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经典语录 > 和珅讲纪晓岚经典语录 正文

和珅讲纪晓岚经典语录

时间:2025-05-17 23:09:12

1:《铁齿铜牙纪晓岚》前两集和坤叫醒(愣神)纪晓岚:“纪晓岚!晓岚!岚岚!纪宝宝!”

2“叮当叮当,海螺烧香,精米细米,放屁是你!人生不过就是一个土馒头,和大人就是馒头馅。

3”清河深还是沙河深呢?(纪晓岚)

当然是沙河深(杀和珅)啦(皇上)

您听见了吗,十五阿哥,皇上说杀和绅。(纪晓岚作出一副砍头的样子)

4: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的丢人(第三部和坤说纪晓岚)

5:我这有两绝,你知道吗?(纪晓岚)

我知道,绝子绝孙(和绅)

6:第三部)纪:(坐在金銮殿宝座上,指着下面的大臣)你们这些东西呀!

和:谁是东西呀!

纪:奥,我忘了,和大人他不是东西百官大笑

7:纪:/我够意思吧我要不保你狗命都丢了

和:/你真够意思打一棒子给一甜枣给一甜枣又打一棒子

8:第四部里面的:

和珅出了钱: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呀?

纪晓岚出了钱:这回受伤的成了我了!

9:和伸与众官用餐(纪晓岚也在场),忽见门外有只狗,问道: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答曰:上树(尚书)是狗。一位官员嘲笑纪晓岚说:这狗是吃什么的?

纪晓岚问那人官职,那人自称御史,纪晓岚于是答曰:遇屎(御史)吃*

10:和珅:“奴才恭送皇上……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皇帝:“和申你在那嘀咕什么呢?”

和珅:“奴才说伴君真幸福啊~。”

11:有一天太监请纪晓岚讲个故事,纪晓岚讲:“很久以前有一个太监”。

太监问:“下面哪?”,

纪晓岚道:“没了”,

太监问:“下面没了?”。众人大笑

12:和珅:你一个卖耗子药的(说纪晓岚),刚才还谈什么吏治啊,你累不累啊!

纪昀:你一把胡子的.人了,还动什么情,你浪不浪啊你!

和珅:我卖的是浪,可赚的是钱哪!

纪昀:你缺的是德

13: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

人生四大不幸

久旱逢甘霖一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提名时做梦

14:和申出上联

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

纪小岚对下联

南人北像.和中堂什么东西

15:和坤说纪:人家一个黄花大姑娘,跟了您那么多年

哎呦。。。就这么婚不婚、嫁不嫁,主不主、仆不仆

哎呦。。。就这么狗揽八泡屎似的占着

哎呦。。。您倒是娶过来呀

怕人说闲话?老牛吃嫩草。那么大岁数,娶一个小姑娘不合适

嫁出去吧,他又舍不得

哎呦。。。就这么不婚、不嫁、不主、不仆

哎呦。。。就这么耗着,这叫什么事啊?

16:后纪晓岚、和珅、小月同行,碰上一伙赶马的车队,刚好在旁边放了一个屁。纪晓岚马上出了一个对子:马屁何(和) 何(和)马屁 马屁马屁马马屁

17:和珅:我给你5万两够了吧

纪晓岚:(绿了眼)够了够了,可是

和珅:可是什么

纪晓岚:可是给了我弟弟5万两,我妹妹怎么办

和珅:你还有妹妹?!好,再给你5万!

纪晓岚:我有8个妹妹呢。。。。。。。

18:和珅:我是和二!

纪晓岚:哦!和二!还杀猪呢吧?

和珅:什么杀猪!我是和二,和中堂!

纪晓岚:猪肠?猪肠不要,有猪蹄子你给本店送点儿。

19:和珅唱着来吧来吧里边看那!什么叫色字头上一把刀呀,一看就明白啦.什么叫伤风败俗呀,这里面全有啊!谁想看啊?排队!然后一堆男人就开始排队。

20:和二哭丧着脸说:“老纪啊,你我共事多年,眼瞅着我要吃耗子药,你竟然不拦着我,你的心何以歹毒,何以歹毒啊!”

老纪:“啊,人心的失望使你对人世间更加的厌烦啊,也罢也罢就此了断了吧!”

