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修仙成佛经典语录 正文

修仙成佛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03 08:21:48

1. 道可道,不可盗。能取一道,能容百道,但却不能攫取无尽道。总有先天一道在天地之外,一道不尽,生生不息,变化无尽,再衍无尽道。

2. 我半生说学,尽在相术,尤精于风水之相。这青云山乃是人间罕有灵地,我青云一门占有此山,日后必定兴盛,尔等决不可放弃。切记,切记!

3. 妖道成仙,天理难容,斩妖除孽,以儆天下。叹呼,妖有一弟,恰逢归来。重伤之躯,与之相抗,回天无力,同归于尽。昂藏之躯,寂灭妖洞,吾身蒙羞,自封于此!

4. 世间毁誉,世人冷眼,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吾本性,快意恩仇,以吾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

5. 历千劫万险,纵使魂飞魄散,我灵识依在,战百世轮回,纵使六道无常,我依然永生!天道!天道!天已失道。

6. 苍天死,黄天立,王道不衰青天起;泣血生,浴血唳,怨魂怒魄洒血雨;神识难灭地难葬,湮灭轮回弑天地!

7. 混沌初开,万物未生前,有一混沌物,名无极。极为极性,指阴阳。无极为阴阳未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而阴阳演,故无极也就是道。

8. 求仙固然好,没有了生老病死,失却了七情六欲。但如此这般又有何用……人不止为了活着而活着。失去了感情的世界只是一座荒芜的空城。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又有何意义。

9. 嘘为云雨,嘻为雷霆。通天彻地,出幽入明,千变万化,何者非我!

10. 万物生而具备五灵,就算是幼儿,也有他们自己的方法感知外界,只是凡人懵憧,成年后反而自闭视听,变得无感无知。

11. 生为人杰,死亦鬼雄,我辈修士,何惜一战!我王林,近两千年修道,若还是凡人,早已成为黄土,眼下比之凡人多了悠久的寿命,死,又有何惜!又有何怕!

12. 天下宝物,唯有德者居之。遇而不取,此为逆天。

13.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独留一线生机。

14.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15.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大道有垢,无暇必毁。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故有缺,才能无限达至圆满。

16. 此生,只愿在这滚滚红尘中堕落

17. 太上忘情,非无情,忘情是寂焉不动情,若遗忘之者。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18. 一切外功,或铁砂掌,或铁腿功,或其他,皆是锻炼身体某个部位,让其坚逾钢铁,攻击力惊人,都属于攻击的方法而已。不管什么外功,身体才是根本,身体才是基础。

19. 从古到今,即使天生神力的人物,即使身体锻炼的再厉害,也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靠外功达到先天境界的,修炼外功锻炼身体,根本不可能成为先天高手。

20. 天玄地黄,太虚六气。朝服灵精,神金虎文。天为我屋,地为我床,五岳山川,为我桥梁;玄斗元精,为我衣裳。

21. 破空而去亦难忘,几番寒暑生死劫,终迎来了回归日,到头来却梦一场,支离破碎,一切化为虚无。

22.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23. 我等修炼者原本就是逆天行事,有各种磨难是正常之事,只要破棘而出就是了。嘿嘿,与人斗有什么意思,与天都才其乐无穷的。

24. 苍苍东南天地寒,执冇法人间莫潇然;一身正气混无惧,此心可对九重天。

25. 风急云高隐韶华,只身孤旅荡天涯。他日云端如相见,请君江南扫落花。

26. 上古巫族:有十二祖巫,外界也称十二魔神,天生肉身强横无匹,吞噬天地,操纵风水雷电,天山移海、改天换地。

27. 千古劫、百世难,亘古匆匆弹指间。不死躯、不灭魂,震古烁今无人敌!待到阴阳逆乱时,我以我血染青天。

28. 凡人之人界时呼老魔在韩老魔讨要紫灵时说:本尊活了千余载,这人界还有什么东西能入我的法眼?就算有,也不会在你的手中。

29. 囚封天之道,众生需渡无量劫,离开深狱一执念,奉至修真行!众生亦于无量前,解今茫世,脱困天之念,取来生道,奉至修真行!

