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男女平等才是可能的。在中国,从孔子学说建立的那天起,直到民国初期,中国妇女被束缚的程度与日俱深。此学说主张将人分成各种不同的等级,并认为女人天生就应处于从属地位,应该服从男人,伺候男人,绝不能统治男人。直到老毛一声高呼:“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妇女的地位才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仍不能与男人完全平等。仅历史上产生的帝王数量来看,在四百多位皇帝里,女皇帝只有武则天一位。她成为天后协理朝政时,天下的男人们已经愤愤不平了,到她正式登基当皇帝后,男人们终于忍无可忍,纷纷起兵讨伐,欲诛武氏而后快。星散凋零的李唐王公们,徐敬业、琅琊王、越王、韩王、鲁王等,拿武器,替天行道。一群儒生也“拿起笔来做刀枪”,骆宾王奋笔疾书,起草了秀拔刚劲、千古不朽的《讨武
骂得狠,解了天下男人一时之气,而战争却是要靠真刀真枪才能解决问题的。李姓王公们这一盘散沙哪里是武氏政权的对手,武周军队所向披靡,李唐军队不堪一击,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所有义军全部土崩瓦解,王公们相继自杀,骆宾王从此也销声匿迹。
一个人做了皇帝,肃清政敌、排除异己、屠杀功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从刘邦的“鸟尽弓藏”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再到朱棣的“灭十族”,都被看成是顺理成章的事。武则天,一个女皇帝,想稳固自己的政权,重用李义府、许敬忠、周兴、来俊臣等小人、酷吏来打击反对势力又有什么不妥呢?她要扳倒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贵族,不重用寒门弟子又能重用谁呢?我倒认为,正是她的不拘一格用人才,给了天下学子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由此才产生了姚崇、宋璟等一大批能臣,为“开元之治”储备了丰富的人才。与此同时,她还是得与男皇帝们一样,勤于政务,励精图治。她的“劝农桑、薄赋徭、息兵、广言、杜谗口、重科举”等治国举措,后来的史书也大多给予了肯定。对她的批判多数集中在重用酷吏和戕杀李唐王室这两方面。《新唐书》说:“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大夫不免者十八九”。《通鉴纲目》说她:“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
总之,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几千年才出一个。吕后、慈禧虽然也曾执掌朝政,但终归没能或没敢称帝。“神龙革命”后,武则天退位,不久去世。遗诏中,她让她的后人们以“皇后”的身份祭奠她,不要把她看做“皇帝”。如果此事属实,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她临终前的真实心理。我料定,那猜想也是五花八门的。因为,她的所作所为确实足以让天下的男人们争论千年。
武媚娘传奇观后感
《武媚娘传奇》(又名: 至尊红颜). 虽然其中的故事情节明显有台剧惯有的拖拉, 可是在人物方面还是有独到之处, 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武媚娘、拥有爱情的武媚娘和她的宫廷传奇. 看完结局的那几天, 心中一直有些郁闷,所以随便发泄一下小小的闷。
一个为爱敢于把刀架在皇帝脖子上的女人,一个为民敢于只身探察灾区的皇后,一个为政日夜审批奏折的女皇,她创造了古今历史的第一,也经历了普通人所不能忍受的无数磨砺。武则天的故事传诵不尽,而传奇的描述,更使她的一生平添了几多儿女情愁的浪漫与波折。剧中的武则天小名媚娘,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李治——一朝皇帝的倾心爱慕,甚至为了得到她不惜与皇父反目(剧中的媚娘是被先皇选中才得以入宫的)。而热情直率又坦诚的她,爱上的却是与她共经风雨,甚至不惜以性命一次次挽救她的李君羡。在至真至诚的爱与至阳至刚的权的冲突选择中,她却慢慢走上了一条全新的人生道路。
对现在大多数历史剧来讲, 最大的难度就是情节很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因为历史早已不能篡改, 央视的历史剧还能在庞大的场面和演员阵容上下功夫, 其他的编剧就只能在不为人知的小情节上扩写故事情节, 《武媚娘传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之前看过台湾版潘迎紫和大陆刘晓庆版的武则天, 先入为主, 我认为武则天就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很难想象甜美的贾静雯如何演绎这个角色. 不过既然名字是”武媚娘传奇”, 自然是写武媚娘---武则天年轻时的故事, 也就是所谓的一段野史。
这部戏讲的是武媚娘和李君羡之间的爱情,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无可奈何, 历史总不能更改嘛. 饰演李君羡的是赵文卓, 个人认为他没有很帅, 但是演一个唐朝时的将军对他这种打星来说是绰绰有余了, 看他在演打戏时也发挥的很自然 而武媚娘方面, 贾静雯也是最近人气很高的一个演员. 在《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甜美可人, 就是少了点霸气,但至少和叶童、马景涛版比起来,赵敏在问张无忌“我美还是周至若美”的时候,张无忌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出:“自然是你美些!”. 关于这点在《武媚娘传奇》中也可以看的出来. 贾静雯的演技不用太突出, 而其本身的气质就很适合演年轻时的武则天. 因此看起来还是可爱, 聪慧, 有勇气, 比较适合人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