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口有蜜腹有剑。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本句大意是:口头上温和亲近得像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刁钻歹毒得像剑一样利。这两句是唐人对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嘴巴像蜂蜜样甜,心计像利剑样狠,多么形象地刻画出阴谋家阴险奸诈的嘴脸。从此“口蜜腹剑”成了形容阴谋家和嘴甜心毒之辈的专门用语,长用不衰。
2、忍小忿而存大信。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小忿:小的忿怒。大信:大的信用。本句大意是:忍住个人小的忿怒,而坚持法律大的信用。李世民当了皇帝,听说应选入官的人很多是假冒上代的余荫,便下令让这些冒牌货自首,否则一经查出就要杀掉。后来果然查出一个假冒者,李世民要杀他。大理少卿戴胄犯颜直谏说:根据法律,这样的人应当充军。李世民说:我说过这种人要杀头,你却要按法律,不是叫我失信于民吗?戴胄说:诏书出于一时的喜怒,而法律则是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应忍了小的忿怒,而根据法律来判决,坚持大的信用。戴胄不怕杀头丢乌纱,敢于犯颜执法,精神可嘉,值得效法。他认为当权者应该“忍小忿而存大信”,即摒弃个人好恶而维护法律的尊严,不以权代法,不以人治代往治,的确是高明之见。这一原则,后人也当坚持。
3、英雄无用武之地。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
4、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贞观二年》。前事:前面的事情,指隋炀帝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吾属:我们。师:此指反面教员,引为鉴戒的意思。进两句大意是:前面这件事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应该经常想想它以警策自己。贞观二年六月,唐太宗对他的侍臣们说:我看了《隋炀帝集》,觉得隋炀帝知识渊博,深奥通达,他本想做尧舜一样的君主,而认为桀纣是暴虐无道的,为什么他的结局竟与他的希望相反昵?魏征听了说:隋炀帝自恃才智过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他虽口诵尧舜之言却在重蹈桀纣的覆辙,他自己不知道又听不进意见,以至于倾覆亡国。太宗听了,深有感慨地说:“——。”隋炀帝口是身非,言行不一,终于国破身亡,足可警戒后世。唐太宗以隋炀帝作自己的反面教员,警策自己,终于成为一代英主。
5、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清慎:清正持重。犯而不挍:语见《论语·泰伯》,意思是有人冒犯也不报复。挍,报复。这两句大意是:(娄师德为人)宽恕仁厚,清正持重。(即使别人)冒犯了他也从不报复。娄师德是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同平章事),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风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很有点瞧不起他,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燕: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非常感动。——是作者评价娄师德的话。
6、信者,人君之大宝也。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面从后言,古人所戒。意思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这是古人最忌讳的'。
7、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这两句大意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此名句是魏征劝告君王纳谏的著名格言,东王符《潜夫论·明暗》就曾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概括成“——”,词句简洁精警,发人深省。两句从“明”、“暗”两种不同效果,说明应“兼听”,不能“偏信”。只有兼听,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而偏听偏信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对于不同意见,更应认真听取,这样才能免于失误。可用以劝诫人们特别是领导应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8、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采贞观元年》,这两句大意是: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其长处而使用。使用器物要按照器物的特有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各人的长处来使用。能扬长弃短,量才而用,不但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有用不完的人才。如果看不到人的优点,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唐太宗能成为一代英主,在他统治时期出现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与他的开明的人才观和他的知人善任的用人方法不无关系。
9、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钱币。这两句大意是:厚厚的钱币,甜甜的美言,这是人所应当畏惧警惕的东西啊!社会生活中,当权在位的人常常会遇到甘言和厚币。对此,廉清奉公的人自会清醒地辨别甘言的企图与厚币的来路,采取正确的对策;而贪赃枉法的人则会欣然接受,来者不拒。“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筌”(沈佳期《钓竿篇》),殊不知厚搭搭的人民币,甜蜜蜜的奉承话正是别有用心者投下的“劳饵”,见利忘义,利夸智昏的人只贪图芳香的鱼饵,不见捕鱼的竹器,结果是自寻网罗,被人捕捉。因此,——的古训,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0、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11、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十二年》。骄奢:骄傲奢侈。这两句大意是:富贵会产生骄奢,疏忽会导致祸乱。富贵虽然不一定产生骄奢,而骄奢则必然产生于富贵,因为富贵给骄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这是富贵者不可不警惕的。疏忽大意,漫不经心,往往会对灾祸的苗头视而不见,使其由小而大,最终导致灾祸发生,这是必须警惕的。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富贵时要特别注意戒骄奢,处事要时刻注意戒疏忽。