30. 万世沉浮,兴衰荣辱,千百万年似弹指一瞬间,纵使真正的长生不死又如何?到头来不过是亲眼见证一场神话的兴起与灭亡,徒留下满腹的惘怅与哀伤。

31. 虚幻与真实谁能说清。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32. 这个世界并不是因为你的看法就有所改变,很多事情,如果不是失去后学会了后悔,是永远不会懂得珍惜的!

33. 佛法一出无正邪,是非因果皆自受,不用你我去执法,天理昭昭在看着。事多成因必出果,随缘度化莫强求,多出事端分心事,原本自在却不安。

34. 当鱼跃龙门化身为龙的时候,他便不是鱼,而是龙!他是龙,龙则是不会呆在鱼群中,他需要的而是无限的天空,上穷碧落下黄泉,翱翔九天。

35. 历千劫万险,纵使魂飞魄散,我灵识依在,战百世轮回,纵使六道无常,我依然永生!天道,天道,天已失道,何须奉天?

36. 穿越了宇宙洪荒,凝练了天地玄黄,纵使摆脱了六道轮回,也难逃那天地动荡。

37. 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拓展:

网络小说经典语句

哎呀,自己在想什么呢啊?好羞人啊!

不是每个人都像风一样,没有束缚,想哭的时候就哭,想笑的时候就笑,人总是被自己一点点束缚,免得自己把自己忘记.

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她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失望,一丝庆幸,一丝诧异

除了开水太烫改喝矿泉水是速成的,学习没速成的!只有勤奋的!

喝酒伤肝,抽烟伤肺,不喝酒不抽烟伤心。

监狱风云:我悄悄的来,我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朵云,只带走你我的友情……

那些麻花所代表的爱情,其实远比那些水晶花园代表的爱情更为珍贵。

男人用双手赢回尊严 。

你要战斗,我就给你死亡!

如果眼神能杀人,我想我已经死过无数次了。

生而为男,不求与天地长存,但求死得其所。

世界上没有缘故的爱和世界上没有缘故的恨一样多

释放出王者之气!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贱则无敌。

他奶奶的紫菜鱼皮!

天正暗下,夜已到来。天会复明,而晨在前方。

我惟愿以身躯化为大地,承载你疲累的双足,万载不变。

我知道你将来会有很多女人,但只要你对我好,我不在乎!

白落梅散文一:烟月不知人事改

给我一段老时光,独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下,泡一壶闲茶。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

开间茶馆吧。在某个临水的地方,不招摇,不繁闹。有一些古旧,一些单薄,生意冷清,甚至被人遗忘,这些都不重要。只要还有那么,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怎样的一场落叶匆匆,让死亡也这般地灿烂从容。都说韶光如梦,看惯了秋月春风,人生故事本相同,可终究,无法割舍一段美丽的相逢。往事就像一场无言的秋红,流水光阴也不过是梅花三弄。纵算水尽山穷,叶落成空,那老去的年华依旧可以风姿万种。纵算岁月朦胧,天涯西东,依然可以觅寻当年遗落的影踪。

世事早已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必反复追忆,反复提起。是时候和昨天告别了,忘记一切,也原谅一切。是真的忘记,做到心平气和,在安稳的现世里,循规蹈矩的过日子。不再追求虚浮的奢华,不再喜好俏丽的颜色,不再渴望热烈的爱情。只愿在简约的四季里,穿粗布素衣,和某个平淡的人,一同老去,相约白头。

将万千心事寄放天涯的年龄早已过去,那份年少时的冲动,也被岁月消磨得荡然无存。不再那么奢望一场盛世繁花的相遇,不再期待月圆的重逢。春秋置换,开始让自己做一株草木,理性又安静地看着人世变迁。懂得唯有遵从宿命,才可以离合不惊;唯有恪守理则,才可以枯荣随缘。

雨从檐角下落,风在窗外穿行。这样的日子,适合倚楼听戏,临池赏荷,眉间留三分浅笑,眼底藏七分冷傲。车水马龙的市井繁华,被理所当然地关在门外,细雨轻烟留在了心底。如此安宁,哪怕过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亦不觉孤独。

花事已过,而我在匆匆时光里,无端地错过了花期。总以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爱的流转,是对华年最美的深铭。直到眉宇间,再也寻不见一丝青春的痕迹。才知晓,过往许多纯净的恩宠,都还给了流光。是不是每个人,走到最后,扫尽尘埃,都会把日子过到一无所有?也许那时,才能够在纷扰的人群里,得到安然。

