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关于公务员面试的经典语录 正文

关于公务员面试的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9 07:16:09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振宁

3、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费尔巴哈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德国保罗

6、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7、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展的一种能力。把创造力限制在少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多产创作上是一种陈腐的观念。……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天赋潜能,它和

8、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富兰克林

9、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约翰洛克

10、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

11、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3、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巴尔扎克

14、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西塞罗

15、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16、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17、应该让每一门课程都有助于培养创造性。就是说,教育道德应该有助于造就一种更佳类型的人,这样,附带地也自然会使他在生活地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

18、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毛泽东

19、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20、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21、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22、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别林斯基

23、创造力是可以传递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学完一轮创造课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几乎成倍增长。

24、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25、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安徒生

26、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

27、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2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29、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爱默森

30、创造力是最珍贵的财富,你有这种能力,能够把握生活最佳的时机,缔造伟大的成就。别忘了你是导演、编剧兼演员。

去年4月,我报名参加了税务部门的公务员招生考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来到了最后的面试现场。

前面的几道试题,我几乎都对答如流,但最后“主考官”突然说:“你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我们更需要税收与计算机专业的,你不完全符合我们的招收意图,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一听这话,我有些傻眼了,迷惑中带着委屈,难道就这样完啦,不,决不能这样轻意放弃。我定了一下神,迅速在脑海里形成应答方案后,忙说:“不错,我学的是法律专业,但是税法也是我们法律专业的.一门主课,而且这门功课我在全班考了最高分,同时我对计算机也算内行,目前税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很多,不更需要懂法律,各方面知识都具备的复合型人才吗?”我一口气说了很多,主考官望了望我,忍不住笑了笑说“我们并未作最后的决定,你回去等候通知吧。”

报到上班后,主考官成了我的上司,他告诉我,“我们的确需要税收专业和计算机人才,但你考试的成绩不错,特别是面试时的表现非常好,结果我们几个人都动了心,不约而同地举荐了你。”

通过这次求职,我深深懂得,在求职中要锲而不舍,只要有一线可能和希望,都不要轻意放弃,决不言“弃”使我收获到了成功。

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

2、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汉·王符)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

3、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晏婴)

释:圣明的君王用人,不让专于谄媚、讨好或说别人坏话的人呆在身边,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中存在。用人要用其所长,不强行用其所短,让他们去干那些各自擅长的工作,不要强行让他们去干那些不会干的事情。

4、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淮南子》)

释:如所任用的人得当,就会使国家安宁、上下和睦、群臣关系融洽、老百姓归附;任用的人不得当,就会国家危难、上下不协调、群臣互相怨恨、老百姓作乱。

5、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贤良人才,给天下来使用,为何非要出来给自己办事呢。

6、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汉·司马迁)

释:周文王曾在洗澡时,三次梳理好头发,吃饭时三次停下筷子,起来接待来见他的人,就这样还恐怕失去天下贤良的人才。

7、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宋·刘克庄)

释:并不是人间没有好汉,只是谁能在使用上把标准、规制放宽一些。

8、任之虽重,信之未笃;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唐·吴兢)

释:虽任以重要职责,但却不充分信任他,而信任不充分,就会使人产生疑虑;人生疑虑,就会得过且过;即已得过且过,就不会树立起好的节操义行。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晋·葛洪)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唐·白居易)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11、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清·魏源)

释:不知人的短处,不知人的长处,不知人长处中的短处,不知人短处中的长处,这样,就不能够用人,不能够教育人。

1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

释:人不能以貌相好坏来决定取舍,海水不能用斗来计量。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清·谭嗣同)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明·冯梦龙)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

15、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观其志;二曰,穷之辞辨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三国·诸葛亮)

释:观察了解人的办法有七条:一是要让他们参与到事物中来辨别是非看他的志向;二是用穷追到底的方法辩论看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借商议计谋看他的知识;四是突然告诉祸难临头的消息看他的勇气,五是当他酒醉之后看他的本性;六是正当其时给以私利看他的廉洁品质;七是委托他办事情看他的诚实与否。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孔子)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汉·王符)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18、馋夫似贤。(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19、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宋·林逋)

释:不面对到难处,就不会看出忠臣的心意;不面对财物,就看不出义士的节操。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杜荀鹤)

释:现在的人们看不出是凌云的树木,直等到树木凌云才说它高大。

20、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清·梁佩兰)

释:人才是难以得到却很容易失去的,作为人主不能不明白这一点。

21、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释:我希望天帝重新振作精神,打破常规多种多样地产生人才。

22、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释:能够得到天下的英才教育他们,是我的第三件乐事。

24、十人树杨,一人拔杨,则无生杨矣。(《战国策》)

释:十个人栽种杨树,一个人去拔杨树,这样就没有活着的杨树了。

2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宋·胡瑗)

释:导致天下太平安宁全在人才,成就天下人才的全在教育培养。

26、人才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莫可非。(宋·陆游)

释:人才衰竭或萎糜才是值得忧虑的,人们士气峥嵘就不能够责怪、反对。

27、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仲)

释:一年的计划,没有比上种粮食重要的;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树木重要的;终身长久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更重要的。

2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

释:试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才知;辨别枕木和樟木,要等到长七年才能分清。

29、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曹植)

释:慈祥的父亲也不能爱护没有好处的儿子,仁义的国君也不能白养着没有用处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