12、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13、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是:抚恤部下士卒重在真挚诚恳,克敌制胜的计谋贵在越诡诈越好。诚挚和诡诈本来是水火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看来,在征战中人必须兼而有之,从而组成了矛盾统一的二重性格。作为统兵大将尤应如此,因为只有对士卒真挚诚恳,才能得到士卒的拥护,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无往而不胜。对敌人则应不厌诈伪,使敌人不知我之虚实,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从而获得良机,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可见“诚”、“诈”二道,为将者必须兼而有之。这几句讲用兵要决,说明对敌人、对部下应采用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第略。
1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15、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臻(zhēn真):到达。誉:称赞,名誉。这几句大意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这几句是很符合辩证法的格言。闻其过则过改而福至,闻其誉则过生而祸临。我们千万要多听逆耳的忠告,而不要被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可引用作为警戒。当然,这里的“祸”、“福”应理解为人事而不是指天命。
16、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元年》。世族;世家太族。用法:执法。不及:不触到。是以:目而。济务:解决事态。这几句大意是:举荐人才不出世家大族,执行法律不触及权贵,因而方略不能解决事态,奸邪没有得到惩处。晋朝世族大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门阀制度森严,国家法律不敢触及贵族,奸邪之辈也不能得到惩办。这几句表现出了晋朝世族政权的腐朽,可以用于批判世族权贵把持政权,无法无天的社会现象。
17、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做事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只要把难点解决了,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做人要取长补短,只要把自己的短板解决好了,自己的长处自然也得到了加强。
18、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19、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1、在我们最需要有一个人去依靠的时候,往往到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挺过去。
2、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木心
3、如若相见在梦里,只愿长眠不愿醒。
4、坚持不懈不是一个长跑,而是一个接一个的短跑。
5、那些出现在年华里的人,不论属于爱情还是友情,都同样刻骨铭心。因为他们教会你勇敢,教会你坚强,教会你等他们全部离开以后,你也可以一个人往前走。不害怕,不迷茫。
6、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7、如果一段关系总是靠某一方的主动来维系着,那不如就算了吧。爱情的诚意以投入和付出来衡量,不论男女,感情要长久终归靠两个人的付出。那些总是一个人忙活的恋人们,更像是在圆自己一个心愿。
8、很多时候,当下那个我们以为迈不过去的槛,一段时间之后回过头看其实早就轻松跳过;所有没能打败你的东西,都将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9、我从一艘船换到另一艘船,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其实去哪里都没所谓,我想,有的是时间。
10、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11、真金不怕火炼, 真理不怕诡辩。
12、恋爱是可爱的花朵,友情是甜美的果实。
1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许许多多的成功就夭折在这一点点的失误之中;许许多多本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也因为无视细小的差错而泯然众人。不要忽视小事,因为细节决定着成败。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知道只能读它一次。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终能收获别人收获不到的收获。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
15、只有承担起旅途风雨,才能最终守得住彩虹满天。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拖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16、据我测算,还可以退五十步,但生活只有五步。不较真,"真"就不出来,还是较吧。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
17、人应如树:站着,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倒了,是个优质的栋梁。
18、谁不肯轻易地浪费时间,做珍分惜秒的"吝啬鬼",谁就可能成为拥有知识的富翁。
19、结满果实的树,总是低着头。
20、蜡烛的光亮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从上到下光明磊落。
21、喜欢吹嘘的人好像一面鼓,响声大,腹中空。
22、无论制造多少喷泉,也改变不了水往低处流的本性。
23、从不披上华丽的外衣,称它为黑子,它毫不介意;称它为乌金,它不沾沾自喜;为了把光明和热能贡献给人类,心甘情愿化为灰烬、泥土。
24、他的这些优点,像大熊猫一样稀缺十分珍贵非常珍贵特别珍贵,瑕不掩瑜么,对不对?