林下相逢,不问因果。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奔走,会突然发觉,那些说好了携手天涯的人,竟早早分道扬镳了。这世上岂有真正不被更改的诺言,纵是山和水,天与地之间,也会有相看两厌,心生疲倦的一天。所以,淡然心性,各安天命,如此,就真的简单了。

我是船,静静地漂浮在时间的河上。人海茫茫,也曾为了一段萍水相逢,迷失过最初的方向。隔岸灯火已阑珊,而我打捞着一轮水中的月亮,止不住内心无尽的荒凉。在时间的河上,已然忘记那些落花无言的过往。当年的承诺,是我对青春撒下的谎。走过千回百转的岁月,不要问我,是否饮尽了尘世的风霜。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信了这些,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言者随意,但生命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寸时光,都要自己亲历,每一杯雨露,都要自己亲尝。

如水的岁月,如水的光阴,原本该柔软多情,而它却偏生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削去我们的容颜,削去我们的青春,削去我们仅存的一点梦想,只留下残缺零碎的记忆。这散乱无章的记忆,还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吗?

人总是在企求圆满,觉得好茶需要配好壶,好花需要配好瓶,而佳人也自当配才子。却不知道,有时候缺憾是一种美丽,随兴更能怡情。太过精致,太过完美,反而要惊心度日。既是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许多,不要问太多为什么。且当每一条路都是荒径,每一个人都是过客,每一片记忆都是曾经。

许多人想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风波四起。平和之人,纵是经历沧海桑田,也会安然无恙。敏感之人,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命运给每个人同等的安排,而选择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酿造自己的情感,则在于个人的心性。

只有一个走过岁月的人,才会说,不要轻易许诺,不要轻易说爱,否则有一天,你终会为自己的曾经懊悔。真的如此么?同样有许多人,把所有的过往,都当作是一种磨砺,是人生最珍贵的篇章。其实,在纷扰的浮世,恩怨情愁都可以化开,荣辱幻灭转身被人遗忘。你在意的人事,你害怕的江湖,只是那么的寻常。

来路是归途,每个人,从哪里来,就要回归哪里去。时间的长短,不是自己所能掌控,人的生命,就如同枝头的花朵,有些落得早,有些落得迟。

总有人说,待到老去,老到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咀嚼回忆度日。然而人的一生,不是所有的记忆,都是美好、值得回味的。也许待你回首过往的时候,会发觉,所有的相逢,所有的拥有,都那么的不值一提。甚至会觉得是一种无奈与悲哀,就像是一张洁净的白纸上,被泼染了墨迹。

人生是什么,是在三月的早春,看一群燕子,于古老的庭院衔泥筑巢。是在清凉的夏季,看满池莲荷,寂寞地在水中生长。是在风起的深秋,看一枚落叶,安静地赶赴美丽的死亡。是在落雪的冬夜,看一尾白狐,遁迹在荒寒的山林。

我种今生因,谁得来世果。高原里浩荡的长风不语,来去无心的白云不语,神山圣湖不语。它们为了一个简单的诺言,可以永生永世守口如瓶。就让我对着温厚宽容的岁月,许下善良的心愿,唯愿这世间的每一条河流都可以清澈无尘,每一座山峦都可以平和沉静,每一片草原都可以不分彼此。愿山河静美,盛世长宁。

你总是说我淡然,其实你不知道,我只不过假装让往事如烟。自从来到这烟火人间,就深刻地知晓,人生本就没有永远。可还是一如既往,一如既往地相信因果尘缘。你可知,我多想擦去所有的从前,只为和你在茫茫人海里,重新遇见,只为和你一起,等新月变圆……

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远离纯净,开始漫步在红尘的烟火里。在茫茫世海里追逐,寻找所谓的归宿,其实人又何曾有真正的故乡,都只是暂将身寄,看几场春日芳菲,等几度新月变圆。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

白落梅散文二:我不去寺庙好多年

那份尘封的美丽让我柔弱的心慢慢地趋于沉静。人生原本就有许多的事无法预测,那些曾经茫然的故事在今夜仿佛渐次地清晰。谁说日子过得久了,连感伤也会变的遥远起来。似乎真的是这样,在岁月面前,我的感伤已不再锐利,那些疼痛也在老去。因为心也会变老,当心老了,所有的感觉都不会再有初时的新奇。

