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山那边散文经典语录 正文

山那边散文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8 13:45:03

山那边有几十户人家。

山背后有一口古井。

山那边的人要到山背后背水吃。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背水的小扁缸,祖祖辈辈的日子和小扁缸一起磨砺着、滚荡着。从山脚到山后,走成了一条青石板路。夜间常常看到提着玻璃灯或是打着手电筒的山民一群群的走在青石板路上,背着小扁缸哼着小调一步步向大山心脏逼进。这是一道古朴而具有情调的山村风景,同时又是个令人同情的场景,在山那边唱出了历史性的悲歌。

前不久,有关部门终于来了,把一根长长的管子伸进了古井的喉咙。山民们也放下了背上的小扁缸,在村子里修筑了一个大水池,每家每户用小管子把水引进了家里。山民们兴奋得在家里唱起了山歌来,那歌声穿透于时代的波澜,一直延伸到每个人的心里。从此,山那边也吃上了自来水,洗脚水也往外倒了,整个村落顿时滋润起来。村姑的小花衣服也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那股原始的火烟味儿也不知踪影。

于是,山那边的人也考起酒来。大肥猪直向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换来了一叠叠崭新的钞票。在油灯下数了一遍又一遍。数不清的'票子也着实让山那边的人很苦恼。他们想到山这边的高压线,他们围着一盏油灯掏出了包里部分钱,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牵通了山这边的高压线。从此,山那边的人就不到山这边来看电视了。

现在,山那边彻底变了样,山那边的房子更是漂亮,一间间青瓦房在绿荫丛中错落有致,加上白色的墙壁在青山绿水间突显亮丽,有如画家笔墨下的精巧构想。如果你想去山那边看看,你不需要再走路了,只要在山这边的公路旁一招手,去山那边的车辆就会嘎然而止,就稳稳当当的到达山那边一睹为快。但你不要被山那边的姑娘迷惑了,山那边的姑娘很会做生意,她们的热情会使你忘记了讨价还价。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盐茶蛋,你也会舍得花上几元钱。

山那边就在西部的边陲,也许你看到过的地方就是你想去的山那边。那口古井的水酿造成了天下最为纯美的酒,那里的人朴实大方,那里的姑娘不但长得美丽而且挺会唱山歌。歌声在山谷中荡漾,会穿透你的心房。

一只野鸟“啾”地穿过芦苇梢。苇梢点了点头,雪白的苇毛摆了几摆。

秋天的芦苇河十分寂静,除了水流声,空旷的平原便只有几声归巢的鸟鸣。

仔子正坐在河旁,他看着远处渐渐落下太阳发愣。轻轻的芦花随着悠悠的晚风,无声地飘进河水里,又随着河水哗啦啦地飘走了。

夕阳的余辉把空旷的平原映得暗红,河水中高耸的芦苇也变得金黄。

几团芦苇花飘过他的眼前,他不禁感到有点冷,便紧了紧身上的背心,两手抱住胳膊。老黄牛也在他身边卧了下来,悠闲地嚼着草。

仔子觉得无聊,便捡了一棵小石子,抛进水中。

石子落进水中,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他正要抛第二颗时,却看见一只水鸟从芦苇丛中窜出来,带着一串水花,飞向了那夕阳。“扑—通—“紧接着又飞出了一只。

仔子犹豫了一下,他看了看那两只鸟,便停下了。过了一会,他叹了一口气,吹开挡在眼前的头发,抽出了别在腰上的笛子。

一切又归于平静了,晚风带着悲伤的曲调,飘向了遥远遥远的地方……

“仔子哥,仔子哥——”突然,一道清脆的童音飘进了正在沉醉的.仔子耳中。仔子停了下来,扭头看了看身后。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向他跑来,两个羊角辫子在晚风中荡来荡去。

“小芦苇,你怎么来了?”

“听你吹笛子呗,你吹笛子真好听。”小芦苇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躺到老黄牛的背上。

“这么晚了你还来这里,你娘会骂你的。”仔子笑着说。

“没事啦,我娘知道。”小芦苇又坐在仔子身旁,双手托着腮帮子。“哥哥,你在看什么呀?”

“夕阳!”仔子轻轻地说着,眼睛仍然看着西边,他的双眉紧锁着。

西边的天空,飘出朵朵红霞,格外绚丽。

“呀—鱼!你看那条鱼!你快救救它吧,仔子哥——”小芦苇站起来,急着拍手跺脚,指着河里的一条鱼大声喊着。

仔子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激动,“它不是好好的吗?为什么要救它?”

“会淹死的呀!你看,水这么深,一定会把它淹死的。”芦苇又坐下来,睁大眼睛看着。

“这些鱼儿是该救救了!”仔子自言自语地说着。

“为什么呢?它们不是挺好嘛。”

“小芦苇,你说这水能喝吗?”

