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宝宝学左传经典语录 正文

宝宝学左传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4 22:24:27

0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0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0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0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0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译: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0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0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译: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0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0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译: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ǒu)。《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quān),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译: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译: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两个邻近国家(或政党、团体)利害相关、互相依存的关系。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左传哀公元年》

译: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 左传名言

译: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左传成公八年》

译:听从正确的意见象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人民的生计贵在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

30、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译: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

左传经典段落(一)

1.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2.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3.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4.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

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6.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7.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8.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

9.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0.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11. 天能盖地,地能容小。

1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3.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14. 多行不义必自毙。

15. 多行不义,必自毙。

16. 修已而不责人。

17.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18.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1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1.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22.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23. 不以一眚掩大德。

24. 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25. 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26.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27.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28.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29.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30.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31.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2.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33.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4. 好学而不贰。

35.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左传经典段落(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干坏事,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译文】百姓的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书经》上说:“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译文】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

6.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译文】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7.临患不忘国,忠也。

【译文】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必然不能摆动。(旧时常以“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9.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译文】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借故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10.无德而禄,殃也。

【译文】没有道德而享受俸禄,就是祸害。(说明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必须在品格上作人的表率。)

11.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文】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12.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译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留恋。

13.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译文】下棋的.人拿着棋子而决定不了下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4.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译文】众人的愤怒不可以触犯,个人专权的欲望难以成功。

15.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译文】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

16.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译文】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译文】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18.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译文】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

19.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译文】好事不能放弃,坏事不可任其发展。

2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1.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译文】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

22.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译文】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

23.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译文】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办事,过失就会少些了。

2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紧密相连;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2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译文】言辞没有文采,流行得不会很远。

26.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译文】修养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促使它不断增长,消除疾病的最好方法是治得彻底干净。

27.不以一眚掩大德。

【译文】不能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了平素的高尚品德和过去的功绩。

28.从善如流。

【译文】听从正确的意见像流水一样快。比喻能很快地接受别人好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29.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译文】国家兴盛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对受伤的人一样关心爱护,这是它的洪福;国家衰亡时,当政者看待平民百姓如粪土草芥一样微不足道,这是它的祸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

2) 民之多幸,国之不幸。

3)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4)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5)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我族也。

6)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

7) 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8)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9)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10)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

1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12)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13)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14)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5)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16)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17)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18) 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19)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20)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21)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22)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所自邪也。四者来,宠禄过也。

23)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4)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25)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26)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

27)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28)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9) 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30)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31)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3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33)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34)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35)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36)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37) 宽以济猛、盛以济宽,政是以和。

38)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39)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40)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41)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42)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43) 树德莫如滋,击疾莫如尽。

44)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

45) 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46)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47) 天能盖地,地能容小。

48)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

49)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50) 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