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诸葛亮
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6、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图以于易,为大于细。——诸葛亮
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9、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诸葛亮
10、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诸葛亮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诸葛亮
12、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诸葛亮
13、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14、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5、劝农业,无夺其时。——诸葛亮
1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17、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诸葛亮
18、非宁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19、势利之交,难以经远。——诸葛亮
20、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诸葛亮
2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2、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
2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4、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2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
26、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2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28、有文事必有武备。——诸葛亮()
29、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诸葛亮
3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3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4非宁静无以成学。
5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6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8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志当存高远。
1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3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14不爱尺璧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15非宁静无以成学。
16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7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18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2志当存高远。
水镜先生很高兴,一下收得两个出类拔萃的弟子:一个名叫诸葛亮,一个名叫庞统。
二人虽皆为可造之才,但诸葛亮已经随一名叫做左慈的术士修炼过多年,即便庞统天资聪慧,也是无可比拟的了。
“老爷,你收得高徒,非但不喜,反而忧愁,何故?”夫人不解的问。
“唉!”水镜先生长叹一声说,“我就似当年之鬼谷子,同窗之间要自相残杀了。”
“无法避免吗?你可以让他们同保一人的。”水镜夫人提醒道。
“我试试吧,要知天命难违呀!”先生无奈的说到。
次日,诸葛亮及庞统一并来拜见老师,水镜先生望去,又开始犯愁了:一个美男子,一个破相儿。唉!二人怎可同日而语呢?
三年内,水镜先生对二人恩宠有加,把自己的平生所学皆私下传授给了他们。诸葛亮和庞统感觉自己已经学有所成了,就向师傅提出了退学的请求。水镜先生一听就生气了,叱责道:“你们真的以为自己完全掌握了吗?好吧,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只要能让我从屋内出去,就准你们离开!”说完,掉头进屋,躺在床上休息去了。
师兄弟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也许这就是师傅给我们的考题。我先试试。”庞统对诸葛亮说。然后就在屋后堆上一捆材,放起火来。浓烟滚滚的就冲进了水镜先生的房间。“师傅,着火了,快出来呀!”庞统在外面大声冲屋内叫喊。
但室内毫无动静。
“我找师娘去。”庞统说,“师傅最怕师娘唠叨了!”说完,就到前院找寻水镜夫人去了。
不知庞统说了什么,总之过了好久,师娘真的出马了,一到院中就叫嚷到 :“老家伙,快给我滚出来!”
许久不见动静,水镜夫人就怒气冲冲的闯了进去,但不久就乐不可支的走了出来,还不忘嗔怪庞统:“臭小子,竟然敢骗你师娘!”然后,一扭三晃的去了。留下尴尬的庞统和一脸坏笑的诸葛亮。
“你笑什么?有本事你来呀!”庞统冲诸葛亮嚷到,“反正时间也快到了!”
“好吧,看我的'。”诸葛亮说着,就冲进了房间,把师傅从床上拉起,不容分说往身上一背就跑到了门外。
“你要干什么?这是大逆不道的!”水镜先生怒斥到。
诸葛亮把师傅平平稳稳的往地上一放,笑吟吟的说:“师傅,你这不是出来了吗?”
一句话噎得水镜先生再无话可说了。等二人打点好了行李,先生又叮嘱到:“你们以后也该有自己的名号了,庞统叫做凤雏,诸葛亮叫做卧龙吧!”
二人拜谢辞去。先生又叫住诸葛亮说:“我有几句话要送你,你要谨记:静候时机,皇亲寻你,有备而来,名垂青史。”诸葛亮再次拜谢,然后就回老家卧龙岗了。
“为什么你不愿让他们离去?”水镜夫人问到。 “夫人有所不知。一切皆是天数呀!那诸葛亮虽然神机妙算,机智过人,但心性还是一片混沌,将来必善用火攻,太过残忍,必将折其阳寿的。”水镜先生说到。
“那有为什么非要二人效力于刘备呢?”水镜夫人问到。
“只因诸葛亮喜欢专权,不甘冷落。其它诸侯身边谋士如云,怎可看重并重用于他?庞统有面貌丑陋,也不会被看好的。只有刘备,急需人才,才会如鱼得水,加以重用的。”水镜先生解释到。
果然,诸葛亮被刘备三顾出山,连续三把大火,烧得曹军心惊胆战。及至荆州,庞统又投奔刘备
“看来刘备可以一统天下了吧?”水镜夫人问到。
水镜先生掐指一算,摇摇头说:“刘汉气数已尽,那刘备只是一负罪青龙转世,岂有回天之力?也不过偏据一隅,做代天子而已。”
刘备收得庞统后,喜不自胜,世云:得卧龙凤雏一人,即可得天下。现在二人皆在自己帐下,天下还不唾手可得?每日多与庞统畅谈,诸葛亮倍感受到冷落,不满之情油然而生。
刘备进军益州,需一军师陪同。凤雏自告奋勇,刘备大喜,就让诸葛亮负责荆州事务,自己与庞统率大军进川。诸葛亮心中窃喜:庞统离死不远矣,主公今后事事还需依仗我诸葛亮,真正功勋卓著名垂千古的还只是我卧龙!
庞统虽善于用兵,行军布阵;亦可审时度势,随机应变。但六韬六甲均不及诸葛亮,竟然不能算出自己的生死,在落凤坡,被一箭毙命。一颗明星就此陨落,时年仅36岁。
自此,天下人只知卧龙,而不知凤雏。
而后诸葛亮被委以重任,统管蜀汉各项事务,殚精竭虑,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五丈原自感生命即将终结,心中迷惑:自己应该是72岁时去世,为什么才刚到54就感觉生命垂危了呢?
诸葛亮运用师傅左慈传授的道术,祭灯镶星。灯光中,恍惚看到左慈站于面前。“师傅救我!”诸葛亮伏地恳求到。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左慈叹息到,“你出山以来,放火无数,多少人被活活烧死?惨叫不堪入耳,惨象不堪入目。地司减你阳寿一十五年。你嫉妒他人,自毁长城,那庞统虽不是被你直接所害,但你既然知他落凤坡有难,何不早加提醒?由此地司减你阳寿三年。你阳寿已尽,为师也无可奈何,你安排准备后事吧!”言毕,人去灯灭。
不久,诸葛亮病故。后人有诗叹曰:
从师司马微,同窗庞士元
凤雏早落地,卧龙独擎天
志决得中土,一生难出川
心祭七星灯,命殒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