25、对待它的办法:左手给食物;右手握石头。
26、要有五分钟就交上朋友的开放性;又要有五十年酿造友谊的持久性。
27、遇到了冷落虽不好受,但它却给了自己冷静思考的空间。
28、爱占小便宜的人,干不了大事情。因为他(她)永远会因小失大。
29、什么都可怀疑,但不是什么都可不信;什么都可了解,但不是什么都可接受。
30、善待生活,是生活的一种宽宥,是命运的一种见识。不要把命运活成一场可悲,要把生活活成一场宽阔与洒脱,拿起什么,放下什么。流云流何处,浮云散何方,让命运活一场自由自在。看见什么,想到什么,这滋味好在不执著。
31、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而着急。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雏鹰只有离开温暖的窝巢,才能奋起翅膀去搏击那变幻莫侧的风云;马驹只有离开舒适的圈栅,才能扬起铁蹄,驰骋于烽火连天的疆场。 孩子只有逐渐离开父母的呵护,才能逐渐独立踏上漫长的人生征程,去开创人生宏伟的业绩。
32、某一段历史只是因为出了一个杰出人物就屡被提及。
33、在一定意义上,一切创造活动都是针对问题讲故事,是把故事讲得令人信服的努力。
34、人生在世,一箪食,一瓢饮,足矣,苛求太多也是徒劳,倒不如"糊涂"一点,能满足需求即可,清心寡欲,便能达到无悲无喜的高境界。古语有云:"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一份平和的心态,是面对纷纷扰扰的尘世最聪明的态度,是一种不悲不喜,闲看花开花落的淡然。
35、圣贤人的嘴里没有放纵的语言,这是由于心中有想法的原因。所以说:修饰言辞可以表现人的真诚。没有诚意用什么来修饰言辞呢?所以又说:人只要心灵不放纵就不会有差错和过失,只要心灵不懒惰不大意就不会有遗忘。
36、喜爱坐船的人可能被水淹没,喜爱骑马的人可能从马背上摔下来,君子会因为各自所爱好的事而发生灾祸。
37、吕东莱说:多安静少活动,多实践少发明,多涵养少空谈,读经书胜于读史书。功夫如果到了这个地步,然后才能使人品、学问持久,纯朴,成就大业。
38、其实到现在对与人生,对于未来依然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曾经是一股冲劲,现在是心如死灰的过着麻木不堪的生活!一天一天的过着,身高在长,力气在变大,胡须在冒。心中那澎湃的热血却慢慢的冷却!
39、过多的金钱储蓄,等于将良玉藏在牢里。
40、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荚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41、找到自己的工作,乃是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42、触目所及,与万物为敌,是谓之凡夫。
43、金钱可包装你的外表,佛法能启悟你的内在。
44、员工和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你怎么让这个员工为你所用,你要记住这句话,若要取之必先予之,你就先给他他想要的,他就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你进入二元就明白怎么给他想要的东西,并且变成一种默认的程序,这时候你就要调整动机了,动机释放出来的气质就是,只要是你身边的人就想让他们从你身上沾点光,而他们靠对你的依赖来支撑。你成为这个支撑,你的权力就会越大。
45、人生的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人生的智慧不在于善于观察,而在于善于辨别;人生的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人生的境界不在于盲目跟随,而在于自我探求;人生的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在的品质;人生的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了自己的位置。
46、有出于好心的假话,也有出于坏心的真话。不要被出于好心的假话所欺骗,也不要被出于坏心的真话所伤害。最宝贵的是出于好心的真话,最恶的是出于坏心的假话。但人类似乎更喜欢听出于坏心的假话而不喜欢听出于好心的真话。
47、生活本就得失起伏,坦然面对才能活得精彩!
