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班级有个怪人,听老师话时特别听话,不听时往死了顶嘴那次数学课,老师走到他身边说了一句“这不好好学习以后咋整啊”这货低头说了一句“你管我呢,我种地放羊去”数学老师回头叼了他一眼,说“冬天了,你上哪种地去,冬天没草,你咋那么坏呢想让羊饿死啊”全班瞬间哗然!!
2、 在学校宿舍,我杯子里的水总被偷喝,用涂改液在杯子上写了:“别喝!”水还是不断减少,某天吃完药,剩两片不想再吃了,顺手扔杯子里了,第二天早晨来刚坐下,听见后方某男生低沉的声音幽怨地说:“够狠的啊,下药了!”
3、 儿子的老师: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从这句话中你们学到什么?儿子:别再浪费时间学习,找个女人是正经事!
4、 说个上大学时候的事,寝室有位仁兄,整天对着电脑玩魔兽,衣服差不多一个星期洗一次,每次都是一大堆全放进盆里,用洗衣粉泡着,十几分钟后用水一冲搞定,问他都不用刷也不用揉的吗?这牲口瞟都没瞟我一眼回句:我用的是奥妙全自动。奥妙全自动?全自动?
5、 最近班里一群哥们老是不交作业。老师生气极了。在全班面前骂他们:“作业都不做你们来学校干嘛!生为学生没有一点学生样!以后作业不做好不要来学校了!”经过老师这般教训,果然情况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第二天一半多的学生都不来上课了!
6、 上课一个同学提到“矫情”这个词,老师就问“矫情什么意思”。一女汉字解释“比如说,老师你真漂亮。非要说成,哎呦喂,老师您真漂亮啊!这就是矫情!”另一个女汉子受不了了,“那个叫虚伪!”老师满脸黑线:“同学们都是诚实的人啊。”
7、 刚在寝室大号,外面一个室友忍不住了,一直催我,我就出来对他说:那厕所你冲啊!后来他进去了马上一脸黑线地对我说:还是你冲吧,我可以再忍一会。
8、 大学毕业那天,一直单身的舍友居然带了女朋友来看拍毕业照。而且非常非常的漂亮!大伙都向他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我问:“有什么秘诀?教下我!”他回了一句:“300”。
9、 今天上体育课,肌肉拉伤,拉住韧带了!下楼梯,腿疼,一时忍不住,直接单膝跪地到一哥们面前,这不是高潮,那哥们直接捂着脸,来了句:“人家有喜欢的男生了!”
10、 话说有一个美国小伙来中国留学,跟同宿舍的一个中国同学很是要好,俩人约定互相教对方语言,一年后,中国小伙顺利的通过了英语八级考试,而美国小伙则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回到了美国。
11、 大学生一枚,今年十一放假,我提前溜了,没跟辅导员请假,回来要写检讨书还要当着大家的面读。然后我就刷刷刷写了个检讨,没想到只读了第一句辅导员就叫停了,叫我给他看看我的检讨然后就放我一马了。开头是这样的:同学们,大家好,接下来我简单说两句。
12、 锄禾日当午、上课真幸苦、拿本小破书,一坐一上午。
13、 老师最大的特点是:明知故问、老师最大的爱好是:自言自语、老师最会的是:唾沫星子四处飞。
14、 想当年,我戴着红领巾穿着小学校服,潇洒的走进了网吧。
15、 “我爱我的家,更爱我伟大的祖国。”“望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写爱国的时候就会望到五星红旗,小学生的想象力真有穿透力。
16、 “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角钱。突然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我低下头,“发觉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17、 “在我的记忆里,有这样一段故事有如最亮的星星一般” 抬头一看居然没有星星……
18、 “每当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脑海中忽然闪过毛爷爷、张海迪大姐姐的身影,和他们比起来,我的这点困难算什么” 事后怎么也想不起他们长的什么样,难道小时候写作文有神助?
19、 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
20、 运动场上彩旗飘。老少爷们儿扔飞镖。你一镖,我一镖。肠子肚子满天飘!
