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禅心话境经典语录 正文

禅心话境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7 23:56:22

1、 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2、 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3、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4、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 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6、 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7、 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8、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9、 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10、 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1、 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12、 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13、 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4、 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5、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6、 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7、 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8、 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9、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0、 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1、 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2、 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3、 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4、 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5、 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6、 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27、 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28、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9、 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0、 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1、 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2、 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33、 261.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4、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5、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6、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7、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38、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39、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0、 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1、 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2、 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43、 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44、 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5、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46、 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47、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48、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49、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盘。

50、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佛家让人静心的经典禅心语录(一)

1、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2、一切皆为虚幻。

3、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4、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5、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8、问佛:世间为何多苦恼?佛曰:只因不识自我。

9、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0、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11、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12、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13、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14、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5、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6、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17、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8、问佛:为何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19、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22、佛曰:执著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佛曰:执著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佛曰:执著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

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门,早已超脱涅磐

23、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 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4、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5、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

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26、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27、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说∶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28、春花秋月夏杜鹃,冬雪寂寂溢清寒。

29、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1、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32、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佛家让人静心的经典禅心语录(二)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怎麽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

我问佛 :世事本无常是什么意思?

佛说 :无常便是有常 无知所以无畏.

我问佛 :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

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1、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3、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4、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5、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6、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7、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8、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9、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0、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11、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2、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3、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己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14、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15、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16、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17、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1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9、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20、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21、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

22、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3、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24、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25、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26、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27、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28、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9、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30、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31、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32、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33、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34、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35、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3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37、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8、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39、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0、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41、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42、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3、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4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5、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4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7、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48、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9、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50、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