“呀——,才不能喝呢。我妈妈说 喝了生水会拉肚子的,我妈还说过这水很脏。”

“是呀,以前这水可是能喝的哟,可现在水变脏了,鱼儿呀,喝了就会拉肚子!”

“可水是怎么变的呢?”

仔子无语,他扭头看了看远,“小芦苇,你知道那边是什么吗?”

“大山呗!”芦苇鼓着腮帮子说,

“是啊。水从大山那边流过来就是这个样子了。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仔子轻声而无奈地对芦苇说。

“大山那边是什么呀?”小芦苇问。

“有电!知道电吗?”仔子答道。

“电?就是打雷那个电吗?”

“是,……也不全是。那边有电,很亮的。”

“哥,你去过大山那边吗?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呀?”

“听人家讲的呗!”

“你想去吗?”

“不想!”

“为什么呢?”

“那边不是很脏吗?”

“对,还是咱们这好。哥,你吹笛子给我听吧!我娘都说你吹笛子好听!”

笛声忧郁、低沉而伤感,随风飘入空中,慢慢地……飘向远方……

(一)

月色如水,尽情的倾洒于山谷之中。在那绿树葱茏的半山腰,低矮的草房,在月光的洗礼中更显得孤独。一位穿着朴素的少年,手拿长笛,坐在院坝边上的大青石上,身边一只乖巧的大黄狗,把头枕在小主人的脚下,构成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少年缓缓的拿起长笛,轻放唇边,一曲优美的旋律,就像山间的泉水涓涓而出,又似西山的松涛阵阵起伏,打破了夜色的宁静。美丽的时光在少年长长的笛管里流淌,悠扬的笛声在山谷里飘荡,让人忘却身边所有的烦恼。那个衣着朴素的少年,半岁就死了娘,祖母把他拉扯大。在他的脸上,你读不出半点忧伤。少年的梦伴随着这月光下的音乐飞扬。

(二)

山里泉涧叮咚,溪水淙淙,一泓泓清泉汇聚在山前,变成一弯长长的小溪。春姑娘把满山的翠绿都丢在了这里,那柳树的丝绦轻轻的飘来飘去,揉碎了几抹夕阳中的余波,映照着孩子们几许笑脸。小溪是那么的欢快,从来就没有听见它忧郁的哭泣过。溪水像小孩子那么顽皮淘气。两岸的桃花开了,羞红了半边天。风儿把娇溜溜的花朵吹落在小溪里,小溪变成了桃花溪。水儿流动,一片片桃花飘在水面,像一簇簇飘逸的霞。微风过处,涟漪涌动,云霞翻滚,疑是春姑娘结婚时落下的礼花。春夏秋冬,人们把快乐,在小溪边尽情的挥洒。小孩在溪里嬉戏,大人们夏天在柳树下乘凉,东西南北拉家常。河堤漫步更有一番韵味:

堤岸散步人独醉,

携手伊人叙短长。

城南旧事难回首,

隽刻心底谱华章。

有多少情思在这里积淀,离别时却飘忽着数不清的梦。寻梦?我手捧起水花朵朵,嗅嗅,还多少回忆在指尖滑落?

(三)

我的家坐落在山洼的中央,整个地形就像一把椅子,三面环山。前面还有一山可以踏脚。可以说这里青山秀水。在东面,有成片的枫树林。每到秋天,秋风刷红了枫叶的`脸,整个山洼祥云一片。你看,那枫叶像喝醉了酒,脸儿红朴朴的,远望似一盆火,近看似一团花。微风中火焰颤动,花儿跳跃。真有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韵味。村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这里。南边,祖父生前载了五、六棵桂花树。如今已经有碗口粗。如今,桂花树已淡淡婆娑,每到八月,馥郁的花香飘洒在房前屋后,让人陶醉。如今祖父、祖母也长眠于桂花树下。看到那葱茏的桂花树,泪水潸然而下,不禁怀念花下之人。

(四)

我的童年就在山那边度过。

母亲早早的去世了,父亲拉扯着我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长大。父亲为了挣工分,总是在集体里干最重的活。记得每年的春耕时节,父亲犁田打耙,要和水田打一个多月的交道,一双脚被油菜梗等钉得千疮百孔。放学后,我也常常背着背篓,拿着镰刀去山里割牛草。

七十年代,电视可是稀罕之物,偌大的小镇只有两台十四吋的黑白电视机。待到日落西山,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放电视的地方,迫不及待的张望着即将播放的电视节目。电视是唯一架起的与外界沟通的桥。

幼小的我,在心底播下一颗种子,长大后一定要把电视机请回家。为了我心中的梦想,在山的那一边的我,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幽幽的林间小道,我独自一人在那里走来走去的读呀背呀,仿佛忘掉了整个世界。颤悠悠的牛绳伴着我晨读,昏暗的油灯是我夜晚苦读的良伴。大山的水土养育了我,让我有了一副山鹰一样翅膀,终于能够用自己的勤奋,走出了大山。

山的那一边,是储蓄我梦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