48、你总以为放手就很伟大,你有没有考虑她的感受,她从不需要你的放手,你的成全。
49、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
50、不要总为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耿耿于怀。
51、只有等到物是人非之后,人才会懂得怀念;总是在我们最不懂的时候,错过最真的东西。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阴影,但若没有这些阴影,又如何能知道我们正站在光里。总有些事放不下,让人忘了时间。总有些事必须放下,因为还有明天。多数人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52、如果说短暂的分离促进爱情,长久的分离扼杀爱情,那么,结婚倒是比不结婚占据着一个有利的地位,因为它本身是排除长久的分离的',我们只需要为它适当安排一些短暂的分离就行了。
53、成大事没有什么道义可言。我说过,道义对于我们是天堂,那是永远也到不了的地方!讲道义的没有什么好下场。
54、我对任何出众的才华无法不持欣赏的态度,哪怕它是在我的敌人身上。
55、不是每句话都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但是自己说的却要时常回忆,因为自己还要面对以后的事,时间推后,在于思维,话语旋转,在于分析,要应对,那么必须接受条件的跟随,还有就是你想听别人讲话,那么就是想学到属于自己的知识,不要认为每句话都出错,而是去分析对的一面,然后采取应对的环境分配在属于自己面对的境况里,而当话走进内心,事跟进身边,所有的时间已经开始累积,不要选择放弃。
56、某时却又充满玄机与生机,让你懂得"锄禾日当午"的艰辛;又让你懂得亲自播种的一些种子,未必都有收获,然而,从中最大的收益不是结果,而是懂得了入世观情,谦卑慎行,用一次低头的韬光养晦,步步迎阵,突破围城,超越自我。
57、世界很大,请你锁上屋门,到广阔的世界上漫游,在漫游中把我暂忘。世界很小,我们一定会在某个街角相逢。
58、就是这样,我那破锣一样的嗓子,居然能在全国演出。这时候,不知道是肚子还是心口,叮叮当当。我想,天使的钟声,也不过如此吧。
59、你爱的不是他这个人本身,而是恋爱的感觉,你需要有一种恋爱的味道恋爱的气息恋爱的热闹充斥你年轻的生命过程,消耗你过剩的精力。
60、人在失去较差的时候,就会去创造较好的,进步是逼出来的。
61、我本能的怀疑一切的高调,不相信其背后有真实的激情。
62、我们的感觉和心情常常是具体的人和事引起的,其中哪些值得写,哪些不值得写,或者说,怎样辨别它们有无艺术价值呢?我提出一个标准:倘若除去了具体的人和事,那些感觉和心情显得更美了,就说明它们捕捉到了人性的某种秘密,所以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价值;相反,则说明它们只是具体的人和事纠缠在一起的凡俗心理现象,仅对当事人具有日记的意义,在艺术上却毫无价值。
63、爱人间绝大部门的猜疑,并非真出什么问题,而只是不足坦诚。
64、此生可有撼,只盼无关颓唐;今世无惘,唯恐未尽吾志。
65、做一个目光明亮的人,明辨是非;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心安高处。
秦穆公亡马,歧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2、魏文侯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3、“阅库甲兵,远胜隋世。”上曰:“甲兵武备,诚不可阙;然炀帝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
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
6、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7、二十八打天下,戒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9、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10、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11、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1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13、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1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1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