和二:“不,当我发现你小人之心如此歹毒之时,却更加激发了我的斗志,我不能被你的阴谋得逞,想让我吃耗子药,休想

21:有个美女来了三个傻傻的看着,和二还洒茶水。

黄:看见了吗?

和二:看见了。。。。

黄:象什么?

和二:绝代佳人。。。

黄:梦啊,跟梦一样啊,知道爷现在想让你们哥俩干什么吗?

和二:爷,奴才明白。查她的真名叫什么,笔名叫什么,家住哪里,背景如何

黄:聪明啊

和二:我这就去办,我现在去找巡城御史,还要把那顺天府尹全找来。把她查个底儿掉

纪:行了!你那是通缉在逃人贩那套办法吗你那是?

22:龅牙输了说我不活了我我要殉联!

买干果的,我恨你!

纪昀说听说过殉情的,没听说殉联的啊。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相声《官场斗》。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际遇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

刘墉入朝为官后,虽然多次因懒于任事、行事模棱受到乾隆皇帝申饬,但官位还算平稳。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如果此记载属实,则证明刘墉在大事上依旧保持着“劲直”之风,并非一味模棱。同时也隐约看出,做了很长时间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与新君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刘墉与和珅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但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可以知道,当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首先是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所以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不过,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刘墉和纪昀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将此诗作为自挽联。纪昀去世后,刘墉即将其写下来,作为挽联相赠。

刘墉与纪昀都好收藏砚台。乾隆五十七年(1792),刘墉赠给正任都御史的纪昀一方砚台,还特意在上面题识:纪昀喜欢我的黻(fú)文砚,因而我把它送给他,而书之以铭文,“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蒋师瀹(yuè)也题此砚说:

城南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

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

嘉庆八年(1803),刘墉又曾送给纪昀砚一方,称:“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沉郁之格,譬之文格,为如此也。”纪昀也记载到:“刘墉送我砚一方,左侧有‘鹤山’字,认为是宋代的东西,但我并不以为然。”但刘墉又说:“专诸巷所依托,不过苏黄米蔡数家耳。彼乌知宋有魏了翁哉?”大意是说,仿照宋代的古董,一般都宣称是苏东坡、米芾等人的东西,怎么会假冒魏了翁的名号呢?纪昀承认,刘墉所言“是或一说矣”。

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之前,还给纪昀送过砚,纪昀在砚上题词说:“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惟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欤?”

除了写诗赠砚,两人还经常在一起畅谈佛法。可见两人感情之深,私交之好。

二十多年前到过木渎。

那天从无锡往苏州赶,擦黑来到木渎镇。依稀记得品过味道极好的酥点,清晨起来推窗外瞧,一只粉红的三角梅翘立窗前,入画儿般好看。步入滂水小街,但见小桥流水飞檐翘瓦,鳞次栉比的建筑古色古香,街上行人点点,挑担人的筐里,时令鲜蔬沾着露珠,河道的篷船竹篓里,放着活蹦乱跳的鱼虾。那时,只晓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匆匆而别奔行苏州。回来后真是追悔莫及,家居长城以外的北国,来一次确实不易,真真儿是平白错过良辰美景自恨多年。岁月匆匆青丝白发,想不到三十年后再度拜访,此愿了矣。

自古江南乃富庶之乡,春秋战乱,豪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不断上演,两千五百年前的一场战争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不仅成了亡国之君,还进贡了美女西施以悦吴王,当然,这是越王勾践施美人计‘卧薪尝胆’的一个步骤。西施竭尽浑身解数迷惑吴王,吴王只惦抱得美人归忘了江山,倾国力历五载,在灵岩山为西施建造行宫。当时的木材只能放排水路,以致灵岩山下积木成渎塞满河道,这才有了木渎镇的由来。

木渎镇与苏州城几乎同年代,与太湖相连,与长江水系相通,是不可多得的水陆码头。一代君王无意造就了它,但它借势成就了自己两千五百多年的辉煌。

在木渎,水系是主角。水,连起了小镇的四通八达,水,勾画出小镇的水乡特色,水中行船,水上架桥,水边造屋,水边街市。在这里船就是腿脚,船就是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枕水人家名副其实。

木渎就这样伴随着历史越来越殷实的走着。人杰地灵之地从北宋到清末一共出了三十二位进士、举人三十名,其中,状元两名,榜眼一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文学家范仲淹就出自这里;乾隆的老师,著名诗人沈德潜也出自这里;晚清启蒙思想家林则徐弟子冯桂芬也是这里人,当代台湾政要严家淦也是木渎人。

