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3、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4、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5、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6、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7、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8、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9、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10、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11、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12、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13、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14、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15、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16、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
17、杜拉斯,我烦透你了。
18、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
19、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 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 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又是无法想像的。
20、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关于衰老
21、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2、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23、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
24、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我的容颜是被摧毁了。
25、不忠是爱情中剩下的最真的东西。是能够期待的东西。
26、如果那个男人爱你,他的眼睛里就有疼惜。如果不爱就只有欲望。
27、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就已经苍老。
28、跟大家在一起得不到任何东西,一个人才能有所收获。
29、迷恋是一种吞噬。
30、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31、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32、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33、如果我不写作,我会屠杀全世界的。
34、使我感动的是我自己,使我想哭的是我的暴力。
35、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肌肤之亲,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1. 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萨特名言
2. 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萨特名言
3. 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爱情。——萨特
4. 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萨特
5. 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萨特
6. 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萨特
7. 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萨特
8. 你可以假装严肃,却无法假装诙谐
9. 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10. 对于暴力,我只有一件武器,那就是暴力
11. 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12. 对于暴力,我只一件武器,那就是暴力
13. 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暇的。
14. 青春这玩意儿真是妙不可言,外部放射出红色的光辉,内部却什么也感觉不到。
15. 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16. 生活中无所不有,人们绝不会放弃生活。
17. 真正的友谊产生于共同的爱憎之中
18.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名言
19. 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盖茨基尔的才华惊人……《依然美丽》是一种表层与自我、文化与时尚、时间与记忆之间的关系的大师级检视。
——《纽约时报书评》
曲折、美丽、诡异、优雅,并且出乎意料地具执行力。人们书写自己全部的生命,希望自己所写的句子能有少少几句及得上这本书的水准。
——The Sunday Oregonian
美丽、毁坏……盖茨基尔把几乎像宗教般的心力奉献在语言上,以及我们未能使自身的生命如我们所热爱的艺术那样的伟大上。在《依然美丽》一书中有如诗般的段落,引诱你回顾,一遍又一遍。
——Elle
敏感而精确……《依然美丽》捕捉了二十世纪八〇年代的情色的魅力和它史诗般的无情。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一整本小说都是在讲这个过程,但过程中间有一个死女人,名字叫做薇若妮卡。患艾滋病去世的薇若妮卡,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这女孩全身盖满了蛇和烂泥,周围同样受困的怪物都恨她。她很饿,却无法吃那条仍黏在脚上的面包。她听得到别人谈论她;一个男孩经过,看到了她的遭遇,就把这事情告诉每个人,人人都说她活该。就连她母亲都说她活该。那女孩动不了,但如果能动的话,她会因为愤怒而扭曲。“不公平!因为妈妈说这个故事时,我就紧挨着她,所以我不光是听到这些字句,还感觉到她的身体。我感觉到一个小女孩想成为大美人。我感觉到一个母亲想爱她。我感觉到一个恶魔想折磨她。我感觉到他们彼此混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这个故事吓到我了,我哭起来.妈妈双手揽着我。“等一下。”她说,“故事还没结束呢。她将会被一个纯真女孩的眼泪所拯救,就像你这样的女孩。”妈妈吻了我头顶一记,讲完这个故事。之后我好久都没再想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小时候,妈妈念过一个故事给我和两个妹妹听,是有关一个坏心的小女孩。我们挨着妈妈蜷缩在沙发上,她念着膝盖上的故事书。灯光照着我们和身上盖的毛毯。故事里的那个小女孩美丽而狠心。因为她母亲很穷,就把女儿送到有钱人家做工,女儿在那里饱受宠爱。这家有钱人要她务必去探访母亲。但这小女孩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回去只是为了炫耀自己。有一天,这家有钱人让她带一条面包去看母亲。小女孩走到一个泥塘边,因为不想让鞋子毁掉,就把那条面包丢到泥塘里,踩在上头走过去。面包沉入泥塘,她也跟着陷下去。她沉人一个有种种恶魔和畸形怪物的世界。因为她很美,恶魔女王就把她制成一个雕像,送给曾孙子当礼物。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每家人都必须有三姐妹,有不同的命运。艾莉森的命运就是被薇若妮卡点化。整个雨天的早晨,艾莉森都在回想她的一生,每个早晨她想同样的问题,到底如何走到现在,老了,胳膊坏了,抽烟都犯法,和亲人远隔千里、互不关心。每天中午,她大概都可以得到这次的结论了。从跷家、卖花开始,她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不管多少模特经纪人捧场,不管多少英俊男子亲吻过她的脖子,事情就是这样。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这样的路,有一天他们会发现,听话的孩子有好报,自作聪明的都会踩着面包掉进泥沼。这是个多么古老的故事,可是古老的真理指向永恒的幸福。美丽的艾莉森如此不幸,狡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在一切肮脏而美丽的地方相遇