今晚,我试图让自己在月光的幽径下行走,只是满地的落花,带着暮春的味道,让心底滋生了些许的清凉。一个女子,携着月色的心情,怀揣落寂的思绪,独自在惆怅的夜色里黯然地行走。我希望,这是一条通往寺庙的古道,我并没有一颗出世的心,并不想皈依山水禅境,远离烟火红尘。只是想沐着这无边的月色,沿着落花的幽径,寻觅一个清净无尘的地方。那儿必须有深掩的重门,有雕花的窗棂,有青苔的石阶,有幽淡的'檀香,倘若还有缥缈的木鱼声会更好。我得找个僧者,煮一壶香茗,点一盏香油灯,下几盘围棋,或者谈论经文。那将会是一种极其宁静的境界,所有的意念都会变得空灵。很多时候,我都是在梦境中徜徉,想象着庙堂里清净的梵音,氤氲的香雾,随着月光流进我的心里。

我去寺庙,已有好多年。我并非是一个极端厌世的女子,也没有超然脱俗的气韵,亦无飘逸高古的情怀。我去寺庙,不是因为崇信神圣的佛教,不是祈求众佛的庇护,也不是为了逃离今生的苦难。

我去寺庙,只是因为喜欢,喜欢那道厚重的门槛,喜欢院中几株斑驳的梧桐,喜欢庙堂缥缈的云雾,喜欢那些形象各异、姿态万千的菩萨,喜欢僧客厢房里那一方独有的清净。在许多悠闲的日子里,我总是怀着一段莲花的心事,到寺庙去追寻那份空渺的意境。江南的古刹多半座落在人迹稀少的深山,倘若不遇烧香季节,庙里总是透露出一种隔世的寡静与萧然。也曾因为厌倦人世拥挤而去寺庙寻求清静,也曾随着庸碌的人流同去寺庙。更多的时候,我喜欢独自漫步在斜阳的山径,踩着落叶去寺里听暮鼓声。当那两扇厚重的门扉合上时,仿佛我的前世也被关在里面。欲去叩门,却知道自己只是凡尘中的女子,那里本不是我栖息之地。于是,我有过很多次的徘徊,徘徊在寺院的门口,直到那些卖香烛的小店也陆续把门关上,直到那些为人称骨相面的江湖术士收摊归去,我才会怀着失落的心情离开。陀红的夕阳,照见我孤单的身影,我却不知道该拾拣哪一条路,又该沿着谁的生命兀自地行走?

其实,我常常会在烟雨时节去寺庙,踏着那条已被山雾封锁的小径。撑一把淡色的伞,采几茎竹枝或荷叶,去寻找沐临山色的庙宇楼阁。僧者们是否在庙堂聚会研经,吸取山中清泉,煮水烹茗,清兴盈然。在漫长的出世生涯里,他们常以烹茶品茗来消度光阴。“春烟寺院敲茶鼓,夕阳楼台卓酒旗。”诗中描绘出茶鼓声下寺院幽静苍远的意态,隐隐的又透露出一种岁月的薄凉。我不知道那些僧者是否会对年复一年的生活而心生疲惫,面对绵密无休的烟雨而感到厌烦与浮躁。细细想来,这又是多么的寻常,他们原本就不是飘然淡远的仙者,只是凡尘中的出世者,有着比世人稍微平静的心。可这颗心经不过岁月的磋磨,经不过时光的荏苒,它也会生锈,也会在不经意的日子里邂逅平凡的感动,邂逅一些浮华的色彩。世间的因果轮回,任谁也无法真正地挣脱。我不禁心生疼痛,也许世人向往的清净之处成了一些僧者囚禁身心的牢笼,那一座深院高墙又何尝不是万丈深渊?就连飞鸟也只是暂时的栖息,它们最终都要带着轻松的心展翅飞翔。我梦想着在深山古刹栽种菩提,梦想着在青石阶梯静扫落叶,梦想着擦拭佛陀身上的尘埃。可是我却无法肯定自己可以安稳地住下,无法肯定自己可以这样终此一生的重复,我无法肯定,我一入寺院,从此可以不再离开。

