时,风雨突然停了,散出的观众惊奇地发现湿地上、草丛里有许多狼狈的“落汤雀”。大家欢叫着来逮麻雀,有人脱下汗衫来包了一大包活的湿麻雀。一阵兵荒马乱,数百只麻雀几乎全军覆没,不是被抓就是被踩死。我亲历了这场麻雀的浩劫。那些湿淋淋的小鸟不顾一切地向四处挥翅乱窜,因为视力太差,漫无目的,噼里啪啦地撞死在墙上或者树干上。有一只麻雀撞在我小腿上,那力量真不小,我的感觉是被人狠狠地击打了一锤子。回家一看,小腿上竟有一朵浅红的印痕,没法想象这是被一只小小的麻雀撞出来的。为了争取自由,这小小的鸟儿竟能作这样舍身的争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