21、 老大娘拿出四张500元的人民币。
22、 “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的心里惭愧极了……” “五星红旗,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童年那一些血色记忆让人谈血色变……
23、 “烛光下,看着妈妈头顶的几缕白发闪闪发亮,布满老茧的手灵巧的帮我缝补衣服,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出来……” 于是全国小学生都成了泪人,奔三年龄的妈妈都成了白发魔女……
24、 “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经典中的经典,每次在关键时刻,作为我的毅力催化剂,老师次次惊叹神来之笔……其实我至今都不知道梅花是什么香味……
25、 今天是教师节,老师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是“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可是,那天,小王老师使尽了全身的力量给我们上最后一节课,尽管他只教了我们一节课就患癌症死去了,我们是多怀念他啊,我们会永远的怀念他……小学的作文一感人,很多老师就这样“被绝症”死了……
26、 小的时候写日记,老师规定要200字以上,当时四人一组,有小组长检查字数,我同组的一位仁兄写到“今天妈妈让我出去买菜,我问多少钱一斤,卖菜的说5分,我说: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组长数了数还差4个字,于是仁兄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27、 ……我的老师长得有点胖,头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连嘴巴也是大大的。……老师对人很和蔼,他戴着一付变色眼镜,就好比是一只大熊猫一样……
28、 “一轮红日映朝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深知北京紧挨首都……”
29、 大家还记得小学时候的《小蝌蚪找妈妈》吗?当时老师让我们模仿这个写一篇关于他*的作文……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雪白的肚皮,鼓鼓的眼睛……
30、 以前偷看一女生作文,最寒的是:假如我以后当护士,我会像情人一样对待病人。
31、 我来到电视机前把电视机打开了电视机!
32、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太阳!
33、 我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
34、 我和小朋友在低上用小铲子挖坑玩耍,我挖着挖着突然挖出一大堆黑色的东西,拿给我爸爸看,爸爸说那时石油,于是我家门口那里就有了一个大油田
35、 小学时写作文,描写大家劳动的情景,我写:“小芳干的很起劲,满身汗,于是她呼啦呼拉把身上的毛衣脱了下来,一共脱了5件~~~~`” 老师把我的作文大声念了出来,还问:“你们见过有人一次穿5 6件毛衣的吗?”
36、 我记得有个同学这样写过另一个同学:“国强(我的一个同班男同学)坐在凳子上,大大的屁股就像地里的南瓜,衣服下面露出一大截内裤”,老师在上课时读了出来,还说这同学描写得生动,下课后这同学被那同学狂扁……
37、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池塘的蝌蚪在晒太阳!
38、 “我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啊!看来人民生活水平的确提高了,你看那位农民老大爷,左手一台电冰箱,右手一台电视机,一溜小跑。”
39、 我弟弟小时候读了几天书就想找机会表现一下,有天早上推开窗户,然后大声感慨:“啊!乌云灿烂!”。还有一次过春节的时候逛街,看到大街挂了一条横幅,又大声念到:“啊!普天同床!”
40、 我扒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扒在面包上。
41、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夸奖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修改后,还得在作文前面加一句“阳光灿烂,风和日丽,心理美滋滋的”,真为小时侯能捡到一分钱自豪,尽管它买不到一个棒棒糖。
42、 万绿从中一点红,老师说这个词语很好,衬托出了中间的一点红,让红更红,绿更绿。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大家都是绿中带红。红的让老师眼花缭乱……
43、 小红是我的同桌,清秀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只要是写眼睛,大家都会水灵灵。
44、 写议论文,需要举例子的时候,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马克思一个个闪亮登场,尽管很多时候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但是用他们做例子感觉很高档……
45、 老师拿了三个棒棒糖,频频向我们走来。
46、 小弟小时候造句:“我爸爸是伟大的领袖,指引大家向前进”。老师打*,他不服,拿来问我,说:“我照抄书上,就不过把毛主席改成了爸爸而已”
47、 高中的时候老师叫一男一女两个同学起来读白洋淀里的一段对话,大概是丈夫要出去去打仗了,叫妻子“千万别被敌人汉*捉活的。”这男生一激动念成“千万别被敌人捉*”全班晕
48、 小的时候写日记,老师规定要200字以上,当时四人一组,有小组长检查字数。我写到“今天妈妈让我出去买菜,我问:‘多少钱一斤?’卖菜的说:‘5分。’我说:‘真便宜呀真便宜,真便宜呀真便宜……’”组长数了数,还差4个字,于是我又在后面加了一句:“真便宜呀。”
49、 “我的老师长得有点胖,头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连嘴巴也是大大的。老师对人很和蔼,他戴着一副变色眼镜,就好比是一只大熊猫一样。”
50、 “一轮红日映朝阳……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深知北京紧挨着首都……”
综观《金刚经》,不但有其清晰的主题,并且其逻辑结构也很严谨,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这无不说明佛陀说法度生的权巧方便、化导有方;译人的翻译水准之高超,义理组织之周详,于此可见其一斑矣。