我还是想去寺庙,在薄暮的月色中走失。我多么想怀揣一卷经书,借着清风明月行走在去庵庙蜿蜒的山路上。涉过重叠的山水,走完悠长的台阶,门环上的铜锁,将我拒在高墙之外。我知道我不会在深夜敲开院门,不会乞求她们收容这个寻求安静的女子。我也只是想在澄净的月光下来此走上一遭,在石阶上端坐一晚,让所有的纷呈繁华都归于岑寂。我不奢望谁为我开启这道重门,更不奢望与她们一起灯下研经,月下听禅。倘若真有人开一道门容许我进去,说不定我会跪于蒲团上,铰断青丝,酬谢她慈悲的心肠。事实上,我并不希望如此,我只想静坐一晚,在无声无息的清寂里试想着该以哪种姿态生存,好好地过完这仅有的一次人生。我之与寺庙,只是有着一段难解的情缘,在过尽千帆的心境里仍渴望与它无言地相对。原谅我这颗眷恋世俗的心,窗台的花还等着我去浇水,桌几上的那阕词还等着我填完,小屋的尘埃还等着我去擦拭。天亮了,我就离去,这被夜露沾湿的轻衫,我也得洗净晾干。

暮春的江南却依然带着些许的寒意,心里满是生命潮汐的涌动,凭着这些感触,我知道,寺庙留给我的却是久久的怅然。我是一个无根无蒂的飘萍,游走于纷繁的城市,在倦累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寻求一处安静的所在。于是,不管我去了哪座城市,可以不观赏繁华的街市,可以不品尝风味的美食,却不能不去寻找当地的寺庙。无论是名寺古迹,还是小庙深庵,我都要进去沾一身的檀香味,换来片刻的道骨仙风。庐山的东林寺、扬州的大明寺、镇江的金山寺、杭州的灵隐寺……都留下了我悄然的足迹与风一样背影。已记不得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追寻空灵,那儿也许可以弥补我人生的某些缺陷,却无法遣去我灵魂深处的寂寞。我只是无数行者中的一个,只是平凡的香客,在人流涌动的寺庙同他们一起朝拜菩萨,看漠漠的烟尘飞扬,看尽人生的百态。这一刻,我明白,人生无处不红尘,我们早已将红尘带进了寺庙,寺庙也只是红尘。当我踏出那道木质的门槛,又究竟是一种沉沦还是一种新生?在我回头的那一瞬,已记不起前世的梦,只是此生的结局是否也早已注定?我真的只是一个凡尘中的女子,涉不过生命的河流,在老去的时光里,我变得更加的木然与缓慢。

我不去寺庙,在如烟如梦的山霭雾岚之中,在遥尘隔世的庙宇宝殿,我的灵魂早已深藏在某个有莲花的角落。今生我做不了一个飘然超逸的隐者,做不了一朵不染尘埃的白莲。我总以为,我最终会走进寺庙,栖居这疲倦的身心。我总以为,在我厌恶人世的时候,会选择在寺庙度过此生。我多年来怀着古典的清愁,向往着山林清净的归所。可是却无法不期盼有一个将我珍惜,与我同老,我想这个人在哪,我梦里的归处就该在哪。寺庙的空灵让我无限的追忆,可是我已没有澄澈的心怀去守护那份纯净。我是红尘中一只倦飞的鸟,尽管需要在寺院千年的梧桐树上栖身,需要在大殿的檐角上眺望远方,可是寺庙终究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我的归宿在哪,我也不知道,只是在碌碌的尘寰独自行走,漫无边际地行走,没有尽头。谁来知晓我的冷暖,谁来用温柔背负我这如莲的一生?我不去寺庙,我怕佛会为我开启心门,我不想纵容自己透支着来世追寻山水空灵的梦。我是倦鸟,我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巢穴。请允许我做个平凡的女子,拥有最平凡的幸福。

