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初试时间安排
1、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2、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3、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4、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5、体育、应用心理、文物与博物馆、药学、中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6、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外国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分别为100分、200分。
7、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等专业学位硕士初试第三单元业务课一设置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科目,满分为150分。
考研须知
1、要有计划不要原地转圈。
虽然说考研成功不仅仅要靠扎实的复习,但通常来讲复习好了,考研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对于第一次考研的考生更要做好复习计划。没有合理的计划,你永远都在原地转圈,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对自己全年的考研都是非常要的。在开始复习前要针对自身的基础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有了计划才可以可以保长补短,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2、消息灵通,不要一个人埋头苦干。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战争,对于考研也是一样,我们要时刻关注考研的信息。得到一些确切的情报不仅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可能还会得到一个出其不意地的结果。因此考研期间要多和考研的战友交流,不要闭关锁国。过研友我们可以交换信息。此外我们还要过多种途径与考过该考研专业的学长请教一下考研经验,吸取一些教训,问问注意事项,甚至可以获得一些“内幕消息”。
2021年考研国家线还会降吗?
今年考研国家线是升还是降,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做出行动去应对未知的变化。
出分后要立刻着手的.事
1、分数徘徊在往年复试线边缘的同学
其实这部分同学心情是最复杂的,不知道是否该准备复试,也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建议是看院校有没有公布成绩排名,然后根据招生人数和参加复试的比例算算自己能否进入复试。
如果成绩处于中等,那么恭喜你,可以放心的准备复试了,不用考虑调剂的事情;如果处在下游边缘,那么就要自己衡量好了,要一边准备复试一边着手调剂。关于怎样准备调剂,下面会集中解答。如果不想参加报考院校复试了,那么就一心一意的准备调剂吧。
如果按照名次不能进入复试,但参照往年国家线可以调剂,那么就要踏踏实实的搜集调剂院校信息了,安心调剂,戒骄戒躁。
2、分数较高的同学
这部分同学只要是各科分数线都过了就可以安心准备复试了。
考研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初试分数高就忽略复试,小心被刷下去。准备复试一定要灵活,掌握好基础知识,扎扎实实的,不要浮躁,尤其是面试时候要穿着得体,进屋敲门,有礼貌,踏踏实实的,谦虚谨慎。
3、分数未达到往年国家线的同学
这部分同学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是今年国家线还没出,有可能降分;二是即使距离国家线有挺大差距(总分差15~20分,单科差10分以上),我们也要知道失败乃兵家常事,一次的失败不能否定一个人的能力,如果不想二战,就做好找工作的准备,没准你能找个很棒的工作呢,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调整下心态,咱们年轻人继续奋斗。
一、我校执行国家下达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B类考生分数线,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相关专业且达到国家B类考生复试分数线及以上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按国家公布的'B类考生初试基本成绩总分线下降30分执行,单科控制分数线为:满分为100分的单科分不低于30分,满分大于100分的单科分不低于45分。
三、复试名单
第一志愿硕士研究生复试名单见附件,我校不单独寄发书面“复试通知”。
四、其他事项
(一)我校有关复试时间、复试方式及调剂相关事宜,请广大考生继续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网页https://mgmt.glmc.edu.cn/yjszs/,我校将另行公布后续相关信息。
(二)我校未授权或委托任何社会机构及个人通过任何途径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信息,或开展调剂咨询和复试培训工作,也未举办任何考试培训班,请考生谨防上当受骗。
(三)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按要求实行封闭管理,一律不接受考生到校现场咨询,敬请谅解。
南昌大学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
拓展:
一、学校简介
南昌大学(Nancha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位于江西省会南昌市,是教育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西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高校联盟”高校成员,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成员,江西省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二、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本部共有教职工4362人(其中专任教师2524人,正副教授146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3人,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2人,国家科技部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8]。学校近年来涌现了国际护理界最高荣誉奖“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邹德凤、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风益、“江西省模范教师”王雨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师德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