“或许她假装没看到我,也或许她真没看到我。她好像什么都没看到……她双眼空洞,定定看着前方,好像她走在一条空荡的走廊上。”
当十六岁就跷家的艾莉森看到美丽而空洞的德国模特时,她只晓得用她惊人的语言天分和感知系统描绘出这个德国女人的气息,而不懂得是将这种气息界定为美丽被蚕食后的寂寞,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后来当艾莉森的职业跟她一样成为表面炫目的模特,艾莉森晓得了远比寂寞更深,比美丽的席卷和破败更残忍,以及比沧桑本身更加沧桑的东西。
现在的艾莉森,已经年老色衰、贫病交加,靠给朋友约翰打扫办公室聊以维生。时间渐渐把她变成一只干瘪的橙子,只有用力剥开那风干的橙皮,才能偶然领略到橙瓣的鲜亮美丽。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此时的读者或许收获蝴蝶般的喜悦。纳博科夫说:“无时间性的最高乐趣——在一片随意挑选的风景里——是在我置身于罕见的蝴蝶和它们食用的植物中间之际。这是迷醉,而在迷醉背后是什么,难以解释。它们如同一片瞬息即逝的真空,我所爱的一切疾驰而入。一种与太阳和石头浑然为一之感。一种感恩的震颤……”据说这是盖茨基尔最为推崇的作家。纳博科夫还说:“虽然读书时用的是头脑,可真正领略艺术带来的欣悦的部位却在两块肩胛骨之间。可以肯定地说,那背脊的微微震颤是人类发展纯艺术、纯科学过程中所达到的最高的情感宣泄形式。让我们崇拜自己的脊椎和脊椎的兴奋吧。”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只不过我没注意到自己的轻蔑;当时我已经轻蔑惯了。但是她注意到了。她两道眉毛一抬,那张生着皱纹、拘谨的脸上露出一个锋利而严厉的表情,像蜜蜂的螫刺。这个小小的丑女人居然有刺!我可以螫回去的,但我忽然被她那种醒目的丑弄得很不安。可是接着她的表情变成更多其他表情,然后她开口时,口气很体贴。”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艾莉森自述自己十七岁时离家到旧金山流浪,被一个拍商品目录的经纪人发掘,当了模特儿,从此进入时尚圈。二十一岁时她为了打工,去一个广告公司当临时雇员,做文书处理工作,在那里认识了当时三十七岁的薇若妮卡。她是个校对,随身带着一套“办公室工具”,还有一个相框裱起的标语,绣着几个字:“多年过去,龟毛如昔。”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了解“宝贝体”写作的人都知道,描写坠落和欲望,很容易陷入方寸之地的狭隘,被欲望之城或极端的自我所囚禁,成为廉价的呻吟,和无休止的自我抚摸。
但艾莉森的视线并不限于她自身。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这场都市画卷的过客们或许记得,但更有可能的是渐渐忘记了艾莉森,但也许艾莉森用笔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约翰•伯格说,“生命中有那么多未曾言明的东西,以至于我不得不自己去发现这些秘密”,“作家必须是一个熟悉秘密的人”。
盖茨基尔便是天生的作家,她洞悉两种秘密,一个是每个人作为世上唯一一个他自己的独特性的秘密;一个是人和人之间关系较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他那坎坷的命运与他本人之间并非没有某种同谋关系。”萨特这样说波德莱尔。这像是说那些不惜以自己为诱饵,去喂养生活的人。与害怕危险相比,他们似乎更珍爱自己的激情。并且对激情始终如一。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玛丽·盖茨基尔巧妙铺迭时间与空间、思绪与感官知觉。书中所描写的心理洞察力以及心灵闯荡世间的神秘旅程,令人赞叹。这部作品无法归类、不同于其他任何小说,《依然美丽》是一部倾力绝技之作:探索人际关系之脆弱与神秘,爱的失败,以及爱的持久力量。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有波德莱尔式气质的似乎还不止这些。比如和书中许多过着悬浮状态的人一样,艾莉森自甘坠落到红尘之中。这种下坠是出于美丽的牵引吗?还是出于生命本能的下坠欲望?这不得而知,但是下坠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艾莉森觉得她必须如此。也许早在决定跷家的时候,年少的艾莉森,以及许多像艾莉森一样的长腿而美丽的女子,已经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张开双臂去迎接生活的全部,包括它的炫目,以及背后全部的肮脏和美丽了。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盖茨基尔写了一本让你震撼又同时让你有乐趣的小说,使你因为接近私密的恐惧和深不可测的希望而晕
——O Magazine
盖茨基尔描写暴力的自我厌恶的文笔如此
——Janet Maslin,《纽约时报》
《依然美丽》创造了一种气氛,召唤了一种响应,并且使我们充满了一种我们可以轻易,太轻易,就能总结的情绪。它是一种你甚至在闭上眼睛之后仍然可以看得见的艺术。
——Francine prose,slate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让我们享受自己背脊的兴奋吧,同时也感谢盖茨基尔如诗般的语言带给我们的背脊的微微震颤。在这种私密而灵性横飞的深度体验之后,读者似乎很难再苛求作者的社会深度、普在性和历史感。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那内在的开关是什么呢?艾莉森说“我们等着有事情发生,却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我的野心就是活得像音乐里那样”。一种对生命的激情,或一种与生命的游戏?在游戏之中,结果和功利理性的重要性,似乎远远让位于对生命的更多可能性的渴望——成为别人,处在别处,成为和生活发生一切关系的人。这和包括萨特在内的诸多人对波德莱尔的解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随着与薇若妮卡相处的时日增加,艾莉森对薇若妮卡的感情也益增。她们的友谊熬过种种考验:不但艾莉森重新踏入时尚圈迷人的夜生活领土,薇若妮卡也因被双性恋男友传染、陷入当时仍状况不明的艾滋病领土。多年后,这段友谊将持续萦绕在艾莉森的记忆中,此时艾莉森也又老又病,不断质疑自己过往经验的真义,以及自己在那段期间的改变。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她的怒气像一腔温柔被陷阱困住,因为逃不了而发狂,煎熬而又无助。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
如果你看到盖茨基尔本人的照片,也无法不产生观照的感觉。有强烈的心灵冲撞力的是她的眼睛。眼神里毫不掩藏她的野性,并且毫无犹疑,似乎随时准备出发,也似乎随时准备发射X光去穿透她对面的人。并且,无论是出发还是透视,这里面铁了心要冷漠以对,并不打算对真相包裹以浪漫,和脉脉温情。
——玛丽·盖茨基尔《依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