晨钟暮鼓虽然空渺,却唤不回我入世多年的心。氤氲香雾纵然迷离,却无法荡尽世俗的尘痕。千年梧桐纵然荫凉,却无法遮住盛世的天空。无论我有多么的想要逃离,无论我多么的想要放弃,无论我多么的欢喜寺庙那一方清净,哪怕是徘徊在禅境的边缘,都是好的。可我不去寺庙,我怕走进去会再次迷失自己。我不能让红尘荒废了我,我也不能荒废了红尘。纵然山水都穷尽,纵然沧海化桑田,纵然拼却年华,我都不能。我有一头秀发,是否要等到迟暮之龄,才会开花?如果是这样,那我期待在瞬间老去。我不去寺庙,我只想要一个安定的家,在朴素的真实中安顿这脆弱的灵魂。

夏季将要来临,我不去寺庙,已有好多年。天地无言,群山静寞,流水也失去了原来的韵脚。曾经蚀骨的疼痛恍如隔世,心已不再泛起层叠的涟漪。然而这一切,并非是因为我不去寺庙,这些年的逃避并没有让我停止过对寺庙的向往。当一些事情经历过了,也就不会再去计较得失。今夜,我将经书翻出来拿到月光底下晾晒,在书页里,层层叠叠夹满了许多去寺庙的门票。那些五彩的香花券,记载着我所有的过去。在书页苍黄的那一角,我写下了几个字:原来,我去寺庙,已有好多年。

白落梅散文三: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我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相信前因的,已经记不得。我曾无数次地想象,我的前世到底是什么,是伶人?是诗客?是绣女?直到有一天,我走进禅林古刹,与佛祖邂逅,才知道我的前世,一定是佛前的一盏油灯。因为当我点燃它的那一刻,就明白此番相遇,是久别的重逢。前世的我,在殿堂潜心修炼,不为成佛,不为修仙,只为今生可以幻化为人,也学山林里的千年白狐,和某位书生或者凡夫结一段尘缘。

佛说,五百年的修炼,才换来今生的擦肩。每一天,我都与许多路人匆匆擦肩;每一天,我都与众生结下不解的宿缘。我知道,只需凭借一朵微笑,一个回眸,就可以找到那个和我缘定三生的人。我是有幸的,有幸在今生可以用如流的笔墨,写下历代高僧禅意的故事,无须浓墨重彩去描摹,只是轻描淡写地诉说。我相信他们的魂灵,会在宁静的夜晚,踱步来到我的窗前,只是迟迟不肯惊扰我的尘梦。

也曾去寒山寻访僧踪,也曾去佛国求取心经,也曾采折一枝莲荷,并暗自认定它是我前世相思过的那一朵。小的时候,我以为佛是无情的,出家的人要离尘隔世,了却一切情缘。后来才恍然,佛是深情的,他把情感给了众生,把淡漠留给了自己。许多高僧,虽然可以参悟命运的玄机,却也不能更改已经编排好的宿命。他们和我们一样,要不断地经受转世轮回,只为终有一天,可以达到涅槃的境界。而耽于凡尘的你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可以乘一叶兰舟,放逐到莲开的彼岸。

所谓从善如流,就是这般,我今天的去路,也许就是你明日的归途。有一天如果我们在奈何桥上相逢,请一定不要忘记,曾经在红尘共有的那一段苍绿流年;不要忘记,曾经相伴跪蒲,在佛前许下的那段灵山旧盟。多少姹紫嫣红,都被菲薄的光阴给无端辜负;多少赏心乐事,都被莫名地关在寻常院落里。既然留不住青春,错过了昨天的那枝花,又怎能再错过今朝的这壶茶。

我深信,我和这些高僧,生生世世都有着不能割舍的缘分。我就像轮回道里一缕飘逸的游魂,在他们参禅悟道的故事里,修一段菩提的光阴。我的世界,从此简单而宁静,淡淡的荷香,淹没我对凡尘最后一点渴望。一次次看着他们飘然远去的背影,我没有站在原地守望,蓦然转身,以为走过几世,未来的岁月还是那么漫长。我在佛慈悲清澈的眼神里,看见经年如水的约定,看见不可回避的脉脉深情。

我是这样的无意,在一扇半开半掩的轩窗下,让禅意的文字,盛开在许多个宁静的夜里。不是为了给某个故事,埋下深沉的伏笔,只为了在众生的心底,栽种一株菩提。请相信,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许我是你前世一直无法解除的棋局,你是我今生永远不能猜透的谜底。

《悟空传》读后感1

初读《悟空传》,本以为是一场闹剧,看过之后才深深感叹:理想与现实为何如此遥远,人生的意义为何如此渺茫?