因美女西施,成就了木渎的存在,因人文荟萃,提高了木渎的名气,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此,更是把木渎提高到一个全新神秘的境界。皇上钦点的驻跸之地必有其独到之处,同时也说明了这里颇能代表江南水乡全貌。一个马背上民族的后裔,一个接受着尚武与儒学长大的皇帝,一旦摆脱了繁琐的皇家礼仪束缚,一旦从封闭的皇宫走出来到江南水乡,设身处地的想想,皇帝也是人,面对水乡的`柔美,品尝着江南特有的风味,他的心情该是何等的舒畅。

于是,看看退休老师,探探心仪的朋友,察询一下官吏的政绩所为,住在这样的地方,简直是人间天上。高兴之余,把龙船抵达的码头封为御码头,可以想见,山塘古街的石板路曾经留下它徜徉的足迹,那些代表着江南特色的建筑、拱桥、深深庭院,小桥流水都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一次、两次、越来越喜欢木渎的山山水水,六次巡游江南六次驻跸木渎,的确开创了一代帝王巡游驻跸一地的先河。

一条山塘古街见证了历史的往来,一条叫香溪的河流最初由西施洗胭脂熏香而得名,拱桥高高挂,溪水静静流,古往今来枕水人家有官宦有百姓,不断演绎着古今传奇。

我们今天所游览的严家花园就是乾隆老师退隐后的居住地。之所以叫严家花园,是因为日后转到了木渎首富严姓名下沿用至今。走进花园春色满园,这是园林设计的巅峰之作,小桥接回廊,水榭连飞檐,突兀处大气,凹洼处柔情,木雕技精湛,砖雕镂叫绝,一楼一风景,一院一重天。回廊处有作画写生之人在临摹美景,一张白纸铺在地上,一方砚台,一支羊毫,但见重抹轻涂,一席画作跃然纸上。

虹饮山房紧邻严家花园,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文字记载: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虹饮山房门口弃舟登岸,入园游历一番,并与当地土绅一起看戏为娱。因而当地都习惯称虹饮山房为乾隆的民间行宫。

随乾隆游木渎的刘墉、和珅、纪晓岚等大臣及其官眷,也都曾数次下榻于虹饮山房之内。其中,擅长书法的刘墉还曾向虹饮山房的主人及其街坊邻居馈赠过墨宝。怪不得‘虹饮山房’四个字的落款处写着刘墉名字。那时刘墉的字可是千金难求,跟着皇帝出巡,罗锅宰相洒墨赠人也的确为乾隆皇帝脸上贴金。

‘榜眼府第’是人们必游的景点。穿过‘邾巷桥’右拐,位置在虹饮山房香溪对岸,这是林则徐弟子近代洋务启蒙思想家冯桂芬的故居。因他是道光二十年一甲二名进士,故人们称其为‘榜眼府第’。进得门来,正方屋脊上的砖雕的小人儿很有意思,很抢眼,尤其是中间的人物两个纱帽翅惟妙惟肖。

古松园,因院内有一株五百多年的明朝古松而得名。最经典的是,古松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如此造型在江南园林建筑中绝无二例。

天空淋着小雨,水面上溅起了圈圈涟漪,脚下的石板路湿漉漉的,山塘街的建筑淋雨后显得更加清新醒目。街市上飘拂着香香的臭臭的混合味道,油炸臭豆腐在当地可算一道名吃,可惜消受不了。当地的各式酥饼店铺比比皆是,千年传承到现在的确不易。苏绣及丝织产品玲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买几件当纪念很有江南特色。

现在的木渎商业气氛浓厚,人流熙攘,清静之地很难寻了。

猛然间臆想,如果静下来会是怎样,想当年乾隆皇帝为安全计,木渎小镇肯定会戒备森严。在刘墉、和珅、纪晓岚等大臣的陪同下,夜幕下看看街景,在岸边品品香茗,江南考场舞弊案的不愉快一时也会忘掉。

此时的北国柳条刚刚出芽,此时的江南已是桃红柳绿百花争艳,华夏之大令人感慨,气象万千令人咋舌。算算驱车一千六百余公里来此,木渎,我又来了,又来探寻你了。