据说古印度的逻辑学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五明”中的因明学,所谓的“宗、因、喻”三。 “宗”就是指所立的论题; “因”就是为了说明“宗”之所成立的缘由; “喻”就是用浅显易懂的比喻、事例说明“因”所阐述的道理。即就是先“标宗”,立论题,次“述因”,摆事实、讲道理,后“举喻”,举例子、打比喻,以做进一步的浅近说明,以达到预期的功效。也是“宗——因——喻”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佛陀当年说法也采用这种因明逻辑,也就是说以“宗、因、喻”的形式进行阐述、论证佛法的真理。
作为逻辑学的一种,因明又与内明有所不同,内明是指佛教的内典因明学。而因明的宗又与佛典的宗有着根本不同的内涵,因为佛典的宗是整个佛法的核心部分,也是佛陀说法的宗旨所在。如小乘佛典的宗旨是以明“人空”为主,大乘佛法的宗旨是以明“法空”为主。一般的经只有一个宗,如《佛说阿弥陀经》以信愿行为宗, 《金刚经》以发菩提心为宗等。因明的宗是论辩者自身所要阐明的观点,像这样的宗,一部佛经可以有很多个。在因明学中,宗、因、喻三是同等的重要,若无因,宗则难以成立;若无宗,因则无所归;若无喻,则难以说明因之正确,宗之成立。所以,标宗、述因、举喻三者是同等的重要,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
佛陀在《金刚经》中,为了开启人们的菩提心,发扬菩萨的入世度人精神。围绕须菩提的三问,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须先“降伏其心”的必然性,次则说明菩萨广行六度时应“无住生心”的不可或缺性,后则详述诸佛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深奥道理。这是告示人们,由因趣果的一条层进式的渐次修行道路,也是佛陀说法遵循因明逻辑规则的明证,使抽象难懂的道理显得有条理化,也易于人们理解接受。
在《金刚经》里,佛陀为了论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重要性,大概分了三步进行论述。因为此句是全部经文的节骨眼,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远离“四相”的具体落实,是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必由之路。佛陀有次第地先开示人们,要远离四相树立佛法正确知见。如经云: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 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接着又示其“住心”之方,令其付诸于实践。如经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最后佛陀又结示受持、读诵、演说、流布此经的种种福德,胜于“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的福德。而流布此经的最佳方式在于“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这种由“观念——行为——观念——行为”,互为里表,层层深入的,像“庖丁“解牛”似的论证方式,是有很强的逻辑征服力的。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正确性,启发人们的深信心,破除人们的疑惑,不惜唇舌地花费了大量时间宣说了种种菩萨所应行的理论根据。就如在正宗分中,佛陀接二连三地问了三十个“于意云何”,分别就十方世界、如来色相、五眼六通、小乘四果、授记有无、布施忍辱、来去有无、诸相非相、菩提无法、净土度生、说法有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激烈精彩的论述。终于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角度出发,彻底打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僵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相行施精神,唱出了“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寒梅考验,证明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千古铁案。
作为因明的逻辑学,不是完全专注于空谈理论,而在于举例及喻说,以期达到人人心悦诚服的真实可信才行。为了说理的透彻,特别是为了能取信于人们, 《金刚经》中就列举了许多的事例,并以恰如其分的比喻作了说明。如在阐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以佛陀自己的往昔修因事例作了有力明证,文云: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阐述得诸佛授记无法可得的道理时,又以自己当年得记为例说明,经云“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说明。
为了发扬“无住行施”的菩萨道精神,可谓是佛陀苦口婆心,以“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的身份,告慰须菩提说: “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又恐众生难以彻底深信奉行,则以种种譬喻说明了住与不住的利害关系,如文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经中像这样的比喻是很多的,举不胜举,不再列举说明。
综观《金刚经》经文:主要是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为宗,展开了探讨,以种种譬喻、因缘、本生等故事为证据,说明“离相伏心”、 “无住生心”的般若妙用,此经除了“发菩提心”这个大宗外,还有几个小宗,也都采用了同样的说理方法。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等。当然这些小宗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的,都是围绕“发菩提心”这个宗趣而服务的,相互间的归趣是统一的。
总之, 《金刚经》体现出了因明逻辑学的宗、因、喻的特色,再加上优美的语言文字,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从宗而因,由因而宗,因宗一致的逻辑推理来说,可谓是达到了恰到好处的境界。而其中的“喻”说体现出了佛陀说法普被三根的悲心,也为经文增添了色彩,处处显示了经文组织结构的严谨,读后回味无穷。
拓展阅读:金刚经40句经典语录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