用粗俗平白的语言揭示万般的无奈,作者纸后的功力非同一般,对所有意义的探索也相当深入。唐僧的看不透、孙悟空的懦弱、猪八戒的痴情、沙僧的奴性……作者虽然把原著改的面目全非但仍别具一格。还记得唐僧对自己的师傅说我要学的东西你教不了我,师傅问他想学什么,唐僧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是何等的气魄!藐视万物,唯我独尊。唐僧发现了佛祖与观音对世人的欺骗以及小乘佛法的界限,他要跳出去,不惜自毁千年法力,不惜一死。他度不了众生也不肯自度,只能痛苦。

当然《悟空传》的主人公还是悟空,只不过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唐僧,因为这里的悟空不再有齐天大圣的气魄,他乞求早日取经,消除罪孽,受人蒙蔽,愚昧无知,忘记自我,完全成为受人摆布的布偶。我很这样的现实和现实对理想人生的扭曲。谁都没有错,却又都错了。当现实的枷锁束缚住一个人的心,他的心也就不能飞翔了。所以读的时候一直在乞求:希望悟空早日醒悟,希望八戒与嫦娥终成眷属,希望沙僧放下“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执着,希望小龙马不要念念不忘江流,希望紫霞可以帮悟空一把……故事的结果,所有的希望都落空,这就是现实吗?

故事不长,平白的话却引人入胜,笑过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悲剧。也许文学性不足,但确实引人深思。

《悟空传》读后感2

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恨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原本似乎气势磅礴的取经大戏,在这本书里却显得无助与无奈。《悟空传》作者今何在在序言中写道:“我心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往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路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有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去做你想做的事……”人生就是舞台,我们都是舞者。看《西游记》时,时常会梦想着拥有孙大圣的七十二变,能够随心所欲,顺心而为,但是《悟空传》让我看到了崭新的孙悟空,看到了唐僧师徒四人的迷茫与困惑:唐僧的看不透,孙悟空的懦弱,猪八戒的痴情,沙僧的奴性……

通读《悟空传》,最令我难忘的却是那句唐僧的话。还记得唐僧对师傅说:“我要学的东西,你教不了我。”师傅问他想学什么,唐僧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是何等的气魄!藐视万物,唯我独尊。然而,在命运面前,纵然有千般抱负,也毫无用途。他看见了佛祖与观音笑着欺骗着世人,笑看他幡然醒悟却垂死挣扎,他想跳出去,不惜自毁千年法力,不惜一死,却渡不了众生,更渡不了自己。

读完全书,读出了一个道理: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去取舍,选择。就像这出悲剧中的主角——孙悟空,纵然逍遥自在,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也难逃如来手掌心,必须杀掉曾经一起奋斗的兄弟,才能去掉紧箍,位列仙班。何等悲哀!然而他做了一件事,一件如来也没能想到的事——杀了兄弟,杀了爱人,竟然不愿在天庭做仙,战斗到死。或许他并不遗憾,活了那么久,只为跳出命运,终究是成功了。但这一人的成功,沾满了多少的血与泪?如果他当年不愿成仙,安心在花果山当一个小猴,无欲无求,结局还会是这样吗?

《悟空传》读后感3

《悟空传》里挑战着那些所谓的“正道”,要证明世人我命由己不由天,但终究还是个悲剧,世上的事终不是一腔热血就能扭转的。重要的是,自知身处黑暗中,却该选择怎样活下去,斗下去。

界限就是这个世界你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你不应到达的地方,你一辈子也不会到达的地方,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大,界限也许就在你身边,可你却以为你可以去任何地方。金蝉子当年为了真义,为了证明世上所公认的至高无上法理的虚假,为了证明天地间没有神,没有力量能控制万物的命运,用一身修行与如来赌胜,赌这世上人,可跳出如来的掌心,跳出界限。但少数人的.真义并不就是力量,世事历来如是,或者说也许金蝉子执着的可能未必是真义,金蝉子终还是败了,散了千年的道行,重坠轮回,在凡生继续寻着他那重要的东西。

悟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真假美猴王那一部分,火星落在悟空的肩上和战败者的身上,悟空在怀疑到底死的是自己还是妖猴的时候,摸了摸头上的金箍还在,然后长舒一口气。何时起,这根金箍却成了证明他是孙悟空的唯一标志,当年那个高喊“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却也已不在,也许,死的那个,才是真悟空吧。

佛曰欲海无边,佛曰人生八苦,佛曰净心守志,佛曰苦海无涯……

我说我仍愿是苍生红尘里的石子,可全可碎,但,我命由我不由天。

佛曰苍生难渡。

《悟空传》读后感4

《悟空传》和《西游日记》讲述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众神佛无法消灭孙悟空,设计出西游是为让孙悟空成佛或者死亡。成佛或者死亡,不过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代表终结。

当他从五行山下出来带上金箍的瞬间,他忘记过去。同时他被告知五百年前犯下弥天大错,但只要他能完成三件事,不止可以一笔勾销,还可以修仙成佛。第一件是保护唐僧去西天;第二件是杀四个魔王,其中一个是齐天大圣美猴王;第三件是等前两件做完后,才能知晓。

西游之路就成天下妖精拯救孙悟空,阻止西天取经的故事。当孙悟空杀掉心灰意冷的牛魔王,此时局已布完。大鹏王奉如来之命偷走牛魔王珍藏的“齐天大圣”的旗帜,召集天下妖精,意欲除掉孙悟空成为妖精之王。被告知真相濒临崩毁的孙悟空,问唐僧如何才能脱下金箍,成佛或者死亡。孙悟空高高跃起,举起金箍棒砸下自己。

他恢复了记忆和力量,仰天长啸,当年他为不失去,结果他失去所有。当年为保护他珍爱的一切,他渴望拥有神的力量,可是成为神必须放弃所有。为不用再打仗,大家都不会再死,他向众神低头上天去做神仙。恢复记忆的他此时没有朋友,因为朋友已被他消灭,“猴子,人生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和最好的朋友在一起,去一同做想做的事。”

遥望天空,他问,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知道天会愤怒,可是知道人也会愤怒吗。他提起金箍棒,跃向天空,既然曾经哀求过,放弃过,满天的神佛还是如此的嘲弄,那么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悟空传》读后感5

五百年沧海桑田,五百年时空交错,五百年爱与情仇,五百年悲喜交加,在这里彰显出无助与无奈,就像今何在所言,“我心目中的西游,就是人的道路。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西游路,我们都在往西走,到了西天,大家就虚无了,就同归来路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要奔向那个归宿,你没有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那怎么办?你只有在这条路上,尽量走的精彩一些,走的抬头挺胸一些,多经历一些,多想一些,去做你想做的事。”人生就是舞台,我们都是舞者,有时会梦想着具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随心所欲,但是《悟空传》让我们看到了崭新的孙悟空,看到了唐僧师徒的迷茫与困惑……。

理想与宿命、爱情与自由,一直是《悟空传》探讨的主题,唐僧师徒四人面对早已注定的命运,终究踏上了西游的道路。孙悟空、猪八戒虽然神通广大,但在命运面前,不过是软弱无力的小人物。

何为真何为假?人的好坏由谁衡量?玉帝、神仙,神仙说你是仙,你就是仙。神仙说你是妖,你就是妖。何为妖怪?妖怪只有两种:一种是当年跟孙悟空一起反抗天庭的兄弟,孙悟空必须把它们都干掉,方能成佛。另一种是神仙安排九九八十一难,度过方能成佛。

为了达到目的,人必须去做取舍、选择,就像悟空,你在逍遥自在,一怒勾销生死薄,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你也难逃如来手掌心,你必须杀掉自己以前的兄弟,才能去掉紧箍咒,立地成佛,位列仙班。由此及人,不难想象,会七十二变的孙行者都难逃命运安排,何况你我?我们虽是独立的个体,但谁不是单位领导的棋子,在棋盘上由他人摆布。

记得爱比克泰德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要得到快乐与自由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是我们能控制的,有些事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一基本规律,并学会区分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物,才能保持身内心境平和,身外卓有成效。

今何在说西游记是场悲剧,那么人生呢?在西行的路上是悲是喜?五百年太长,我们只有短短几十年,是精彩是平庸,是欢喜是悲伤,全看自己,把握现在,在能掌控的空间实现自我,好似五百年的悲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